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信長兄弟之死與剿滅伊勢長島一向一揆

2020-12-15 本心元創

引言:1570年10月,織田信長的弟弟織田信治被朝倉淺井聯軍圍困在近江國的宇佐山城,與森可成一起戰死。

此時正處於信長包圍網的高峰期,三好家捲土重來,在攝津登陸,與本願寺一向宗門徒聯合向信長宣戰,而此時的織田軍主力基本都被派往了攝津。

兩個月後,織田信長的弟弟織田信興在把守尾張國小木江城的時候,遭到一向一揆圍攻,於城破之時在天守閣中自殺。這時的織田信長正與朝倉、淺井兩家作戰根本無力救援。

之後,織田信長為了剿滅長島一向一揆,進行了三次長島攻伐戰。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長島地處於尾張國與伊勢國境內三條河流匯合的河口中洲地帶,泥濘難攻。

打了三次,前兩次以失敗告終,第三次織田軍一方動用兵力達到了7萬人。信長先是用圍城的方式,讓幾座城內的一向一揆勢力糧食用盡,迫使他們棄城突圍或者開城投降。

長島城的一向一揆勢力投降開城後,信長命人直接射殺,這些人不再沉默奮起反抗。800多人光著上身拿著刀直接衝殺過來,織田信長的哥哥織田信廣、弟弟織田秀成等眾多族人、家臣都被斬殺。

失態的織田信長命令手下用柵欄圍城進行火攻,在城內的2萬多人全部被燒死。長島一向一揆終於被剿滅。

相關焦點

  • 在伊勢長島,本願寺門徒們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暴動
    在殲滅「長島一向一揆」之前需要再三出陣的信長的天敵!天正2年7-9月(1574年)連天下的織田信長都被束手無策的「長島一向一揆」。石山合戰拉開帷幕後,在伊勢長島,本願寺門徒們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暴動。在織田軍殲滅之前,織田一族和馬回眾等眾多家臣被討伐。
  • 瀧川一益是織田家臣團中,特別受重視的一名武將
    然而,他的弟弟木造城主木造具政於1569年,通過友誼,對企圖鎮壓南伊勢的信長。這是對信長一方有利的東西。由於北畠氏喝了這個的事,信長完成了伊勢平定。此後一益也留在伊勢國,被委託安濃津、澀見、木造三座城的守備。平定一向一揆成為長島城主,此後,由於信長和將軍義昭和變得不和的事,形勢劇變。義昭集結了淺井、朝倉、本願寺、武田、毛利等反織田勢力。織田軍被迫與他們進行對決。
  • 日本戰國時期被嚴重低估的「織田家天王」——瀧川一益
    提起日本戰國時期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柴田勝家、明智光秀等等,應該是無人不知,為人不曉。(可能很多人都是從遊戲中了解的)但是同時期的瀧川一益,貌似就有些陌生了。他是誰?某個龍套角色吧?大概是很多人的感受了。其實瀧川一益不僅不是龍套,他的人生簡直是閃閃發光啊。不信嗎?,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天正之世:織田信長是如何邁向「天下人」之路的?
    足利義昭敢如此強硬也是因為他有著自己的底氣,近在咫尺的淺井家、朝倉家不說,奈良的松永久秀、三好義繼(宗家)、阿波三好家、一向一揆已經在堺港組建起了一支兩萬人的大軍,除了京畿的盟友以外,甲斐國的武田家也在織田信長的背後襲擾織田家。可是,從四月二日開始,織田軍就在京郊縱火。
  • 日本戰國「一向一揆」主要為一向宗,那什麼是在「一向宗」呢?
    在正統日本戰國史上,將「應仁之亂」之後到豐臣秀吉成為「太閤」統一日本或者德川家康消滅豐臣家的「大阪之陣」,這段歷史,稱之為「日本戰國時期」。並且它和其他許多國家古代戰國史一樣,繽紛亂彩,五洲棄世。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向宗崛起的背景。
  • 日本戰國一向一揆橫行於世,那麼什麼是一向一揆呢?你知道多少?
    類似於中國古代宋朝時期的「梁山好漢」,其中大小統領就好比梁山好漢,而那些為之而戰的信徒就好比梁山的嘍囉。唯一與其不同的是,梁山好漢大多信奉道教,而一向一揆則是信奉的佛教。一向一揆在戰國存在了多長時間?一向一揆大名—上杉輝虎一向一揆這種勢力,自從應仁之亂沒過多久就開始有了先頭。
  • 日本戰國極度崇尚佛教,織田信長為何還要火燒比睿山,你知道嗎?
    公元1571年,這個時期堪稱是織田信長的巔峰時刻,他隨隨便便抖動一下胳膊,估計整個日本都得抖上幾抖。這個時期,日本戰國軍力最大的勢力就是織田家,可以很多底層的日本佛教所煽動,發展成了有著不小的規模的「一向一揆」。
  • 石山本願寺之戰 織田信長與顯如的十年戰爭
    關於織田信長與石山本願寺長達十年的對戰,目前學界還沒有從信長「天下布武」的戰略視角予以充分的考察。因此,與石山本願寺一同起兵的伊勢長島、越前及加賀的「一向一揆」,被視作阻礙信長一統天下的絆腳石,在戰國史的敘述中不過是一個插曲而已。
  • 看似無敵的信長包圍網,並非滴水不漏,看織田信長如何破局
    武田信玄即使再強大無比,但誰叫他的死敵鄰居——「越後之龍」上杉謙信死盯著他不放。這個打了一輩子都幹不掉的對手沒處理好,怎麼上洛?而北條氏康可以看著武田信玄把自家親戚今川氏真打敗都不出兵,這樣的利己主義者怎麼可能千裡迢迢派兵參戰。
  • 日本戰國時代的「高天神城之戰」歷史小述
    不過此時德川家康手中能動員的力量只有8000,德川家康向織田信長請求共同出兵高天神,而忙於鎮壓越前一向一揆的織田家根本沒有多餘的精力照顧遠江地區。結果就是,小笠原長忠在遲遲等不到援軍的情況下死守城寨,但武田勝賴此後提出「投降即獲得駿河國10000貫」條件,使小笠原軍決定投降。
  • 可怕一向宗:日本遍地是「酒肉穿腸過,魔在心中坐」的和尚、信徒
    一向宗信徒只要得到本願寺和尚的號召,基本上都會積極參戰,為信仰和宗教拼命。如越前、越中、加賀、三河等地都發生過一向一揆。 三河原在德川家康的統治下並沒有什麼內部矛盾,而且三河人們都說比較淳樸的,但是在和尚們的煽動下還是爆發了一向一揆,可見其號召力的強大。
  • 武田信玄要是不死,他能壓制住織田信長,甚至殲滅他嗎?
    ▲對於織田信長來說,武田信玄是一個恐怖的對手1570年4月,信長率領大軍進攻越前的朝倉,但是在進軍途中他的妹夫淺井長政背叛了與織田家的姻親之盟,倒向了老盟友朝倉,這個倒戈使織田軍頓時陷入了淺井和朝倉的夾擊中,織田信長只好撤退,在撤退途中由羽柴秀吉(豐臣秀吉)殿後,這就是金崎撤退。
  •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姐妹們後續如何,有何境遇?
    摘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姐妹們後續如何,有何境遇?本能寺之變後,並非單純是織田信長和織田信忠橫死,織田家被瓜分這麼簡單,織田家的女性們同樣在這場動亂後,迎來屬於自己的命運。特別是織田信長的姐妹們同樣受到影響,在戰國亂世中隨波逐流。
  • 織田信長與他的森氏家臣
    引言:織田信長之所以所向披靡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有一個強大到爆炸的家臣團。而這個家臣團的成員部分來自尾張,還有一些卻是從美濃國轉投而來的。從美濃國改仕織田信長的家臣中,比較出名的有美濃國三人眾,還有一位就是森可成了。
  • 本能寺之變前後時,織田信長麾下的軍團長都在做什麼?
    摘要:本能寺之變前後時,織田信長麾下的軍團長都在做什麼?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人生走到盡頭,無論是織田家還是其他勢力,都頗有鬆了口氣的感覺。作為即將終結戰國亂世的日本霸主,信長捉摸不透的個性讓人心悸。
  • 德川家康與織田信長結盟後,德川家的這些年
    1563年,三河爆發了一向一揆,當時松平元康手下的部分家臣都加入了一揆軍,其中包括本多正信、夏目吉信等。三河的一向一揆可以說是松平家康一生的第一次大的危機。當時酒井忠次的哥哥忠尚也離開了松平家,忠次在家康的支持下成功打敗了忠尚,奪回了上野城,並成為酒井家的家督。
  • 宇陀「郡內一揆」暴動.大和
    同年三月,義圓還俗,改名足利義宣(後又改名義教),被朝廷任以從五位下、左馬頭之職。這時,稱光天皇已經命不久矣。而且,稱光天皇無嗣。可以說南朝後人繼承皇位的機會來了。然而幕府決定讓北朝崇光流伏見宮貞成親王之子彥仁王繼任天皇,絕不給南朝後人任何機會。毫無疑問,後南朝勢力非常憤怒。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忍者史(中)天正伊賀之亂與忍者之殤
    「一揆」這兩個字字面意思是「團結一致」,但將視野放至日本戰國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這兩個字則暗含著「民變」之意。1428年,近江國醍醐鄉的農民以德政為口號發動起義,史稱「德政一揆」,這裡的「一揆」便等同於「起義」、「暴動」或是「民變」。農民、商人的請願或起義為「土一揆」,「淨土真宗」發起的宗教起義為「一向一揆」,普通的民變則為「百姓一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