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小說一開始是一些志人志怪的作品,情節荒誕離奇。後來,有了話本小說,話本小說是由說書藝術發展而來的,注重情節,可是在人物刻畫方面還是略顯粗糙。到了明清時期,小說藝術開始大放異彩。有了《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儒林外史》等優秀的白話小說。這些小說裡已經出現了個性色彩十分鮮明的人物了。
而曹雪芹則進一步地將人物刻畫看成小說藝術的精華和重點。在第一回裡,曹雪芹就開宗明義,說明《紅樓夢》就是寫了幾個異樣女子。第二回裡,則更加明確地讓賈雨村說出了「正邪兩賦」這樣獨特的人性觀。可以說,曹雪芹在塑造人物上所下的功夫是很深的。
塑造一個血肉豐滿,個性特點突出的人物就要細緻地展現出這個人物的所思所想。而心理描寫就是很好的方式。
我覺得《紅樓夢》裡的心理描寫是很精彩的,是十分耐人尋味的,尤其是對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這三位主角的心理描寫,更是十分深刻。
我們先來看賈寶玉。賈寶玉是一個情痴情種,是一個具有少女情結的人,也是一個憐香惜玉,十分具有同情心的人。曹雪芹對賈寶玉的心理描寫,就十分鮮明地展現出他這一方面的特點。
看到齡官畫薔,賈寶玉就很心疼她。他是這樣想的:「這女孩子一定有什麼說不出來的大心事,才這樣個形景。外面即是這個形景,心裡不知怎麼煎熬。看他的模樣兒這般單薄,心裡那裡還擱的住煎熬。可恨我不能替你分些過來。」
這段心理描寫很感人。這已經不是推己及人了,而是完全設身處地替對方著想,想要幫助對方化解心中的愁苦。同時,又因為無法分擔別人的愁緒而感到無可奈何,悵然若失。這樣的同情心比仁者愛人更進一步,更加細膩,更加深沉。很多人都有同情心,可以又有幾個人會像賈寶玉那樣如此細緻地替別人考慮呢?
更加讓人感動的地方在於,賈寶玉的痴,他自己被雨淋溼了,卻完全處於忘我的狀態,只想著提醒齡官避雨。可見,賈寶玉是一個很無私的人。後來,他看到齡官和賈薔之間的感情,悟出了「人生情緣,各有分定」,思想進步了。可見,齡官在賈寶玉的人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她可以說是林黛玉的一個分身了。
賈寶玉還具有民胞物與的情懷。第五十八回裡,他看到杏花凋零,葉稠陰翠,就覺得很感傷,覺得自己辜負了杏花。又聯想到邢岫煙許配給了薛蝌,覺得少了一個好女兒。看到一隻雀兒,他居然因為自己不像公冶長那樣懂得鶯啼燕語而感到遺憾。這些心理活動裡,有對生命的憐愛,對時光流逝的感嘆,是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具有強烈的生命意識。
而林黛玉的心理活動則主要體現在對愛情的執著和對自身命運的嘆息。林黛玉刻骨銘心地愛著賈寶玉,卻覺得自己父母雙亡,寄人籬下,是一個薄命女。因此,她是一個十分多愁善感的人。
可以說,《紅樓夢》裡,林黛玉的心理活動被曹雪芹寫得最為細膩,最有層次感。限於篇幅,我只舉兩個例子。
第二十六回裡,林黛玉吃了閉門羹,心裡很難過。她的想法是:「雖說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樣,到底是客邊。如今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現在他家依棲。如今認真淘氣,也覺沒趣。」林黛玉因為吃了閉門羹,想到自己孤苦無依的處境,覺得十分傷心。這不是林黛玉在自怨自艾,而是林黛玉發自內心地感受到了自己處境的尷尬和悽涼。更加讓林黛玉覺得難過的是,她看到寶玉和寶釵二人。
心裏面想著:「畢竟是寶玉惱我要告他的緣故。但只我何嘗告你了,你也打聽打聽,就惱我到這步田地。你今兒不叫我進來,難道明兒就不見面了!」林黛玉在花陰下悲悲戚戚地哭了起來,結果是「花魂默默無情緒,鳥夢痴痴何處驚」。這一段心理描寫,十分真切,而且相當具有詩情畫意。
第三十四回,林黛玉看到了賈寶玉派晴雯送來的半新不舊的手帕,百感交集,想到:「寶玉這番苦心能領會我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這番苦意,不知將來如何,又令我可悲;忽然好好地送兩塊舊帕子來,若不是領我深意,單看了這帕子,又令我可笑;再想令人私相傳遞與我,又可懼;我自己每每好哭,想來也無味,又令我可愧。」
這一段心理描寫,可以說是層層深入,將林黛玉在封建禮教的壓抑下好不容易得到定情信物的時候那複雜的內心活動寫得淋漓盡致。林黛玉並不是發自內心認可封建禮教,她有叛逆的一面。可是,她很清醒,她知道封建禮教的嚴酷。她也並不願意為了追求愛情而犧牲自己和賈寶玉的名聲體面。林黛玉不知道自己的婚姻大事是否能有個好結果,又感到十分迷茫。可以說,這段心理描寫將林黛玉在那個不允許自由戀愛的環境下既執著於愛情,又對未來感到不安的矛盾心理寫得十分具有深度。
無論是喜歡薛寶釵的人還是不喜歡薛寶釵的人都無法否認薛寶釵是一個心機深沉的人。曹雪芹對薛寶釵心理活動的刻畫也體現出這一點。
第二十七回,曹雪芹兩次對薛寶釵的內心活動進行了描寫。第一次是薛寶釵去找林黛玉,又看到了賈寶玉走進去。她是這樣想的:「寶玉和林黛玉是從小一處長大,他兄妹間多有不避嫌疑之處,嘲笑喜怒無常;況且林黛玉素喜猜忌,好弄小性兒的。此刻自己也跟了進去,一則寶玉不便,二則黛玉嫌疑。罷了,倒是回來的妙。」
這段心理描寫體現出薛寶釵考慮問題周到,性格沉穩持重的特點。也體現出薛寶釵作為一個大家閨秀,注重自己的名譽,注重自己的形象的特點。可以說,曹雪芹通過這樣一段心理描寫將一個心思縝密的大家閨秀刻畫得很到位。
薛寶釵在滴翠亭聽到了林紅玉和墜兒的對話,她是這樣想的:「怪道從古至今那些姦淫狗盜的人,心機都不錯。這一開了,見我在這裡,他們豈不臊了。況才說話的聲音,大似寶玉房裡的紅兒的言語。他素昔眼空心大,是個頭等刁鑽古怪東西。今兒我聽了他的短,一時人急造反,狗急跳牆,不但生事,而且我還沒趣。如今趕著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個『金蟬脫殼』的法子。」
這段描寫讓人不得不佩服薛寶釵的心細如塵。林紅玉是賈寶玉屋子裡一個不得寵的丫環,賈寶玉一開始都不認識她。可是,薛寶釵卻可以僅憑她的聲音就判斷出她是誰,還對她的性格了如指掌。可見,薛寶釵平時多麼關注怡紅院。薛寶釵作為一個十分注重自己身份的人,自然不願意牽扯到這些是是非非當中來。於是,薛寶釵為了躲是非,選擇了撒謊,選擇了把無關的林黛玉牽扯進來。薛寶釵這樣做是否是故意嫁禍,暫且不論。可是,薛寶釵的確是一個頗有心計的人。
《紅樓夢》裡的心理描寫很多,曹雪芹寫得也很細緻。這是曹雪芹對於中國古典小說藝術的一大貢獻。可以說,曹雪芹是一個十分注重人物塑造的作家。他把人物看成是小說的中心和靈魂,這種創作思路,在中國小說藝術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