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史:英國美術 拉斐爾前派創始人 霍爾曼·亨特

2020-12-22 藝術寶庫美術

19世紀歐洲及美國美術

18、19世紀英國美術

威廉·霍爾曼·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1827—1910)是一個倫敦批發商的兒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在1844年進入皇家美術學院,他的作品往往是在真實的生活畫面中包含著哲理寓意。

他的《牧羊人》標誌著拉斐爾前派藝術的全面成熟,也是拉斐爾前派的代表作。在這幅畫中他以真正的農民為模特兒,配上色彩明麗、景色優美的自然環境,在當時產生很大影響。

《牧羊人》1851年

真正使他出名的是有關宗教的畫作,最初是《世界之光》,這幅畫受到極大歡迎,還被帶至美國及其他英國殖民地巡迴展覽。《世界之光》形象刻畫精細準確,色彩強烈而突出說教。基督手持蠟燭現身曙光裡,敲擊一扇關閉的門,門前雜草叢生――亨特的這幅畫被複製了幾百萬封,成了維多利亞時代人們的心靈支柱,是時代的一張聖像畫,充滿象徵、情感和超現實主義的細節,跟葡萄乾布丁一樣又甜蜜又沉重。

該情節取自《聖經》:看啊,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的聲音就開門,我將走進門內,我與他,他與我一同進餐。

表現了非常有宗教聖潔的美麗畫面,他手上的燈是整個畫面唯一的光源。當基督走進一個人的心靈的時候他給人帶來心靈的光明,這是畫面的主要意思。兩重光明,一個是良知之光,喚起你的良知,還有安寧之光,帶來拯救靈魂的一種希望。耶穌手提著燈,就是良知的燈。基督的頭部也有一個光環,象徵靈魂獲得拯救的希望,光環發光的地方是荊棘的刺,是非常聖潔的光,這種光芒所到之處,一切都會被它淹沒。所以,這張畫光線非常奇特,這張畫本身像是燈箱一樣放光,實際上不是,畫面的效果有一種發光的效果,而且他的光有一種強烈的感染力,有一種氣氛,即使不是基督徒,也會被深深地感動。

《世界之光》

在他前往巴勒斯坦的基督教聖地進行地形和人種的勘查後,他畫出《替罪的羔羊》、《死亡的圖像》,以及其他許多當地的風景畫。

《替罪的羔羊》

《死亡的圖像》

亨特也畫了許多根基於詩詞的插畫,例如克勞地亞與《伊莎貝拉》和《夏洛特女士》所有這些畫作都非常注重於畫中的細節,運用強烈的色彩,並在畫中布置許多精心設計的象徵物。這些特色是被約翰·拉斯金和湯瑪斯·卡萊的文章所影響的,他們主張世界本身應該被視為許多視覺的記號來解讀,而亨特覺得身為一個畫家應該有責任去顯露這些記號與事實的聯結。在拉斐爾派的成員中,亨特一生都保持了他們當初所宣揚的概念。

《伊莎貝拉與羅勒花盆》

後來他由於視力惡化而不再作畫,他最後一幅作品《夏洛特女士》是在別人協助下才完成的。

《夏洛特女士》

相關焦點

  • 出生於印度的英國藝術家,拉斐爾前派畫家普林塞普
    瓦倫丁·卡梅隆·普林塞普 Valentine Cameron Prinsep 1838-1904 普林塞普是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的拉斐爾前派畫家
  • 十六歲開始靠賣肖像畫謀生的英國畫家威廉·亨特
    威廉·霍爾曼·亨特 William Holman Hunt威廉·霍爾曼·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 1827年4月2日—1910年9月7日),英國畫家。他是前拉斐爾派的創始人之一。亨特1827年4月2日生於奇普賽德,父親是商店的掌柜,不願讓亨特作畫家。十二歲以後,就叫他在某事務所作勤雜工。
  • 英國畫家阿瑟哈克油畫作品欣賞!英國前拉斐爾派畫家的代表
    ◆今日分享英國畫家阿瑟哈克(Arthur Hacker)的油畫作品。英國前拉斐爾派畫家作品,以寫實為傳統風格,畫風細緻而端莊,用色清新而淡雅,呈現一種憂鬱的情調感。畫面中的花朵將人物映射得格外美豔,不是機械化的風格展示,而是將時代因素富有藝術潮流的美感。
  • 拉斐爾前派:激進的年輕藝術家顛覆傳統與道德,是墮落還是前衛?
    拉斐爾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又常譯為前拉斐爾兄弟會,是在1848年由英國年輕藝術家組成的藝術團體。《珀耳塞福涅》[Proserpine],羅塞蒂,1874,珍·莫裡斯為模特 拉斐爾前派派認為拉斐爾時代以前古典藝術風格已經被學院派的教學方法所腐化了,因此取名為前拉斐爾派
  • 工業時代美的召喚——看拉斐爾前派如何做設計
    藝術與手工藝運動在中國的知名度遠遠不及包浩斯,但是提起拉斐爾前派,很多美術愛好者都有所耳聞,藝術與手工藝運動怎麼會與一個畫派連接在一起呢?這裡有很深的歷史淵源。·霍爾曼·亨特(William Halman Hunt)這三位叛逆的英國青年藝術家,對以拉斐爾美學為代表的古典主義學院派充滿蔑視。
  • 西方藝術史:日本美術-世俗美術時代狩野派的創始人 狩野正信「103」
    亞洲美術日本美術幾乎和雪舟同時代的狩野正信(Kano Masanobu,1434-1530,日本京都)室町時代後期畫家,日本繪畫史上最大的流派——狩野派的創始人。《周茂叔愛蓮圖》1450年,現藏東京中村家《崖下布袋圖》現藏慄山家《日親上人像》《足利義尚像》1489年《釋迦三尊像》《東方朔》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亞洲日本的美術介紹
  • 拉斐爾前派的詩和遠方——藝術上高度敏感的自然唯美主義
    ,由3名年輕的英國畫家所發起——約翰·艾佛雷特·米萊、但丁·加百利·羅塞蒂和威廉·霍爾曼·亨特,拉斐爾前派的作品基本上以寫實的傳統風格為主,畫風審慎而細緻,用色較清新。拉斐爾前派反對學院派的陳規,有的作品呈現憂鬱的情調。 前拉斐爾派的起源
  • 西方藝術史:日本世俗美術時代「狩野派」畫家 狩野常信
    亞洲美術日本美術江戶前期著名畫家狩野常信( Kano Tsunenobu,1636-1713),幼名三位,號養樸、古川叟、耕寬齋、青白齋、紫薇翁、寒雲子等,世稱中務卯法印。《鍾馗圖》《鷹》《竹鶴圖》《水墨松鶴圖 》《白鷺圖》《柳鳩圖》《牡丹圖》亞洲日本世俗美術時代的美術介紹
  • 西方藝術史:日本世俗美術時代 狩野派
    亞洲美術日本美術日本世俗美術時代狩野派的美術介紹,詳見本公眾號其他文章:西方藝術史:日本美術-世俗美術時代 狩野常信【103】西方藝術史:日本美術-世俗美術時代 狩野長信【103】西方藝術史:日本美術-世俗美術時代 「木挽町」創立者狩野尚信【103】西方藝術史:日本美術-世俗美術時代 狩野元信【103】
  • 圖書館帶你雲觀展|拉斐爾前派——絕美的反叛
    前言 拉斐爾前派,又常譯為前拉斐爾派,是1848年在英國興起的美術改革運動,繼承浪漫主義,並呼籲繪畫應該回到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之前藝術的樣子。拉斐爾前派人數不多,作品也不多,持續時間很短,但先後影響了象徵主義、維也納分離派、英國的「新藝術運動」(工藝美術運動)。
  • 西方藝術史:18世紀英國美術 肖像畫家喬舒亞·雷諾茲
    19世紀歐洲及美國美術18、19世紀英國美術喬舒亞·雷諾茲(Sir Joshua Reynolds,1723—1792)是英國18歲到倫敦學畫,後出訪義大利,深受古典主義影響,1752年他回到英國後即成為英國最負盛名的肖像畫家。雷諾茲是典型的上流社會畫家,英國傳統的貴族氣派和新興資產階級的紳士風度被他用義大利的古典主義風格融為一體,引起整個歐洲的注目。他的作品具有巴洛克的氣質,形象真實生動,富貴堂皇,注重心理刻畫。雷諾茲是英國皇家美術院的創建者之一,並任第一任院長。
  • 通往死亡的黑暗航行:西方名畫之夏洛特姑娘,為愛情獻出生命
    19世紀的英國,有個知名度非常高的詩人——阿爾弗雷德·丁尼生,他是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時期的桂冠詩人,至今仍是最受歡迎的英國詩人之一。1883年,丁尼生發表了一組敘事長詩,名為《夏洛特姑娘》,文字哀豔動人,聲調婉轉悠揚。
  • 西方藝術史:日本世俗美術時代 「木挽町」創立者狩野尚信103
    亞洲美術日本美術狩野尚信(1607~1650)狩野孝信之子,幼名三位,原名一信,又稱家信,後以尚信行世,號自適齋、真說齋,時稱主馬《蘆雁圖》《雲崖蒼松圖》《山水圖》《春秋水墨山水圖》《馬圖》《猿圖》《虎之圖》亞洲日本世俗美術時代的美術介紹
  • 西方藝術史:日本美術-世俗美術時代 狩野元信「103」
    亞洲美術日本美術「 狩野派」畫風形成得益於狩野正信之子狩野元信(かのろもとのぶ,1476—1559年),是狩野派第二世,日本室町後期畫家《日本雪景畫》《四季花鳥》1513年(傳)《竹林七賢圖》屏風《酒飯論畫卷》江戶時代的模本《山水人物圖》扇子亞洲日本的美術介紹
  • 《大話西方藝術史》:用新奇有趣藝術故事串起一部西方極簡藝術史
    這些新奇有趣的問題來自意公子《大話西方藝術史》,如果你是西方藝術史的入門者,相信這些問題一定會勾起你的興趣。更有意思的是,講故事的高手意公子,把這些問題用淺白風趣的語言,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藝術故事。你會發現,讀完了書裡的故事,你也就掌握了西方極簡藝術史,真的是一舉多得,事辦功倍呢。現在就跟著我一起,去看看這本書有意思的書吧。
  • 網絡情人節,欣賞英國拉斐爾前派畫家亞瑟.休斯油畫中的愛情
    亞瑟·休斯出生於英國倫敦,在皇家美術學院學習畢業,作品每年都會在院內參加展出!他崇拜拉斐爾前派,是拉斐爾前派中藝術感情最脆弱的畫家,他最擅長表達男女談情說愛的畫面!男生表白,女生羞澀臉紅,心慌逃走
  • 西方藝術史:日本世俗美術時代天才畫家 杉山寧
    亞洲美術日本美術杉山寧(1909-1993年)日本學院派天才畫家。被譽為日展"三山"(東山魁夷、高山辰雄)之一。畫面深色的背景前,明快豔麗的白孔雀正在開屏,意味深長,象徵吉祥如意的好兆頭,祝願兩國關係前途光明。《韻》《孔雀》《響》一個年輕女子在溪流中沐浴後,裸躺在溪流間的巖石上,肆意地仰著頭,挺胸伸腿,盡情地享受著日光浴。
  • 西方藝術史:日本世俗美術時代 多才多藝的本阿彌光悅
    亞洲美術日本美術公元16世紀末到整個17世紀,日本繪畫史上出現了幾位特別引人注目的畫家。俵屋宗達和尾形光琳吸收了大和繪、水墨畫、障壁畫、狩野派、士佐派的營養,與日本傳統工藝美術的精粹相結合,充分發揮了日本美術的收容性、簡潔性、裝飾性和抒情性等特點,使之成為一種自覺地協調各種美的因素的典型的日本美。其高度概括的、富於生氣的裝飾感成為後來日本美術的基本個性,對後來者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 古代西方藝術史著名人物,拉斐爾是誰,他有什麼成就和代表作?
    西方的歷史和東方歷史其實是一樣悠遠綿長的,尤其是西方古代藝術史,在世界上是非常著名的。 在西方國家的古代藝術史之中,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他就是拉斐爾。在西方藝術史之中,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是西方藝術井噴的一個時代。
  • 西方藝術史:日本世俗美術時代「宗達光琳派」俵屋宗達
    亞洲美術 日本美術 宗達光琳派,對後來日本繪畫和工藝美術的影響深遠,表屋宗達、尾形光琳、酒井抱一被稱為宗達光琳派三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