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鶴壁東區的河南垂天科技有限公司5G場景應用現場,5G智慧合杆將路燈照明、交通指示、環境監測、視頻監控、信息發布、基站等功能進行多杆合一,通過掛載各類物聯網設備具備多項城市公共服務功能;邊緣計算機房通過就近計算、就近存儲,使具有低時延、高密集計算要求的業務應用落地得以實現……一項項成熟5G技術的場景應用,不得不令人嘆服5G為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近日,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馬傳琦介紹,公司自成立以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創新5G產品為原動力,以應用場景建設為出發點,已經建成了5G智慧合杆、5G網關、邊緣計算伺服器、5G機房等多個5G創新項目並投入商用。「結合公司現有生產線和研發能力,公司年產值可達1.5億元。」馬傳琦說。
成立於今年1月的河南垂天科技有限公司飛速發展是鶴壁市5G產業發展過程中結出的一顆亮眼果實。「十三五」期間,鶴壁市緊跟時代步伐,搶抓機遇,全力推進5G產業發展,為鶴壁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動能、新活力。
加強頂層設計,搶抓5G產業發展機遇
近年來,鶴壁市結合全省5G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鶴壁市實際,按照「謀篇布局、卡點落子、連點成線、結線成網」的思路,出臺了5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第一組長、市長任組長的高規格5G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建了5個工作推進專班,規劃建設了一個5G產業園和兩個5G產業配套集群,明確了網絡建設、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場景應用、安全保障等重點任務,著力構建完善的產業生態,積極打造中原5G產業示範基地。
去年4月,鶴壁東區5G產業園開園運行,1年多來吸引了京東、阿里雲、華為、浪潮等一批5G產業龍頭企業落戶,在5G應用等方面達成了深入合作。自此,鶴壁市5G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
5G產業的迅猛崛起,為鶴壁市帶來更多發展機遇:華為公司與河南垂天科技有限公司籤約,共建華為-垂天5G邊緣計算實驗室,聚焦5G邊緣計算,為鶴壁智慧城市建設和企業數位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華為公司與河南新農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籤約,成立華為新農邦數字鄉村實驗室,實現了「棚司令」田間坐鎮、合作社雲上務農的願景,為鶴壁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插上信息化翅膀。
阿里雲創新中心(鶴壁5G)產業基地引入阿里巴巴集團在數字經濟方面的發展理念、技術能力、應用實踐和優質生態資源,助力鶴壁市打造智能城市和智能化產業園區,發展智能製造和智慧旅遊,並為創業者提供優質的技術、人才、市場、創投等全鏈條孵化加速服務。
截至目前,依託京東、阿里、創智等五大運營平臺,鶴壁5G產業園已累計對接註冊企業259家,鶴壁5G產業實現了從小到大的提升。其中,入駐京東雲(鶴壁)數字經濟產業園的企業累計實現營收3.1億元;阿里雲創新中心(鶴壁5G)產業基地引進數據標註、智能醫療等新興行業企業,短短半年實現營收909萬元;中國(鶴壁)農業矽谷產業園吸引涉農企業發展智慧農業,全年實現營收1.5億元。
新基建不斷完備,夯實5G產業發展基石
推動鶴壁市5G產業能級躍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根本。
近年來,鶴壁市出臺了5G網絡建設以及基站建設專項規劃,計劃投資5.4億元,建設5G基站4045個,打造精品網絡,力爭在全省率先建成千兆示範城市。
「目前,鶴壁市5G網絡建設已全面鋪開,年底前可實現縣城以上城區全覆蓋和垂直行業應用場景按需覆蓋。」市工信局科技信息科科長李楊介紹,鶴壁東區已建成智慧合杆261個、垂天5G機房2個,實現了鶴壁東區5G優質網絡全覆蓋;淇濱區淇濱大道建成投用智慧合杆101個、垂天5G機房1個,後續將與鶴壁移動公司、鶴壁鐵塔公司合作,計劃建設40個垂天5G機房,全面滿足全市5G商用需求。
除此之外,以富士康、耕德電子為龍頭的5G智能終端配套產業集群,已成為華為、亞馬遜、微軟等知名企業精密零組件的協作區;
以仕佳光子、威訊光電為代表的5G光通信產業集群,在高速數據中心光互聯晶片技術方面實現了與國外並跑,PLC型光分路器晶片全球市場佔有率超60%,今年8月仕佳光子公司成為全省第二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
位於鶴壁東區的鶴壁5G產業園中,已經落戶京東、阿里、華為、浪潮、騰訊等行業龍頭企業,帶動259家相關企業入駐,5G產業生態正在加速構建……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備,夯實了鶴壁市驅動5G產業發展的基石,為5G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豐富場景應用,打造全省5G應用標杆
近年來,鶴壁市始終堅持「建」「用」結合,積極探索完善5G應用場景,形成了以應用帶產業、以產業促發展的互動格局,正在向打造全省乃至全國5G應用標杆的道路上昂首闊步。
語音提示市民遵守交通規則、根據行人步伐頻率確定綠燈時長……近年來,「5G+智慧交通」在鶴壁市已經成為群眾生活中常見的場景。
「智慧交通系統硬體包含智慧道路設備、智慧車端設備、智慧雲端設備等,其中,智慧道路設備安裝於路側,智慧車端設備安裝於車輛,智慧雲端設備部署於管理中心,通過數據共享,實現車雲、車路、路雲、車車的信息交互。」馬傳琦說。
在位於淇濱區金山街道許溝村的淇河二橋附近岸邊,網格化水質多參數監測儀十分惹眼,這是智慧淇河系統的載體之一。市淇河生態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他們運用的以5G技術為基礎的智慧淇河系統,融合綜合傳感器、3D虛擬實境等先進技術,實現了淇河管理全天候及信息化和智能化。
智慧交通、智慧淇河、智慧醫療……一項項充滿高科技含量的5G應用場景,不僅提高了各行各業效能,更為群眾生活提供了便捷,群眾的幸福感也因此不斷增強。
目前,在「5G+智能製造」方面,鶴壁市與浪潮集團籤署工業網際網路戰略合作協議,目前累計建成兩化融合貫標企業55家、對標企業652家,建成省級智能車間15家、智能工廠10家,2159家企業實現上雲。
「5G+智慧城市」方面,鶴壁市推進空間地理信息與5G融合應用試驗區建設,藉助「北鬥衛星+5G」導航系統,不斷提升城市治理數據採集自動化水平,構建城市智慧服務體系。
「5G+數字鄉村」方面,鶴壁市充分發揮中國(鶴壁)農業矽谷等平臺集聚引領作用,積極推進5G技術在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鄉村管理服務等領域的融合。目前農業矽谷大數據中心已匯聚全國50萬個村、100萬個家庭農場、5萬家農業企業的數據。
「5G+文化旅遊」方面,疫情期間鶴壁市開發了「雲賞櫻」平臺,通過5G網絡實現在線賞櫻,取得了良好效果。
5G產業發展的良好態勢,更是為鶴壁市數字經濟助推產業轉型插上了翅膀,越來越多的企業紛紛踏上5G這趟「列車」,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依託京東雲鶴壁電商生態中心,鶴壁市農業企業通過京東生鮮綠色通道可精準對接重點市場,打通田間到餐桌的「最後一公裡」,實現逆勢發展;
位於鶴壁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河南天海電器有限公司通過布設垂天科技5G智慧網關,車間300多臺生產設備全部接入工業物聯網平臺,生產過程、工藝數據在5G邊緣計算機房融合、分析、處理,大大優化了生產流程和工藝;
…… ……
藉助5G、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鶴壁市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實現了企業內部以及整個產業鏈互聯化,進一步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優化了資源配置,讓企業競爭力持續提升、產業發展基礎更加堅實。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5G場景應用、產業發展、網絡建設,以網絡建設為支撐,以場景應用為切入點,以產業導入為目標,以資源整合為手段,以龍頭企業為引領,以應用市場助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持續加大5G產業謀劃推進力度,為推動全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動能。」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書新表示。
責任編輯:王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