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娛樂6月11日報導 作為當年金馬獎演技獎大滿貫第一人,為了家庭,林嘉欣告別大熒幕多年。林嘉欣有2個孩子,她坦言,願意大膽放手讓孩子在自我探索中成長的育兒理念,正是她能在事業和家庭之間舉重若輕、遊刃有餘的獨家秘訣。
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如今許多家長都想方設法將一些自認為的「最好」強加於孩子身上,他們處處追求「精緻」:兒童興趣培養、兒童早教課程、兒童書單、閱讀深造。為求培養「全能孩子」,不惜忽略孩子感受,為他們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最終導致孩子壓力過重。
儘管所有媽媽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真正的精緻媽媽卻不會不顧孩子感受,強行要求他們去做些什麼。比如林嘉欣在拍攝此次代言廣告時坦言:她會也想給到孩子最好的,但什麼才是最好,在這個沒有標準答案的難題下,她更樂意陪著孩子一同去探索、去尋找。不再偏執和追求完美,陪伴孩子去探索,林嘉欣所倡導的談得上是「新精緻主義」。育兒了
「新精緻主義育兒」助力開拓小宇宙,影后最滿意的角色是媽媽
林嘉欣多次在採訪中笑稱自己是個「放手型」媽媽,她從不會強迫女兒上興趣班,而是會尊重她們的愛好和好奇心,放手讓她們做多方面的探索,發揮潛能,找到屬於孩子的「最好」。據她闡述,在她女兒很小的時候,有一次剛好下雪,女兒看見雪花飄下來,就像貓一樣伸舌頭去舔,林嘉欣非但沒像一般家長那樣阻止,反而覺得很有趣。
「新精緻主義」的育兒核心是放手讓孩子去主動成長和學會探索,滿足孩子各方面的需求。但放手並不意味著放任,林嘉欣曾在採訪中表示,兩個女兒是上天給她最好的禮物,所以只要條件允許,她都會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所謂「高質量」,即不設限,同時不「犧牲自我」。林嘉欣平時很喜歡陶藝和織布,就算全職帶娃的時候,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會帶著小朋友一起去體驗。大女兒會跟她一起學做陶瓷,但各有各做,讓女兒自由發揮,不限制女兒的想法,讓孩子去開拓她想像的小宇宙。
陪伴但不犧牲自我,依然可以不斷充電,和孩子共同成長。這樣的人生註定多彩綻放——除了廣為人知的演員身份,林嘉欣還給電影配過音,和女兒出過繪本,甚至親自擔當策展人,看似溫柔的外表下,還有著顆「不當演員的話最想當的是探險家」的心。
不過,在眾多身份中,林嘉欣甜蜜表示:最滿意的角色還是當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