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海經》中的山神形象與祭祀文化,看《山海經》的杜撰性

2020-12-24 大和尚演果

讀《山海經》給人印象最深的有兩點,一是奇形怪狀的動物很多,每個山上都有山神,二

每個山系講完後,必講到祭祀山神的方法。

看來,山神很厲害,祭祀很重要。山神的作用應是統管山上的動物,而《山海經》中諸山上不乏奇異怪誕的動物,這些動物還不乏神奇的能力。出則大旱,大水,大疫等諸災害,也有出則帶來大豐收的。所以,祭祀就很重要,給山神送禮,讓他約束好自己的手下,別給人類添麻煩。

那麼山神都長什麼樣?絕對令人大失所望,山神多形象怪誕不經,無疑皆兇神惡剎。這些神還是少招惹為好,保持良好的關係,這是人類祭祀的智慧。祭祀怎麼做,有什麼要求?《山海經》中皆有備述。這篇文章,我們重點來談談山神的形象和祭祀的文化。

一、諸山神形象,完全是一場基因變異的災難性後果。

諸山皆有神,諸神皆不同。然大概不出基因混雜與變異兩種情況。要麼動物雜配,要麼人與動物雜配。要麼變異,多頭,多足,多尾,多翼,多種組合與不同。

南山第一山

鵲山

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

《南次二經》之首,其神狀皆龍身而鳥首。

《南次三以》之首,其神皆龍身而人面。

《西山經》中《西次二經》之首,凡十山,其十神者,皆人面而馬身。其七神皆人面牛身,四足一臂,操杖以行,是為飛獸之神。崑崙之丘,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西水行四百裡曰流沙,二百裡至於蠃母之山。神長乘司之,是天之九德。其神狀如人而[犭勺]尾。又西三百五十裡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又西三百五十裡曰天山。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維帝江也。《西次三經》之首,崇吾之山至於翼望之山,凡二十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裡。其神狀皆羊身人面。

《西山經》中,人面馬身神,人面牛身神,羊身人面神。

陸吾神:有面虎身,九條尾巴。

西王母:狀如人,

豹尾虎齒。

《北山經》中,人面蛇身神,蛇身人面神,馬身人面神,彘身八足神。

《東山經》中,人身龍首神,獸身人面神,人身羊角神。

《中山經》中,人面鳥身神,獸身人面神,豕身人面神,鳥身人面神,馬身龍首神,鳥身龍首神

諸山神集齊,大家仔細觀察,無非人獸,獸獸基因混雜與變異。由此觀察,作者也是有點神思枯竭,想不出什麼新花樣了。

我們仔細去看其他一些野獸啊,也無非如此,最多組合的複雜一點。所以我個人覺得,《山海經》中的神獸之類,多為杜撰,即無實物,亦非傳說。

二、關於山神的祭祀文化

《西山經》中第一列山系,祭祀華山,太牢,祭祀羭次山時,前行最隆重的大社禮,是所有祭祀中記錄最為詳細,規模最大的。

凡《西經》之首,自錢來之山至於隗山,凡十九山,二千九百五十七裡。華山冢也,其祠之禮:太牢。羭山神也,祠之用燭,齋百日以百犧,瘞用百瑜,湯其酒百樽,嬰以百珪百璧。其餘十七山之屬,皆毛[牛全],用一羊祠之。燭者百草之未灰,白席採等純之。

太牢:牛、羊、

豕三牲具備謂之太牢。這裡講到,祭祀華山才用到太牢,而華山是《西經》之首,眾山之宗。

祭祀羭次山最隆重。廟堂之中,燭火通明,將一百頭牲畜齋祭一百天,並與一百塊美玉一起埋葬。同時還要擺列一百杯燙熱的酒,酒杯上系一百塊珪玉,一百塊璧玉。

祭祀其他山神時,就更簡單了。用一隻純色的羊,放在白色兼五彩鑲邊的蓆子上,用未燃盡的百草灰照明。

各山系介紹完後,都有祭祀的說明。仔細研究,無非這幾樣。牲畜,公雞,母雞,狗,玉器,稻米糧食,酒,火燭,白葦席。

地點:在廟堂中,在野外,築高臺,或挖深坑,鋪白茅或白葦席。

方法無非三種:不殺,扔在山中,殺死供奉,埋到地裡。

還有燔燒,烤熟了,也有不燔燒,生的。稻米也是一樣。

還有各種組合,有用一種稻米,有用多種糧食,或一種都不用。有用一種牲畜,或用多種,再與其他燔燒和祭祀方法進行組合。不一而足。

輔助的除了擊打音樂,還有舞蹈,叫喊聲。

《中山經》中有也有相關的記載:

凡薄山之首,自苟林之山至於陽虛之山,凡十六山,二千九百八十二裡。升山冢也,其祠禮,太牢,嬰用吉玉。首山[鬼申]也,其祠用[禾餘]、黑犧、太牢之具、蘗釀、幹舞、置鼓,嬰用一璧。屍水,合天也,肥牲祠之,用一黑犬於上用一雌雞於下,[乞刂]一牝羊,獻血。嬰用吉玉,採之,饗之。

從《山海經》中的祭祀文化看,再到後世,《左傳》,《春秋》,《史記》中記錄的祭祀文化來看,大同小異,只是變化了程序,步驟更規範複雜,祭祀物品製作更精美,音節舞蹈更華麗。

祭祀文化中的心理根源,無非是將自然災難歸於山神,以人的視角想像山神的需求。神也好吃,就用最好的牲畜供奉,山神也愛美,就送美玉,山神也寂寞,後來發展有供奉童男童女的。山神的級別高,權力就大,就多送點,小山神權力小,就少供奉點。完全是從人的需要來臆測神的需要,以人的感情來臆測神的感情。期望通過這種祭祀,賄賂神,讓神少降災難,多賜祥瑞。我想人的這種想法,神怕也不會接受。

《山海經》以奇瑰怪誕著稱,幾千年來,人們不斷研究,有人認為只是傳說,有人認為是實錄,只是後來山形地貌發生了變化。但是,從《山海經》中記錄的山神形像和祭祀文化來看,想像成分較大。

相關焦點

  • 山海經|讓人震撼的山神祭祀之禮
    今天來看看西山一經中記載的山神和祭祀山神的禮儀。從錢來山到騩山,也就是從錢來山到青海的日月山,《山海經》西山一經中一共記載了十九座山,全長兩千二百五十七裡。這些山中最大的山神就住在華山之上。哈哈,扯遠了,趕緊來看祭祀華山神的禮儀吧:祭祀華山神用的是太牢之禮。什麼是太牢呢?太牢就是祭祀的時候把牛、羊、豬三種祭祀的動物都備齊,是比較隆重的大祭。華山的山神是大山神,所以要用太牢之禮。我還見過一家祭祀祖先的禮儀,供桌上擺放著牛頭、羊頭、豬頭,還有各種饅頭和水果,也是大祭祀,比較隆重的儀式。
  • 《山海經》:山海經神系中身份最高的四位天神,第一名是創世神!
    《山海經》:山海經神系中身份最高的四位天神,第一名是創世神!山海經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人文地理奇書,其中所描述的許多東西在現代被證實依然存在或者曾經存在過的。其中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
  • 《山海經》中的奇禽異獸是怎麼回事?
    經中記載伯益每到一地,就會召問土地山神,他們就將本地的人畜情況報告給伯益。所以伯益是通達人畜鬼三界真相的。那麼《山海經》中一些記載其實是涉及到前世,來生,人天之形的,如伏羲女媧的蛇身人頭形象,其實就是伏羲女媧的前世,他們是龍王示現人間,故以龍紀官。少昊金天氏是金翅鳥投生為黃帝之子,封帝,荷魯斯鷹就是透露他們的前世,成為法老守護神。所以以鳥紀官,習太昊之法,那麼拉神當然也是荷魯斯鷹形象了。
  • 山海經,西山山系第二山系,山神竟是牛頭馬面的原型?
    西山山系第二山系,一共有十七座山,這十七座山上的異獸不多。 在女床山上有鸞鳥,鸞鳥長的像野雞,身上長著五彩斑斕的羽毛,鸞鳥是一種祥瑞,只有天下太平的時候才會出現。
  • 《山海經》被印證?美國博士發現書中記載的山,專家:失落的天書
    一,地理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莫茨博士根據《山海經》東山經的記載,試圖在北美進行實地考察。她實地考察,一英裡一英裡,根據山的方向,河流的流動,山脈之間的距離。進行100%的實地考察。民俗學《山海經》中還記錄了大量的當時的民俗知識文化。如:雲漢子啊但是山水名稱、方位的上古先民們的服飾、信仰、文化、祭祀甚至是禁忌。此外還有保存在《山海圖說》中的醫藥知識和巫術,而中國古代巫與醫,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共通的。
  • 魯迅愛不釋手的《山海經》是誰寫的?是人、是神還是外星人?
    東方青帝太昊伏羲,佐神句芒,掌管春天;南方赤帝神農,佐神祝融,掌管夏天;西方白帝少昊,佐神蓐收,掌管秋天;北方黑帝顓頊,佐神玄冥(一說禹疆),掌管冬天。比如西王母。與通常印象中的王母娘娘不同,《山海經》中西王母的形象是:「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 研究《山海經》的四大流派
    今所傳本十八卷,記海內外山川神祇異物及祭祀所宜,以為禹益作者固非,而謂因《楚辭》而造者亦未是;所載祠神之物多用糈(精米),與巫術合,蓋古之巫書也,然秦漢人亦有增益。」茅盾、袁珂等人都從這觀點看待《山海經》,如茅盾表示:「所謂『神話』者,原來是初民的知識的積累,其中有初民的宇宙觀,宗教思想,道德標準,民族歷史最初的傳說,並對於自然界的認識等等。」
  • 《山海經》記載的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的地神是誰?
    按照人類神話發展的過程來看,最早出現的神靈應是原始社會的自然神,主要有地神、天神、日神和月神。《山海經》記載了日神羲和、天神帝俊和月神常羲,卻找不到地神的相關事跡。現在道教神話中地位卑微、身材矮小的土地公,似乎很難和《山海經》裡的古大神產生關聯。
  • 《山海經》如何界定文化的基本特徵和精神的價值取向?
    然而在《山海經》的怪物中,有珍貴的歷史信息許多,他不僅為「中華文化一元中心觀」提供了古老空間模型,而且對我國乃至世界亞洲的文化和宗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讓我們通過對《山海經》中生與死的理解來分析《山海經》如何構建文化的基本特徵和精神價值取向?
  • 上古時期96個龍形神獸,人面龍身,《山海經》中的神秘山神
    《山海經·南山經》,鵲山為南山系第一山,鵲山脈之首即招搖山。自此山至箕尾之十山,有十個神。此神仙之狀皆是龍頭鳥身,祭時有與之禮。必須得一環璧,尚有佳者粟,又有方之玉璋,稻米若干,以白菅蒲蓆敷臺。自櫃山至漆吳山有山七座,道七千二百裡。此之神為雞首龍。祭之時,欲以一上方玉瘞土中,食品以粟為主。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壹佰捌拾玖
    山海經中山經——萯山山繫結束總結——山神:燻池、武羅 正文 凡萯(fù)山之首,自敖岸之山至於和山,凡五山,四百四十裡。其祠:泰逢、燻池、武羅皆一牡羊副,嬰用吉玉。其二神用一雄雞瘞(yì)之。糈(xǔ)用稌(tú)。
  • 用鏡頭攝影的方式讀《山海經》,小妖cos形象美到窒息!
    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裡、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其中又有各種各樣的妖精鬼怪及異獸,如蠃魚、窮奇、鵸鵌、獸讙、異獸天狗、異獸猙、西王母等。還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
  • 從奇書《山海經》看中國傳統「妖怪文化」
    袁珂先生曾在《山海經校注》中說:「吾國古籍,瑰偉瑰奇之最者,莫《山海經》若。《山海經》匪特使地之權輿,乃神話之淵府。」《山海經》分為《山經》與《海經》兩大部分,其中記載了不少珍奇異獸,觀之仿佛讓人置身於魔幻世界,比如九條尾巴的九尾狐,魚身蛇尾的虎鮫,可以引發大水的長右等等。這些異獸無疑就是中國傳統「妖怪文化」的起源。
  • 關於《山海經》與日本 「妖怪文化」的對照研究
    一、《山海經》簡析 《山海經》是始著於先秦時期的一部記錄中國古代歷史、神話傳說、地理、動植物、巫術、藥物、民間風俗、礦物、祭祀等等多種資料的小百科全書。
  • 《山海經》:神話故事中的女性形象之美及對後世的意義
    《山海經》作為一部包羅萬象的古代奇書,具有民俗、歷史、科學、文學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它共有十八卷,記載了約40個邦國,550座山,300條水道,100多位歷史人物,400多個神怪畏獸。《山海經》由《山經》和《海經》組成。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拾玖
    山海經南山經——第二山系:漆吳山——志怪:龍身鳥首神 正文 東五百裡,曰漆吳之山,無草木,多博石,無玉。處於海,東望丘山,其光載出載入,是惟日次。
  • 日本的動漫「妖怪」文化:「百鬼夜行」竟來源於中國的《山海經》
    《山海經》是我國古代的一部奇書,書中包含著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後世普遍認為,《山海經》其實只是一本地理書,對中國古代地理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影響。然而,《山海經》對後世的影響遠不止在地理方面。
  • 《山海經》:日本百鬼夜行的文化始祖,中華全科文明的藝術寶庫
    《山海經》是一部記載中國古代國神話、地理、植物、動物、礦物、物產、巫術、宗教、醫藥、民俗、民族的著作,其反映的文化現象地負海涵、包羅萬匯。書中豐富的奇珍異獸,神話傳說,不但對後世諸如《聊齋》這樣怪談小說的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還影響到了其他國家的文化,其中就包括日本的「妖怪文化」。
  • 《山海經》:諸觀山海,如是神說
    燒香的細節就不用贅述,印象比較深的是,我擠在燒香的大部隊中問老媽拜的到底是什麼神,老媽卻笑著說她怎麼知道,反正只要神知道有這麼一家人向他祈福就行。我抬頭望著幾個菩薩,分不清到底有什麼不同。燒香回來的第二天,我年前心心念念的山海經終於到了,撕開包裝,硬皮彩頁,書很好,看著就很舒心。
  • 《山海經》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神戰力排名揭秘,你覺得哪只最強?
    但其實在《山海經》中還描述了四季之神——春神句芒、夏神祝融、秋神蓐收、冬神禺疆。四季神加上土神后土,這五位又分別具有五行屬性的能力,也逐漸被後世人稱為五行之神。 五行之神的存在在古代非常重要,每年都會受到古代人們的祭祀活動.這些五行之神分別是:東方木神句芒、南方火神祝融、西方金神蓐收、北方水神共工/玄冥、中央土神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