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學科與植物表型、作物模型與智慧農業」創新分論壇開幕式現場
11月30日,中國(河南)-中亞五國農業國際合作論壇-計算機學科與植物表型、作物模型與智慧農業國際創新分論壇在河南農業大學龍子湖校區成功舉辦。論壇採用現場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來自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江南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河南科技大學等1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教授、學生以及河南農業大學師生共300餘人現場參加論壇,線上2.2萬人與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趙春江研究員出席開幕式並作報告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趙春江研究員,河南農業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尹新明教授,中國仿真學會主任、國家農業科學數據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周國民研究員,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中國傑青項目獲得者、博士生導師朱豔教授,江南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吳小俊教授,中國仿真學會農業模型與仿真專委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馮利平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士生導師金秀良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馬韞韜副教授,慧諾瑞得科技有限公司韓志國博士,國際植物表型協會主席Uli Schurr教授,荷蘭瓦赫寧根大學Rick教授,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張海洋研究員,河南省農科院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所長鄭國清研究員出席此次創新論壇。本次論壇分為開幕式和專題報告兩個階段,先後由河南農業大學信息與管理科學學院黨委書記馬新明教授、朱豔教授、馮利平教授、韓志國博士、喬紅波教授主持。
河南農業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尹新明教授開幕式致辭
中國仿真學會主任、國家農業科學數據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周國民研究員講話
副校長尹新明教授在開幕式上致辭,對與會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她簡要介紹河南農業大學基本情況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等專業學科建設情況,以及河南農業大學在智慧農業方面研究成果,並預祝學術論壇圓滿成功、取得豐碩成果。
周國民教授在開幕式上講話,向參加論壇的專家、領導表示歡迎,對關心和支持本次創新論壇召開的領導和專家表示誠摯感謝,他簡單介紹了農業模型專委會和國家農業科學數據中心基本概況。
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中國傑青項目獲得者、博士生導師朱豔教授,江南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吳小俊教授,中國仿真學會農業模型與仿真專委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馮利平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士生導師金秀良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馬韞韜副教授,慧諾瑞得科技有限公司韓志國博士,國際植物表型協會主席Uli Schurr教授,荷蘭瓦赫寧根大學Rick教授,河南農業大學信息與管理科學學院黨委書記馬新明教授分別作報告
趙春江以《作物表型研究進展》為題,分析了世界作物表型組學研究的現狀,介紹了作物表型信息技術獲取技術的發展歷史,對可攜式作物田間信息獲取技術進行了多層次解讀,為與會師生展示了近年來高通量作物表型研究的實踐成果。
Uli Schurr以《Non-invasive plant phenotyping: dynamic traits and controlling dynamic crop performance》為題,從21世紀農業所面臨的挑戰切入,對植物表型是農業作物科學的重要因素、作物表型在作物育種方面的應用、農業數位化創新使作物表型技術不斷完善三方面展開報告。
朱豔以《作物生長模型研究與應用》為題,詳細闡述了現代作物學新進展的前沿理論基礎,深度解析了智慧農作技術的總體架構和NAU-CropGrow模型框架,就作物生長模擬展望作深入交流和經驗分享。
吳小俊以《基於深度學習的圖像融合及應用》為題,介紹了圖像融合的科學背景信息,對圖像融合技術和像素級圖像融合的深度學習進行了概述,分析了人工智慧現今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馮利平以《農業模型--智慧農業「大腦」》為題,從作物模型概念與發展切入,對作物模型與智慧農業進行了精準解讀,就作物模型研究動態與展望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ick教授以《Netherlands Plant Eco-phenotyping Centre - Measuring and understanding plants using automation and robotics》為題,通過種子DNA分析機器人,胡椒自動收穫機,馬鈴薯病害地塊監測等若干詳盡的案例介紹了荷蘭國家植物表型平臺(NPEC)目前的研究進展、平臺設施建設和應用現狀。
金秀良以《作物表型性狀鑑定技術促進智慧農業發展》為題,以研究背景為出發點,就圖像算法的表型研究、模型與表型結合的研究、對作物表型組學發展的總結與展望三方面展開報告。
馬韞韜以《植物表型及其潛在應用》,圍繞表型數據採集的各類平臺、各類圖像處理與建模技術、植物三維表型及其應用處方舉例、基於無人機+遙感+農機作業的作物種收一體化智慧平臺四方面展開報告。
韓志國以《植物表型從數字農業到智慧農業的橋梁》為題,以農業面臨巨大挑戰為出發點,深入分析了植物表型促進從數字農業往智慧農業的跨越,精準預測了未來植物表型的發展方向。
馬新明以《小麥基本苗與成穗數的檢測方法》為題,就小麥生產地位與現狀、小麥群體監測的作用、小麥群體檢測技術研究三個框架作了精彩報告。
報告會結束後,在座師生就感興趣的話題同與會專家進行了探討交流。
「計算機學科與植物表型、作物模型與智慧農業」創新分論壇合影
最後,中國仿真學會、農業模型與仿真專委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馮利平教授作總結講話,對河南農業大學的精心組織表示感謝。他指出,本次論壇的主題報告內容豐富、亮點紛呈,緊緊圍繞時代前沿,開闊了與會師生的眼界,將「計算機學科與植物表型、作物模型與智慧農業」的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