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夜
作為20世界航空技術發展的產物,直升機這種裝備極大的拓寬了航空市場的作用範圍。一般情況下,直升機被分為軍用和民用兩大類。當然,在這主要用途方面又被劃分為運輸型,通用型,搜救型,反潛型,預警型,武裝型等等。人們在盤點世界最大的直升機時,往往會想到俄羅斯的米-26,米-26重型運輸機的最大起飛重量約56噸,因曾經為俄羅斯吊運蘇27戰鬥機而一舉成名。鮮為人知的是,歷史上最大的運輸機並不是米-26,而是蘇聯製造的V-12。
眾所周知,冷戰背景下蘇聯的裝備產物眾多,很多裝備一經問世就已經拿下「世界之最」的桂冠,例如世界最大的洲際飛彈「撒旦」,世界最快的超音速戰機米格26,以及世界最大的運輸機安225等等。同樣,蘇聯研製的V-12超重直升機就曾是史上最大的直升機。由於蘇聯戰略彈道飛彈技術的興起,蘇軍迫切希望擁有一款能實現空運快速部署洲際飛彈的平臺。在此種背景下,V-12超重直升機計劃便交由米裡設計局負責開發。1969年,首架V-12超重直升機完成了試飛,名為「信鴿」。
當然,V-12超重直升機絕不僅僅是為了部署洲際飛彈而生,蘇聯當時的大批重型軍事裝備的運輸任務都可以通過V-12超重直升機來完成,包括主流的運輸機和運載火箭。在設計上,V-12超重直升機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105噸,機身長度37米,和美國的波音737客機同長,但波音737初代的最大起飛重量只有50噸不到。其次,V-12整體設計為雙翼雙螺旋槳,五片槳葉的金屬旋翼,主旋翼的直徑達到35米,這讓其螺旋槳可觸碰的死亡地帶長達67米。在運轉情況下,左右旋翼分別以順逆時針的不同方向旋轉,這也其能達到最大105噸起飛重量的基礎。
將V-12超重直升機稱之為客機是完全不誇張的,在機身和波音相當情況下。V-12可搭載200餘名乘客或重達31噸的有效載重,設計尺寸可以充分容納蘇聯當時的各型洲際彈道飛彈。因其龐大的特殊性,V-12總共分配了6駕駛員,曾經在31.03噸的有效載重下,以180米/分的爬升速度爬升到接近3000米高度,創下很多世界紀錄。當然,除過強大的雙螺旋槳設計外,4臺A-25Bo輪軸發動機每發提供的4700千瓦的功率也是其強大載重能力的關鍵。讓其最大飛行速度達到260公裡/小時,但航程只有500公裡。
實際上,米裡設計局最終只建造了2架V-12的原型機,在眾多地面洲際飛彈發射平臺的衍生,以及卡車公路運輸便捷的發展下,V-12直升機繼續研製的必要性已經失去。儘管其性能強大,但實用性實在太低,一次飛行的耗油量也十分的不划算,所以最終淡出蘇聯人的視野。如今,這兩架原型機已經被俄羅斯博物館收藏,並對外展示,人們依然能一覽其當年的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