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吃不到足夠的奶,90%的人不知道4個誤區,導致寶寶挨餓

2020-12-18 平平愛體育

我們都知道母乳是寶寶出生後最好的食物,母乳營養豐富,有助於寶寶們的生長發育。現在有很多寶媽都會用母乳餵養寶寶,但是有些寶媽再生了孩子之後都會陷入一個擔心的狀態,奶水不足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奶水不足,不夠給寶寶吃,寶寶就會哭鬧。遇到這個問題,寶媽們要怎麼辦呢?不要急,一起來看看解決方法吧!

1、只喝湯不喝水:對於新手寶媽來說,為了能夠多產奶,總感覺要多補充營養,而喝湯就是補充營養的最好辦法。在不少寶媽看來,只要多喝湯,就沒有必要再喝水了。其實奶水裡面的主要成分是水,而喝湯更注重的是補充營養,裡面的水分並不是十分充足,因此還是需要多喝水的。

2、及時餵養:新生兒剛出生後,醫務人員將寶寶的臍帶和羊水處裡後,就可以將寶寶抱到媽媽身邊進行哺乳,讓寶寶及時吃上營養豐富的初乳。如果吮吸不及時,就會影響乳汁的分泌。而有些產婦乳汁分泌很多,但因乳房沒有及時被吸空而影響乳汁再次分泌。在乳汁多時,寶寶因玩耍或睡覺而不能及時吮吸,這樣也影響乳汁的分泌。

3、餵奶姿勢錯誤:照顧新生寶寶總會讓人措手不及,在寶媽們餵奶時,很多寶媽並沒有什麼經驗,錯誤的餵奶姿勢對寶寶也是有影響的。如果讓寶寶躺在媽媽的懷裡,食物就容易被吐出來,寶媽們在餵奶時,儘量豎著抱孩子,讓寶寶舒坦的在媽媽懷裡喝奶,這樣寶媽也輕鬆一點。

懷孕生孩子其實是有潛在危險的事情,想要新生兒健康生長、發育變得更加安全,除了要重視並定期進行產前檢查以外,了解保健知識也是不容掉以輕心的事情,因此閱讀孕期指南類的書籍,對孕媽媽來說十分必要。對於新生兒的呵護,能夠起到積極作用!

4、奶水少因此無需擠奶:不少寶媽看來,當乳房出現發脹感的時候才要擠奶,奶水如果少就用吸奶器,看上去有點好笑。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用吸奶器催奶是有道理的,就和寶寶吮吸的原理是一樣的,對乳房產生刺激,這樣也有助於正常產奶的!

哺乳期時寶媽的食物是需要注意的,寶媽不能吃刺激性的食物,這樣會對胃部造成一定的傷害,也會給寶寶造成影響。涼性食物不易被吸收,不僅對寶媽們沒好處,也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寶媽們可以每天多喝水,吃一些補充營養的飲食,湯類和粥類的食物可以補充乳汁的水分。盡可量不要挑食,保證攝入足夠的營養。

當然,也有因為自身原因導致的母乳不足或無乳。比如乳腺疾病,乳房大腺體少。很多年輕婦女因為自己的乳房偏小或平坦而做過隆胸手術,還有一些因為乳房疾病而開力手術或使用過藥物在懷孕分娩後,會或多或少影響乳汁的分泌。此外,有痛經,月經失調、乳房腫塊,有流產史的也會出現乳汁減少的情況。

相關焦點

  • 0~6個月寶寶養育,要避開哪些誤區?新手父母早學習,輕鬆育兒
    6個月寶寶的餵養誤區 寶寶6個月之前,這些餵養誤區要避開。新手爸媽快來看看,你是否也正在做? 【誤區一:母乳不足就放棄母乳餵養】 在寶媽群裡,經常看到一些新手媽媽訴苦說,母乳餵養太難了,自己的奶量實在沒有辦法滿足寶寶的需求,只能直接放棄母乳餵養了。 【科學育兒小建議】 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母乳餵養協會要求純母乳餵養至少堅持6個月。
  • 吃鹽誤區,90%家長不知道!(兩歲以內寶寶最容易缺乏的營養元素
    吃鹽4大誤區必須知道 ▎誤區1:寶寶夏天出汗多,應該多吃點鹽 寶寶夏天出汗多,會流失掉很多水分和鈉、鉀等電解質。 但是寶媽們不用擔心,體內並不會缺失鈉離子。
  • 怎麼給新生兒曬太陽最合適?給寶寶曬太陽,最好做好4點
    給新生兒曬太陽,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新生兒寶寶在出生3-5天時會出現生理性的黃疸,通常醫生也是建議讓寶寶曬曬太陽來退黃疸,如果曬太陽不起效果的話,那就只能通過照藍光來退黃疸了。
  • 90%的人都不知道的洗臉誤區 你可能一直在洗錯臉
    清潔不當特別容易引起皮膚問題敏感,痘痘閉口,皮膚屏障受損,我發現很多妹子都會存在一個洗臉誤區,正是因為這個誤區導致的,你皮膚受損到底是什麼呢?快來康康吧。今天我要講一個90%的人都不知道的 洗臉誤區,你是不是像這樣洗臉就是將洗面奶在手上擠一點兒,就隨便打 打出泡沫就在臉上開始搓。
  • 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寶寶出生先喝奶還先喝水,父母早知道
    但醫院又不讓帶奶粉喂,這讓吳姐心裡打繞繞,剛出生的寶寶前三天不吃真的沒有事情嗎? 雖然老人信誓旦旦的說沒有事,但吳姐還是不放心,於是就給孩子餵了點水,等後來醫生來查房的時候發現,由於吳姐並沒有給新生兒開奶,導致了新生兒的黃疸情況嚴重,還沒等孩子出院,就住到了兒科病房,這讓吳姐十分揪心。
  • 新生兒寶寶吐奶怎麼辦?不要總想著拍奶嗝,很多人第一步都做錯了
    作為過來人的寶媽會發現,剛剛喝完奶的寶寶前一秒還是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緊接著下一秒就會將奶一股腦地吐得到處就是。擔心寶寶嗆到的寶媽,能想到的只能是抱起寶寶拍拍奶嗝,但你知道嗎?拍奶嗝這種最常用的方法,其實並不是寶寶吐奶後第一步要做的事。
  • 如何正確護理新生兒?媽媽用這幾個方法,寶寶長得快又健康
    還好,第二次當媽媽時,我提前系統學習了照顧新生兒的知識,用最好的狀態迎接寶寶的到來,寶寶在我的悉心照顧下,長得快又健康。對於新生兒寶寶的生長秘密,新手父母一定要知道哦。如何正確護理新生兒?媽媽用這幾個方法照顧護理孩子,寶寶長得好。
  • 新生兒上什麼保險合適?建議這樣給寶寶買
    但在給孩子買保險這件事上,正是由於父母愛子心切,非常容易陷入一些誤區。今天,奶爸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新生兒保險配置的一些小技巧:新生兒有必要配置保險嗎?新生兒需要配置哪些保險?還是不知道怎麼買少兒重疾險?奶爸曾經寫過:
  • 「育兒交流」寶寶總愛放屁咋回事?可能是這4個原因導致!家長一定要...
    在給寶寶做日常護理時,有些細節媽媽需要留心,不然可能會導致寶寶屁事頻發,那時你又該擔心了。新生兒老愛放屁,哪些點需要注意呢?寶寶老愛放屁,咋回事?寶寶老放屁,肚子咕嚕咕嚕響個不停,莫非腸胃消化不好了?嬰兒胃腸發育不成熟,造成嬰兒各階段腸道蠕動不協調,引起腸道脹氣——肚子咕嚕咕嚕響,排氣多,放屁多,並頻繁出現不明原因的哭鬧。
  • 五個方法,讓寶寶不再挨餓
    母乳不足可以這樣做:1.增加寶寶吃奶的次數和時間奶水只會越吃越多,所以不要厭煩因為沒有奶水而不給寶寶吃奶,也不要攢,不然的話怎麼攢也攢不夠一頓奶的。正確的做法就是讓寶寶多吃,只要寶寶吃奶,刺激乳房之後,媽媽會吸收到寶寶需要增加奶量的信號,然後腦垂體就會發出指令,再多分泌出一些乳汁供寶寶需求。有些媽媽可能會疑惑,自己平時給寶寶吃奶的時間也不短,但是奶水卻不多。這樣的媽媽應該注意一下寶寶是不是正在進行有效吮吸,比如說寶寶吃奶的姿勢不正確,不能正確銜接乳頭,所以媽媽看到寶寶是在吃奶,但根本就起不到刺激的作用。
  • 寶寶到底是吐奶,還是嘔奶了?情況大不同,寶媽別再傻傻不清楚!
    新生兒寶寶在出生以後由於身體的消化系統和腸胃器官還沒有發育完全,這個時期的寶寶在喝完奶之後出現吐奶和嘔奶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但是嘔奶和吐奶雖然說寶寶的反應差不多,但實際上卻有非常大的區別,對於很多的新手媽媽來說,由於缺乏育兒方面的相關經驗,所以不知道該怎麼進行區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
  • 新生兒吃飽了仍舊哭鬧不止?月嫂分享一招,一秒止哭寶寶安然入睡
    莉莉(化名)的寶寶剛出生不久,一直是婆婆幫忙帶孩子,每次只要看到寶寶一哭,婆婆立馬就跑過來說「是不是餓了」,趕緊餵奶吧!莉莉雖然覺得不對,畢竟剛剛才餵過奶,但由於自己沒有育兒經驗,只能聽婆婆的話給寶寶餵奶。很多老一輩在照顧0~6月的寶寶,特別是新生兒時,會採取寶寶「一哭就餵」的方式。
  • 新生兒手腳冰涼正常嗎?4個新生兒護理要素,月嫂都不一定知道
    到醫院進行檢查之後,醫生也表示孩子的身體並沒有出現任何不正常的變化,而孩子也沒有表現出特別不適應的情況。這讓她的內心多少有些安慰。但是卻依舊為孩子的手腳冰涼感到憂慮,擔心孩子這樣發展下去會導致手腳發育不良的情況。
  • 新生兒滿月時會長几斤、長多少釐米、每天喝多少奶?附上測量方法
    我第一次當媽媽的時候,寶寶出生的第一個月,我最關心的就是寶寶是不是健康、睡得好不好、吃得夠不夠、體重增加多少是正常、身高增長多少是正常。我想這也是新手父母所關心的問題。 最近在寫新生兒護理的系列文章,很多新手父母留言問,新生兒滿月時一般體重會長几斤、身高長多少釐米、每天喝多少奶才算正常?
  • 新生兒吃完就吐奶,寶媽一個習慣性動作,差點影響寶寶身體健康
    寶寶的出生總是承載著全家人的期盼,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家人們的心。但是在照料新生兒的時候卻也令人十分頭疼,一家人手忙腳亂地面對脆弱嬌嫩的孩子,往往都不知道究竟該怎麼做。小芸家的孩子出生沒多久,孩子的狀況時刻揪著她的心。
  • 西安新生兒取名字需要注意這幾個誤區,給孩子起個滿意的名字
    給西安寶寶起名字,這4個「誤區」需注意,讓孩子名字更完美1、給寶寶起字,把生肖理解偏差很多人在網上看到沒有權威出處的文章,比如說屬龍的名字裡面要帶水,屬鼠的名字得帶上米字,屬羊的需帶草字頭2、給新生兒起名,不是八字五行缺位補了就好現在有許多家長都是在網上面查自己寶寶的生辰,算出了相應的之後,就把少的行位在名字裡面補上。事實上這種做法是很外行的,補並不是什麼缺就補什麼,具體要看強弱的情況;再就是:三點水的字不一定屬水,屬水的字不一定就必須是三點水。
  • 新生兒啥都不懂?媽媽別小瞧寶寶,孩子三個本領比大人更大
    我們覺得新生兒啥都不懂,每天吃了睡,睡了拉就是三件事,事實上新生兒的本領比我們大人更大。新生兒擁有三個本領,比大人更厲害,媽媽要保護好新生兒是指孩子出生到28天的孩子,這時候的孩子為了生存下去,為了更加健康,為了更加聰明,有幾個本領非常大。
  • 寶寶出生「第一口」,該喝白開水還是奶?答案可能與你想的不一樣
    寶寶出生後,「第1口」究竟該喝水還是喝奶?很多人產前並沒有考慮這個問題,所以產後面臨實際情況就會不知所措,而答案可能還會和你的不太一樣,新手媽媽可別搞錯了。有些醫師則建議新生兒第1口最好是奶,鼓勵孕媽產後半個小時就讓寶寶吮吸乳房,幫助開奶。在這個問題上,專家學者眾說紛紜。我們在選擇的時候,也要根據產婦的情況來做決定。如果產後身體狀況不允許母乳餵養,第一口可以讓寶寶喝少許的白開水。反之最好第一口讓寶寶喝母乳。寶媽別餵錯了。
  • 產後催乳攻略,金牌月嫂產後開奶催乳手法分享
    生大寶的時候沒有找月嫂,為開奶沒少頭疼。生二寶時,提前就請了金牌月嫂,經過專業的開奶、各種催乳,果然變身大奶牛。 目前 二寶7個月,一直都在母乳餵養;今天把月嫂傳承下來的開奶手法、催奶食物、堵奶注意事項都分享給大家。
  • 張歆藝為兒子拉稀自責:寶寶大便中你不知道
    根據寶寶的年齡和餵養方式,寶寶便便的質地也會有不同,質地也絕對寶寶的健康狀況:1、新生兒糞便寶寶出生後的頭幾天裡,他的便便看起來會有很大的不同。新生兒的大便呈墨綠色,粘糊糊的,有點像機油。這被稱為胎糞,由羊水、粘液、皮膚細胞和其他進入子宮的物質組成。出生後2 - 4天,你會注意到「過渡性大便」是綠色的,沒有胎糞那麼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