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慢點TALKING,作者 | 駱駝騎士
氣溫已逼近0℃,杭州樓市卻依舊火熱。
12月15日,位於杭州之江板塊的「珊×世紀」結束購房資格核驗。
本次加推的117套房源(其中47套面向人才及無房家庭),共吸引2493戶家庭登記。要知道,該樓盤三個月前加推85套房源(其中30套面向人才及無房家庭),登記家庭僅1237戶。
三個月過去,粗算下來,房源增加了38%,搖號者卻增加了102%,有房家庭的中籤率更是從4.56%跌到了2.86%。購房者們翹首以盼,對於這個熱門樓盤加推的少量房源表示失望,吐槽這是「擠牙膏式」賣房。
更令購房者們意外的是,該樓盤是在12月12日(周六)宣布開啟登記,為期三天,凍結資金方面首套200萬元、二套300萬元——部分購房者們甚至來不及贖回放在基金等理財中資金,從而失去搖號機會。
「珊×世紀」這麼熱,除了因螞蟻集團在之江拿地外,二手房價格持續飆漲促使購房者瞄向新盤,是重要的原因。經歷了二手房一大波猛漲後,限價新盤成為人們努力抓住的那根稻草。
杭州行情這麼火爆,千裡之外的另一座城市深圳也很燥熱。深圳上月的二手房均價也剛剛突破8萬元/㎡的新「天花板」,被稱為能賺500萬的「打新」讓購房者擠破頭。
智谷趨勢引用中國房價行情網的11月二手房均價前十城市中,環比增速杭州第一(5.08%)、深圳第二(3.86%),同比增速深圳第一(24.95%)、杭州第二(16.19%)。
放眼全國,樓市「金九銀十」已過,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城市城市甚至出現環比或同比下跌。杭深兩城卻異常堅挺,儼然熱行情的一對「南北雙兄弟」。
01 螞蟻地塊VS騰訊地塊
「價值千萬」的房子故事,在深圳並不少鮮見。
幾年前,一位某行業的大佬就曾現場「凡爾賽」:十幾年前在深圳買了套房後離開去外地打拼,不知不覺,靠這套房子被動成為「千萬富翁」。
深圳早期的高樓群 | 圖源《航拍中國Ⅱ》)
在深圳,有人持續地握著房子等升值,也有人在某個時候脫手賣掉,演繹著截然相反的悲喜劇。
前幾天,一位在深圳做生意的朋友凌晨發了一條朋友圈,大意是:幾年前在兩個小區之間選錯了房,又因做生意籌錢賣早了房,導致錯失近千萬元。她感慨:「看到最近成交信息後,一口老血快噴出來」。
對普通人來說,動輒五六百萬、上千萬元的價差,即便無數個日日夜夜的煎熬也未必能換得來。這種與巨額財富失之交臂,萬分遺憾。
另一則故事,也和創業有關。
2014年,為了支持丈夫創業,還在一家跨國集團工作的黎佳,和丈夫賣掉了深圳前海「諾×假日花園」的一套房子,總價600多萬元。現在,該小區同戶型的二手房,價格已經漲至1200多萬元。
黎佳說,房價漲得太厲害,當時有點心慌,手裡還是得有房產。2015年,夫妻倆又賣掉部分股票,以300多萬總價買下了深圳寶安區「寶×雅苑」的一套小戶型。
去年,黎佳辭去跨國集團的工作,和丈夫舉家搬到杭州。黎佳丈夫和合伙人將新公司設在了杭州的轉塘街道——之江新城即位於此。
當年總價300多萬元入手的深圳「寶×雅苑」,現在同戶型漲到快550萬元左右。夫妻倆並捨不得脫手。
「下了深圳的車,就未必能再上來。」現在,黎佳還經常習慣性地打開手機上的房產經紀APP,查看「寶×雅苑」的房價。
今年10月,螞蟻集團以27億元競得杭州之江新城一塊近21萬㎡的地塊,引得新盤缺乏的之江板塊二手房漲聲一片,位於之江的新盤「珊×世紀」本周剛結束登記,購房者們趨之若鶩。
網際網路巨頭拿地進駐帶來的高預期,深圳也有。
黎佳持有房源的深圳「寶×雅苑」小區,旁邊也有一個特殊的地塊。2019年11月,騰訊以85.2億元的價格,拿下附近大鏟灣島的A002-0076宗地,面積80.9萬平方米。按照規劃,這裡將打造成深圳「網際網路+」未來科技城。騰訊曾表示,該項目計劃7年後竣工。
騰訊大鏟灣地塊位置示意 | 圖源:騰訊地圖
「那塊地將建騰訊科技島,總價、土地面積都差不多是螞蟻之江地塊的4倍。」黎佳認為,距離小區僅3公裡的距離,讓她更加堅定了繼續持有這套房子的決心。
讓她唯一有點後悔的是:當時戶型買小了,只有70多㎡。
02 「滾燙」的杭州樓市
「深圳炒房團來了!」
今年9月及國慶期間,一些來自深圳的購房者現身杭州樓市,讓市場一驚。據《錢江晚報》報導,今年一期剛交付的杭州城西「華×四季」小區,深圳購房者5天開了5單。
今年深圳出臺「7.15購房新政」,規定在深圳落戶滿3年且3年社保或個稅才有購房資格。一些深圳購房者將目光瞄向杭州,也說明了在這些人眼裡,杭州同樣意味著巨大的機會。
吸引深圳等外地購房者看好的杭州的樓市,究竟有多熱?考慮到新房成交受預售證發放時間影響大,二手房價格更有參考價值。
上個月,杭州二手房共成交10088套,不僅再次單月破萬,也是杭州歷史上首次在11月出現破萬成交。自今年年中,杭州出臺限購新政給新房市場「打補丁」後,杭州二手房卻如脫韁野馬,一路狂奔。
「有能力上車的,趕緊上車。」這是地產中介們說得非常頻繁的一句話。
杭州錢江世紀城附近的住宅樓群
慢點君留意到,熱漲的二手房行情也喚起了一些老舊小區業主的期待。加裝電梯、修繕圍牆、提升物業......業主們對於維護自身資產的決心也在加強。
上周,杭州還出現了一幕「騷」操作:位於杭州拱墅區的「曉×府」小區內,懸掛出一條紅色橫幅,內容是「熱烈慶祝曉×府每平方房價破5萬元!」
如果告訴你,最近,同是浙江省的溫州某樓盤業主正穿著馬甲在售樓處討伐開發商降價,就知道拉橫幅這件事有多荒誕了。
「曉×府」的位置並不算太核心,它位於留石高架北側,屬於杭州城北,在我愛我家、貝殼上的掛牌均價分別為4.3萬/㎡、4.7萬/㎡。這次「破5」的是一套約89㎡、單價5.15萬/㎡的法拍房。雖然法拍房有別於正常的市場交易,但單價「破5」成交的出現,足以讓業主們嗨一把。
樓市兵荒馬亂,群魔亂舞。在這波上漲行情下的搶購潮中,好房差房、泥沙俱下,一些犄角旮旯、緊挨高架或鐵路,有著明顯不利因素的房源,也難免出來渾水摸魚。
購房者們上的究竟是火車、汽車、單車還是牛車,就得交給時間檢驗了。
03 下一站,「深圳」?
慢點君在杭州工作生活的這幾年,總能聽到人們拿杭州和其他城市比。
比如,杭州上市公司數量超廣州,網際網路產業勝過上海,城市活力超南京……而聽到最多的,莫過於這座城市極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深圳」。
這種聲音來自杭州普通市民、網際網路創業者,也來自地產中介們。
例如,以吸引大量年輕人來打拼奮鬥的深圳,被稱為「中國最年輕的城市」,其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僅32.5歲(中國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為38.4歲)。杭州雖然整體人口的平均年齡不及深圳,但目前最火熱區域、聚集起40萬人口的杭州城西未來科技城的主力就業人群年齡也已經低至32.5歲。
未來科技城還有大片未開發土地。
有人口才有明天,有年輕人才有未來。2015年到2019年末,五年間杭州市的常住人口增長15%。如果排除掉行政區劃調整帶來的人口增長(西安、成都和濟南),杭州的常住人口增長率僅排在深圳之後。2019年,杭州新增人口為55.4萬人,超出第二名、有著「移民城市」之稱的深圳12萬之多。
根據招聘網站獵聘網的報告顯示:2018年至2020年,擁有阿里、網易以及一批網際網路上市公司、獨角獸的杭州,已經成為網際網路中高端人才淨流入率最高的城市。
「逃離北上廣深,到杭州去!」成為上述黎佳及其丈夫等人的一種選擇。有一種聲音認為,餘杭區的倉前街道甚至有機會成為深圳的粵海街道,前者聚集著阿里、中電海康、夢想小鎮、海創園等企業或知名園區,後者則走出了騰訊、華為、中興等知名企業,被稱為「深圳最牛街道」。
誠然,杭州距離深圳還有不小的差距,無論是城市體量、經濟總量,還是產業完整性、城市影響力,杭州還遠不可和深圳相提並論。但也不能否認,杭州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深圳的影子,乃至「神似」。
科創產業、年輕人湧入、亞運會帶來的大基建助推城市配套上臺階......有深圳這樣的標杆城市在前,杭州在某些方面給了人們十足的想像空間。
在杭州尚未成為下一個「深圳」之前,起碼,人們已經把這種期待投射到了樓市。
(文中黎佳為化名;除署名外,圖片為作者拍攝)
參考資料:《天真的社畜,正從北上廣逃往杭州》,穀雨數據-騰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