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皇帝,明成祖——朱棣

2020-12-18 歷史百科傳播者

中國明代皇帝。即朱棣。1402~1424年在位。朱元璋第四子。

洪武三年(1370),受封燕王。十三年就藩北平(今北京),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徵,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

朱元璋晚年,朱棣不僅在軍事實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為諸王之首)。朱元璋去世後,繼位的建文帝朱允實行削藩,朱棣遂於建文元年(1399)七月發動靖難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奪取了皇位。

次年改元永樂。朱棣即位之初,對洪武、建文兩朝政策進行了某些調整,提出「為治之道在寬猛適中」的原則。他利用科舉制及編修書籍等籠絡地主知識分子,選擇官吏力求因才而用。

他對建文時逆命諸臣,殘酷屠殺,大肆株連。當其皇位較鞏固時,又繼續實行削藩。他還繼續實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強對豪強地主的控制。永樂初開始設置內閣,選資歷較淺的官僚入閣參與機務,解決了廢罷中書省後行政機構的空缺。

朱棣重視監察機構的作用,設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勵官吏互相告訐。他利用宦官出使、專徵、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設置鎮守內臣和東廠衙門,恢復洪武時廢罷的錦衣衛。廠衛合勢,發展和強化了專制統治。

朱棣十分重視經營北方,永樂初即改北平為北京,設行在六部,增設北京周圍衛所,逐漸建立起北方新的政治軍事中心。

七年設立奴兒幹都司。同時爭取與蒙古族建立友好關係。七年,在北京天壽山建長陵。十四年開工修建北京宮殿,十九年正式遷都北京。

朱棣為保證北京糧食與各項物資的需要,於九年疏浚會通河,十三年鑿清江浦,使運河重新暢通,對南北經濟文化交流與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朱棣注意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鼓勵墾種荒閒田土,實行遷民寬鄉,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進生產,並注意蠲免賑濟等措施,防止農民破產,保證了賦役徵派。使永樂時期出現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的局面。朱棣對典籍的整理也比較重視,組織大批人力編修了中國古代類書之冠的《永樂大典》。

為開展對外交流,擴大明王朝的影響,從永樂三年起,朱棣派鄭和率領船隊7次出使西洋,所歷30餘國,成為明初盛事。永樂時派使臣來朝者亦達30餘國。

二十二年朱棣死於北徵回師途中的榆木川(今內蒙古烏珠穆沁)。葬於長陵。

相關焦點

  • 某國以前就那樣:明成祖朱棣真的「活剮」了三千宮女嗎?
    明成祖永樂帝朱棣是明朝十六個皇帝中最有作為、功業最高的皇帝,一生取得了輝煌的文治武功,開創了明朝的盛世巔峰,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完全意義上的盛世——永宣盛世,堪稱「千古一帝」。但「譽滿天下者必毀滿天下」,明成祖是造反奪位,當皇帝後又得罪了不少利益集團。
  • 明成祖朱棣稱帝之後,是如何南徵北伐?最後病逝於徵戰途中的?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 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號「永樂」。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北京宮殿落成。這年九月,朱棣下令以北京為京師,正式遷都北京。 朱棣遷都北京時,曾遭到不少人的反對。永樂二十年(1422年)到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又三次率師出徵漠北,但所獲甚微。病逝歸途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韃靼部首領阿魯臺率軍進犯明山西大同、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北)等地。
  • 明成祖朱棣,為何被稱為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位世界性大帝?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明朝是一番盛世,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史稱「永樂盛世」,也被一些人稱為「中國最後一位世界性大帝」。可見是對朱棣給予了更高的肯定,這個稱號並不是一般的稱號,世界歷史上能被稱為大帝的古代君主,但是符合世界性大帝的君主並不多,並且說到的最後一位更是將朱棣之後還有將近30位帝王排除在外。
  • 明朝永樂大帝朱棣和清朝康熙,誰更加優秀?
    昨天咱們對比了了不起的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和啥也不是的清朝開國酋長努爾哈赤之間的一個對比,結果朱元璋碾壓努爾哈赤。今天咱們再來對比一下了不起的大明王朝的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和啥也不是的清朝所謂的清聖祖康熙誰更優秀。
  • 明成祖朱棣為什麼放棄南京的基業,轉而遷都北平?
    明成祖朱棣在成為皇帝以前是被朱元璋分封到北平(北京)做燕王的,北平就是他的根據地,他對北平的情況是十分熟悉的。後來在戰爭中他推翻了侄子朱允炆的統治自己在南京當了皇帝,沒待幾年就宣布遷都北京,而把南京作為陪都還是一樣的設立六部進行管理,把這一地區設置為南直隸,擁有很大的一塊地盤。
  • 永樂帝朱棣,做了22年皇帝,後宮未添一個子女,難言之隱誰知道?
    朱棣有四個兒子和五個女兒,最小的兒子是朱高爔,於1392年1月18日出生,出生一個月就夭折了,朱棣做了皇帝後,沒有追封這個孩子。其餘的三個兒子都是徐皇后生的,其中第三子朱高燧是1383年出生,這些孩子都是在靖難之役之前所生。朱棣做了皇帝後,無數后妃就再也沒有生養一個子女。
  • 永樂皇帝朱棣之後的明朝為什麼不叫北明?
    在中國的歷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唯一一個在南京建立大一統王朝的皇帝。明太祖有二十多個兒子,他的長子朱標被他冊立為皇太子,皇太子朱標英年早逝之後,朱元璋並沒有選擇其他皇子作為皇太子,而是直接立皇太子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
  • 萌王EX永樂皇帝技能及使魔搭配指南分享
    萌王EX永樂皇帝技能及使魔搭配指南分享,萌王EX朱棣怎麼樣?永樂皇帝厲不厲害?永樂皇帝是遊戲中較厲害的君王之一,但有不少玩家多他不是很了解,今天遊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朱棣技能詳細分析。
  • 歷史上最被輕視,且比漢武帝唐太宗厲害的皇帝,明朝永樂皇帝朱棣
    歷史上最被輕視且比漢武帝唐太宗厲害的皇帝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小編今日要說的一位皇帝他可不比其他的皇帝差。他不只僅是一個聰明敢冒險英勇的皇帝。仍是一位霸氣顯露智慧過人久經沙場並且還親身上陣殺敵的皇帝。他不只僅會管理國家還能帶兵交兵。不只僅能上陣殺敵還能指揮作戰。
  • 永樂大典:朱棣文治方面的巨大成就,工程量巨大,完本卻不知蹤影
    說起明成祖朱棣,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在歷史上的評價也大多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暴君,繼位之初對建文餘黨的大清洗,可以說臭名昭著;也有人說他是雄才大略的一代明君,在位期間做了一系列大事。五次徵討蒙古,收復安南等歷史功績足以彪炳青史。
  • 明成祖朱棣剛死,明仁宗為何就想放棄北京,遷都南京?
    明成祖朱棣在位時期,做了一件影響明朝國運的大事,他將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並且修建了規模宏大的紫禁城。然而,許多人卻並不知道,朱棣死後不久,他的兒子明仁宗就做出了一個決定,他計劃將都城重新遷回南京,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朱棣在取得「靖難之役」後,終於登上了皇位。
  • 永樂之後,明朝的抗元戰爭就結束了嗎?朱棣:徵途還在繼續
    原本已經被逐出中原的大元又動起了垂涎之心,元大都富麗堂皇的宮殿肯定遠比戈壁草原更讓北元皇帝念念不忘。而永樂七年的臚朐河大敗,他們也想把南下的計劃提上日程。不過,現在的元朝還能算元朝嗎?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建文四年之時,北元發生了一件嚴重的事件,鬼篡位事件。
  • 《永樂大典》,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最廣泛的百科全書
    這部書,就是中國最早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說起永樂,相信大家並不會陌生。這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號。而大家想必也都知道,這是一位依靠政變奪取天下的皇帝。這部《永樂大典》,就是在他的命令下修訂而成。雖然有著前面所提到的修書傳統,但朱棣為什麼會將這個可有可無的傳統如此看中,以至於修訂了一部兩萬多冊的《永樂大典》?在修訂這部永樂大典的過程中,又發生了哪些事?
  • 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為何執意遷都,將都城定在北京呢?
    然而,永樂十九年,即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卻不顧朝中大臣的反對,執意遷都北京,這是為什麼呢?建都南京,不利於部署和調動軍隊朱元璋在位期間,雖說早已打下元大都,且迫使元順帝北逃,不過漠北蒙古一直以來都是明朝最大的威脅。於是,朱元璋為了應對該威脅,就選擇分封諸子鎮守邊疆,燕王朱棣正是當時抵禦蒙古軍南下的主力軍。
  • 明朝朱棣《永樂大典》能和清朝乾隆《四庫全書》相提並論麼?
    從成書時間來看,《永樂大典》更早,而《四庫全書》又可以說是《永樂大典》繼承者。如果從涵蓋內容上來看《四庫全書》又要略勝《永樂大典》一些。《永樂大典》明成祖朱棣為了揚我國威,又因為一直以來中國都沒有一部涵蓋比較廣的書籍,很多官員在查找一些東西時往往需要查閱諸多古籍,很不方面,於是就有了朱棣讓姚廣孝等人編撰這麼一部百科全書。公元1403年到1408年,總共耗時5年時間成書。
  • 大明風華,永樂皇帝為何執意尋找建文帝?莫非真有愧疚之情?
    導語:大明風華,永樂皇帝為何執意尋找建文帝?莫非真有愧疚之情?建文皇帝是否把傳國玉璽給朱棣了?《大明風華》演繹的是如果《大明風華》歷史劇的熱播,讓明朝歷史再度火爆螢屏,其實,明朝有很多非常優秀的皇帝,其中筆者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明成祖朱棣,正如永樂帝自己所言,他這一生完全可以媲美唐宗宋祖;朱棣在位期間,不僅開鑿了大運河,貫通了南北交通,還修建了偌大的紫禁城,編纂的《永樂大典》,這些成就都足以證明朱棣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皇帝
  • 皇帝為什麼很少御駕親徵?玩得好就是朱棣,玩失敗了就成了朱祁鎮
    文丨谷城淺說歷史(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為什麼古代的皇帝很少沒有去御駕親徵,自己帶兵打仗呢?既然不信任那些將軍,不如就把軍權握自己手中。在我國明朝時期在位的皇帝很多都喜歡御駕親徵,朱元璋、朱棣、朱瞻基、朱祁鎮和朱厚照等等這些人。御駕親徵是有很大風險的,明成祖朱棣帶兵打仗的時候打出了「遠邁漢唐」的永樂盛世,相比之下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徵的時候沒打好直接把「仁宣盛世」這個王炸給玩壞了,於是就造成了事變「土木堡之變」。
  • 扒一扒明成祖朱棣活剮三千宮女的謠言
    前言:大明王朝的第三任皇帝:明成祖朱棣,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爭議巨大的人物。愛他的人著迷於他徵大漠,收安南,造北京,下西洋等一系列豐功偉績。恨他的人唾棄於他奪皇位,殺忠臣等汙點,視其為屠夫暴君。圍繞著朱棣的殘暴,又類似誅十族,下油鍋等等,其中最最駭人聽聞的是說這位永樂皇帝竟然活剮了三千宮女。
  • 明成祖朱棣為何要活剮三千宮女?
    明成祖朱棣應該算是歷史上爭議比較大的皇帝了,一是創造了明初盛世;二是好大喜功,殺戮成性,所以這裡就不評價他了,省的被噴。這裡要談到的一件事就是朱棣為什麼要活剮三千宮女,這其中到底是有著什麼不可告人的原因?
  • 永樂皇帝朱棣為紀念生母建30噸水晶屏,朱棣生母成歷史之謎
    觀音閣大石壁重約30噸,曾是朱棣為紀念生母而建。(李倫 攝影)(李倫 攝影)在江蘇省南京市下馬坊遺址公園內,有一塊來歷不凡的大石壁,據專家考證,大石壁曾是600年前明代永樂皇帝朱棣(dài)為紀念生母而建的觀音寺的遺物。觀音閣大石壁,原位於南京市寧杭公路小衛街段,2007年7月遷至下馬坊遺址公園內保護。觀音閣大石壁,1982年8月被市政府公布為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