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十四集預告:陳勝吳廣起義拉開反秦大戰?時間對不上啊!

2020-12-14 笨蛋品動漫

在最近播出的一集秦時明月中,劇情漸漸進入到了農家篇的高潮部分。農家與帝國軍隊也算是進行了第一輪的交鋒,第一輪交鋒的結果是,農家烈山堂受到了一定的損傷,而被陰的神農堂卻沒有什麼事情。面對帝國軍隊強大的壓力,農家原本心思各異的堂口終於走到了一起。雖說表面上和好了,不過朱家與田言內心有多少的算盤,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了。看了預告片之後,小編對下一集的劇情挺期待的,不過下一集是下周的事情。今天小編就和各位小夥伴聊一聊第十四集的預告片。

預告推測一:神農堂在春分澗對帝國軍隊的埋伏!在朱家和田言握手言和之後,朱家便告訴田言,神農堂為王離準備了一份禮物。雖說並未說明這份禮物是什麼,不過小編覺得應該是針對帝國軍隊的埋伏。在天時上農家並不佔有什麼優勢,畢竟帝國軍隊可以用裝備精良來形容,不過若說地利,帝國軍隊自然比不上農家的弟子。因此小編覺得,利用地利對帝國軍隊埋伏,然後打帝國軍隊一個猝不及防,才是農家的選擇。

預告推測二:勝七吳曠單挑帝國軍隊?在上一集中,朱家說準備的禮物勝七吳曠已經去辦了。在預告片中,勝七吳曠正在戰鬥,不過讓小編比較不解的是,為什麼是勝七吳曠在單挑帝國軍隊,其餘農家弟子皆不見身影。雖說秦時明月是武俠動漫,武功高的人可以打很多普通人,不過勝七吳曠面對的是裝備精良的帝國軍隊。別說是他倆了,就算是大叔二叔來了也扛不住啊。而且有韓信指揮戰鬥,自然不會讓勝七吳曠兩人白白送死,應該是有特別的安排。

預告推測三:陳勝吳廣起義開始?時間不對啊!眾所周知,勝七吳曠的歷史原型就是陳勝吳廣,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陳勝吳廣大澤山起義的發起者。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在秦時明月中拉開反秦序幕的應該也是這兩個人。有很多小夥伴覺得下一集就是對應陳勝吳廣起義的開始。小編剛開始也這麼覺得,不過後來一想不對啊,大澤山起義發生在秦始皇死後,雖說秦時明月中政哥也快了,不過這還沒死呢。小編覺得勝七吳曠的起義應該不是下一集。

預告推測四:農家團結起來,王離軍隊會不會被滅?雖說帝國軍隊裝備精良,不過比不上農家弟子人多啊。不僅如此,農家弟子還有著地利,一旦團結起來,利用地形打阻擊戰,帝國軍隊不一定能夠討到什麼好處,並且農家還有著兵仙之稱的韓信,指揮作戰的能力自然不會弱於王離。不過農家此時最大的變數就是田言是否真心為農家?如果一心為農家,那麼一切還好說;如果田言有什麼其他的想法,那麼危險的就是農家。

預告推測五:農家究竟該何去何從?即便是農家抗住了王離的大軍的攻擊,不過之後就會迎來更多帝國軍隊的圍剿,而且還是源源不斷的。僅僅憑藉農家十萬弟子與大秦帝國對抗,簡直是痴人說夢。小編覺得打完這場戰爭之後,農家弟子因為特殊的身份,化作普通人藏匿於民間本身就不是難事,勝七吳曠這次也不算起義。等到下次起義的時候,振臂一揮,農家弟子紛紛響應,這才是一次起義嘛。好了,今天的話題我們就先聊到這裡,以上只是小編自己的猜測,若是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若是喜歡小編的文章,歡迎關注小編!

相關焦點

  • 陳勝吳廣一起起義,為什麼陳勝稱王,吳廣卻被同事殺害呢?
    最終,陳勝吳廣於大澤鄉起義,掀開了打擊暴秦的序幕。 關於陳勝吳廣的這次起義,司馬遷是極為推崇的。史記中的世家一般都是記載諸侯的,陳勝吳廣因為首次反秦,於是被司馬遷載入世家。而在《史記·陳涉世家》中,司馬遷更是稱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 大澤鄉900人起義,短短時間席捲天下,陳勝吳廣起義為何失敗?
    「苟富貴,勿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幾句話在後世廣為流傳的話語,伴隨著陳勝吳廣起義,成了一種魔力,開啟了一個新的世界。陳勝吳廣起義之後,為後世農民起義開啟了先河。陳勝吳廣從大澤鄉起義開始,帶領著900戍邊農民,短短時間幾萬人跟隨,也拉開了秦朝滅亡的帷幕。
  • 陳勝吳廣起義的目的就那麼單純嗎?他們其實被忽悠了,都是棋子啊
    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意義重大,而且還刻上了碑。其實,我們仔細地分析、解讀,陳勝、吳廣起義有很多事情是說不通的,至少邏輯上比較混亂。秦二世元年,陳勝等900多人被徵兵戍守漁陽,他們從陽城出發行至蘄縣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寺坡鄉)時,途中遇到暴雨把道路衝毀,無法通行。
  • 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是千年大騙局嗎?
    陳勝、吳廣就商量說:「如今過了規定的期限,到了也是死,逃走也是死,不如起義幹一番大事業,說不定還有一番作為!」陳勝說:「天下受秦王朝統治之苦已經很久了,我聽說二世皇帝是始皇帝的小兒子,不應該他來繼位,應該繼位的是公子扶蘇,扶蘇因為屢次規勸始皇帝的緣故,始皇帝派他領兵在外地駐守,如今有人聽說他並沒有什麼罪,卻被二世皇帝殺害了。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陳勝吳廣是如何謀划起義造反的?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按照秦朝的律法,不按期到達指定的戍守地點是死罪,是要殺頭的,李慶、張祥只顧吃酒,陳勝和吳廣卻急得睡不著,吃不下,擔心900個兄弟之後的命運。一晃十多天又過去了,吳廣悄悄地問陳勝:「咱們肯定是不能按期到達了,咱們怎麼辦呢?」
  • 細談大澤鄉起義,陳勝吳廣反秦的真相,我們是不是被忽悠了?
    隨著考古研究的不斷深入,有一些古代歷史上的事件也被人發現並不是我們所傳頌的那樣,最近一段時間,對於陳勝吳廣的起義又有了一些不同的聲音。按照我們所了解的記載,陳勝吳廣之所以選擇造反,是因為根據秦律,如果拖延時間,900多人將被斬首。所以,陳昇造反的原因是:「既然我們去是要被殺頭的,逃也是要死的,為什麼還要等著被秦朝殺呢?為什麼不站起來反抗?」在中國歷史上,這種說法可以說一直是人們心中定論,毋庸置疑。
  • 陳勝吳廣起義,才不過半年就被秦軍打趴下了,為什麼沒人來幫忙?
    即便是最後死了,也是為國家而死啊!」吳廣聽後很是佩服陳勝的膽略,兩人一拍即合,馬上開始謀划起義。之後,陳勝、吳廣等人殺死了朝廷的官兵,舉起了反秦的大旗。陳勝率先起義後,全國各地響應他的英雄人物層出不窮。劉邦、項羽、英布、彭越等人相繼起義,反秦鬥爭達到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 陳勝吳廣起義的聲勢那麼浩大,為何僅僅半年就涼了?
    曾幾何時,語文課本中一篇《陳涉世家》,讓陳勝吳廣起義的故事陪伴了一代學子的青蔥校園生活。那「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氣概,「苟富貴,無相忘」的情誼,無不在一次次背誦與考試中,成了莘莘學子們最難忘的回憶。然而,課本中的陳勝吳廣起義雖然豪情萬丈,可歷史上陳勝吳廣的下場並沒有那麼美好。
  • 陳勝吳廣起義轟轟烈烈,差點打到秦都鹹陽,卻為什麼會迅速兵敗?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帶領900名貧苦農民,在兩名秦吏的看押下,去漁陽服徭役。結果半島上突發大雨,道路被山洪阻斷。按照秦國律法,無法按期趕到者,一律會被處斬。這種情況下,遲到已經成為必然。陳勝和吳廣商量,接下來該怎麼辦?逃,基本上死路一條;反,尚有一線生機。
  • 世人都知陳勝兵敗被殺,但極少有人知道吳廣的下場,更慘!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公元前209年,一個平凡的雨夜裡,石破天驚的話從一個平凡的農民口中講出,從此拉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於大澤鄉(今宿州)帶著900名老百姓揭竿而起,轟轟烈烈的「伐無道,誅暴秦」開始。
  • 陳勝領導的農民起義,為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說起農民起義大家可以想到很多,幾乎每個朝代更替時期都有這種事情發生,可為什麼其他人起義就被稱之為謀反,但是農民起義的鼻祖陳勝吳廣起義卻被稱為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呢?陳勝領導的起義是歷史上第一次以農民為主導起義的事件,所以這次起義在歷史上的影響很深遠,尤其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名言流傳。可為什麼作為農民的陳勝和吳廣要一起反了秦朝的統治呢?並且明明是謀反的起義,但這次起義卻被認為有劃時代的意義,這又是為什麼呢?
  • 陳勝、吳廣起義失敗的因素|自我為中心,手下不以為然,敗於舊知
    陳勝、吳廣兩人起義失敗的因素,莫過於妄為有著很大的關係。陳勝給人家當長工時,從他口中講出的「苟富貴,勿相忘」,卻被身旁的人笑話,可後來陳勝逆天改命,真的取得富貴,他領導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通過分析可得:在陳勝眼裡是容不得別人稱王,葛嬰之所以被斬殺,原因就是他擁立別人為王,這才被處死的,可見陳勝一點,是不利於起義攻秦的,能攻秦者他若不斬殺掉,起義很有可能就成功了。
  • 陳勝起義後兵敗被殺,但卻少有人知道吳廣的結局?其實比陳勝還慘
    2000年前,陳勝、吳廣高舉反抗的大旗,說出「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的話,開啟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戰爭。
  • 陳勝吳廣起義後,殷通勸說項梁造反,為何反被項梁殺死?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讓六國野心家看到了機會,紛紛起兵響應,一時之間大江南北硝煙四起。其中,身為會稽郡守的殷通也蠢蠢欲動。《史記·項羽本紀》記載:秦二世元年七月,陳涉等起大澤中。其九月,會稽守通謂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吾欲發兵,使公及桓楚將。」
  • 吳廣同陳勝一起出生入死,為何卻被陳勝除掉?《史記》記載了真相
    揭竿而起,是當時走投無路的陳勝和吳廣為了活下去唯一的選擇。在殺死幾名秦朝的官員之後,由陳勝和吳廣率領的大澤鄉起義,轟轟烈烈地拉開了反對秦朝暴政的農民起義的序幕。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和吳廣提出的這個振聾發聵的呼喊,像一記驚雷,震醒了在秦朝暴政之下苦苦掙扎的窮苦百姓。
  • 陳勝反秦第一人,他的結局是什麼?他失敗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他們的建議很快得到了下面的人的同意,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暴政運動很快展開。為首的兩人,一人叫陳勝,一人叫吳廣。歷史上著名的大澤鄉起義就此爆發。他們約定起事之後,殺死了軍官,陳勝和吳廣被推舉為領導,他們一路上勢如破竹,攻城掠地,攻下了多個地方。
  • 陳勝和吳廣起義後經歷了什麼?起義是怎麼失敗的?
    陳勝和吳廣帶領900個戍卒宣布起義之後,打著公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旗號,大家一致擁戴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起義軍稱號為「大楚」,這隻農民起義軍在竹竿上掛塊布當旗幟,用木棍、農具做武器,就像一股澎湃奔騰的洪流,一舉佔領了大澤鄉,接著又攻克了蘄縣。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
  • 大澤鄉起義的原因是什麼?陳勝、吳廣為起義做了什麼準備?
    陳勝吳廣謀划起義、分析形勢陳勝就找來好兄弟吳廣一起謀劃:「現在逃跑是死路一條,起義幹大事也是死,同樣是死,為國而死好不好?陳勝又分析形勢,認為:「天下苦秦久矣。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兒子,本來不該立為皇帝的,該立的是公子扶蘇。扶蘇因為多次勸諫惹怒秦始皇,被外派領兵。聽說他沒罪行,卻被二世設法殺了。百姓都喜歡扶蘇,很多人不知道他已經去世。另外項燕是楚國將領,多次立功,愛惜士卒,很受楚人喜愛,有人認為他死了,有人認為他逃亡了。如果我們能冒用扶蘇和項燕的名義,號召天下百姓反秦,應該會有很多人響應」。
  • 湖北出土秦簡,陳勝起義之謎終揭開,專家:我們誤會秦始皇2000年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既然橫豎是個死,不如拼著一條命反秦,陳勝仔細分析了反秦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他預測樂觀,因為「天下苦秦久矣」,振臂一呼,必然有許多人願意跟隨。 於是就有了轟轟烈烈的大澤鄉起義,陳勝吳廣藉助公子扶蘇、楚將項燕的名頭,先做宣傳後起義,以「大楚」為名,接連攻克多個城池,在起義初期,陳勝吳廣獲得了陳縣父老豪傑認可,他們表示陳勝「伐無道,誅暴秦」,復興楚國,功勞足以稱王,於是陳勝真稱王了,後來的事情大家也知道,陳勝起義最早但卻沒笑到最後,笑到最後的是劉邦。
  • 陳勝吳廣起義聲勢浩大,為什麼最終卻成全了劉邦項羽他們?
    最先揭竿而起的是陳勝吳廣,本來他們兩個是要去服役的 ,卻因為大雨沒有辦法按時到達,在當時,如果不能按時到達就要被處死,陳勝吳廣兩個人商量一下,決定要起義,畢竟橫豎都是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