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解碼,
香港財華社20年王牌專欄,每天一推關注不迷路。
(閱讀:時間5分鐘,輕鬆了解公司深度分析乾貨)
前言:
11月29日,港交所披露易顯示,伊利(600887-HK)旗下的優然牧業遞交了IPO申請書,這意味全球最大奶源牧場將登陸港交所,亦將成為伊利在港股市場另一大上市資產。
實際上,優然牧業成為最大奶源牧場也就近年的事,而背後的推手亦是伊利。某種層面上講,優然牧業赴港上市之舉的背後,奶源之爭。
優然牧業火速遞表背後:奶源之爭及內蒙雙雄之鬥
伊利推動優然牧業上市早有準備。
伊利手頭掌控著3家規模化牧場企業,即優然牧業、賽科星、中地乳業(01492-HK),奶牛存欄總數約為35萬頭。在優然牧業未遞表之前,伊利三大牧場中,僅有優然牧業並未登陸過資本市場,且股權架構比較清晰,而中地乳業則為港股上市企業,賽科星為新三板企業。
雖然,優然牧業並未登陸資本市場,但按照2018年收入計,優然牧業卻是伊利最主要的上遊產業收入來源及主要奶源供應商,亦是伊利整合上遊資源棋子。
2018年,原奶價格結束了長達兩年的下降周期,迎來觸底反彈。隨著原奶價格復甦,經歷上輪洗牌之後的大型上遊牧場開始走出虧損窘境,而下遊乳企為平滑原奶價格成本,開始有意識進行收購上遊牧場,整合上遊奶源,控制成本。
到了2019年,乳業各方諸侯對上遊牧場資源爭奪戰開始愈演愈烈,光明乳業(600597-CN)7.51億拿下江蘇輝山部分資產,強化華東、華北地區奶源話語權;新乳業(002946-CN)7.09億入股現代牧業(01117-HK)9.28%;衛崗乳業投7億,直接建設牧場。
在各方諸侯分割上遊奶源牧場之際,內蒙伊利及蒙牛雙雄同樣沒閒著,蒙牛(02319-HK)與中鼎牧業聯合打造中俄奶業種養加全鏈條,還3.03億拿下聖牧高科奶業51%股權。奶源略微趨於弱勢的伊利直接來炮大的,於2019年7月份,讓優然牧業以22.78億元吃下賽科星58.36%的股權,藉此將優然牧業推到全球第一的奶源的位置。據招股書顯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奶牛存欄量計(約28.7萬頭)及上半年原料奶產量(約75.36萬噸)計,優然牧業是全球最大的原料奶提供商。
值得注意的是,優然牧業雖借賽科星之力超越蒙牛的現代牧業(蒙牛持有 58.15%股權)成為全球第一大奶源,但與後者差距並沒有完全拉開。截至2020年6月30日,現代牧業奶牛為約23.59萬頭,上半年原料奶產量為75萬噸。而且,即使促成優然牧業及賽科星成功聯婚,但伊利在上遊奶源上還遜色於蒙牛。
據數據顯示,蒙牛現階段奶牛存欄總數約為40萬頭,外部合作的牧場儲備還有10萬頭左右。因此,在得奶源得天下局勢下,蒙牛是優於伊利。
但是,作為現階段乳業龍頭伊利,豈能容許此景存在。
在優然牧業遞表前夕,於2020年10月3日,伊利又搞出一個震動全球整個奶業的消息,擬23.1億元吃下紐西蘭乳業巨頭恆天然旗下中國的牧場,目前該筆收購還未完成,據招股書顯示,預計2021年上半年完成。
截至2020年6月30日,恆天然中國牧場擁有六個牧場,奶牛存欄量為5.49萬頭。伊利優然牧業成功收購恆天然中國牧場,那麼總的奶牛存欄量奶牛存欄量將基本與蒙牛奶牛存欄量持平(剔除外部合作)。
接連吃下賽科星及恆天然中國牧場的優然牧業,依舊不滿足,胃口大開。
據招股書戰略一欄顯示,第一策略便是擴規模「策略性地持續擴展業務規模,始終保持行業領導地位。」
此外,據招股書顯示,在此次赴港上市籌集資金用途一欄顯示,優然牧業未來兩年將於內蒙古、山東及河南地區建立五座新的牧場,並為2020年開工建設的三座牧場購買設備。與此同時,未來兩年還會從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進口2萬頭荷斯坦牛(註:荷斯坦牛產奶量較高的奶牛)。對此,不難看出,伊利想要掌握國內奶源的絕對話語權。
從股權融資角度來看,此次優然牧場赴港上市融資擴規模,很大程度上可以減少伊利在上遊資源爭奪戰中過多資源消耗,並強化了優然牧場自身再融資能力,有利於在長遠奶源之戰中保持較強核心競爭力。
優然牧業上市:奶源頭名之爭,蒙牛要作何回應?
從2018年原奶價格上漲以來,隨著市場對鮮奶需求增加、低溫奶的興起及國產奶粉高端化的驅動下,原奶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甚至創出了新高。能最直接最有效平抑成本波動的方式,便是布局上遊奶源。而這也是為何今年疫情爆發,奶源爭奪戰還是愈演愈烈的原因所在。除了上述優然牧業擬收購恆天然中國牧場外,今年奶源的收購還有蒙牛收股聖牧高科奶源剩餘49%的股權;新乳業直接以17.11億元收購夏進乳業全部股權。
如今,優然牧業上市後募集資金擴規模,勢必將奶源爭奪戰推向最高潮階段,藉此在奶源話語權也會進一步向伊利靠攏。那麼,作為伊利老對手蒙牛,是否會效仿伊利呢?
與伊利一樣,蒙牛現階段擁有3家規模化的牧場企業,分別為現代牧業,富源牧業, 中國聖牧(01432-HK)。其中,富源牧業是未上市的企業。按照2019年奶牛存欄量計,富源牧業(約6萬頭奶牛存欄量)實力最弱。目前,富源牧業進行大資本運作或整合內部資源的舉措還沒有。因此,現階段推動非上市資產上市的可能性較小。
從國內大型牧場收購情況來看,國內大部分大型牧場伊利及蒙牛基本都有涉足,疊加第二、第三梯隊光明乳業、新乳業及三元都參與此波奶源爭奪戰,目前國內的優質奶源基本被瓜分乾淨了,留給蒙牛優質奶源牧場收購機遇也很少。因此,面對來勢洶洶的伊利,蒙牛要麼出海掠奪海外牧場資源,要麼自己花大價錢錢新建牧場,以提升上遊奶源市場份額。
此次優然牧業赴港股上市,能否提升伊利在上遊的絕對話語權,且看且行吧。
■ 作者|從心
■ 編輯|彭尚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