黃柏榮:乳腺癌的分子影像學篩查

2021-01-18 腫瘤評論

第二屆中國乳腺外科手術學高峰論壇、第二屆上海新華乳腺病學高峰論壇已於2015年8月14-15日順利召開。來自臺東聖母醫院的黃柏榮教授在會議期間接受了腫瘤評論的採訪,黃教授對乳腺癌的分子影像學篩查發表了見解。臺東聖母醫院乳腺健康中心主任、臺北醫學大學附屬醫院乳房腫瘤外科主治醫師、乳房健康管理中心醫務主任、臺灣乳房醫學會專科醫師、臺灣中西整合醫學會專科醫師、臺灣婦幼衛生協會顧問、越南Hoan My醫療集團國際醫療(臺灣)委員會總顧問。


黃柏榮教授指出,亞洲婦女的乳腺癌篩查面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70%以上的亞洲婦女屬於緻密性乳腺,這種類型的乳腺對於傳統X線篩查有相當多盲點,常發生偽陰性,需要更高端的儀器篩查以解除顧慮。目前乳房的分子影像介入緻密型乳腺篩查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緻密型乳腺常隱藏著微結構的改變,乳房分子影像在乳腺微結構發生病變之前就能早期發現,通過在體內注入同位素,當有癌細胞病變或早期病變時,其新陳代謝對該同位素的吸收將增加,也就可以在微結構改變之前發現病變。乳腺癌分子影像在短短一年內已大大提高對於緻密型乳腺的早期篩查,目前我們對早期乳腺癌的篩查率可高達80%。對於早期乳腺癌的診斷,尤其是40歲以內的亞洲婦女,乳房分子影像學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希望乳房分子影像能藉由不同探針在治療方面有更大進展。


腫瘤評論獨家採訪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歡迎評論(頁面最下方)。


相關焦點

  • 如果不是乳腺癌奪走了她的生命,我會和她一起獲得諾貝爾獎
    兩位乳腺外科醫生的經歷警示著廣大女性,乳腺癌,一定要定期篩查。  乳腺癌的群體篩查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一項二級預防措施,基於乳腺X線檢查的乳腺癌篩查模式可以明確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建議一般風險女性的選擇該方法進行乳腺癌篩查。經乳腺X線篩查為陰性的緻密型乳腺女性,建議補充乳腺超聲篩查,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乳腺癌檢出率。
  • 妹妹確診乳腺癌一年後,姐姐也中招!醫生:這個癌症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
    突然被告知要做幾種的篩查,原本滿不在乎的古阿姨開始惶恐不安。而鉬靶報告上寫著的「乳腺癌」幾字,對她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幸運的是,古阿姨的乳腺癌尚處於初期。劉堅為她安排了乳房切除手術,並依據病情制定了術後化療方案。經過規範治療,古阿姨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 用眼淚查乳腺癌,日本絕了
    靠早篩能制服的女性殺手乳腺癌早已成為了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2018年,世衛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的《全球癌症報告》顯示,肺癌、乳腺癌和結腸癌的發病率位列全球前三。就在這一年,全球範圍內1/4女性新發癌症病例為乳腺癌,210萬新增患者佔當年全球癌症發病病例總數的11.6%。
  • 乳腺癌偏愛這9類人,希望沒你
    一、4a類結節有可能是惡性的,也就是乳腺癌!結節只是影像學上的一個描述性名詞,指的是病灶的大小,而不是病灶的性質,必須通過進一步檢查或者定期複查才能確定良性或惡性。二、乳腺癌發病率逐年攀升,9類人群要當心乳腺癌的發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首位,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女性健康殺手。據推測,至2021年,中國乳腺癌患者數量將高達250萬。
  • DETECT 臨床項目研究旨在驗證原發腫瘤HER2 陰性的轉移性乳腺癌...
    這些數據主要圍繞 HER2 陰性轉移性乳腺癌 (MBC) 女性患者的原發腫瘤活檢和 HER2+ CTC。這項大型計劃的結果表明,對這些患者的血液樣本進行 HER2+ CTC 篩查是指導治療決策和改善患者預後的重要工具。
  • ...萬名女性乳房 X 光圖片訓練,谷歌 DeepMind 在乳腺癌篩查試驗中...
    北京時間1月3日早間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由人工智慧驅動的谷歌DeepMind算法在發現乳腺癌方面,可能比人類醫生更加準確。與美國不同的是,英國國家健康服務(NHS)通常會讓兩名放射科醫生來篩查X光圖像。當這兩名醫生出現分歧的時候,會有第三名醫師來做出判斷。但是即使是在兩名人類醫生共同檢查圖像的情況下,人工智慧依然證明自己在準確性方面不輸給人類。如果計算機能夠像人類醫生一樣,在閱讀X光圖片之前先獲得病人的過往病歷,系統的準確性還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 全面基因組測序在乳腺癌診療中的意義
    乳腺癌是全球性疾病,發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首位[1]。隨著腫瘤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發現乳腺癌發病機制複雜,涉及到多條信號通路的改變。為了讓患者在合適的時間接受正確的治療,多基因檢測已成為重要的臨床檢測手段。近日,醫脈通有幸邀請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陳益定教授,就「全面基因組測序在乳腺癌診療中的意義」進行分享。
  • 一文讀懂乳腺癌的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
    隨著對乳腺癌研究的不斷深入,其治療方法也在不斷增多,治療效果也越來越好。但是很多得了乳腺癌的朋友會有這樣的體會:乳腺癌的治療過程真是漫長而複雜,既要手術、又要打針、還要吃藥,甚至得吃藥好多年……為什麼乳腺癌的治療如此「麻煩」,各種治療都是做什麼用的呢?
  • HER2 陽性晚期乳腺癌伴腦轉移患者雙靶治療的思考
    前言 HER2 陽性乳腺癌侵襲性較高,預後差,多達 50% 的 HER2 陽性晚期乳腺癌病程中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的轉移。大分子抗 HER2 藥物較難透過血腦屏障,隨著小分子 TKI 的應用,其在 HER-2 陽性乳腺癌腦轉移中的作用逐漸受到關注。
  • 如何正確自查乳腺癌?幾個個徵兆要知道
    謝尚鬧介紹,越是像徐女士這樣的早期乳腺癌,可以選擇的治療方案就越多,在腫瘤擴散前,保住乳房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如何判斷早期乳腺癌識別早期乳腺癌有什麼方法嗎?謝尚鬧有30多年治療乳腺癌的經歷,接觸過的乳腺癌患者不計其數。他說,要及時了解乳房變化,首先要了解乳腺癌的臨床表現。
  • 【信息圖示】癌症篩查:查什麼,怎麼查?
    說明:癌症篩查的對象是尚未出現異常症狀的健康人群,如果任何異常情況已經出現,都需要儘快就醫。各大機構對篩查的推薦是基於研究證據和專家商議的,不推薦說明證據不足,但並不代表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篩查一定是無效或有害的。癌症風險有地域和個體差異,各機構對具體篩查方案的觀點也存在一些不同,因此具體方案應以醫生建議為準。
  • 腫瘤醫生:女性不想被乳腺癌「眷顧」,35歲後,1項檢查別漏做
    威脅女性健康的殺手有很多,乳腺癌就是其中一個,而在特殊的女性人群中,乳腺癌的發病率更是比較高的,比如在35歲以上的女性。腫瘤醫生表示,乳腺癌早期幾乎不具備典型的身體異常,很容易被人們忽視,只能是通過定期體檢和乳腺癌篩查來發現問題。
  • 帶你了解免費篩查那些事!
    1.孕媽媽可享受一次NT彩色超聲篩查和一次血清學篩查;2.篩查出的高風險孕婦免費進行一次產前診斷;3.小寶寶則可以享受一次「兩病」和聽力篩查;4.全省農村適齡婦女、納入城市低保適齡婦女可以進行一次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
  • 政府喊你免費「兩癌」篩查啦,超全攻略請收藏!
    本報記者了解到,通州區婦幼保健院不僅是乳腺癌、宮頸癌(簡稱兩癌)的篩查機構,而且還是兩癌篩查的診斷機構,負責篩查和診斷的團隊由婦科及乳腺科的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組成。 通州區戶籍,35-64周歲婦女,到通州區婦幼保健院可享受篩查、診斷及治療一站式服務。
  • 媽媽患上乳腺癌,23歲女兒也遺傳了突變基因,該怎麼辦?
    「乳腺癌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如果母親或姐妹中有人患乳腺癌,就應該及早篩查。」昨天一早,央視新聞發布的一條微博,引發很多女性關注。「乳腺癌的確存在一定的遺傳傾向,在所有乳腺癌患者中,遺傳性乳腺癌和家族性乳腺癌分別佔到5%和20%。遺傳性乳腺癌最常見的突變基因為BRCA1,當它呈顯性遺傳,遺傳給後代的機會是50%。」
  • 湖南醫藥學院新增兩個專業:醫學影像學+運動康復學
    紅網時刻3月6日訊(通訊員 饒利兵 羅德發 記者 馮競萱)今天,從教育部傳來消息,湖南醫藥學院申報的醫學影像學、運動康復學等兩個專業獲批。據悉,醫學影像學專業人才要求具備較全面的臨床醫療技能和紮實的醫學影像學診療技術,畢業後能從事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的影像診斷工作,並能在影像設備的監視下完成常見病的介入治療工作,同時也可以從事醫學教育、醫學研究、醫學法律和衛生事業管理方面的工作,特別是能勝任在一些突發性公共流行性疾病的篩查與診治,例如當前新冠肺炎的診治。
  • 早期乳腺癌患者可選擇保乳手術,高危人群應每年做一次鉬靶檢查
    日前,武漢市中心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醫師江明談起乳腺癌的嚴峻形勢,如是表示。 他說,目前乳腺癌每年新增發病率達十萬分之四十左右,且越發達地區的乳腺癌發病率越高。我國乳腺癌還有一大特點,即年輕化趨勢明顯,他表示,自己就曾接診了不少30歲左右的年輕人,也發現了乳腺癌的,亟待關注。
  • 結直腸癌預後早知道,查這幾個分子標誌物就夠了
    根據腫瘤部位,以及分子標誌物的檢測結果,精確合理布局藥物應用,才能最大化使患者獲益。 分子標誌物檢測技術與結直腸癌早篩、預後、耐藥 從結直腸癌的生物學特徵出發,以基因突變/基因異常甲基化等分子標誌物為檢測對象,還可有效篩查結直腸癌,包括糞便脫落 DNA 檢測技術、ctDNA 等[10]。
  • 30種腫瘤標誌物合集|腫瘤標誌物|乳腺癌|血清|細胞|肺癌|患者|肝癌...
    但仍需結合影像學等檢查相互印證。PAP是一種由前列腺上皮細胞合成的糖蛋白酶,經前列腺管進入精囊,從尿道排除。在進展期前列腺癌,尤其是合併骨轉移時,血清PAP見顯著升高。與PSA相比,其更能提示腫瘤微轉移。但PAP在除前列腺癌之外的其他腫瘤中也有升高,如小腸癌、膀胱腺癌、胰腺內分泌腫瘤、肺癌、骨髓瘤、骨肉瘤等。
  • 乳腺癌AI算法登上《自然》!識別準確率達92%,要搶醫生飯碗?
    報導稱,該系統可以為腫瘤學家確定對乳腺癌患者進行適當治療的關鍵生物標誌物。「我們根據年齡、種族和地點等數據進行了分割分析,從統計學上看,算法的性能沒有差異。」全世界每年有200多萬女性患乳腺癌,美國每8名女性中就有1人在一生中罹患乳腺癌。2018年,美國男性乳腺癌新發病例為2550例。令人擔憂的是,全球幾乎每個地區的乳腺癌發病率都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