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利用望遠鏡觀測銀河,其科學發現在明末清初傳入中國

2020-12-10 十二樓中戶

現代人都知道銀河是由大量恆星構成,中國古稱「雲漢」。十七世紀初,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通過望遠鏡觀察了銀河,發現銀河是由無數恆星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星團。

湯若望等歐洲傳教士很快就將伽利略對銀河的天文觀測發現介紹到中國,湯若望著《新法曆書歷指》卷三「恆星之三」曰:「問:『天漢何物也?』曰:『古人以天漢非星,不置諸列宿天之上也。意其光與映日之輕雲相類,謂在空中月天之下,為恆清氣而已。今則不然,遠鏡既出,用以仰窺,明見為無數小星。』」湯若望著《新法表異》「天漢破疑」條日:「天漢斜絡,天體與天異說,昔稱雲漢,疑為白氣者非也。新法測以遠鏡,始知是無數小星攢聚成形,即積屍氣等亦然,足破從前謬解。」

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方以智通過歐洲傳教士的介紹,將歐洲的天文學新發現寫入自己的著作,《物理小識》卷二「天漢」條曰:「以遠鏡細測天漢,皆細星,如郎位鬼屍之類。」《通雅》卷十一曰:「雲漢,細星之光也。」「西學以窺天鏡窺之,皆為至細之星,如郎位旄頭而微,望之則若河耳。」

相關焦點

  • 第一位用望遠鏡仰望星空的人——伽利略
    絕大部分人還是認同託勒密的地心說,而伽利略是其中比較重要的支持的支持者之一。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是義大利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工程師,現代科學之父、物理學之父、觀測天文學之父。16歲時,伽利略進入比薩大學,學習醫學。
  • 因為一件來自東方中國的文物,伽利略發現新宇宙的結論
    小編小的時候非常喜歡看星空,所以就非常欽佩伽利略這個人。我們都知道,是伽利略發明的望遠鏡證明了地球之外還有別的星球,也是他發現了太陽系。他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天文學家,也是著名的數學家。在一六零八年的時候,這位著名的科學家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天文望遠鏡,這是一個小型的天文望遠鏡。這些東西教科書裡都有寫,從四百多年前,伽利略發現望遠鏡開始,人類就開始了對浩瀚星空的探索。
  • 科學史上的今天——伽利略發現了新宇宙
    伽利略需要說明的是,世界上第一架最原始的望遠鏡並非由伽利略發明,而是另有其人。第一架原始望遠鏡的發明純屬偶然,1608年秋天,在荷蘭一架製作眼鏡的手工作坊裡,一位小學徒無意中發現,透過兩塊眼鏡片觀看遠處的物體時,物體會變得很近。眼鏡作坊的主人漢斯·裡帕希經過幾次試驗發現,前面用一塊凸透鏡,後面用一塊凹透鏡,就能將遠處的景物看得很清楚。當時缺少科學知識的人們因此稱這種筒狀的新物體為「幻境」。
  • 伽利略是怎樣發明天文望遠鏡的?
    在這個過程中,顯微鏡和望遠鏡都被發明出來了,儘管其發明人聲稱是「無意中」發現的,但如果沒有透鏡製造技術的發達,望遠鏡這類光學工具的問世是完全不可能的。 關於他是如何發明這種裝置的說法,有好幾個版本,其中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有兩個孩子在他的眼鏡店裡玩透鏡,無意中發現用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組合可以放大遠處的物體,其他的說法還包括「學徒發現」以及抄襲等等。另一個眼鏡製造商雅各·梅提斯(Jacob Metius)幾周後也向國會要求擁有望遠鏡的發明權,爭執的結果是兩人都沒有獲得專利。
  • 阿雷西博望遠鏡倒塌,部分天文觀測希望將寄托在「中國天眼」
    由於射電望遠鏡觀測的是比可見光更長、人眼無法看到的無線電波,因此常被用於脈衝星的觀測。事實上,正是阿雷西博望遠鏡發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脈衝雙星系統(1974年),以及第一個毫秒脈衝星(1982年),證明了中子星的存在。
  • 天文學與望遠鏡的不解之緣,如何利用望遠鏡觀測深空天體
    天文學中不同類型的望遠鏡,歷史最悠久的望遠鏡非「光學望遠鏡」莫屬。「望遠鏡」從一開始的問世,它的功能就是為了能夠看得更遠、更大的圖像,當義大利的物理學家「伽利略」,第一次用「望遠鏡」來觀察天空天體時,天文學就與望遠鏡產生了不解之緣。
  • 伽利略的新發現
    在義大利中國的比薩城內,有一座舉世聞名的斜塔它是比薩大教堂的鐘樓。斜塔是八層圓柱形的大理石建築,高達55米。由於它看上去岌岌可危,但卻斜而不倒,因而引來無數遊客前來參觀。1590年的一天,比薩斜塔聚集了一群人。
  • 木星亡靈——莎士比亞與伽利略的陳年往事
    但時代的思潮中,這兩位科學與藝術的巨匠卻遙相呼應,這種呼應其實折射出了那個時代歐洲人宇宙觀的巨大變化。本文材料來源於科學記者丹·福克的著作《莎士比亞的科學:重審劇作家的宇宙》,先為您講述伽利略得到望遠鏡、發現新天體的過程,以及當時社會對這些新發現的巨大反響;而後揭示莎翁作品中隱寓的伽利略新天文學,展現科學與藝術之間的密切聯繫。
  • 天文學大咖——伽利略
    圖解:伽利略的畫像。圖片來源: Justus Sustermans (1597–1681)伽利略,義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工程師、天文學家和哲學家,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的成就包括對望遠鏡的改進,後續天文觀測以及對哥白尼學說的支持。伽利略被譽為「現代觀測天文學之父」、「現代物理學之父」、「科學之父」、「現代科學之父」。
  • 蟲洞被發現了嗎?科學家利用探路者望遠鏡,發現奇怪星團!
    蟲洞被發現了嗎?科學家利用探路者望遠鏡,發現奇怪星團!蟲洞確實是科學家腦洞大開的一個猜想,它是由奧地利的物理學家在1916年的時候提出的,隨後在愛因斯坦和物理學家內森羅森的研究下不斷完善,那麼蟲洞究竟是什麼呢?
  • 仰望星空的人,伽利略與克卜勒
    1610年1月7日,在一封給安東尼奧·德·美第奇的信中,伽利略簡要講述了自己從1609年夏末起使用望遠鏡觀察天空的事情。信件的結尾是當日的最新消息:「今晚我看到木星是被三顆固定的星星圍繞著,由於體積太小,肉眼完全不可見。」我們可以理解他語氣中帶著理所應當的自豪:「我們可以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早從如此近的距離如此精確地觀測到天體的人。」
  • 「伽利略發現新宇宙」被推翻!一中國文物狠狠為中國人爭了一口氣
    說起來自義大利的伽利略,我們還是非常熟悉的吧!伽利略是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絕對是近代史上科學的奠基人之一!而伽利略有一項堪稱震驚世界的發現,那就是在1609年製作出了世界第一臺望遠鏡,而且後來更是利用其觀察到了天上的天文現象,1610年,伽利略更是編撰了自己的著作《星空信使》,這本書的問世,真的是震驚的整個歐洲,為此後人都稱是伽利略發現了新宇宙。那麼真的是伽利略發現新宇宙嗎?
  • 中科院:中國慧眼望遠鏡,發現迄今最強磁場,高達10億特斯拉!
    中科院慧眼-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HXMT)團隊對正在吸積的X射線脈衝星Gro J1008-57進行廣泛的觀測,並在中子星表面探測發現大約10億特斯拉的磁場。
  • 伽利略沒有發明天文學,但是他發明了機械物理學!
    圖片來源:伽利略向威尼斯總督演示如何使用望遠鏡,朱塞佩·貝爾蒂尼(1858)的壁畫作品伽利略在歷史上享有傳奇性的地位:他是最早期的現代科學家中的一位科學巨頭。作為第一個將望遠鏡用於天文學研究的人,伽利略觀測到:木星的四顆衛星,這是第一個直接被觀測到的證據,用來證明除地球之外還存在另一組圍繞行星運動的天體。土星的「耳朵」,後來被研究查明是土星的光環,這也是首次發現除地球之外的天體周圍,可能擁有地球都沒有的結構。
  • 小小望遠鏡,是一個國家光學工業的縮影
    望遠鏡的歷史望遠鏡的標準定義是「一種利用透鏡或反射鏡以及其他光學器件觀測遙遠物體的光學儀器」,其原理是利用通過透鏡的光線折射或光線被凹鏡反射使之進入小孔並會聚成像,再經過一個放大目鏡而被看到,也稱「千裡鏡」。
  • 伽利略七十多歲失明 研究太陽黑子時視力不錯
    人們認為,由於望遠鏡將陽光匯聚到我們的眼睛,其原理與我們用放大鏡點著樹葉幾乎是一樣的,因此用望遠鏡觀察太陽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儘管這一原理沒錯,但這種傷害會在觀測太陽之後迅速發生,而伽利略失明時已經七十多歲,這是他進行太陽觀測數十年之後了。事實上,在觀察太陽的過程中,伽利略很快就發現,通過自己的小望遠鏡觀察太陽是一種相當痛苦的體驗。因此,他最初只在日落前觀察太陽。
  • 望遠鏡:打開通向宇宙的窗戶
    與中國的良渚一樣,英國卓瑞爾河岸天文臺(Jodrell Bank Observatory)的順利入選顯得相當與眾不同,因為在這個遺產中,陪伴人類探索遠方的不是詩歌,而是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高科技。 卓瑞爾河岸天文臺隸屬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位於曼徹斯特大學以南20餘公裡柴郡的鄉村中。建成之初,這裡只有一些簡單的天文觀測設備,直到1952年開始建造射電望遠鏡。
  • 「中國天眼」研究成果入選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
    12月15日,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公布了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其中,「中國天眼」FAST望遠鏡在快速射電暴方面的研究成果入選。 今年10月和11月,利用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科學家在《自然》上分別發表了關於快速射電暴的研究成果,首次報導了在銀河系內觀測到的快速射電暴,最新觀測證實極強磁場中子星
  • 看科研望遠鏡如何觀測太陽
    在懷柔太陽觀測基地,安裝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全日面太陽磁場望遠鏡和多通道太陽望遠鏡,天文學家們觀測著太陽的一舉一動,實現著人類的「追日」夢想。那麼,這兩個巨大的望遠鏡是如何工作的?觀測太陽對於我們的現實生活有哪些幫助呢?帶著這個疑問,讓我們一起走進懷柔太陽觀測基地一探究竟。 在懷柔觀測基地,有兩臺觀測設備,一臺是多通道太陽磁場望遠鏡,一臺是全日面太陽光學和磁場監測望遠鏡。多通道太陽磁場望遠鏡安裝在太陽觀測塔頂部。適合觀測的日子,觀測人員都會開啟望遠鏡的圓頂,對太陽進行觀測。
  • 「雙星伴月」今晚上演,雙筒望遠鏡即可觀測!
    #科學了不起22日晚,星空上上演「金星合水星」,其角距離最近時只有0.9度。今晚,又一天文奇觀展現。明晚,水星與金星距離拉大,與月球一起出現在天空!據天文學家觀測,這很有可能是今年最後一次雙星伴月,今後的金星逐漸降低地平高度,觀測難度大大增加,錯過不可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