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吞食千名日軍?「大鱷魔」灣鱷:與我無關,不是我吃的!

2021-01-09 騰訊網

鱷魚,自恐龍時代後唯一存活至今的爬行霸主,兇名威赫整個自然界,而它也始終牢牢佔據淡水資源2億年之久。從出土的化石來看,現代的鱷魚和史前鱷魚相比,那體型差得不是一頭半截,而是差太多了。目前地球上存活的最大的鱷目動物是什麼呢?——灣鱷

灣鱷—名副其實「大鱷魔」,66顆牙齒,體長可達6米多!

灣鱷(Crocodylus porosus),也叫鹹水鱷,為23種鱷魚品種中最大型的一種。常見於澳大利亞北部海岸、紐幾內亞和印度尼西亞的島嶼上,不過分布範圍沿著東南亞的海岸線和河口,一直到越南中部,最遠位置達到斯裡蘭卡和印度東部。而且灣鱷對環境比起挑剔,往往只有河口地帶、溼地、沼澤等環境入其法眼,畢竟這些環境食物基本不缺,更容易填飽肚子。

灣鱷是現存鱷目中最大種,成年雄性體長為6-7米(現在發現超過5米長的少之又少),體重為1000—1200公斤;雌性相對小很多,一般不超過3米。資料顯示,世界上記錄到最大的灣鱷叫「洛隆(Lolong,死於2013年2月10日)」,體長為6.17米(20.24英尺),體重為1075公斤,年齡至少50歲。

灣鱷和大白鯊一樣,擁有一口令人不寒而慄的鋒利牙齒。它們的牙齒介於64至66顆之間:上顎的每側(前頜和上頜)為17到18顆牙齒,下顎的每側(下頜骨)為15顆牙齒,而且這些牙齒終生可以替換。

咬合力為斑鬣狗的4倍,是有史以來在動物身上測得的最大咬力的記錄!

來自美國和澳大利亞的一組研究人員測量了23種成年鱷魚的咬合力和牙齒壓力,其中在灣鱷身上測得了史上最大咬力記錄。比斑鬣狗的咬合力高出將近4倍,超過3500磅,幾乎等同於一輛雪佛蘭中型車的臥推。另外灣鱷的牙齒壓力測量也同樣令人吃驚,每平方英寸略高於200000磅。這種壓力幾乎足以製造鑽石,並且遠遠超過任何人類的能力。

同時研究人員建了一個模型,用來估計體型更大、野生和滅絕的鱷魚的咬合力。模型表明,由於有些灣鱷長達7米,因此它們的咬合力可能高達7736磅,而11米長的滅絕鱷魚「怖鱷(Deinosuchus riograndensis)的咬合力或會更大,超過23000磅。

一戰成名?一夜幹掉1000名日軍?謠言!

其實在許多國家,鱷魚襲擊的發生率非常難以量化。不過毫無疑問,受到鱷魚襲擊的人數比報導(記錄)的人數要多。據說遭受鱷魚攻擊最嚴重的大規模傷亡事件是在二戰期間,在1945年2月19日,由於盟軍對拉姆裡島(Ramree Island)發起登陸戰。當時約有1000名日本士兵不投降,隨後穿越10英裡的紅樹林沼澤地,最後只有20名日本兵安全逃離,其餘的都命喪鱷口。

根據博物學家布魯斯·斯坦利·賴特(Bruce Stanley Wright)在1962年出版的《野生動物素描:近與遠》中描述那一晚的場景:「那天晚上是所有船員中經歷過的最恐怖的一次。在槍聲和血腥味中驚醒的灣鱷聚集在紅樹林中,雙眼注視著水面……黑暗中傳來人類驚慌的尖叫聲和步槍槍響……黎明時分,禿鷲趕來清理鱷魚吃剩留下的血肉……最後只剩20人逃離……」

後來《金氏世界紀錄大全》以奇異而轟動的眼光,將拉姆裡島稱為 「世界上最嚴重的鱷魚災難」。於是沼澤中的灣鱷一戰成名,「食人鱷」之名由此而來。

不過很多動物學家對此表示懷疑,後來在90年代,英國作家波茨(Bill Potts)採訪了當年逃離的倖存日本兵,但在描述裡從未提及遭到灣鱷襲擊。「那裡沒有淡水,士兵被迫喝海水,導致嚴重的脫水。而且痢疾和其他疾病在日本人中十分普遍,許多人因此而死亡。」而且後來證實賴特根本不在現場,他只是聽說過後誇大其詞。他的書上說只有20人逃離,其實是只有20個人被英軍俘虜。也並不是說980名日本士兵在一夜間遭灣鱷吞食,而是幾個星期內陸續因疾病或海軍炮擊命喪480人,還有500人倖存了下來。

可鹽可淡?可跨海「衝浪」的灣鱷!

儘管灣鱷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沿海水域或入海口處,但其實它可以在海洋中的「衝浪」。不過灣鱷並不能像海龜一樣被視為海洋爬行動物,因為它主要還是依靠土地來獲取食物和淡水。

此前一直都有在海裡發現大型鱷魚的傳聞,但沒有得到證實。後來在2010年,科學家通過使用聲納發射器和衛星跟蹤,首次發現灣鱷確實可以憑藉海洋洋流進行長距離旅行,從而使它們能夠從一個大洋島航行到另一個大洋島。

來自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研究團隊用聲納發射器標記了27條成年灣鱷,使用了20個水下接收器來追蹤這些灣鱷的一舉一動超過12個月。結果數據顯示,成年的雌性和雄性灣鱷都進行了長途旅行,旅程均超過了48公裡。最遠的是一條長12.6英尺(3.8米)的雄性灣鱷,在25天的時間內漂了366英裡(590公裡)。

為什麼說「漂」呢?其實灣鱷的遊泳能力一般,它們是順著洋流旅行的。而且往往是在海洋潮汐變化後的一個小時內開始長途旅行,順流而下。當水流逆流,它們就會終止旅程。其中最牛的記錄是,一條4.8米的雄性灣鱷僅20天就穿過託雷斯海峽,旅程411公裡。團隊推測是其可在鹽水中長期生存而無需進食或飲水的特點讓其擁有漂洋過海的能力。至於灣鱷為何會有目的地進行海上長途旅行,懷疑跟每年的魚類遷移有關。

鱷魚中挺能生的,一次可產多達90個卵!

灣鱷的繁殖能力在還是挺強的,雌性平均產下40-60個卵,但一次可產多達90個卵。雌性會保護自己的巢,直到90天內根據巢溫度孵化出卵。而小鱷魚的性別由巢穴環境溫度決定,孵化雄性的溫度大約為31.6°C。

不過可惜的是,天敵的偷吃和其他因素存在,導致灣鱷卵的孵化率並不怎麼高。

結語:

雖然灣鱷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鱷魚,但它仍然有充分的理由比人類更害怕人類。因為在幾千年來,我們人類一直都有吃鱷卵、鱷肉,以及用鱷魚皮做成的名貴名牌包包和皮鞋。

目前灣鱷的種群狀態無危,而且澳大利亞北領地野生種群在近幾十年來一直持續增長。但是像東南亞等地區的森林開發,導致人類與灣鱷的衝突頻率加劇,令其在世界範圍內數量處於下降趨勢。

—END—

相關焦點

  • 一夜吞食1000名日軍?「大鱷魔」灣鱷:與我無關,不是我吃的!
    從出土的化石來看,現代的鱷魚和史前鱷魚相比,那體型差得不是一頭半截,而是差太多了。目前地球上存活的最大的鱷目動物是什麼呢?——灣鱷!灣鱷—名副其實「大鱷魔」,66顆牙齒,體長可達6米多!模型表明,由於有些灣鱷長達7米,因此它們的咬合力可能高達7736磅,而11米長的滅絕鱷魚「怖鱷(Deinosuchus riograndensis)的咬合力或會更大,超過23000磅。一戰成名?一夜幹掉1000名日軍?謠言!其實在許多國家,鱷魚襲擊的發生率非常難以量化。
  • 二戰緬甸戰役,日軍擊退英軍,夜裡卻全都被這種生物咬死了
    在緬甸蘭裡島住著許多灣鱷,在日英交戰時,它們卻成了絕對的主角。二戰中,在緬甸蘭裡島,日軍和英軍曾展開過激烈的對戰。當時日軍以蘭裡島作為據點,英國海軍用艦隊包圍了蘭裡島,炮火齊鳴。在這種攻勢下,日軍仍然沒有被擊潰,反而還隱隱佔據上風。誰知天黑以後,在英軍沒有發起進攻的情況下,島上的日軍卻傳來一陣陣慘叫和槍聲,英軍派人去查探,得到的消息卻令人恐懼。
  • 洛龍是最大的灣鱷嗎?當然不是,比它更大的至少還有6條
    目前網絡上關於灣鱷的故事傳得最廣的就是「蘭裡島之戰」,在故事裡,蘭裡島的灣鱷化身「抗日奇俠」,在1945年2月19日的那一晚消滅了上千日寇。但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這個故事有多荒謬,但這個故事並不是網友創作的,而是參與此戰的英軍士兵布魯斯·斯坦利·賴特記錄下來的,他可能將戰果誇大了,後來經過媒體的添油加醋,最終成為神話。
  • 灣鱷和森蚺誰更厲害?
    灣鱷之所以為人熟知就是其在二戰時期的蘭裡島之戰中獵殺了無數日軍,河口鱷是因為它主要棲息在河口、紅樹林等沿海地帶,而裸頸鱷則是因為它是所有鱷魚中唯一一種頸部沒有鱗片覆蓋的鱷魚。作為現存世界上最大的鱷魚,成年雄性灣鱷有著平均5米的身長,400公斤左右的體重(最大者體重超過了1噸),相比而言,雌性灣鱷比雄性就要小很多,雌性灣鱷的平均體長約在3米左右,體重平均在200公斤左右。成年的灣鱷有著最大1900公斤的強大咬合力,配合上它上下顎一共60-68顆長約8公分的牙齒,讓灣鱷有著極強的殺傷力。
  • 世界上最大的灣鱷有多大?
    灣鱷是現存24種鱷魚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它因為二戰時在蘭裡島殺死多名日軍為一戰成名,被人們稱為「食人鱷」。作為現存最大的鱷魚,灣鱷成年後的體長通常都在4-5米左右,這個數據在目前食肉動物中應該算是體長最長的存在了。那麼,世界上最長的灣鱷有多長呢?它需要多少年才能長到這麼長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種兇猛的巨獸。
  • 科迪亞克棕熊打得過灣鱷嗎?為什麼?
    灣鱷灣鱷自二戰時期的蘭裡島之戰「一戰成名」,有了「殺人鱷」的稱號。而且灣鱷也是23種鱷魚中少有的可以在海裡生存的鱷魚。成年灣鱷的體長平均在5米左右,體重在1噸左右,作為一種兇猛的「冷血殺手」,灣鱷沒有固定的食物,它是機會主義者,只要是吃的,不管在海中、淡水還是陸地上的動物它都會捕殺。
  • 千名日軍被困島嶼,英軍計劃正面交鋒,卻在前夜被鱷魚搶先立大功
    太平洋戰爭得以爆發,無非是日本自己太自信,將美國牽扯其中,而後日軍將戰線越拉越長,一度長到國內凡是能夠扛得動槍的娃娃兵一律上戰場的境地。確實不可否認,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日軍還有著勢如破竹之勢。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等相繼被日軍入侵,到中途島以西一帶之後,緬甸也被日軍緊盯。
  • 張自忠親率部隊,夜襲屠殺南京的日軍13師團,砍下數千名日軍頭顱
    1939年4月底,日軍集結了三個師團的兵力,對襄河地區的國軍陣地展開了進攻。當時作為日軍主力的是第13師團,這個師團也是在南京大屠殺中最狂妄的一支部隊。4月22日凌晨,日軍在飛機和大炮的掩護下,對國軍第538團負責防守的陣地展開猛攻,國軍將士奮勇殺敵,但是無奈寡不敵眾,在血戰一天一夜之後,陣地被日軍攻破,日軍衝進了長壽店。
  • 近千名日軍藏在要塞絕不投降,蘇軍拿來幾千升燃油,灌進洞口點燃
    在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次日零點,蘇聯紅軍就集結了飛機、坦克、大炮三種軍事力量,對駐守在東寧要塞的日軍發起進攻。當時戰鬥僅持續了七日,蘇聯就以步兵、坦克,空中聯合攻擊的力量,將日軍苦心經營多年的東寧要塞攻破。
  • 數名商界大鱷海南發家
    「一去一萬裡,千之千不還。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  如今再讀到唐朝宰相楊炎被貶崖州司馬時留下的詩句,也許只會相視一笑,心生感慨。  白駒過隙,滄海桑田,莫不如是。  ·1·  「我要去海南了!歡迎你們畢業以後也來天涯海角!」  回過頭來看歷史,有時真的很有意思。
  • 尼羅鱷和灣鱷哪個厲害, 為什麼兇猛的尼羅鱷打不過鹹水鱷!
    ,灣鱷的體長可以達到7米以上,最大體重超過了1600千克,尼羅鱷的最大體長在6米左右,最大體重在1000千克,它們都是食物鏈頂端的霸主,灣鱷強大的咬合力甚至可以輕易撕碎海龜軀殼,不過由於生活地域不同,它們的生活習性和狩獵方式也不一樣。
  • 二戰時,動物與一千名日軍的一場生死搏鬥,日軍將近全軍覆沒!
    二戰後期日本在太平洋地區開闢多方戰場,人力物力的開支讓日軍消耗殆盡,節節敗退。此時的日軍只能急於收攏戰線,將緬甸越南等地區軍隊撤回日本。1945年2月,剛從緬甸戰場撤下來的日軍,由炮艇護送準備稱船回國。沒想到,從緬甸出海沒過多久,卻遭遇英軍的巡邏艦。此時日軍不再擁有制空制海的霸權,不一會兒,幾艘護衛艦就被炸沉了。
  • 紅白機《吞食天地》:戲說不是胡說的那些事兒
    上次說了《重裝機兵》之後,很多小夥伴私信表示還想聽聽紅白機《吞食天地2》,說這才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款漢化過的RPG。應廣大觀眾的要求,2020年的第一期紅白機,我們就來聊聊《吞食天地》系列的那些事。 咳,不過因為現今這個題材過於濫用的緣故,現在一提「三國」觀眾們就容易直接聯想到另外兩個字。
  • 她被獰笑的日軍追趕,他被扔進開水,82年前的520是很多人的噩夢
    5月20號,1000多名日本士兵,在飛機的掩護下,從徐州和太湖等地,惡虎撲食一般闖進了閻窩村。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被圍困在村裡。30多歲的蔣老憨,聽不見,腿有疾,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呆呆地站在場上,被幾個日軍圍著,踢倒在地,用刺刀刺穿了胸膛......
  • 《西遊伏魔篇》:你的魔,已不是我的魔,但我陪你伏下去……
    《西遊伏魔篇》:你的魔,已不是我的魔,但我陪你伏下去……文|淵渟嶽峙一每一個能迷惑他的,都是他認知邊界以外的魔。走過十萬八千裡,他的心也拓寬了十萬八千裡,所以他離佛,恰恰是十萬八千裡。折合成魔,是九九八十一難,少一難,他的靈魂便缺一個角。孫悟空修的不是認知,而是耐心,面對一個你已經明了的世界,你得懂它的節奏是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的,所以慢慢來,等花開,是他的使命。
  • 這隊中國軍人把2000名日軍趕進山谷活活餓死
    通信兵笑著說:我哪裡是神槍手?在我們稅警總團,我是最差的,所以讓我送信。這是真實的事情,出現在孫立人的文章中。1937年,淞滬會戰開始,日軍糾集了20萬精銳部隊。中國舉全國之力,投入了70萬兵力。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有這樣的場景,比較真實。孫立人帶著新38師在戰場上到處找日軍,找不到。遠徵軍逃得快,日軍追得更快。其中有一個日軍師團,第56師團,已經趕在前面,截斷了遠徵軍回國的退路。
  • 最新資訊:暹羅鱷、尼羅鱷、灣鱷可以依法養殖和上市流通
    「日前,為幫助企業解決鱷魚產品上市流通受阻問題,經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請示,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就鱷魚管理有關問題作出答覆,明確暹羅鱷、尼羅鱷、灣鱷三種鱷魚的人工繁育種群實行與野外種群不同的管理措施,可以依法養殖和上市流通。
  • 暹羅鱷、尼羅鱷、灣鱷人工繁育種群不屬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本訂閱號此前推送帶有原創標識文章均系編者本人原創,全部是個人結合執法工作實踐總結的具有實用性、針對性,也非常嚴謹的辦案指引和普法教育文章,不是從網絡上抄襲拼湊,也不屬於他人原創的具有公共公開性質的內容。近期編者推送的相關原創文章接二連三遭到個別網友惡意投訴,因引用部分法律名稱和法條被平臺管理認定為「涉嫌違規使用原創聲明功能」,並給予相關處罰。
  • 童年的回憶吞食天地2
    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吞食天地2》 在05年前,正在讀初中的我整日迷戀於FC遊戲。和現在的學生玩王者榮耀和吃雞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