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黑澤明和《羅生門》70年前背後的故事

2020-12-12 雷錫山123

電影《羅生門》1950年上映

上映至今已整整70年

是電影大師黑澤明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影片於1951年榮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以及第2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今天我們不聊電影,聊聊那段70年前的故事

在奈良森林

電影《羅生門》改編自芥川龍之介的小說《竹林中》

芥川的《竹林中》描寫的是人心奇怪曲折與複雜的陰影,它用鋒利的解剖刀剖開人性最深奧隱秘的部分,並把它公之於眾。

黑澤明想用複雜的光與影來表現這個背景中蠕動的人們奇妙的心理活動。

因為電影表現的是人彷徨於心靈的竹林之中,人的行動半徑很大

所以黑澤明就把電影的舞臺移到了奈良的原始森林

奈良

據黑澤明的回憶

奈良的原始森林裡螞蝗極多,有時從樹上往身上掉,有時從地面往身上爬,一上了人身就吸血。只要一吸就絕不離開,緊緊的鑽進肉裡,好不容易把它拽下來,血又很難止住。

所以,後來劇組就在旅館的門廳處放一隻鹽桶,出外景時都要往脖子和手臂上抹鹽,襪子裡也撒上鹽,然後才出發。

據說森林裡還經常看見野生的鹿還有成群結隊的猴子。

影片拍攝中有一個重要問題

森林中的光與影是整個影片的基調,如何抓住製造光與影的太陽就成了關鍵。

攝影機對著太陽拍,現在來看早就不是什麼稀奇事了

但是,在當時這是一項電影攝影的禁忌

還有人認為,太陽光透過鏡頭聚焦於膠片,有燒壞膠片的危險。

然而宮川攝影師敢於挑戰這一禁忌,拍出了極為出色的影像。

電影開頭一場戲裡,攝影機展示了森林中光與影的世界,以及人心走向迷途的過程,畫面十分出色。

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這個鏡頭被稱為「攝影機初進森林」

京都光明寺

在京都光明寺拍攝的時候

如果遇見的太陽光線不太好的時候,劇組就會直接把樹砍掉,連個招呼都不打。

據說剛開始寺裡的和尚看見他們砍樹還很生氣,但是後來理解了他們的工作,還主動的指揮他們砍樹。

光明寺

露天布景的羅生門是個龐然大物,所以要拍下雨的場面也是大費周章,除了借消防車外,公司的消防設備全得用上。

仰拍羅生門時,天是陰沉的,因為當時設備不夠先進的原因,下雨是看不見的,為了拍出下雨的效果,黑澤明想了個辦法,往水裡摻墨汁,製造墨汁雨。

《羅生門》是黑澤明走向世界的大門

據說《羅生門》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拿大獎的消息傳到家裡黑澤明都驚呆了。

因為那時候他正在經歷新片的失敗

而且《羅生門》去參加了威尼斯電影節他自己都不知道。

後來又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但是當時的評論家卻說,這兩個獎不過是西洋人對異國情調的好奇而已。

那時的黑澤明想不明白

本族人民為什麼對於本民族的存在毫無自信呢?

為什麼對異域的東西那麼尊重,為什麼對自己的東西就這麼輕蔑呢?

黑澤明

最後,把黑澤明的一句話

送給現在的電影工作者們

人不會老老實實地說自己是怎樣一個人,常常是假託別人才能老老實實談自己。

因為,再也沒有什麼能比作品更好地說明作者了。

相關焦點

  • 他寫《羅生門》成就黑澤明,日本影史最偉大編劇生前有個天堂之約
    後來幾經周轉,劇本到了黑澤明手裡,在得知橋本忍是伊丹萬作的弟子後,黑澤明也給了幾分面子,不過覺得劇本太短。橋本忍就把芥川龍之介的另一部小說《羅生門》也加了進來,把《羅生門》的故事架構在《竹林中》的角色裡,後來就有了這部揚名國際的《羅生門》,也讓黑澤明享譽海內外。
  • 日本史上最偉大的編劇逝世,與黑澤明合作過《羅生門》《七武士》
    橋本忍堪稱日本史上最偉大的編劇,也是黑澤明的金牌搭檔,他生前有很多聞名於世的作品,包括大家熟悉的《羅生門》《七武士》《切腹》《大菩薩嶺》等等,其成就早已寫入電影史。橋本忍與黑澤明橋本忍於1918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神崎郡鶴居村。早年師從導演兼編劇伊丹萬作,後被黑澤明賞識,參與編劇《羅生門》從而出道。
  • 黑澤明的電影秘訣
    橋本忍與黑澤明橋本忍,日本著名電影編劇、導演,被譽為「日本戰後第一編劇」。自1950年開始擔當黑澤明的御用編劇,兩人聯手創作出了《羅生門》《七武士》《生之欲》等影史經典。
  • 世界名導|黑澤明——21刀背後的向死而生!
    在黑澤明看來內務省的檢察官都是些神經不健全的虐待狂和色情狂。殘酷的現實沒有壓垮他,好運也悄然降臨,他在報紙上無意中看到還未出版的新書《姿三四郎》就產生了莫名的興趣,導演的直覺告訴他這個故事一定能成。後來黑澤明成功拿下該書的電影改編權,影片一經問世便打破了當時的票房紀錄,讓他一戰成名。
  • 茨木童子、芥川龍之介、黑澤明和 「羅生門」究竟有什麼關係?
    因為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的一部經典電影《羅生門》,使得「羅生門」這個詞由一個單純的地名變成了一個被廣泛使用的形容詞。在今時今日,我們經常能看到「某某事件陷入了羅生門」這樣的說法。羅生門本來是指12世紀時期,日本平安時代的都城平安京的南大門,此門又被稱為羅城門。日本古代的都城是完全仿照我國的長安城而建造的,所以羅生門其實只是一個單純的城門,和我國古代北京城的永定門是一個性質的。相傳日本的著名妖怪茨木童子就住在羅生門上,所以他又被稱為「羅城門之鬼」。
  • 40年前,大師黑澤明把色彩光影用到了極致,也把人性講透了
    上世紀70年代,如日中天的黑澤明意外地陷入了創作和人生的雙重低谷期,過於意識流的《電車狂》遭遇票房慘敗,好萊塢拋來橄欖枝的大片《虎!虎!虎!》因為理念不合,拍了20多天就被劇組開除,帶有政治色彩的蘇日兩國合拍片《德爾蘇烏扎拉》獲得了奧斯卡外語片獎,但是創作上的諸多約束和票房失利,黑澤明陷入前所未有的焦慮。
  • 《羅生門》:黑澤明的成名之作
    1950年黑澤明拍出《羅生門》,自信滿滿,在國內卻受冷遇,大家都看不懂《羅生門》。當時義大利電影公司駐日本的代表斯特拉米傑利看了《羅生門》,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就向威尼斯電影節強烈推薦了《羅生門》,結果就獲得了當年的金獅獎。次年,《羅生門》又獲得了美國奧斯卡最 佳外國語片獎。 日本人這才對黑澤明高看一眼。
  • 黑澤明誕辰110周年:他是電影界的莎士比亞
    1950年,黑澤明執導的《羅生門》上映,影片改編自芥川龍之介極具盛名的小說《竹林外》和《羅生門》,電影通過多人對此事件的不同描述表達了「人言不可盡信」的意涵。影片獲得了第12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當年的義大利電影評論獎和奧斯卡榮譽獎(相當於今日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等眾多獎項。
  • 《羅生門》:一樁命案,四種真相,解構謊言背後人性的複雜與陰暗
    23年後,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選取芥川龍之介的兩部知名短篇小說《竹林中》與《羅生門》,進行雜糅改編,以小說《羅生門》中的場地與故事背景,講述了《竹林中》的一樁撲朔迷離的殺人案件,構建自己享譽世界的電影《羅生門》。
  • 你們崇拜大導演,大導演都崇拜黑澤明
    和他同時代的日本媒體評價:「在黑澤明之前,西方世界對於日本的印象是富士山、藝妓、櫻花,從他之後,則是黑澤明、新力、本田。」「國師」之師1979年,大一新生張藝謀第一次觀看了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電影中,服裝顏色就是主角情感的映射/《英雄》還有水墨風格的《影》,影子角色的設定也是對黑澤明《影武者》的致敬。
  • 鮑毓明案深陷「羅生門」的背後|《羅生門》究竟講的是什麼?
    三個當事人,三個完全不同的證詞,讓一個不可能的故事,孕育了無數令人髮指的可能。1950年,由黑澤明執導的電影《羅生門》上映。《羅生門》的題目雖然取材於「羅生門」,但情節上採用的卻是《竹林中》的內容,由於對人性的深刻的解讀,讓《羅生門》剛一上映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51年,《羅生門》獲得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1952年,《羅生門》又獲得第2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 第五人格:紅蝶演繹之星「羅生門」上線,美麗背後是恐怖凜然
    紅蝶演繹之星終於公布了,這件衣服名叫羅生門。在第五人格中,紅蝶時裝,必是精品。這件也不例外,一如既往的美麗。但美麗的背後,藏著可怖的凜然。這件時裝是向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致敬。劇本來自芥川龍之介,芥川龍之介曾經寫過兩個短篇,一個是《羅生門》,一個是《竹林中》。而黑澤明的電影,選用了竹林中的劇情,羅生門的名字。這故事很簡單,基本事實是這樣子的:一個武士帶著妻子,在竹林中遇見強盜,強盜殺掉了武士,玷汙了武士的妻子。武士的屍體被樵夫發現,樵夫報了案,之後,強盜誤引有毒的泉水,所以輕易就被緝拿歸案。
  • 解析大師黑澤明電影中隱藏的秘密!
    他之所以能夠成為日本最好的導演、世界級大師,主要依靠的作品有:40歲時的《羅生門》,44歲的《七武士》,47歲的《蜘蛛巢城》,70歲的《影舞者》,75歲的《亂》和80歲的《夢》。其中,《影舞者》和《亂》讓黑澤明從天才升級到了偉大,他的鏡頭,他的敘事,他的內在,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 黑澤明:以電影之名砥礪而行的世界級藝術家
    日本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在深山裡,有一種特別的蛤蟆,它和同類相比,不僅外表更醜,而且還多長了幾條腿。人們抓到它後,將其放在鏡前或玻璃箱內,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外表,不禁嚇出一身油。這種油,也是民間用來治療燒傷燙傷的珍貴藥材。
  • 70年前,日本魯迅和黑澤明的合作,拍出了人性本惡的電影
    35歲,姐姐家突遭大火,姐夫因不堪別人誤會他縱火騙保,臥軌自殺,所有高利貸全部押在他一人之肩,還包括親生父母和養父母的贍養費用。同年,第一次自殺未遂,時隔三個月,服用大量安眠藥,離開了自己令他模糊的世界。
  • 黑澤明《夢》:如墜深海
    在暴雨的天氣裡重讀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仿佛黑澤明電影中的暴雨,轉瞬間下到近前來。房間裡的光線昏暗,透過窗戶一格一格近乎不被人察覺地變換著。滿世界都是暴雨聲,丟下手中的書,昏昏沉沉陷入黑澤明的《夢》這部電影,如墜深海。
  • 經典電影《羅生門》解說
    如今我們常說羅生門事件,這個詞語在娛樂圈、演藝圈比較常見。很多人都是只知道媒體寫什麼就是什麼,對於這些詞語並不太了解,羅生門的由來也是有故事的。《羅生門》是一部日本電影,導演為黑澤明,黑澤明被畫方人稱為「黑澤天皇」。
  • 羅生門七武士,日本傳奇編劇橋本忍去世,享年100歲
    橋本忍的職業生涯,與日本大導演黑澤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他倆一共合作了8部電影,其中就包括《羅生門》、《七武士》這些影史經典名作。憑藉《羅生門》這部電影,橋本忍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並且慢慢奠定了自己日本劇作家第一人的地位。一代傳奇編劇橋本忍去世,一位電影巨人離開了我們。
  • 羅生門引發的人性猜想
    男人和女人,這是生物的區分。聰明人和蠢人,這是哲學的區分 。肢體健康的人和肢體殘疾的人,這是醫學區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這是倫理區分。善人和罪人,這是宗教區分。而給羅生門賦予概念,展現給大家眼前影響亞洲乃至世界的則是,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拍攝的一部《羅生門》的電影,在黑澤明的電影當中敘述的劇情是,在平安京發生了一件轟動社會的新聞,武士金澤武弘被人殺害在叢林裡。作為證人,樵夫、強盜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來做證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糾察使署,但是都講述對自己有利的方式進行表述證詞都使得事實真相,變得樸素撲朔迷離。
  • 黑澤明百年誕辰:他率先打破歐美壟斷
    黑澤明世界巡禮展覽接下來將在洛杉磯、莫斯科、巴黎、羅馬等地展出,這位被譽為「東方啟示錄」的亞洲導演,在《青年電影手冊》主編程青松看來,「他的電影早在那個時代就已經超越國家的界限,更具普世價值,探討終極的意義」。這就是他至今受到全球電影人膜拜的原因。除了巡展,今年還有兩部影片的誕生作為紀念這位大師的獻禮。他的經典之一《羅生門》將由日本和美國聯合翻拍成《羅生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