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米芾書法最好的居然是他

2020-12-15 老婆畫畫我寫字

米芾是位書法大家,愛好書法的人應該知道米芾及其作品。米芾(1051年—1107年),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祖籍山西,後遷居湖北襄陽,後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鎮江現在仍然有很多關於米芾的墨跡。

下面詳細的介紹一下吳琚,吳琚(約公元1189年前後在世)南宋書法家,字居父,號雲壑,汴京(今河南開封)人。什麼時候生的什麼時候去世的,歷史上沒有記載,無從考據,所以也說不清楚。根據推算大約宋孝宗淳熙末前後在世。吳琚平時沒有什麼特別愛好,不串門也不結交酒肉朋友,沒日沒夜的以臨寫古帖自娛自樂。尚吳琚好書畫工詩詞,尤精翰墨,孝宗也經常召見他談詩寫字。《江寧府志》云:「琚留守建康,近城與東樓平樓下,設維摩榻,酷愛古梅,日臨鍾(繇)、王(羲之)帖。」說吳琚擅正、行草體,大字極工。京口(今江蘇鎮江)北固「天下第一江山」墨跡,乃為吳琚所書,今六大字額仍存,佳書為名山增輝。其書法明顯特點是酷似米芾,有「米南宮外一步不窺」之說。江寧府志是有信服力的,上面就證明了吳琚一生酷愛書法,最愛的就是米芾的書法了,誇張到除了米芾字外,其他概不理會。他在鎮江還留下一塊大匾,天下第一江山。現在去鎮江遊玩,還能看到。

吳琚畢生都用力於米書,然而,米芾生性狂放怪誕,有潔癖還是石痴。而吳琚性情較為溫和。據《宋史翼》本傳云:「陳傅良在太學,琚執弟子禮,惜名畏義,不此戚畹自驕。」吳琚他極有道德修養,人品極好,不會看中名人字畫抱著不放,不給就投江。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德藝雙馨。所以儘管吳氏學米書可以達到亂真的地步,但由於他們性格上的差異,運筆結體,吳書更為俊逸俏麗。董其昌評吳琚云:「書似米元章,而俊俏過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吳琚的運筆較米書內斂,落筆沉雄,稍運即止,結體八面呼應,看上去十分舒服,即所謂「俊俏」之意。

相關焦點

  • 曹寶麟被譽為當代米芾,他的書法古風撲面,這才是書法
    在中國現代書壇中,有這樣一位知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法度嚴謹,筆筆精到,功力深厚,可謂是古風撲面,不少網友看了他的書法作品說:「這才是書法,很有看頭。」曹寶麟也被人譽為當代的米芾。專業特長與研究方向:書法史論研究、書法藝術創作及古代碑帖考證等。曹寶麟從小受其家庭的影響喜歡上了書畫,受其伯父顧振樂的薰陶,但是起初基本上還是自學,在行書上 他學了《聖教序》,後又轉學了趙孟,稍似形貌,使他有了一定的書法基礎。書法是一門藝術,而且是一門很難學的藝術,學習書法藝術需要下苦功,即使對曹寶麟學習書法有天賦的人也是如此。
  • 書畫學博士米芾書法作品欣賞
    米芾(1051-1107),字元章,早年名黻,四十一歲以後所作書改署「 芾」,號鹿門居士、襄陽漫士、海嶽外史。世稱「 米南宮」、「米襄陽」。米芾書畫自成一家,又精鑑賞稱古今第一,被宋徽宗朝召為書畫學博士,禮部員外郎。著有《書史》、《畫史》、《寶晉英光集》等書。
  • 北宋米芾的書法風格及藝術魅力
    書法藝術遵循美的創造規律, 探求漢字書寫的藝術表現。莊子曰:「樸素乃為天下之大美。」老子曰:「道法自然。」書亦有道, 大道自然, 樸素與自然乃美之至高境界。米芾集傳統與創新於一身, 其書法藝術及書學思想充滿樸素色彩, 其獨特的藝術思想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
  • 米芾書法高清大圖30幅
    米芾的五世祖是宋初勳臣米信,高祖、曾祖以上多為武職官吏,其父名佐,字光輔,官至武衛將年。其母閻氏,曾為宋英宗趙曙皇后高氏的乳娘。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善詩,工書法,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初師歐陽詢、柳公權,字體緊結,筆畫挺拔勁健,後轉師王羲之、王獻之,體勢展拓,筆致渾厚爽勁,自謂「刷字」,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並稱宋代四大書法家。
  • 米芾的書法有多好?看看他作品中的用筆特徵與章法就知道了
    重視平淡自然的米芾米芾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學書過程,他的學書過程首先從學唐開始,後轉向魏晉,是一個曲折前進的道路。開始時學習顏真卿,後又學柳公權、歐陽詢、褚遂良,在學習唐人書法的過程中學的最多的是褚遂良,在學習魏晉書法的同時具有了平淡自然的書風。
  • 行書,學米芾容易學王羲之難,為什麼?從八大山人書法線條品端倪
    比如,篆書、草書創新的可能性大於法度謹嚴的楷書,行書學王羲之可出新米芾,花卉學吳昌碩可出新齊白石。太極圖既是一個圓,圓中兩級便可變化無窮, 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中國書法書體線條性的古文字,要比隸書、楷書等點畫新體書變化要大。清·傅山云:「楷法不知篆隸之變,任寫到妙境,終是俗格。」
  • 米芾一生最出彩的10幅字,學好了這些,你的書法成就將不可限量!
    米芾行書《手札合集》從另一方面來講,當代人缺乏練習書法的韌性,今天學「二王」,明天學歐陽詢,學唐人不足數月,又轉而學習宋人,到頭了對於所有的經典,智慧淺嘗輒止,難以真正邁進書法之門宋朝的書法基本上是被「宋四家」撐起來的,在「宋四家」當中,尤其以米芾對於書法的造詣最高,其傳世的墨跡也最多。米芾對於晉唐筆法的領略,在整個宋朝都無出其右者。米芾的書法最初學習周越,後來受到了沈傳師、楊凝式等人的影響,他對於唐人楷書領會也極為深入,對於歐陽詢、褚遂良等人功夫尤甚。
  • 米芾說他善於刷字,這是優點嗎?他的書法看起來是不是有點發飄
    米芾說他善於刷字,這是優點嗎?他的書法看起來是不是有點發飄。在傳統書法歷史上米芾,可是一個大名鼎鼎的非凡人物,他的書法作品不但在他那個時代已經是貴如黃金,想收藏的人們是多如牛毛,隨著歷史的發展,文化的沉澱,米芾的書法到現在已經是價值連城的高度。
  • 米芾和蔡襄書法的不同:「刷字」與「勒字」
    若以書法精彩論之, 米芾堪稱古今第一, 無與倫比。再次, 米芾用筆非但迅勁, 而且筆有四面, 米芾自謂「善書者只得一筆, 我獨有四面」。這裡四面是指其鋒勢俱全, 進退轉折自如, 變化多端, 而又意態豐滿。由於他的天才再加以苦練, 故隨意落筆, 皆得自然。「每出新意於法度之中, 而絕出筆墨畦徑之外」。
  • 蘇軾與米芾書法,孰高孰低?
    在宋四家的書法之中,歷來也爭論不休。其中蘇軾和米芾爭議更大,誰的書法造詣更高? ,也就是在書法歷史長河的書內觀書,其長河固然滔滔,但少了花草、亭臺、溪流般的書外,自然也是有局限性的,所以論書法藝術,既要書內觀書,又要書外觀書,如果以這樣的視角來看米芾和蘇軾之別,才是真的有點意思。
  • 米芾10幅新作問世,這字轟動了整個書法界,美的讓人心醉!
    如果從近1000年的書法史上選出一位影響力最大的書法家,那麼這個人一定會是米芾。從北宋開始,到了南宋,幾乎所有的書壇大師都曾學過米芾,包括了徽宗趙佶和高宗趙構以及後來的張即之等人!在「宋四家」中,蘇軾乃是書壇宗主的形象,其書法為世人傾倒,無人不服,米芾、黃庭堅也曾聆其教導。但是蘇軾書法的個性過於明顯,後世之後幾乎沒有學蘇成功的大家。而黃庭堅主要的影響力則是在草書上。
  • 當代學米第一人,究竟學了米芾多少?
    曹寶麟先生是當代著名的書法家,更難得的是,他同時也是北京大學的文學碩士,在曹先生的那個年代,能考上北京大學十分不易。 曹寶麟先生還是引領當代的大書法家,以米芾為宗,兼學別家,風格上還是以米芾一脈為主。
  • 書法轉化到硬筆書法,我們從米芾行書《離騷經》作品欣賞開篇!
    硬筆書法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廣泛應用,但是人們可能學習到的知識是關於實用性硬筆書法多,還沒有達到藝術性硬筆書法,那麼我們今天從欣賞古人的毛筆書法裡面,吸取古代的書寫特點,運用到藝術性硬筆書法的書寫當中。
  • 米芾是中國書法技法的第一人?看完你就懂了!
    他對中國書法最大的貢獻在於變漢隸質樸書風為筆法精緻飄逸的今日書風,達到了書法美的新高度。2、王羲之是歷代書法宗師,1700年來,大凡著名的書法家都受惠於他的書法,包括王獻之、顏真卿、柳公權、米芾、趙孟頫、王鐸等都是在其書風的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獨特的面貌。3、王羲之的《書論》是中國古代書學理論的經典之作,他對書法技法和書法創作進行揭秘,揭示書法美學,剖析書法哲學意蘊。
  • 林則徐為何喜歡米芾的書法?其臨摹的《甘露帖》講的啥內容
    林則徐為什麼如此喜歡米芾的書法?是因為行筆的痛快,奇險的趣味,可以一抒胸臆?在林則徐傳世的作品中,也還有學歐楷一路的作品,可以作為旁證。還是意識到可以借米芾之法跳出館閣藩籬?或者與自己獨特的人生經歷有關?或者是兼而有之,正對脾胃,故而學之不輟。
  • 米芾這一張書法作品,氣勢蓋過蘇軾,估計是醉酒之後的佳作
    北宋書法家米芾的作品大家都比較熟悉,大家也喜歡拿他的作品和蘇軾,蔡京等人的做對比。不過很難得出一個結論,到底誰寫得比誰好,沒有人說得清楚。 米芾這一張書法作品,氣勢蓋過了蘇軾,估計是醉酒之後的佳作吧!
  • 米芾書法造詣如何?看看單字結構就知道了
    米芾從最初的習顏柳,到較長時間學歐、褚,再到最終走上師法魏晉法帖的藝術之路,其在單字結字風格的形成中,我們可窺見其明顯的集古創新之路:從字結構緊結內擫到字勢外拓開張,我們可在用筆特徵,空間組合和字形字勢上進行獨特性分析。
  • 米芾的書法有多棒?光這一幅字,就足以令後人望塵莫及!
    米芾《多景樓詩帖》行書長卷其實想看懂書法並不難,也並不需要非得練上幾十年不可,你只需要花一點功夫,細細品味一下古代的經典法帖,就足以提高你的審美認知了,而書法中的審美認知,完全可以滲透到其他的藝術領域,米芾的書法絕對遠出其右者!
  • 顏真卿和柳公權書法傳承千年,被後人稱為字帖,米芾:都是醜書
    在宋四家之中,米芾的年齡最小,書法也最具有特點,他之所以貶低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主要有兩個原因。當米芾學習了晉人的書法之後,他認為晉人的書法才是正宗的書法,這種書風更符合自己的藝術審美,學習晉人書法之後再看唐代的楷書,他認為過於呆板,因此,口無遮攔的他批評了顏真卿和柳公權。
  • 米芾經典書法真跡:《濃墨秋山詩帖》、《道林詩帖》欣賞
    導讀米芾,原本名為黻,後來改成了芾,字號很多,比如鹿門居士、襄陽漫士、中嶽外史、海嶽外史等等等等。米芾的性格方面比較怪異,而且有潔癖,擅長書法,尤其是行書方面的造詣很高,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尚意」書法風格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是當時有名的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