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YO」為什麼會成為志願軍空軍的戰術絕招?原因是這樣的

2021-01-11 騰訊網

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沿著"從實戰中鍛鍊,在戰鬥中成長"的道路,由不會打空戰到學會打空戰,由能打小規模的空戰到能打大規模的空戰,共戰鬥出動2.6萬多架次,完成了掩護交通運輸線、保衛重要目標、配合地面部隊作戰等任務,共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

由於志願軍空軍在總體上處於劣勢,因而也付出了很高的代價,被擊落飛機231架、擊傷151架。

作戰中,志願軍空軍發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開展立功運動,湧現出三等功以上的功臣8000多名,立集體三等功以上的單位300多個。其中立集體一等功的單位6個,立集體二等功的單位2個;特等功臣16名,一等功臣68名,其中有21人獲得英雄模範稱號。王海、劉玉堤、孫生祿、趙寶桐、張積慧、魯珉為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出現的噴氣式飛機,在韓戰中得到大規模的使用。志願軍空軍在現代空戰中經受了考驗和鍛鍊,並迅速成長壯大。

王海上將晚年回憶:「我們副團長以上的幹部犧牲有一百一十六人,代價很大,這一百一十六個飛行員,也不亞於一個師。」

中國空軍的戰績也是與米格-15的優異性能分不開的,打P-51、F-80、F-84這些性能比米格-15差的戰鬥機,米格機的戰損交換比就很低,但是打F-86這種同一技術水平的戰鬥機,米格機的戰損交換比就很高了。

F-86和米格-15技術水平相差不大,但各有各的絕活。米格-15機身輕便,推力比大,爬升性能好,升限比F-86高出一千多米;F-86的盤旋性能好,急劇水平機動時不易進入螺旋,勝過米格-15。

雙方的飛行員們便鬥智鬥勇,利用各自戰機的優勢發明不同的新戰術克制對方。

中國的飛行員針對米格-15垂直機動性好的優勢練出了名震世界空戰史的「YOYO」戰術絕招。有說「YOYO」這個詞來自風靡一時的悠悠球玩具,有說當年美軍飛行員一看到中國飛行員使用這種戰術時就嚇得大叫「喲!喲!」而來。

這是美國空軍當年最怕的一種戰術,中文正規文獻裡把垂直機動空戰戰術譯為「喲喲」戰術或「搖搖」戰術,具體戰法是,米格-15機群爬到F-86衝不上去的高度盤旋,然後成雙成對地對下方的F86輪流俯衝攻擊,垂直攻擊穿越F-86編隊後,又爬高到高空再次俯衝攻擊或脫離戰場。

而美軍飛行員則利用F-86水平機動性能好的優勢發明了同樣名噪天下的圓圈戰術,具體戰法是一隊F-86結成圓圈陣勢,互相盤旋掩護,誘使米格機進入水平空戰,只要米格機敢咬尾攻擊前機,立刻會遭到水平性能更好的佩刀掩護機切半徑攻擊,米格機只要上當陷入圓圈陣中,就多半難逃厄運。

兵法雲,「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也」。真正要取得空戰佳績還得靠飛行員抓住戰機充分發揮戰鷹的性能。有五架戰績的中國王牌飛行員韓德彩對陣美國雙料王牌哈羅德·愛德華·費席爾之戰就是堪稱臨陣發揮的經典之作。

當時費席爾作為美軍中最精銳的遊獵組成員越境偷襲中國大埔機場,將正在著陸的韓德彩長機擊傷,結果跟隨降落的韓德彩雖然殺紅了眼,卻沒有直接跟蹤追擊費席爾,而是拉起機頭爬高再俯衝攻擊將其擊落。

多年以後,已成好友的兩位飛行員在中國歡聚,費席爾一再誇獎韓德彩是世界上最棒的殲擊機飛行員,韓德彩則用軍人特有的直率說:「你的技術比我高,我把你打下來是因為你做了錯誤的動作,如果你是一直向下,不要那麼大,用大坡度、小角度一直轉,我一點兒辦法都沒有,我轉不過你,你做錯了動作,這才被我打下來的。」

相關焦點

  • 志願軍防空形勢嚴峻,彭總多次催問劉亞樓:空軍何時參戰?
    彭總更是多次致電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催問「什麼時候入朝參戰」,要求空軍儘快開赴前線,支援地面部隊同美軍作戰。同時,全國範圍內早已掀起了向志願軍捐贈武器的浪潮,其中「捐錢為志願軍買飛機」成為各大城市中最響亮的口號,連小學生都拿出僅有的零用錢,投入到買飛機的運動中。
  • 抗美援朝戰役中,需要我們有自己的空軍,沒有制空權的仗不好打
    人民志願軍空軍的首位司令員為劉震將軍,後來人民志願軍空軍的司令員由聶鳳智將軍擔任。我們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戰鬥機操作複雜,必須要果斷迅速。參加空戰,飛行員必須要勇敢,機智,心理素質穩定,戰術動作純熟,在空中交戰這才能佔據上風。當時,美聯空軍的主戰飛機是F-84和F86戰鬥機,又稱為是佩刀戰鬥機。
  • 一個營的志願軍戰士在朝鮮戰場上突然「失業」,原因何在?
    每天都有數趟軍列在陽德車站停靠,在這裡志願軍負責後勤的戰士們卸下各個作戰部隊急需的各類軍事物資,然後再由汽車把這些物資送到一線作戰部隊的手中。陽德因此成為了美國空軍轟炸的重要目標,戰鬥機、轟炸機對這裡進行輪番轟炸,許多物資還未來得及運走,就被美軍飛機炸毀了。
  • 志願軍空軍轟炸大和島,「空中董存瑞」感動劉亞樓
    1951年11月30日,位於朝鮮西部海域的大和島上空,發生了一場彰顯我軍魂、血染藍天的激烈空戰我志願軍空軍9架活塞式轟炸機英勇抗擊美軍30多架噴氣式戰鬥機的一場殊死搏鬥。 在這次戰鬥中,由劉亞樓叫響了的"空中董存瑞"的名字傳遍全軍。
  • 1951年,志願軍「新戰友」入朝作戰,一次就把美軍給打懵了
    如果志願軍有充分後勤保障的話,聯合國軍會不會被趕下海,都是很難說的。飽受被轟炸之苦的志願軍戰士們,肯定不會想到,一年後我們的炸彈也會丟到敵人的腦袋上去,志願軍有了自己的轟炸機部隊,剛剛入朝的「新戰友」對敵佔大和島實施了空中打擊。
  • 針對李奇微「磁性戰術」,志願軍也有高招,零敲碎打讓敵防不勝防
    就在李奇微準備按照指示撤離朝鮮半島的時候,盯著地圖的他忽然發現了志願軍的弱點,那就是後勤補給問題,原因在於前幾次戰役中,志願軍只能連續追擊8天,時間一到,就只能休整補充,在發現了這個秘密以後,李奇微著手制定「磁性戰術」,在志願軍進攻前8天裡有序撤退,到了第8天以後再展開反攻。
  • 他擊落了美軍「王牌飛行員」,是志願軍的空軍英雄,現狀如何?
    他擊落了美軍「王牌飛行員」,是志願軍的空軍英雄,現狀如何?1950年朝鮮出兵韓國,開始內戰。韓國不敵,向美國求援,隨後美軍出兵幫助韓國抵禦朝鮮。同時,美國派出海軍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阻礙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中國領土臺灣。
  • 同樣是坑道戰,為什麼上甘嶺志願軍勝利,而硫磺島日軍卻完蛋?
    韓戰是緊接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局部戰爭,無論是使用的武器裝備還是戰略戰術,二者都有很多「可比性」。參戰的美軍,就經常拿他們在太平洋戰爭中面對兇悍日軍的戰術對付中國志願軍,並總愛將二者進行對比。
  • 為什麼會有這樣讓士兵送死的戰術?
    17世紀左右,歐洲出現了一種奇怪的戰術,士兵們排成線列或者是方陣,排著隊緩慢前進,同時一邊開槍一邊看著身邊的戰友陣亡,但是就是那麼直直地站著和對方互相對射。 很多人在影視劇中都看過這樣的橋段,這實在是讓人看不懂,為什麼不衝鋒?為什麼不躲一下?為什麼不跑快一點?
  • 鐵原血戰:5萬美軍突不破志願軍2萬人的防線,宣告磁性戰術失敗
    李奇微結合各種情況分析,得出了一個結論:志願軍的補給條件,只能支持一個星期左右的攻勢,也就是所謂的「禮拜攻勢」。這一現象本來不難發現,以麥克阿瑟50年戎馬生涯之經驗,應該知道志願軍的這個特點,但他並沒有採取針對性行動。原因無非是世界第一強國的思想做怪,只想一力降十會硬碰硬打服中國人,根本不屑於研究敵人。
  • 彪悍的土耳其旅,卻慘敗於志願軍「三猛」戰術,半小時被殲滅
    本文精彩之處還在後面,您一定要耐心讀完,絕對會有收穫!在朝鮮戰場上,土耳其為了和美國套近乎,派出了一支五千多人的部隊協助美國作戰。土耳其部隊中的士兵大多來自鄉下,平時幹慣了累活,在戰場上表現比較彪悍。不過,後來的戰役也表明,土耳其部隊不僅悍,還有點彪。
  • 志願軍戰勝美國後,日本反應最大:這還是當年的中國軍隊嗎
    說起中國解放軍在近代時期的驍勇戰績,就必然要提到那場驚心動魄的抗美援朝戰爭,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的火力遠遠不如美軍,還沒有海軍和空軍。在正常邏輯下我們必敗無疑,可等到最後卻以平手告終。
  •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成長的中國空軍
    人民空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迅速成長  1951年1月2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與美國空軍進行第一次空中交戰。志願軍空4師10團28大隊擊傷美機一架,從大隊長李漢的射擊照相膠捲上看,被擊中的是F-84轟炸機。此時,他們與蘇聯空軍共同升空、學習實戰僅僅一個月。
  • 飛彈部隊與戰術空軍,面對中國的火箭軍,美國在動什麼腦筋
    一向自詡空軍天下無敵的美國現在也有了危機感,開始重視起飛彈技術的發展,而美國智庫也開始擔心過去20年美空軍發展的作戰體系,在面臨中國挑戰時很可能會失效。在太平洋環境下,美國以海空軍為核心的作戰體系和中國的火箭軍作戰體系相比,各自有什麼優缺點呢?中國為什麼要依靠發展火箭軍來與美國的空軍相抗衡呢?
  • 小米加步槍趕走了日本人,我們用什麼戰術打敗了美國兵?
    一、月黑殺敵 在朝鮮戰場, 美軍地面部隊作戰, 對其空軍有很大的依賴性, 一般是利用其空軍優勢進行晝間作戰, 拂曉發起進攻, 黃昏轉入防禦。到了夜間失去空軍支援, 其步兵部隊戰鬥意志和戰鬥士氣就大為降低。志願軍就抓住和利用美軍這一弱點, 充分利用夜間作戰。
  • 志願軍王牌對決美軍王牌,一場「人海戰術」,被日本寫入軍事教材
    美軍顧問親歷過國軍的潰敗,對我軍的戰術和實力是非常了解的。而我軍當中也有不少投誠過來的曾與美軍並肩戰鬥過的將士,對美軍也有相當的了解。但是,這種彼此之間的研究都是紙面上的東西,真正的實力要等較量過以後才能摸得清楚。隨著志願軍入朝作戰,中美王牌部隊之間的對決也如期上演。
  • 美軍總結上甘嶺慘敗原因:志願軍用了人海戰術,一個團9600人
    那應該就是上甘嶺戰役了,在這次戰役當中,我們的志願軍英勇抗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侵略!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國最終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然而面對這樣的結局,美國表示自己無法接受,美軍為什麼打不下上甘嶺呢?美軍團長表示,志願軍一個團就有9600人!
  • 專家說美軍被志願軍打敗純屬偶然,他們軍事不懂,口出狂言
    志願軍在軍事力量對比懸殊之下仍然能勝利,確實不容易。面對韓戰的勝利,有不少專家學者都有"偶然說",認為志願軍能夠打敗美軍純屬偶然,因為志願軍入朝之後的首次戰爭就是偶然勝利的。這樣的論斷無異於天方夜譚,如果說一次戰役靠的是偶然還有人相信,但真的把偶然定義給一個持續三年的戰爭就顯得太幼稚了。
  • 空軍一級戰鬥英雄王海上將:空中拼刺刀,打出中國空軍赫赫威名
    為了找出原因,一有時間,他就組織大家研究分析。通過精心的研究摸索,癥結終於找到了,大家期盼著新的戰鬥到來。1951年11月9日,王海率隊再一次升空作戰。上午9時44分,地面指揮所通報:發現平壤以南有8架美空軍F-84戰鬥轟炸機在盤旋活動,然而當我機群飛至戰區後,發現美機已經返航,失去了交戰的機會。
  • 志願軍如果全體穿越回抗戰 能將日軍反推下大海嗎?
    從1950年10月到1959年1月,總共有240萬中國軍隊加入到志願軍的序列中,在半島與「聯合國軍」輪番作戰,在此期間,志願軍一共犧牲了大約18萬人,總共傷亡減員人數為36.6萬人,而「聯合國軍」的人員損失則超過70萬人,其中美軍陣亡了5.5萬人,有人據此認為美軍和志願軍的交換比為1比3,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