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路遙《人生》第二十章
作品簡介:
《人生》是一部中篇小說,於1982年在《收穫》雜誌發表,曾經入選「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是路遙的成名作。
這部小說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創作背景,講述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關於事業和愛情的、選擇的悲劇。
人物概括:
高加林:高中生,先後做了教師,記者,而後變成農民劉巧珍:高加林的初戀黃亞萍:高加林的高中同學,後來的戀愛對象張克南:黃亞萍的男友高玉德:高加林的父親劉立本:劉巧珍的父親高明樓:村裡的大隊書記德順老漢:村裡的光棍,極其疼愛高加林
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曾經入選「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這部作品不僅沒有隨著時間而黯淡,反倒越發光亮了起來。
不同的人讀這部作品,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但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無論何時讀,對於自己的人生路,都會有新的思考和感悟。
無論是愛情也好,事業也罷,如果你覺得自己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失去了方向感,不妨冷靜下來,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
如果對於自我的認識也受到了局限,那就轉移一下注意力,去看書吧。
路遙的這本《人生》就像黑暗裡的一盞燈,總能在我們迷茫的時候,照明前行的道路,讓我們知道自己該往哪走。
書中的主人公,仿佛就是我們自己,面對愛情和事業,他選錯了,那麼書外的我們,可以讀他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而後避開彎路,重新出發。
《人生》中的高加林,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難得的高中生,他骨子裡是清高的,這種清高促使他從來不屑於當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高中畢業後他沒有考上大學,留在村子裡當了老師,而後教師職位被關係戶頂替了,回村當了農民。
當農民的那段時間,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低谷期,好在這個時候,身邊有初戀女友巧珍的陪伴。愛情的力量鼓舞了他,給了他重新生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直到他走後門當了縣裡的記者,人生從此發生了轉折。
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特別是對於本就理想遠大的高加林來說,更是不肯放過任何一個往上走的機會,所以他在遇到城市富家女黃亞萍以後,果斷拋棄了農村的初戀女友巧珍。
因為黃亞萍告訴他,自己的父母可以幫他在南京找工作,可以助他實現理想和抱負。
一邊是前程,一邊是愛情,高加林最終選擇了前程。
但沒想到,一步錯,步步錯,在他走後門當記者的事情被揭發以後,他不僅丟失了工作,所有的理想悉數化為泡影,還失去了自己的愛情。
黃亞萍和他分手了,因為她不屑於嫁給重新當回農民的高加林,而高加林的初戀女友巧珍,也在一氣之下,嫁給了別人。
兜兜轉轉,高加林又回到了原點,而《人生》的第二十章主要講述的就是高加林和巧珍分手以後,巧珍心灰意冷,選擇嫁給馬栓的經過。
正是這一章告訴我們,一個人在四十歲以前,至少會有三道坎兒,只有全部邁過去,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熟。
而對於巧珍來說,她邁過去了第三道,以後的生活,無論如何不會過得太差。
這三道坎兒分別是:對於人際交往的認知高度、面對低谷的耐挫能力,以及對於愛情的拿得起和放得下。
對於人際交往的認知,主要在於你是否懂得何為有效社交,是否懂得與他人之間的相處,是否懂得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和內在的內心世界。
只有懂得「斷舍離」,懂得珍惜身邊真正值得珍惜的人,才能不讓無用社交幹擾自己的生活,當你懂得拒絕,拒絕告別無用社交,你的世界才會變得真正清淨起來。
而第二道坎兒則是關於事業,一個人面對低谷期的態度,往往藏著真實的高度。如果耐挫能力足夠強的話,必然會有一個極其堅強的內心。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遭遇多大的磨難和挫折,都能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越是迎難而上,問題越是容易迎刃而解。
如果你擁有極強的耐挫能力,那麼在四十歲以前,基本沒有什麼困難可以將你打倒,因為你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你看來,方法總比困難多。這是閱歷賦予的智慧,更是心態賦予的成熟。
第三道坎兒則是關於愛情,如果一個人能在感情上拿得起放得下,那麼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多半是個灑脫的人。
就像《人生》裡的巧珍一樣,她固然深愛著高加林,但是她知道自己和高加林之間的差距有多大,即便沒有分開,強行生活在一起,也很難會有幸福可言。
畢竟婚姻和戀愛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如果婚姻裡的兩個人完全沒有共同語言,三觀完全不一致,那麼即便再相愛,也很難真的契合。
巧珍是一個始終通透的人,即便她沒有上過學,沒有什麼文化,但是她知道如何去愛一個人,她知道如何在不合適的感情裡及時止損,知道如何在經歷痛苦之後,擺擺手繼續往前走,好好經營自己往後的人生。
可以說,愛情這道坎兒,巧珍很瀟灑地邁過去了。即便過程並不輕鬆,但她總算在痛哭之後,迎來了柳暗花明。
馬栓是一個很老實本分的人,他深愛巧珍很長一段時間,就像巧珍深愛高加林一樣。哪怕巧珍和高加林分手以後名聲不好了,馬栓也依然堅定不移地守護在她的身後,等著她回頭。
能嫁給深愛自己的人,遠比跟一個不愛自己的人蹉跎要幸福得多,從這個角度來說,巧珍選對了,馬栓是值得託付的。
人在四十歲以前,至少會經歷三道坎兒。
關於人際關係,你總要在落魄的時候,才能看清誰是真正的朋友,總要在被傷害、被辜負、被利用之後,才能明白不是所有的社交,都是有效的社交;
關於人生的低谷期,你總要經歷過一些大苦或者大悲,才能真正成長起來,才能擺脫以往的幼稚和自以為是,蛻變成一個嶄新的自我。
關於感情,無論愛情、親情還是友情,你總要在失去以後才懂得珍惜。尤其是愛情,如果不能做到拿得起且放得下,只會一點一點拖累自己前行的步伐。
無法放下過去的人,很難享受現在且擁有未來,然而,道理誰都懂,可還是有很多人,輸在了這一點上。
自古情關最難過,只是希望我們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愛情,都能做到灑脫。因為不值得你愛的人和不愛你的人,無論你再怎樣一廂情願地付出,最後感動的,依然只是自己,和對方毫無關係。
人生本就很難,請別再和自己過不去,該放手的,就放手吧。
END
今日話題:
這些年,你遇到過哪些過不去的坎兒?
來留言聊聊你的經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