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拆解Sea:新生代「阿里+騰訊+美團」的估值邏輯

2020-12-12 鈦媒體APP

文 | 美股研究社

近年來,新興的東南亞網際網路市場成為眾多企業的掘金地,它們無不是相中了這塊土地上存在的巨大可能。

東南亞主要六個國家的網際網路覆蓋達到3.6億人口,佔六國人口的60%。其中90%的網際網路用戶通過智慧型手機上網,且用戶偏向年輕化。這些滿足了東南亞產業爆發的條件,因此吸引了包括阿里、騰訊科技巨頭的目光,也誕生出Sea、Lazada等一批獨角獸企業。

其中,Sea Limited由於自身不俗的業務表現,而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其股價在今年已累計上漲超過394%至198.95美元,市值逼近千億美元關口。

(圖源:雪球)

作為東南亞市場中相對領先的企業,其細分業務與阿里巴巴、騰訊、亞馬遜等巨頭存在著相似性。隨著這一市場走向成熟,Sea是否能夠復刻它們的成功,十分值得期待。美股研究社將結合權威研報數據,探索Sea Limited未來的成長空間以及可能會面臨的風險因素。

手持遊戲、電商、金融服務三把"利劍"

Sea成立於2009年5月,於2017年上市。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9日,Tencent Holdings Limited持股比例為22.67%,Forrest Xiaodong Li為9.31%。騰訊是Sea背後的第一大股東。

Sea的主要業務分為數字娛樂、電子商務、數字金融這三大板塊,對應的部門為Garena、Shopee和SeaMoney。

從整體上看,今年第三季度的GAAP總營收為12.12億美元,同比增長98.7%。2019年第二季度至今,營收規模大致呈現擴大趨勢。

今年第三季度淨虧損4.2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虧損2.06億美元大幅擴大。去年累計虧損金額約為14.58億美元,而今年前三季度共虧損約為10.99億美元。因此,2020年虧損金額可能會略高於去年水平。

目前,Sea的三大業務板塊對整體業績都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因此可以先分各個業務板塊來進行單獨剖析。

Garena:背靠騰訊,出海劍指全球市場Garena部門已成Sea整體營收的關鍵支柱。根據Newzoo和Niko Partners測算,按收入來看,Garena在2019年的網路遊戲市場份額在公司運營地區排名第一。

回歸到財報,該部門的營收規模從去年Q3的3.29億美元擴大至今年Q3的5.69億美元,處於穩步上行的趨勢中。

該部門的營收成績與用戶相關數據的激增有著直接聯繫:

· 今年Q3活躍用戶數達到5.724億,較去年同期增長78.3%;

· 付費用戶數量達到6530萬,同比增長123.6%。付費率從去年Q3的9.1%升至今年Q3的11.4%;

· 每位用戶的平均預定額從去年同期的1.4美元升至1.7美元。

單拎出付費率這一指標,目前已高於行業平均水平。2019年《全球手遊分析報告》指出,平均付費意願最高的為RPG類型遊戲,付費率為2.4%。這從側面反映出,體驗Garena業務的用戶表現出相對更強的付費意願。

近幾年,Garena成為《Arena of Valor》是所在地區的獨家運營商,該款是與騰訊合作開發的移動端MOBA遊戲。

在這之後,Garena部門通過自研的全球熱門遊戲《Free Fire》快速搶佔了東南亞市場。該遊戲的玩法類似於PUBG,但它的優勢是實現充分"本土化"。因此,適合東南亞等新興市場裡較多的低性能手機。

根據App Annie數據顯示,Free Fire是2019年全球下載量最大的手機遊戲。據Sensor Tower今年10月數據,《Free Fire》在全球移動遊戲下載量中位列第四位。

在此基礎上,Garena採取了諸多動作拓展遊戲業務。今年1月,收購了遊戲工作室Phoennix Labs。該工作室由三位前拳頭公司的遊戲開發者共同創立,並且擁有多位來自於動視暴雪、拳頭遊戲的老員工,這將進一步增強其自研遊戲內容的能力。

也正是因為自研遊戲的影響,Garena逐漸擴大了遊戲業務的範圍。目前已涉及到北美、中東各國,能夠賦予該部門更廣闊的收入增長空間。

未來向全球市場進一步擴張後,知名度有望隨之提升。這將幫助Garena在全球市場與更多優質的第三方開發商達成合作,還能促進和現有開發商的深度合作。

其中,Garena與騰訊之間一直建立著緊密的聯繫。早在2018年,Garena與騰訊籤訂5年的優先購買協議。前者可以在印尼、泰國等東南亞地區發行騰訊旗下的手遊和PC遊戲。

此外,還與PUBG、電子藝界、動視暴雪等遊戲公司建立合作,藉此將幫助其持續擴大影響力。通過這些合作,Garena可以持續獲取優質和具有影響力的遊戲資源,從而進一步擴大全球用戶規模和提高付費意願。

Shopee:東南亞"淘寶",具備騰訊拼多多"流量"基因Shopee部門專注電商業務,從早期的小範圍市場逐漸拓展至整個東南亞地區。該部門的業績保持著高速增長,可從財報中窺知一二。

· 電商收入從去年Q3的2.30億美元逐漸擴大至4.90億美元,同比增長113.1%

· 商品銷售收入則從0.51億美元逐漸增長至1.54億美元,同比增長199.3%;

· 商品總價值(GMV)為93億美元,同比增長102.7%。

目前,Shopee已成為東南亞市場最受歡迎的購物軟體之一。據App Annie數據,Shopee在今年三季度的購物類別中是全球下載量第二的應用。而且,用戶在安卓應用程式上花費的總時間在這一類別中排名第一。

取得如此成績,除了當下處於電商風口外,自身運營模式起到關鍵作用。其走低價路線的C2C模式,專注於長尾市場,類似於淘寶。在發展尚未成熟的市場中,用戶更加注重商品的性價比,因此"接地氣"的Shopee似乎更受歡迎。

掌握了這一吸引消費者的"利器"後,快速實現了對Lazada和Tokopedia的反超。根據IPrice數據顯示,自去年年底以來,Shopee每月的訪問量已經超過了Tokopedia。

阿里巴巴在2021財年Q1報告中指出,本季度Lazada季度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100%。但是與Shopee部門相比,則稍顯不足。

Lazada走的B2C模式,注重突出品牌,而且只推出了一個綜合性APP。但Shopee除了走不同的低價路線,為各個東南亞站點打造了不同的購物APP,此外還引入了許多社交和遊戲化元素。這些"本土化"策略都有助於提高用戶的停留時間以及留存率。

Shopee通過社交、遊戲化玩法來獲取流量的方式與拼多多十分相似。不僅如此,在騰訊的資金加持下,"本土化"策略中還有著其他抓住流量的策略。比如,針對東南亞地區的用戶,邀請K-pop女團參加不同的大促活動;在社交平臺Ins上開通了自己的官網帳號,方便用戶瀏覽商品。

基於"本土化"策略,Shopee未來依然有望享受電商行業發展帶來的紅利。根據Data Reportal 測算,隨著更多網際網路用戶習慣於網上購物,以及他們消費能力的提高,東南亞將在未來十年內繼續享受電商消費的兩位數增長。自然地,包括Shopee在內的電商平臺都會因此受益。

SeaMoney:創新"美團"錢包,協同發揮"飛輪效應"SeaMoney可以說是Sea創新的業務部門之一,它的服務與產品主要分為支付和金融服務兩大類。其中,前者又分為移動錢包和場下支付,後者分為消費貸、現金貸和賣家融資。目前這些服務和產品已向東南亞多個國家的市場提供。

據 World Bank 的數據顯示,在東南亞大部分國家,信用卡的普及率較低。目前東南亞地區僅有 4%的人口擁有信用卡,比全球18%的平均水平低4倍多。同時,結構化金融服務的普及率也並不高,這給予了Sea Money良好的發展基礎。

早期,推出該業務給 Garena 提供了高性價比的支付解決方案。此後,SeaMoney與第三方商戶進行整合,覆蓋了包括食品、娛樂、交通等消費途徑。目前已經被打造成一站式支付平臺,與本地商戶等結合,幫助雙方降低交易成本。

而且,SeaMoney的增長將會受益於Garena 和 Shopee 業務,後兩者能夠為其提供龐大的用戶基礎。將SeaMoney嵌入全球的Shopee平臺,幫助電商消費者解決了支付難題。

隨著SeaMoney拓展了更多的支付場景,比如銀行、保險、娛樂場所等等,反過來又吸引大量消費者進入平臺。滿足好用戶的日常需求後,也可以為其他兩大業務引導用戶群體。

Sea Money相對於其他兩項業務還處於發展初期,因此成長空間也更加廣闊。未來,通過與Garena 和 Shopee 合作產生的協同效應,三大業務有望更好實現同步增長。

新興市場潛力待挖掘,Sea距離阿里跟騰訊市值規模差多遠?

由於Sea Limited有不同的業務,而且其中一項業務虧損,會導致PE估值法出現誤差,所以美股研究社採用SOTP估值法評估其內在價值。

首先,Garena部門將利用同行業中可比公司的EV/EBITDA 數值進行估值:

據Wind數據顯示,Garena部門2017年-2019年的EBITDA分別為74.26、104.62、547.60。若按80%和50%的同比增速計算,預測2020年和2021年的EBITDA分別為985.68、1478.52。

以下為遊戲行業美股上市的可比公司數據,平均EV/EBITDA為29.78。

Shopee部門將使用同行業中可比公司的EV/GMV 數值進行估值:

據Wind數據顯示,Shopee部門的2017-2019年的GMV分別為4100、10300、17600。若按80%和60%的同比增速計算,預測2020年和2021年的GMV分別為31680和50688。

以下為電商行業美股上市可比公司數據,平均EV/GMV為1.54。

接著,Sea Money部門將使用同行業中可比公司的EV/TPV 數值進行估值:

據Wind數據顯示,2020Q1-2020Q3的TPV分別為1000、1600和2100。預測2020Q4的TPV為2600,那麼推算2020年全年為7300,2021年為10000。

以下為金融服務行業美股上市的可比公司數據,平均EV/TPV為0.34。

最終,測算出其Garena、Shopee、SeaMoney部門在2021年的EV分別為44030.33、78059.52、3400.00。因此Sea的總企業價值約為125489.85,通過SOTP估值法得出2021年的可能目標價格為231.72美元。

目前共有17位分析師給予Sea評級,綜合為強力買入。而共有16家機構做出預測,最新的平均目標價為202.213美元。

美股研究社認為,儘管Sea今年以來各項業務取得不俗的成績並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但依然有著一些潛在的風險不容忽視。

目前整體營收的同比增長正趨向平緩,最新季度則首次跌下100%水平。這釋放出一個不健康的信號,是否投資者會因為其失去高增速而不青睞Sea是一個較大不確定性。

具體到各個業務來看,遊戲產品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如Free Fire、使命召喚等爆款手遊實現充分商業化後,難以避免出現營收放緩的情況。因此,如何開發更高品質的手遊來吸引新用戶付費是Sea需要思考的問題。

雖然目前Sea在絕大部分國家確實佔據了領先優勢,但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依然不容小覷。Lazada也覆蓋了主要的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而Tokopedia更專注於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

此外,Sea對於發展電商和金融服務業務都有不小的投入。對於這兩部分業務,開展營銷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使得Sea一直未擺脫虧損的困境。若要實現穩定盈利,達成規模效應後進行控費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未來Sea發展如何,美股研究社將會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騰訊系圍剿阿里,美團、拼多多、京東借勢社區團購
    血雨腥風中的社區團購,本質上是騰訊系電商的一次「賽馬」,更是騰訊、騰訊系電商的戰略合圍。而上車太晚也未投入重兵的阿里,將會付出沉重代價。社區團購排位賽中,最有潛質的選手,是美團、拼多多,此外還有京東。騰訊是美團第一大股東,拼多多的第一大機構股東,也是京東第一大股東。
  • 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生態圈
    10億中國網民的移動生活,被騰訊阿里合圍。作為全球CVC翹楚,騰訊與阿里收割了高額的資本回報。近3個財年,阿里的投資收益分別高達305億、441億、730億元,對淨利潤的貢獻將近一半。騰訊的帳面浮盈更高,光是投資美團浮盈就超過2000億元。
  • 一文讀懂「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版圖|深長
    10億中國網民的移動生活,被騰訊阿里合圍。作為全球CVC翹楚,騰訊與阿里收割了高額的資本回報。近3個財年,阿里的投資收益分別高達305億、441億、730億元,對淨利潤的貢獻將近一半。騰訊的帳面浮盈更高,光是投資美團浮盈就超過2000億元。話語權獨大的物流平臺菜鳥,估值1900億元,超過其服務的通達系;業務依託金融機構展開的螞蟻集團,此前擬上市估值遠超工農中建四大行。
  • 阿里投資者日:淘寶拼多多化,餓了麼向美團點評開火
    導語:美團點評的上市在9月20日如期而至。不過,阿里巴巴顯然沒有打算讓他們獨享聚光燈。本周,阿里2018投資者日(9月17日-18日)、雲棲大會(9月19日-22日)連續登場,多少搶了一些美團的版面。黃崢曾表示,拼多多和淘寶的區別在於,淘寶是流量邏輯,主體是搜索,用戶要自己去找商品,所以需要海量SKU來滿足長尾需求;拼多多代表的是匹配,推薦商品給消費者,SKU有限,但要滿足結構性豐富。簡單說就是淘寶的模式是「人找貨」,而拼多多則是「貨找人」。這次淘寶的改版被外界視為阿里開始更多地朝著拼多多「貨找人」的社交電商邏輯靠近。
  • 騰訊三鬼拍門 阿里背水一戰
    騰訊三鬼,美團京東拼多多是也。騰訊先後投資了這三家公司,股權份額均在20%左右,是京東和美團的第一大股東,拼多多第二大股東。京東拼多多劍指線上實物零售,美團統治生活服務領域。中國線上商業零售領域,如果說線上實物零售代表阿里的現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則意味著阿里的未來。如今,代表未來的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眼看著美團他起高樓,眼看著美團他宴賓客,阿里不可謂不急,於是排遣支付寶支援餓了麼口碑,奮起直追,前途未卜。
  • 螞蟻集團上市竟因美團逼迫?補充2500億彈藥後,這三招能拯救阿里嗎?
    本就在16年試水社交領域失敗的阿里,現在又被拼多多和美團聯合攪局。如果說拼多多賣些兩元店產品,只是在鍋邊喝湯,還不至於讓阿里難受,那美團可以說勺子都快伸到阿里鍋裡了。 為了抵擋美團的攻勢,螞蟻集團,或者說螞蟻集團旗下近10億用戶的支付寶是一張關鍵底牌。
  • ...IPO 估值 40 億美元;淘小鋪涉傳銷,被凍 4400 萬元;華誼向阿里...
    美團點評事業部負責人、搜索業務負責人相繼離職7 月 3 日消息,據 36 氪報導,美團點評點評事業部負責人黃海已於 5 月離職。該事業部於今年 1 月,由用戶平臺下點評 App 部更名而來。匯報對象為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王慧文。此外,美團點評「搜索與 NLP(自然語言處理)」部門負責人王仲遠也於近期離職。
  • 美團股價暴漲7倍,阿里市值跌至7325億美元!背後原因何在?
    今天我們的話題就是美團和阿里巴巴,美團這家公司的股價,在短短2年的時間內就反彈了7倍,目前市值超過了1.79萬億港元,而阿里巴巴就有點慘了,本來阿里今年的市值有望超過10000億美元,由於阿里各種利空因素爆發,使得阿里當前的市值為7325億美金,要說到今年各家網際網路公司的股價漲幅,阿里是大幅跑輸了美團、京東以及騰訊等!
  • 隨著蝦米的關停,悟出了一個道理,不再以加入「阿里系」為榮?
    眾所周知,中國網際網路行業有兩座大山,一為阿里,二為騰訊。這麼多年下來,大部分網際網路公司的競爭,其實背後都是阿里和騰訊的競爭。對於其他網際網路選手來說,你要麼選擇加入阿里系,要不選擇加入騰訊系。在阿里如日中天的時候,很多網際網路選手都以加入阿里係為榮,可現在看來,騰訊系才是最大的贏家!阿里係為何沒騰訊系給力?
  • ...臺企印度蘋果工廠遭千人打砸;阿里美團拼多多闢謠退出社區團購...
    多家企業禁給社區團購低價供貨;臺企印度蘋果工廠遭千人打砸;阿里美團拼多多闢謠退出社區團購......(投資者網)國內新聞2.阿里美團拼多多退出社區團購?接近公司人士:網傳為謠言12月12日,有網傳馬雲表態:阿里將全面退出社區團購,認真做好科技賦能,服務產業升級。稍晚時間,又有網傳消息稱,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也將退出社區團購。不過,上述所謂表態均未見官方口徑的發聲。
  • 「撐起來」的美團,想像空間還有多大?
    在香港上市的美團在短短幾日內股價從80港幣暴漲到最高93港幣,市值甚至一度排名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第三,堪稱風光無限。10月8日,美團點評股價再創新高,盤中觸及89.25港元的歷史高位。截至8日收盤報89港元,漲幅5.08%。目前最新市值5107.53億港元,成為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的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
  • 研究阿里騰訊京東華為美團一百多篇文章,總結三大定律
    騰訊成立於1998年,由馬化騰、張志東、許晨曄、陳一丹、曾李青五位創始人共同創立。騰訊龐大的業務體系以微信和QQ兩大社交平臺為核心,業務主要包括社交增值服務、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網絡廣告三大類。2019財年,騰訊集團營收達3772億元,利潤943億元。2020年7月,騰訊市值也接近7000億美元。
  • 阿里與美團的戰爭: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現在的阿里和美團,正在打響這樣的一場戰爭。阿里再下重注,全面挺進本地生活服務!來勢洶洶的阿里,一出手就是雷霆萬鈞。與之前只派出餓了麼和美團的對標不同,阿里這一次是真的鐵了心要和美團來一場全面對決了。而面對如此兇猛的阿里,美團自然不會束手待斃,也開始向阿里發起了反擊。美團的反擊見招拆招,美團的反應之快,超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 美團阿里之仇,不共戴天
    作者:斬崩刀 來源:功夫財經美團王興開懟阿里的消息刷爆了網絡。不過,相比前兩次卸掉支付寶支付,這次予以恢復的可能性是歷史最低。對此,一些分析人士解讀為美團阿里支付之爭背後的騰訊阿里之戰。2015年,在騰訊的撮合下,美團跟大眾點評合併,相比阿里對投資企業的強管控,騰訊更為寬容,王興轉投騰訊。在2016年E輪融資中,只有騰訊的身影,阿里徹底退出。據悉,王興意圖想獲得阿里和騰訊的兩手投資,以兩者投資滴滴為例進行勸說,但這恰恰是在揭阿里的傷疤。當時,微信正是藉助滴滴合作投資,幾乎在支付市場得到了阿里苦耕多年的成績。
  • 本地生活:上遊巨震,美團阿里還有漫長對峙
    來源:36氪原標題:本地生活:上遊巨震,美團阿里還有漫長對峙 | 2020展望  文 |喬芊2019年落幕時,美團點評還是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中股價躥升最快的黑馬,市值一年大漲了140%(阿里上漲61%,京東上漲70%,拼多多上漲76%)。
  • 東南亞遊戲電商Sea Limited:或重走騰訊阿里之路|貝瑞研究
    前言:SE正在東南亞市場這個新興市場重複騰訊和阿里曾經走過的道路。已驗證的商業模式和高天花板,是我們分析SE的背景板。Sea Limited (紐交所代碼:SE)是一家相對低調的新加坡公司,在上市之後卻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的關注。
  • 騰訊將完成入股B站 二次元阿里騰訊又要對決
    此前,首席觀察團曾獨家報導過優酷土豆戰略投資,最近,團長君還獲悉,騰訊即將完成對Bilibili的投資。在阿里全資收購優酷土豆後,間接入股Acfun之後,亞文化社區再次形成了阿里、騰訊對決的局面。  近期知乎確認C輪獲得5500萬美金的融資,騰訊領投,這讓外界對騰訊的投資策略有了新的認識。
  • 騰訊系電商發起復仇者聯盟 阿里巴巴何去何從?
    前言:最近半年,阿里的股民內心一定是複雜的。截止到6月10收盤,拼多多股價今年累積漲幅到達92.6%,京東漲幅72.3%,阿里巴巴的漲幅僅為5.2%,美團上漲了56.6%,騰訊也上漲了19.1%。多項數據表明,電商領域的競爭比以前更激烈了,市場對阿里的擔憂情緒正在醞釀。
  • 今日大行評級 | 花旗指阿里估值吸引,交銀小摩唱好吉利
    牛牛君敲黑板:阿里股價受挫,花旗下調其美股目標價至316美元,大摩下調至320美元;看好吉利前景,小摩看高其股價至50港元,交銀看高至38.5港元;花旗維持推特「中性」評級,指華爾街對其第四季度活躍用戶估值存在下行風險;BTIG上調Uber目標價至70美元,指DoorDash估值促使該行認為Uber Eats
  • 復盤BAT2019投資版圖:阿里騰訊共同投資21家企業
    她透露,阿里巴巴的戰略性投資價值約830億美元,彼時的阿里已經退出50多個投資項目,實現投資收益180億元。同時她表示,阿里已經將核心業務利潤的三分之一投資到物流、全球化、本地服務以及新零售等。阿里不做財務投資,每一筆投資都需要整合到阿里生態,通過投資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