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蘇聯時代,加入北約和歐盟的羅馬尼亞,其「發展」情況怎樣呢?

2020-12-22 騰訊網

一百年前,在法國凡爾賽的大特裡亞農宮籤署的《特裡亞農和約》,界定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羅馬尼亞的國土邊界。這是布加勒斯特政府最近一次作為戰勝國獲得領土的高光時刻。但是百年後的這個國家,卻在1989年東歐劇變後一步一步地走向破產的邊緣。

東歐劇變,圖片來源:yandex

羅馬尼亞專欄作家馬裡烏斯·茲古雷亞努(Marius Zgureanu)在《Romania Military》雜誌上寫道:「沒有比薩拉比亞,沒有基礎設施的投入,沒有戰略夥伴的大量投資,人口下降迅速:在過去四年裡,在國外出生的羅馬尼亞人比國內出生的還要多。我們十多年前就已經加入了北約和歐盟,然而我們卻連申根籤的資格都沒有。」

在茲古雷亞努看來,試圖讓羅馬尼亞人返回家園的努力是徒勞的。這一點在「忘恩負義」的比薩拉比亞人(現在屬於摩爾多瓦)中尤為明顯,他們加入羅馬尼亞國籍只是為了逃往歐盟其他國家,或者繼續說俄語。這位作家對此很憤慨。

他不禁反問,這個國家今天的生活如何?有什麼計劃?每天為了生計奔波?依舊從工業化國家進口成品?這是在面對來自俄羅斯和土耳其的威脅時必須確保區域安全的前提。

2000年至2020年間羅馬尼亞的GDP增長與債務曲線圖

儘管2000年至2020年間,羅馬尼亞的GDP在逐年增長,但其國家債務也隨之不斷攀升(詳見上圖)。

茲古雷亞努認為,這個國家已無力應對懸在其頭頂的危險。村莊失去了學校、醫院和公共設施。去工業化。包括橋梁、公路和鐵路在內的基礎設施老舊不堪。

「我們砍伐森林,荒漠取代了可播種的農田,現在我們只需要做的事是往水井中投毒。但是,我們必須進口我們已經不能再生產的毒藥.....」茲古雷亞努總結了後蘇聯時代羅馬尼亞的發展狀況。

正如他指出的那樣,巨額的國家債務不允許這個國家將任何大量資金用於本國的經濟復甦。很快,所有財政收入都僅能用於償還當前的債務,不會留下任何投資儲備金。按照他的說法,在過去的30年裡,這個國家是混亂不堪的,然而政客們卻對此充耳不聞。

他說:「我們再也不能責怪共產主義和其沉重的遺產了!如果我們不想錯過最後一班火車,就不要再耽擱時間了。」

東歐劇變後,許多曾經華約陣營中的國家都面臨著與羅馬尼亞相同的境遇。大量人口前往更發達的西歐打工,人口流失嚴重。在大量歐美產品進入本國市場後,本國的工業企業難以為繼,紛紛破產,被迫去工業化的結果是,淪為歐美的商品傾銷地。而債臺高築瀕臨破產的政府,羅馬尼亞絕非孤例。東歐和南歐的許多國家認為,加入歐盟和北約並沒有給自己帶來多少實惠,反而被諸如德國和法國這樣的西歐國家橫加指責。這也是這些年來,歐盟內部不和諧的主要原因之一。

特裡亞農和約肢解了匈牙利共和國

擴展閱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解體,在其原有領土上誕生了多個小國家,其中就包括羅馬尼亞。1920年6月4日,戰勝國對匈牙利的《特裡亞農和約》在法國凡爾賽的大特裡亞農宮籤署。該和約重新劃定匈牙利邊界,內容包括匈牙利割讓特蘭西瓦尼亞和巴納特東部劃歸羅馬尼亞。

(2020年11月27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鵝)

相關焦點

  • 北約腦死亡,歐盟呢?歐洲專家:整個歐洲依賴美國武器和中國科技
    近日,法國和土耳其的矛盾,恰似給歐洲這個熱油鍋裡濺入了一粒火星。自馬克龍發表關於伊斯蘭宗教的言論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迅速進行了回擊。土耳其屬於北約卻不屬於歐盟的尷尬身份令其始終徘徊於歐洲文化圈外。此刻的北約已經是內部矛盾重重,而馬克龍更是直言「北約大腦已死亡」。
  • 1966年,蘇聯對北約的威脅日益增大,法國卻為何在這時遠離北約?
    眾所周知,1945年二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美蘇兩國憑藉自身強大的實力,分別建立北約、華約兩大軍事集團,由此拉開了 冷戰時代的序幕。1964年以後,蘇聯和華約集團進行擴張性戰略,並在軍事領域取得了優勢。
  • 南斯拉夫被美國和歐洲一分為七,為什麼塞爾維亞還想加入歐盟
    這樣看來,美國和歐洲列強,對於塞爾維亞來說,應該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才對。可是為什麼,傷疤還沒好的塞爾維亞,卻在2009年提交申請,強烈要求加入歐盟呢? 南斯拉夫解體後,獨立出去的原加盟共和國紛紛倒向歐洲陣營,成為歐盟和北約的馬前卒,這時,被徹底肢解為內陸國家的塞爾維亞,深陷歐盟成員國包圍之下,不僅在政治外交上受到重重封鎖,對外貿易也阻力重重。 面對被分裂肢解的既成事實,塞爾維亞人知道,仇恨並不能解決經濟發展問題。為了民族未來,一切還得向前看。
  • 烏克蘭軍隊更改軍銜,妄圖加速加入北約組織,甘願搭上反俄戰車
    烏克蘭和俄羅斯原本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不過這兩個兄弟國家在蘇聯解體之後就逐步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俄羅斯和烏克蘭繼承了蘇聯的衣缽,包括眾多的軍隊和管理體系,如今蘇-27戰鬥機仍然是烏克蘭空軍的主力戰鬥機,在軍隊的模式上,烏克蘭也是長期繼承了蘇聯的傳統。
  • 此國是蘇聯最小加盟國,蘇聯解體後淪為歐洲最窮國,女人更可憐!
    蘇聯對摩爾多瓦的佔領顯然是缺乏合法性的,不過,在蘇聯的扶植下,摩爾多瓦的社會經濟確實有了長足的進步。1940年以前,摩爾多瓦一直是以小農經濟為主,成為蘇聯加盟國後,新成立的摩爾達維亞共和國的農業和工業發展迅速。特別是勃列日涅夫執掌摩爾達維亞期間,摩爾達維亞完成了農業集體化,成為蘇聯大家庭的後來居上者。
  • 羅馬人+達契亞人=羅馬尼亞人
    此後,羅馬尼亞分別被匈人、西哥特人、日耳曼人、阿瓦爾人、斯拉夫人佔領並統治。 14世紀,羅馬尼亞先後分為瓦拉幾亞、摩爾多瓦和特蘭西瓦尼亞3個公國。15世紀中葉後,瓦拉幾亞和摩爾多瓦成為奧斯曼帝國(Ottoman Empire,1299—1923)轄下的自治公國;特蘭西瓦尼亞則長期處於匈牙利王國的統治之下,於16世紀後也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附屬國。
  • 北約開始向中國「發難」,歐盟也沒閒著
    北約以及歐盟各國的所作所為 北約在日前發布的一則「北約2030」改革報告,其中就涉及到中國方面的問題。 同時表示中國正在投資新武器研究,這對歐盟以及北約國家構成「威脅」,敦促歐盟各國一起解決這個問題。 畢竟北約諸多國家一直在向美國繳納軍費,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看美國的臉色,而如今對待中國事情上可以買個好,所以北約又何樂而不為呢?
  • 北約多層次發展網絡戰能力 試圖搶佔制高點
    北約「網絡聯盟-2019」演習現場11月16日至20日,北約舉行一年一度的「網絡聯盟」演習,共有來自北約成員國、夥伴國和歐盟近1000名官員和專家參與,演習規模創歷年新高。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此次演習首次以線上方式進行。
  • 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為何沒對中國下手?
    常言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在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面對國際社會的兩極分化現象,我國毅然的選擇了一邊倒的政治策略,在美國和蘇聯這兩位超級大國稱霸全球之下,華約和北約成為了兩個主要的陣營,很難有國家能夠保持中立。
  • 北約發布對俄戰略報告:遏制第一 對話第二-中青在線
    當地時間12月1日,在北約盟國外長會議首日會議結束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表示,成員國外長一致認為,北約應重啟對俄遏制政策,同時也有必要與俄繼續開展對話。分析認為,北約對俄遏制第一、對話第二的「不友善」態度,充分體現了北約國家對「俄羅斯威脅」的焦慮與恐懼。
  • 歐盟和北約密集發布對華戰略,美歐聯手對付中國,將成為常態
    近期,歐盟和北約密集發布對華戰略,將中國視為制度性對手。美歐攜手應對中國崛起和對華制度性競爭的局面將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更加明顯。近日,歐盟出臺了《歐盟-美國應對全球變革新議程》文件,又稱"新跨大西洋議程"。文件指出,歐洲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將削弱跨大西洋關係和充滿"野心"地緣政治目標的擔憂。
  • 俄羅斯主流軍事專家如此評論烏克蘭軍隊:採用北約軍銜也沒用
    烏克蘭已經徹底倒向了西方,一方面,大部分烏克蘭人認為,只有加入歐盟,搞西方那一套,才能分享經濟紅利,另一方面,面對實際上已經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只有加入北約,才能獲得共同防禦機制的保護,早在波羅申科時代,加入歐盟和北約就已經成為烏克蘭的國策,認為烏克蘭應該親俄的只是少數,而且被扣上了賣國賊的帽子
  • 烏克蘭軍隊將按照北約標準更改軍銜 加速加入北約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1月6日報導,烏克蘭國防部新聞處稱,烏克蘭國防部長安德烈·塔朗已經籤署了一項命令,根據這項命令烏克蘭軍隊將引入北約軍銜代碼列表。烏克蘭國防部新聞處援引塔朗的話稱:「這項決定呼籲把蘇聯式升職管理系統更改為能被烏克蘭主要軍隊接受的現代管理系統。實際上這是對人事機構的行動向新工作理念轉變的一種指導,它規定給每個士兵、中士和軍官按照培訓、發展和保障制定職業圖表。「根據2020年6月烏克蘭議會通過的法律,烏克蘭軍隊的軍銜正在向符合北約標準進行變更。
  • 蘇聯解體後的各國,為何沒能再次一統呢?四個字是根本原因
    【千古浪】蘇聯解體後,在前蘇聯的國土上新成立了15個獨立國家,其分布也基本上延續了蘇聯時期對加盟共和國的劃分格局,整體來說包括:波羅的海三國、外高加索三國、中亞五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以及摩爾多瓦。
  • 一起蘇聯飛行員跳傘後引發的烏龍事件:戰機無人駕駛橫跨北約5國
    弄好了被譽為英雄,弄不好呢,不是機毀人亡就是造成不必要的重大人員財產損失,直接被押上軍事法庭了。所以啊,飛行員這個職業,幾萬裡挑一,門檻如此之高,還是相當有道理的。咱們接下來要講的,就是一個判斷失誤的蘇軍飛行員在跳傘後,戰機竟然又自行恢復了正常,在無人駕駛狀態,繼續一路向西,遊走了北約5國上空的「大事故」。
  • 挪威作為歐洲國家,為什麼不加入歐盟呢?
    ,排在世界的前三名,現實中很多人都認為挪威是歐盟中的一分子,但實際上挪威並不是歐盟的一員,為什麼作為歐洲發達國家的挪威不加入歐盟呢? 這時候,急需發展的挪威看到了相互合作的好處,於是1962年挪威政府第一次申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但是慘遭被拒絕。 時間來到1965年,歐洲經濟共同體最開始的六國將三個共同體統一起來,建立了歐盟的前身——歐洲共同體。在這一年,挪威再次申請加入,結果也是再次被拒。
  • 羅馬尼亞兩所著名大學:布加勒斯特大學、雅西大學
    羅馬尼亞的歷史悠久,祖先為達契亞人,後與羅馬人共居融合,形成羅馬尼亞人,在拉丁語裡,羅馬尼亞是「羅馬人的國家1965年,改名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1989年12月25日,推翻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獨裁政權,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羅馬尼亞於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約,2007年1月1日加入歐盟。
  • 兩國有更長遠目的,與北約和歐盟性質截然不同
    在這種情況下,中俄關係經受住了國際風雲變幻的影響和其他因素的幹擾,伴生出強大內生動力和獨立價值。就在中俄關係愈發緊密的時候,不禁有人要問:"中俄是否會進一步加深彼此的關係,從而結成軍事同盟?"
  • 北約「古稀之年」已力衰,拜登能夠給其新生?這些問題才是首要
    看到美國正在逐漸朝著「拜登時代」邁進,一直被川普逼得喘不過氣的「北約」終於找到了新生的曙光,並且其不斷向拜登示好。據路透社報導稱,北約秘書長與歐洲理事會主席均與拜登進行通話,希望拜登能夠挑起重擔一改北約「古稀之年」已力衰的狀態,給予北約「新生」。然而,拜登真的能夠成為拯救北約「腦死亡」狀態的人嗎?其還是先解決這些問題再說吧。
  • 烏克蘭軍隊將按照北約標準更改軍銜 加速加入北約 專家:烏軍現代化...
    資料圖:烏克蘭士兵報導稱,烏克蘭國防部指出,採用北約軍銜標準,可增強烏克蘭軍隊與北約武裝部隊的兼容性,「為每位士兵、軍官的培訓、成長和保障提供了明確的職業藍圖」。軍事觀察員宋曉軍分析,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沿用了包括軍銜制在內的蘇制編制體制,如今烏克蘭引入北約軍銜標準,是為了破除和北約進行軍事合作的障礙。宋曉軍:烏克蘭軍隊是從蘇聯軍隊分離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