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電單車行業數據分析:中國29.13%用戶出行距離為1-3公裡

2021-01-10 乾貨收割機

自2019年「新國標」施行後,中國共享電單車行業市場需求迅速擴大,各大平臺穩步推進共享電單車投放布局,其行業市場規模也隨之擴大,行業已進入加速發展新時期。

從2020年中國共享電單車用戶出行距離數據來看,43.0%共享電單車用戶出行距離為3-5公裡,29.13%用戶出行距離相對較短為1-3公裡,而5-10公裡以上的用戶數量相對較少,佔比為10.41%。

可見,大多數用戶會在短途出行時選擇共享電單車。隨著共享電單車行業快速發展,用戶需求也逐漸呈現多元化,人們不僅僅滿足於日常出行,更注重電單車的使用感受、質量保證等,這就為共享電單車企業發展帶來了機遇與挑戰。

了解更多相關數據,可搜索「艾媒數據中心」guan wang 前往查看。

相關焦點

  • 引領共享單車進入3.0時代,哈囉能否從共享電單車脫穎而出?
    10月9日,哈囉出行宣布,哈囉單車、助力車等業務正式進駐新疆烏魯木齊、阿克蘇、阿勒泰、昌吉、克拉瑪依等城市。至此,哈囉單車和助力車完成了對全國超400+城市的覆蓋。作為行業黑馬,哈囉出行在共享單車群雄爭戰中脫穎而出,並通過新技術、新模式的不斷創新發展,率先帶動行業邁向與城市服務和管理緊密聯動的共享單車3.0時代。
  • 滴滴青桔、美團入局電單車 中國共享電單車將投放800萬輛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數量已超過100萬輛,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車輛可達到800萬輛,收入規模將達到200億元。在今年,電單車市場出現新變化。除了早已入局的哈囉出行,滴滴青桔、美團也開始加速電單車布局,行業格局瞬息萬變。
  • 閒驢出行在海南為共享電單車配備安全頭盔,保障騎行安全
    自今年6月1日起,「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在全國各地開展。行動期間,公安交管部門嚴格執行管理,依法查糾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的行為,共享電單車是否佩戴安全頭盔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全國首份共享電單車行業大數據報告《2020年共享電單車出行觀察報告》中顯示,截至2019年底,共享電單車投放數量已超100萬輛,日均出行已達3000萬人次,共享電單車這一新興的交通工具已成為大眾日常出行的選擇。有關研究表明,正確佩戴安全頭盔、規範使用安全帶能夠將交通事故死亡風險降低60%至70%。
  • 共享兩輪出行,分析增長手段
    接下來,通過分析給出共享電單車業務北極星指標和增長模型,明確產品增長的目標和關鍵影響因素;最後,以北極星指標和增長模型為指導,結合用戶對共享電單車的使用方式和上癮模型,對產品增長的可能手段做出構想假設。
  • 哈囉出行:共享單車混戰的突圍者,如何做電單車業務?| 36氪專訪
    今年4月,滴滴出行CEO程維宣布,未來3年內要實現全球每天服務1億單,國內全出行滲透率8%,全球服務用戶MAU超8億。在這個目標下,電單車是青桔今年的重點方向之一,而青桔也在4月宣布拿到超過10億美元大額融資。 美團和滴滴青桔此番高調進場、布局電單車,大有5年前共享單車興起時群雄逐鹿的架勢。
  • 共享電單車未來如何更好滿足民眾出行需求
    法制網見習記者  邢國涵隨著共享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需求的不斷增長,共享出行的方式越來越多。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數量已超過100萬輛。如果說共享單車解決了人們1至2公裡的出行,共享電單車則是解決半徑3至5公裡的出行。
  • 群雄逐鹿的共享電單車市場 看騎電單車如何「出圈」?
    在共享經濟的發展背景下,共享出行的滲透率逐步提升,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移動出行用戶規模將達6.02億人。其中,「最後一公裡」的出行痛點,推動形成了共享電單車。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數量已超過100萬輛。
  • 共享電單車品牌有哪些?共享電單車排名
    共享電單車品牌有哪些?共享電單車排名 !共享電單車,它解決的是中短途1-10公裡的用戶出行需求,它也是通過手機掃碼,查找周邊車輛,預約車輛,掃碼支付再解鎖用車。到達目的地後,將車輛安全停在停車點,全程通過手機端的幾個簡單操作即可結束計費,它跟共享單車不同,它方便快捷,省時省力,能讓用戶快速到達目地的。
  • 風起共享電單車,小玩家離場進行時
    另一家共享單車巨頭美團單車,將採購超過200萬輛共享電單車的計劃不脛而走,也再次將共享電單車推向了輿論中心。作為與共享單車模式相似的「兄弟賽道」,共享電單車可謂命途多舛,直到2019年電動車「新國標」開始執行,共享電單車才逐步駛出政策的灰色地帶,也為滴滴、美團、哈囉出行的「三國殺」埋下了伏筆。
  • 告別「野蠻生長」 長沙共享電單車,下一步怎麼騎
    不過,不少市民疑惑,整治之後,能否剎住共享電單車超量投放之風?跑馬圈地:13家企業湧入,60萬輛共享單車讓城市不堪重負2017年10月,享騎電單車作為第一個共享電單車品牌開進長沙,解決出行最後三公裡的痛點,受到市民歡迎。
  • 共享電單車2.0時代:從野蠻生長到聚焦下沉
    在這之前,摩拜和ofo率先推出共享電單車,盲目入場,因為不合標又被連夜清場。在這之後,電動車有了「合法身份」,日均7億次的騎行需求量,吸引了大量資本入場,共享電單車進入2.0時代。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數量已超過100萬輛,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數量將超過800萬輛。
  • 共享電單車解決方案,智能中控ECU雲端結合釋放出行新潛能
    2020年由於疫情影響,地方政府放寬電動單車政策,刺激了共享電動單車的投放量,預計2020年總投放750萬輛左右,其中第一梯隊哈囉,滴滴,美團各200萬輛,第二梯隊小遛,松果,拜米各30萬輛,預計2024年中國兩輪車 2020年由於疫情影響,地方政府放寬電動單車政策,刺激了共享電動單車的投放量
  • 北上廣深不相信電單車,共享電單車終究走向「死」胡同?
    編輯導讀:相比於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是更適合1-2公裡的短距離代步工具,給很多上班族和需要用車的人帶來便利。同樣它也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上牌上路問題,佩戴頭盔的問題、亂停亂放問題等等,面對這樣的現狀,很多城市加大了對電單車的管控,甚至直接禁止。共享電單車的未來發展該走向何方?
  • 共享電單車再現「彩虹大戰」 非理性投放成為行業最大挑戰
    相較於單車,電單車的整體定價更高,騎行距離較長,這意味著用戶的騎行時間更長,客單價會大幅超越單車。從運維成本而言,電單車的折舊成本更高,但路面的調度難度和成本沒有太大上升,只是額外增加了換電成本,因為整體計算下來單位經濟模型優於單車。
  • 湖南日報丨告別「野蠻生長」——長沙共享電單車,下一步怎麼騎
    跑馬圈地: 13家企業湧入,60萬輛共享單車讓城市不堪重負 2017年10月,享騎電單車作為第一個共享電單車品牌開進長沙,解決出行最後三公裡的痛點,受到市民歡迎。
  • 共享單車博弈分析:以摩拜、ofo為例
    1.單車共享的行業分析1.1共享狀態下的單車供需分析2015年出行市場全年出行次數4000億次,其中兩輪出行方式佔比43%,全年市場規模1720億次,自行車幾乎50%的出行佔比表明單車出行的市場接受度很高。
  • 共享電單車有哪些品牌?
    用戶必須騎起來,才能啟動,在騎行過程中,如果遇到上坡或者騎累了速度慢了,電力就會介入,提升騎行的舒適度。 共享電單車從最開始共享單車的衍生品,到逐漸成為與共享單車同位競爭的出行產品。在2019年正式實施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強制性國家標準下,市場還存有大量的私家非標電單車,擁有生產標準的共享電單車反而有了先天的產品優勢。
  • 解讀共享單車的「經濟學現象」:為多個行業帶來「紅利」
    分析人士認為,共享自行車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的搭建,解決了公共出行的「最後一公裡」難題,這是它被廣泛追捧的原因;但是,它低收費高押金的運營模式能否持久廣被質疑。 一種新的商業模式的構建也必將帶來相關經濟生態的變化,自行車的騎行熱也給相關行業帶來了紅利。共享自行車「喚醒」了大家對騎行的熱情,導致自行車銷售增長;同時,共享自行車的火熱也導致股市相關「概念股」大漲。
  • 哈囉出行的共享單車經濟學
    首先就是共享單車成為國民級出行方式,低碳環保。以哈囉出行為例,目前哈囉的單車業務入駐城市超過 360 個城市,註冊用戶超 3 億,助力車業務入駐城市也有近 260 個,可以說經過四年時間發展,共享單車已經成為國民級出行方式。
  • 2020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共享單車已經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注意,由於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政府對這一新鮮事物也處於善意的觀察期。  《2020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在多年共享單車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共享單車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共享單車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共享單車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