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熱下醬酒「飛天」:部分中低端酒漲價近五成 消費者會買單嗎?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東方財富網

老崔原本以為今年酒價不會漲,甚至還會降。可他失算了。

近日,在坊間流傳的一張醬酒漲價圖顯示,今年以來,茅臺系列酒(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等)、郎酒、習酒、國臺酒、釣魚臺等醬酒漲價明顯,漲幅動輒達到20%~50%。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方了解,儘管圖中部分品牌的具體漲幅可能並不確切,但今年醬酒確實上演了漲價潮。

「我真搞不懂,為什麼疫情下,這些醬酒會漲這麼多?」從事多年酒類生意的老崔向記者吐槽。「雖然圖(中的內容)有一定水分,但是今年有的醬酒確實漲得有點兇。」對於圖上品牌醬酒價格上漲,另一位酒水經銷商也直呼「看不懂」。

品牌醬酒漲價潮也帶火了A股白酒板塊,貴州茅臺股價一度突破1800元/股。而醬酒漲價潮背後,大多數中高端醬酒價格虛高,終端動銷也是平平。「價格上漲後,客戶比較遲疑,觀望的還是比較多。」一位酒商坦言。不過,茅臺酒是唯一例外。

「茅臺熱」催生醬酒漲價潮

茅臺系列酒零售價均有上漲

在這一輪醬酒漲價潮中,茅臺酒是「帶頭大哥」。

今年疫情最嚴重時,茅臺酒價格一度跌破2000元/瓶大關,但短短數月後,茅臺酒價格就突破3000/瓶關口。目前,茅臺酒價格還維持在2800元/瓶左右。

茅臺酒價格上漲也帶火了茅臺系列酒。一些酒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訴記者,茅臺金王子酒和茅臺迎賓酒剛剛經歷了一輪漲幅。京東平臺上的數據顯示,從今年9月開始,茅臺金王子酒從不到210元/瓶漲至298元/瓶,漲幅超過40%;茅臺迎賓酒從98元/瓶漲至128元/瓶,漲幅在30%左右。

圖片來源:京東網頁截圖

「茅臺迎賓酒基本從中秋節前開始漲的,原本價格不到100元/瓶,已經漲至約130元/瓶,且最近貨源還有點緊張。」一位酒商向記者表示。

「漢醬也是一直都在漲,原來賣240元~250元/瓶,現在要290元/瓶」,一位菸酒店老闆表示,「我們也不知道它(漢醬)為什麼漲,我們都覺得疫情下它應該要降一點才對。」

「如果買得多,可以給你優惠一點。」談及今年的酒水生意,該菸酒店老闆擺擺手稱不好做,生意趕往年要差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走訪成都多家零售菸酒店及商超發現,茅臺系列醬香型的價格漲幅均較大,供應較為緊張。有商家表示,要貨多的話必須要提前預訂。「因為現在基本上一天一個價,馬上又快到春節旺季了,後面價格怎麼樣,誰也說不清楚。」

「茅臺系列酒,確實漲得比較厲害,但這都是市場行為。茅臺公司方面的出廠價、建議零售價都沒有變化,只是實際售價漲了很多。」一位茅臺系列酒經銷商對記者稱,茅臺系列酒的價格提起來是好事情。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朱萬平 攝

「價格提起來了,一級經銷商信心有了。」上述茅臺系列酒經銷認為,漲價是市場行為,需求大於供給,自然會漲價。

除茅臺旗下產品外,近期其他醬酒品牌也有漲價。

「郎酒也漲得很厲害。原來紅花郎15年500多元/瓶,現在要620元/瓶;青花郎現在至少1000元起步,原來就800多元,接近900元的樣子」,成都一位酒水批發老闆告訴記者,這輪漲價主要是從國慶節前後開始的,「廠家說沒有貨,就漲了。」

「今年以來,公司產品價格差不多上漲了約25%。」一位國臺酒業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產品漲價主要是市場供不應求所致。

「今年以來,釣魚臺差不多也上漲了30%左右。」一位接近釣魚臺的人士向記者解釋道,不久前,釣魚臺發布調價通知:自10月20日起,將公司A類、A++類基酒價格上調20%,同時取消A+類基酒產品開發。

釣魚臺發布的調價通知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釣魚臺的基酒,原分為A、A+、A++、S、T等幾種等級,每級的品質和價格都不相同。A類、A++類基酒價格上調20%,A+級的酒都取消,全部升到上一級,價格也漲了一部分,整體來看差不多漲了30%。」該接近釣魚臺人士稱。

一款產品三個價:漲價潮中「水分」有多少?

「那個漲價圖,部分酒的漲幅也是有水分的。」一位酒商表示,比如遵義1935,這款酒已經停產了,具有一定收藏價值,市場價格漲得比較猛。此外,茅臺王子酒(狗年、雞年、豬年)都屬於生肖酒,本來每年生產的量有限,也具有一定收藏價值,存在炒作因素,價格也經常波動。「這些酒原來就不屬於主力產品。」

實際上,部分主力產品價格上漲也存在不小的「水分」。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方走訪調查的結果來看,不少品牌醬酒的價格存在虛高的情況。同一款酒在不同的渠道往往價格差異巨大,「三個價格」的現象很常見:建議零售價、陳列在貨架上標籤價格與銷售人員實際報價通常並不一致。

以茅臺王子酒(醬香經典)這款酒為例,在京東茅臺醬香酒自營店上的標價為468元/瓶,而在酒類連鎖品牌1919店內,這款酒標價為398元/瓶,會員價為341元/瓶;而在盒馬平臺上,這款酒以299元/瓶的價格就可以買到。

再如茅臺王子酒(鼠年生肖酒),在1919店內的標價為988元/瓶,而會員價僅僅只有556元/瓶,相當於打了5.6折。而辦理1919的會員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

「茅臺不好評價,但仁懷當地很多醬酒企業漲價隨意性很高,只有一部分頭部醬酒企業漲價是戰略性的。」一家仁懷大型酒企銷售負責人張明(化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很多商家會把酒的標價標很高,然後買一送一之類的,都是營銷策略而已。

儘管存在一定「水分」,但很多酒商都表示,明顯感受到今年以來不少醬酒價格確實上漲了不少。

「原本以為疫情來了,酒價要下降,沒想到反而上漲了。」一位酒水經銷商向記者表示,價格上漲主要是從今年10月開始的,當時恰逢雙節(國慶節和中秋節)。不過他也坦言,價格上漲「客戶接受的不多,基本都處於觀望狀態。」

「搞不懂為什麼漲這麼多。」一位酒水經銷商表示,白酒漲價對自身而言,沒有多少好處。「漲價後,顧客接受的不多,觀望的比較多。再漲價也不好賣,那麼貴的酒誰買去自己喝啊。」

漲價背後的野望:意在搶佔次高端地位

「在我看來,所有漲價的醬酒企業中,郎酒和習酒的漲價是具有戰略性的。」張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茅臺酒價格升至3000元左右後,1000元~1500元的高端酒價格空白帶被諸多醬酒企業「覬覦」。

浙商證券今年10月發布的研報認為,郎酒正試圖通過提價來帶動品牌價值的提升,鞏固次高端醬酒的地位。從去年起,郎酒便不斷通過控量(以去年1萬噸可售量為起點,每年新增不超過2000噸)以保證稀缺性,再螺旋式提價。按照郎酒的設想,青花郎2021年目標終端成交價要達到1500元。為配合量價政策,郎酒還將拉長儲存周期(從5年提升至7~10年)以提升產品品質。

而作為醬酒中產品主打中高端的酒企,釣魚臺則明確表示,今後不再擴產,大打稀缺牌。目前釣魚臺的產能為3000噸,而茅臺酒的產能為4.99萬噸。

圖片來源:浙商證券研報截圖

「今年11月15日,釣魚臺就不接單了,因為貨都賣光了。」一位釣魚臺人士稱,正是貨賣光了才敢直接上調出廠價。

「現在各大醬酒企業你追我趕(漲價)。因為茅臺酒的價格一直往前,遙遙領先。在茅臺酒價格上升至3000元(左右)後,空出來這些空間需要有一些品牌去填補。」黔酒股份副董事長萬興貴向記者稱,近年來在「茅臺熱」帶動下,醬酒的品質正得到更多人認可,消費升級下醬酒的需求上升,另外釀酒的成本也在上漲。

釣魚臺酒廠生產車間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朱萬平 攝

「今年仁懷糧油收儲公司已經公告了本地高粱的收儲價格超過9元/公斤,這還是收進去的價格,如果再賣給酒廠價格肯定更高。」萬興貴表示,按照5斤糧食1斤酒,光高粱的成本就是20多元了,這還不算儲存的成本,人工成本、包材成本等等。

「今年疫情,國外的糧食進口受阻。現在,養豬的飼料產業糧食需求大,進口受阻後只能轉向國內用糧,這擠壓了國內釀酒的用糧。」一位茅臺系列酒經銷商也對記者稱。

「此外,仁懷的土地資源有限,一方面要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但另一方面也不能犧牲環境。所以它對環保要求很高,各大酒廠都在平衡生產與保護環境,實際上每一家酒廠的環保成本都在上漲。」萬興貴補充道。

儘管多位酒業人士向記者表示,醬酒漲價存在一定合理性,但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也有不少醬酒企業扛住成本壓力,沒有漲價。

「我們的醬酒基本沒有漲價,今年雙11期間,現在價格和年初時差不多是一樣的。」一位谷小酒人士對記者稱。谷小酒在茅臺鎮也擁有酒廠。

實際上,蘇寧易購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蘇寧平臺上的醬酒價格基本趨於穩定,僅略有漲價,漲幅大約在5%~10%左右。

「目前,蘇寧易購已先後與眾多醬香酒品牌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已涵蓋全品牌醬香酒系列產品。」蘇寧易購有關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價格趨穩的同時,蘇寧平臺醬酒產品今年以來的銷售規模同比增長了約2倍。

業內:「醬酒消費的熱度還沒有代理、投資熱」

除了進入流通環節的資金外,進入產業上遊的資本更有可能引發醬酒產業質變。

今年以來,貴州茅臺酒價與股價一路攀升,成功登頂A股總市值第一。在外界好奇茅臺酒價和股價的「天花板」到底在哪裡時,已經有數以百億計的資本聞風而來,試圖複製茅臺的造富神話。有業界人士評價稱,赤水河之於資本猶如角鬥場。而茅臺鎮每一寸地皮,都可能被資本這雙大手翻撿淘洗數遍。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僅在今年就有貴州省仁懷市黃金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黃金酒業)在茅臺鎮成立,該公司由史玉柱旗下的「上海金開酒業有限公司」與「貴州省仁懷市天邦偉業釀酒有限公司」共同投資。今年10月,史玉柱到黃金酒業時還提出「要向茅臺靠攏」。

今年9月,貴州景芝景醬酒業有限公司成立,這意味著景芝酒業這家老牌魯酒企業,正式切入了醬酒賽道。而此前,已經有洋河、天士力、勁牌、古越龍山等先後「染醬」,此外五糧液、捨得酒業等老牌濃香型酒企也都推出了醬酒產品。

除後進者外,赤水河邊的「老牌軍」也正在向新的發展階段跨越。今年5月,國臺酒業披露招股書爭做醬酒第二股。此外,郎酒也已披露招股書,衝刺IPO。而金沙酒業也傳出擬上市的打算。

從消費市場到資本市場,醬酒的熱度可以說是空前。但在熱度的背後,仍有行業人士不斷發出警惕的聲音。

在不久前舉行的2020貴州白酒企業發展圓桌會議上,金東投資集團董事長、華致酒行(300755,SZ)董事長吳向東就對當前的「醬酒熱」也說道,「醬酒熱不代表什麼(方面)都熱。目前醬酒消費的熱度並沒有代理、投資那麼熱。」

吳向東在2020貴州白酒企業發展圓桌會議發表演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朱萬平 攝

「消費端,目前只有以茅臺酒為代表的超高端產品熱,並且從市場層面上來看,除了貴州省醬酒消費市場能佔據90%以外,在一些白酒消費大省,醬酒消費依然小眾。這樣的消費現狀顯然與資本對醬酒的熱捧無法對應。」吳向東稱。

而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則認為,此輪部分醬酒所謂的「漲價」不是真的漲價,只是一種價格帶佔位,根本目的是對外界釋放企業品牌升級、產品升級的信號。提價的消息也有助於刺激經銷商進貨、消費者囤貨。

「茅臺價格之所以一飛沖天,其一直強調的關鍵點就是茅臺酒資源的稀缺性。供不應求、產量已經接近『天花板』,是茅臺酒備受熱捧且支撐其漲價的重要因素。而當前很多醬酒企業,一方面試圖以漲價搶佔茅臺的身後空間,另一方面由於對醬酒的未來持樂觀態度和搶份額的考慮,又積極擴產。當醬酒稀缺的屬性被打破,醬酒漲價和維持熱度就失去了一些底氣。」一位白酒分析師認為。

實際上,從去年開始,醬酒企業基本就集體進入了「擴產模式」。預計未來5年內,將有近20萬噸新增醬酒產能釋放。2019年我國醬酒產能約為55萬千升,佔白酒總產量額7%左右。據預測,未來幾年內我國醬酒產能將達到80萬千升左右,相當於16個茅臺的產能。

前述分析師認為,雖然產能提升可以進一步提升醬酒的市場空間,搶佔其他香型份額。但產能擴張和競賽也意味著,醬酒行業的競爭將進入下半場,醬酒行業的內部格局及競爭方式將產生重大變化。

「在醬酒熱的市場環境下,廠商應該明白,漲價只是一種市場手段。在看到市場機遇的同時,亦不能成為投機主義者。品質、品牌等內功才是醬酒企業進入下半場之後的制勝關鍵。」他補充說。

萬興貴也提醒行業要保持理性:「要鼓勵我們的酒給消費者消費掉,而不要在驅動收藏屬性和投資屬性上消耗掉。」

A股白酒板塊火熱,小酒企炒作已透支業績增長

如果說醬酒消費熱不熱還有待驗證,但毋庸置疑的是,白酒板塊近兩年來一直是二級市場上熱度最高的板塊之一。股民們一邊猜測「白酒股價是否已經漲到了天花板」,一邊眼睜睜看著白酒股屢創新高。甚至有段子調侃:「股市只有兩種科技,濃香型和醬香型;只有兩種投資,高端酒投資和低端酒投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截至11月17日收盤,白酒指數收錄的18隻白酒股年內的平均漲幅達89.74%。18家上市公司市值合計達4.43萬億元,為37隻銀行股總市值的近一半,但前三季度淨利潤合計不到銀行股的5%。

10月份以來,白酒股漲勢明顯,其中青青稞酒漲70.79%,酒鬼酒漲35%,瀘州老窖漲37.23%。金徽酒更是一路衝高,一個半月漲幅達176.26%。

但連續上漲後,強勢的白酒板塊也在11月13日集體回調。截至當日收盤,伊力特、迎駕貢酒跌停,金徽酒盤中跌停。8隻白酒股跌幅超過7%,貴州茅臺亦下跌1.59%。

有市場人士認為,當日的回調與中金公司近期發布的一篇研報不無關係。中金公司這篇名為《小酒熱下的冷思考》的研報提到,近日小酒企上漲原因主要為:三季度三四線酒企業績環比普遍有明顯改善,業績兌現引發市場關注,加上明年上半年低基數帶來的潛在業績彈性,因此獲得資金青睞和炒作;部分資金流入歷史上一直具備「防禦功能」的白酒板塊,助推板塊情緒;酒鬼酒及金徽酒等獲得資本青睞,樹立了板塊標杆,引發投資者關注等。

但報告強調,目前針對部分小酒企的炒作已經脫離基本面,或較大程度上透支了業績增長,資金推動上漲需警惕短期情緒回落後帶來的衝擊。從基本面維度看,白酒過去5年大牛市的核心邏輯沒有發生變化,未來仍然是價位升級和品牌集中的過程,高端、次高端以及光瓶酒(即不帶外包裝的瓶裝酒)龍頭會繼續提升市場份額,並獲得可持續的、確定性的增長。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表示,目前要注意白酒板塊分化的風險,特別是低端酒和地方酒潛藏的風險。

實際上,小酒企的業績數據的確不如股價數字好看。金徽酒今年第三季度淨利潤僅為3900萬元,環比下降38%;金種子酒今年以來業績持續虧損,第三季度單季淨利虧損擴大至5000萬元;青青稞酒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虧損達6000萬元;伊力特第三季度淨利同比下降44%,前三季度現金流下降109.6%。

昨日(11月17日),白酒板塊再次出現調整。截至收盤,18隻白酒股中,僅4隻收紅,主流品種紛紛下跌。

記者手記|酒是拿來喝的,不是拿來炒的

近年來,在「茅臺熱」帶動下,醬酒市場明顯升溫,醬酒品牌也紛紛提價。在今年疫情暴發,國內消費受衝擊的背景下,這也讓業內大呼「看不懂」。一方面,疫情下終端消費遇冷,酒商賺錢不易;另一方面,部分酒廠大打稀缺牌,不斷漲價,賺取超額利潤。

賺錢本無可厚非,畢竟漲價也是一種市場行為。不過這些年,筆者長期跟蹤酒業,觀察到不少「奇怪」的亂象。一些酒企打著為「老百姓釀喝得起的好酒」,卻不斷控量,一味漲價;一些酒企推出所謂的「老酒」戰略,卻不斷試圖推升白酒的金融屬性,甚至變相鼓勵「炒酒」;一些酒企除了價格漲之外,沒看到在服務上有什麼升級。

筆者以為,對於一家優秀的企業,眼光應放長遠。當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對經濟影響仍未消弭,酒企漲價更應多一分理性,少一些短視和機會主義,要始終堅持,酒是拿來喝的,不是拿來炒的。固守根本,夯實基礎,才能行穩致遠。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DF064)

相關焦點

  • 茅臺熱下醬酒「飛天」:部分中低端酒漲價近五成,消費者會買單嗎?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方了解,儘管圖中部分品牌的具體漲幅可能並不確切,但今年醬酒確實上演了漲價潮。「我真搞不懂,為什麼疫情下,這些醬酒會漲這麼多?」多年從事酒類生意的老崔向記者吐槽。「雖然圖(中的內容)有一定水分,但是今年有的醬酒確實漲得有點兇。」對於圖中品牌醬酒價格上漲,另一位酒水經銷商也直呼「看不懂」。
  • 醬酒價格「瘋」漲,消費者真的會買單嗎?
    醬酒賣給消費者,不如賣給黃牛賺錢。"雖說圖片中的信息並不完全屬實,但醬酒今年確實頻頻漲價,這背後也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醬酒今年有這麼好賣嗎?漲價熱潮下消費者真的在買單嗎?帶著這些疑問,消費君實地走訪了成都多家酒類連鎖店及商超。茅臺系領漲 醬酒產品紛紛提價早在今年4月份,就有消息表示"茅臺醬香酒悄然調價,整體上調10%-20%"。
  • 桔子財經|醬酒一個月漲價30%,酒商「躺賺」背後誰在買單?
    除卻目前元旦春節臨近的節日效應,據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觀察,縱觀全年白酒行業,「漲價」都是關鍵詞,「今天的價格買不到明天的酒」成為行業流行語。醬酒的風口在哪兒?廠家為何頻頻提價?誰又在為漲價買單?濟南大潤發超市裡,醬酒產品逐步升溫。
  • 桔子財經|「醬酒熱」背後的城市樣本調查
    當前,白酒行業「醬酒熱」不斷升溫,山東乃至全國範圍內的白酒生產、銷售以及消費端都產生了諸多新變化,隨著白酒銷售旺季到來,一系列市場反應以及酒企動態成為極具代表性的觀察樣本,為此,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推出系列報導,直擊貴州醬酒源頭,探訪「醬酒熱」下的山東白酒市場以及百姓消費新動向,觀察山東區域性醬酒品牌的升級之路。
  • 飛天迎賓酒,一款與飛天茅臺同標的酒,究竟如何?
    它的酒素具有色清透明、醇香馥鬱、入口柔綿、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等特點,酒精度多在59十幾度,是醬香型酒的典範。雖然大家聽茅臺聽的多,但是我相信真正對茅臺了解的很透徹的人卻沒有幾個,就比如茅臺有一款與飛天茅臺同標的酒,但是價格和品質和飛天卻有所差距,那就是飛天迎賓酒。今天,小李就帶大家來看看這款與飛天茅臺同標的「飛天迎賓酒」怎麼樣!
  • 圈圈點點看「醬酒」
    今日,茅臺引領下的醬酒熱,是市場「結構性」繁榮下催生的新現象。行業全域化新零售首席專家、卓鵬戰略創始人田卓鵬在2019中國千商大會·嶽塘酒業峰會的分論壇上,激情昂揚地拋出了「醬金時代」的概念,他列舉了「90年代清香熱、00年代濃香熱、10年代第一波醬酒熱,2017年後,茅臺萬億市值、千元股價、2000元售價,加之郎酒高速發展」的現象,並提出,「白酒行業品類交替40年,呼喚醬金時代」。
  • 習酒熱席捲抖音,脫離茅臺光環的醬酒「富二代」能否自成一派?
    酒王庇護,習酒在中低端白酒市場打下一片天地。直到2019年底,茅臺集團明令習酒停止使用集團logo和名稱,這將習酒「蹭茅臺」式發展的路子徹底堵死。酒訊注意到,2019年下半年,習酒上線了高端產品陳釀系列,並於2020年在抖音等平臺推廣。習酒相關負責人對酒訊表示,習酒陳釀是公司2019年上市的一款酒,目前消費者接受度比較高,定位收藏。
  • 國臺多款酒漲價 風頭正勁的醬酒是否已有「泡沫」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12月1日,貴州國臺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臺)宣布旗下多款產品停貨、漲價。實際上,近幾個月醬酒漲價的消息不絕於耳。醬酒是今年白酒行業最大的熱點,渠道熱捧、資本青睞、漲價潮此起彼伏,但這種現象已經引起業界的一些警惕和反思:這種高熱度能持續多久?漲價是否有足夠的消費者基礎?目前是否已有泡沫?
  • 茅臺再創歷史價,醬酒熱高燒難退,2021老酒還會雞犬升天?
    醬酒熱的熱潮顯然已經達到了井噴之像,但在經濟學原理中,一旦成為眾人皆知的熱點,便往往預示著開始走向下一個周期,從巔峰滑落,不知醬酒熱是否適用這個規律,未來這場熱潮又將持續燒多久?醬酒熱迎來井噴之年其實,醬酒熱從2018年開始就已頻頻出現,直到2019年逐漸升溫,到2020年達到井噴之年。
  • 茅臺價格堅挺,其他高端酒還會漲?
    茅臺價格高企  新京報記者在對北京市場的商超、菸酒店進行走訪過程中發現,儘管目前市場上白酒優惠促銷活動大部分集中在中低端產品,但高端產品依然能有不少優惠。  唯一堅挺的是飛天茅臺。大興區興豐大街的一家名煙名酒店,店主給記者的飛天茅臺報價是2950元每瓶,遠超飛天茅臺1499元的官方價格。目前非茅臺官方專賣店的飛天茅臺價格普遍在2800元到3300元之間,最高報價甚至高達3500元。  在豐臺區與大興區的多個零售店,負責人也向記者反映,終端市場飛天茅臺的零售價格幾乎每天都會有波動,波動幅度在數十元到百元上下。
  • 桔子財經|醬酒衝擊魯酒市場,「北派醬香」前景幾何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山東醬酒的市場份額已經突破百億。山東是一個傳統的白酒生產大省和消費大省,堪稱白酒市場的晴雨表,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濟南、青島、濰坊、日照等諸多省內城市,醬酒已成為中高端餐桌上的「標配」,且「醬酒熱」還在不斷升溫,許多消費者的飲酒習慣也隨之發生變化。
  • 曾對標茅臺,郎酒再度衝擊IPO,醬酒第二之爭塵埃落定?
    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曾一語道破醬香酒行業的機關:由於建廠土地等自然資源非常有限,赤水河流域的醬酒產量將長期局限在20萬噸/年,加上醬酒對儲存年限有要求,誰的老酒多、產能大、基酒存放時間長,誰就能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取得先機和優勢。即便茅臺也無法逾越產地資源稀缺所帶來的發展限制。
  • 飛天茅臺降價了!但還是買不到
    國臺旗下白酒漲價更猛。市場消息顯示,自2021年1月1日起,國臺國標酒(500ml,含雅鑑版)供貨價上調60元/瓶;國臺國標酒(375ml)供貨價上調45元/瓶;國臺醬酒(500ml)供貨價上調30元/瓶。早在11月1日,國臺龍酒供貨價每瓶就已上調了200元。  你們漲價?
  • 飛天系列的較量,飛天茅臺43度和飛天迎賓酒53度相比如何
    酒—大家並不陌生,即使自己不喝酒,但酒還是離不開我們每個家庭的生活。諸如紅白事情,逢年過節...但有的人喜歡喝白酒,有的人喜歡喝啤酒,這僅僅是因為年齡的關係嗎?我們國人比較認可的酒品中,茅臺的地位可以說是白酒中的王者級之一了吧,畢竟從它的口感和品質來講,是幾乎沒有什麼可挑剔的,但是大家知道的是,每一瓶茅臺酒都擁有者與其相匹配的不菲價格,於是茅臺在53度飛天茅臺之外,又陸續開發生產了很多系列做為補充。今天,小李要給大家聊得就是,飛天茅臺43度和飛天迎賓酒53度比較怎麼樣?
  • 醬酒紅利持續釋放衡昌燒坊一月內兩次漲價最高漲110元
    醬酒普漲,順勢而為自2017年以來,茅臺酒價格不斷上漲,截止到2020年10月,茅臺一批價與2017年相比漲幅超120%。在「茅臺熱」的帶動下,醬酒迎來井噴式發展。據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2019年醬酒銷售收入在1350億元,同比增長22.7%,醬酒銷售收入在白酒整體行業中佔比由14%升至21.3%,實現利潤550億元,同比增長22%,中國醬酒產能約在55萬噸左右,以行業7%的產量實現行業44%的利潤總額。伴隨著醬酒的迅猛發展,「漲價潮」猶如潮水般湧來。
  • 醬酒紅利持續釋放 衡昌燒坊一月內兩次漲價最高漲110元
    醬酒普漲,順勢而為自2017年以來,茅臺酒價格不斷上漲,截止到2020年10月,茅臺一批價與2017年相比漲幅超120%。在」茅臺熱「的帶動下,醬酒迎來井噴式發展。據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2019年醬酒銷售收入在1350億元,同比增長22.7%,醬酒銷售收入在白酒整體行業中佔比由14%升至21.3%,實現利潤550億元,同比增長22%,中國醬酒產能約在55萬噸左右,以行業7%的產量實現行業44%的利潤總額。伴隨著醬酒的迅猛發展,「漲價潮」猶如潮水般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