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孩子到底在逃避什麼?父母苦心勸導卻被當耳邊風,試試這樣做

2020-12-14 廖老思父母加油棧

上節課,我們重點介紹了厭學孩子錯誤思維觀念下的扭曲心理,主要有以下三種心理,分別是:a.矛盾心理,b.逆反心理,c.逃避心理。

其中「矛盾心理」包括以下三點:a.嘴上說要好好讀書,行動上卻做不到;b.擔心被學校勸退開除,卻又死性不改;c.呆在家裡真無聊,但是又不願去上學;而「逆反心理」則包括a.和父母對著幹;b.和老師對著幹;

最後強調了深入了解孩子「逃避心理」的重要性——當孩子處於「逃避心理」狀態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勸導以及講道理,就無異於「對牛彈琴」,父母所有的付出以及用心良苦都將付諸東流,變成無用功。

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講解並剖析孩子到底在逃避什麼?父母如何才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發自內心且無條件地接納孩子,並且耐心陪伴及等待孩子從「逃避」的洞穴中走出來——

1.逃避壓力

有一個在國企上班的媽媽很鬱悶一件事,什麼事呢?她家兒子今年上高二,開學不久突然不願意去上學了,說是想請假或休學,把父母急得夠嗆,後來,媽媽好不容易苦口婆心說服孩子去上課,但是上了沒幾天又吵著要請假了,之後又上了幾天,就再也沒去了。問他什麼原因也不說,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句「不是不想上學了,只是暫時不想上學。」

根據這個媽媽所說,孩子學習成績還不錯,在一所省重點高中上學,由於學校實力比較強,所以,孩子在學校裡的成績排名中等或有點偏下,所以導致孩子的壓力非常大,從而對學習產生了恐懼以及想要逃避的心理。

無獨有偶,另外私企上班的媽媽,因為自己的孩子所上的高中不是名校,後來這個媽媽想盡一切辦法,到處找關係花了十幾萬,終於幫孩子安排進了一個名校借讀,可令父母萬萬沒想到的是,雖然父母幫孩子創造了在名校讀書的機會,但是卻沒有賦予孩子面對名校壓力的心理素質;

結果導致孩子不堪重壓,只在名校上了一個學期,實在受不了了,又返回到了原來學校讀書了,回來後不僅沉迷手機遊戲,而且還有青少年手淫的現象,其實很多時候,孩子自己也很自責,但他又控制不了自己,內心痛苦得無以復加。世界潛能激發大師安東尼.羅賓在《喚醒心中的巨人》一書中寫道:

「人是壓力動物,只有在感受到壓力時,人才會採取行動。那麼為什麼有人即使知道勢在必行,還是不願意作出改變呢?這是因為他們認為改變比不改變更為痛苦。」

他的媽媽更是欲哭無淚,非常懊悔自己當初自以為是的決定——「我原以為,送孩子上名校是在幫孩子,可沒想到卻害了孩子,導致現在孩子在學習上一遇到困難就逃避,一天的精力都在手機上,說不去上學就不去,我也知道他遇到了困難,可是我就是不知道如何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啊!

2.逃避作業

當父母不懂得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動力的時候,對於孩子而言,學習就是一件想盡辦法要逃避的一件事情,而寫作業更是能免則免,能拖則拖。

就像有一個公務員媽媽所說的:孩子回到家吃飯的時候,還說得好好的:今天作業多,我先休息一下,待會先做作業,再玩遊戲,可是,過了一會兒他又說有同學找他打幾盤遊戲,等打完了就做作業;

但是,打遊戲哪裡打得完呢?一局接一局,好不容易等到孩子的同學下線了,孩子卻自己一個勁地玩,把「寫作業」這件事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後來,孩子的媽媽實在忍不住了,走到孩子跟前,問他什麼時候開始做作業,孩子反而不耐煩地說:玩好了再做;把這個家長氣到懷疑人生!

難怪不少新聞媒體主持人,在談及「父母陪孩子寫作業」這一話題時,無奈地調侃道: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讓老人血壓升高,讓鄰居不能睡覺;比叫孩子寫作業更頭疼的,大概是和孩子一起做作業,如果還有更頭疼的,那肯定就是「再來一道……」

另外一個在某小學當校長的媽媽也感同身受地表示,自己的孩子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是懶懶散散,拖拖拉拉,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比如你喊他去做作業,或者到了晚上該睡覺了的時間,你喊去睡覺,他會一直拖半小時甚至一小時,如果你喊多幾次他就會發脾氣,這個家長感嘆,自己在孩子面前真的是毫無威嚴啊!

3.逃避考試

還有的孩子倒是願意去上學,也願意完成作業,但就是不願意參加學校的考試,因為在孩子錯誤的思維觀念看來,參加考試無疑是內心痛苦的源頭,因為考試過後的分數、排名、同學間的比較,父母的挑剔與攀比,無疑將帶給孩子難以承受的壓力,所以,有不少孩子,一聽到考試,心裡就打顫,對考試非常恐懼;

相關焦點

  • 厭學孩子的真實心聲:如果爸媽懂我,我就不會這樣了
    退一萬步講,哪怕孩子願意接受父母的影響,那也是「氣急敗壞」、「焦慮恐懼」等負面消極的影響,對孩子的成功改變自然只有百害而無一利;那麼,我們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夠走進孩子的內心呢?我們如何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父母是懂他的,是理解他的?
  • 孩子為何厭學?潛意識性厭學或是成因,6步幫孩子消除厭學心理
    ,(你)現在是什麼心情?所以,這類型的孩子在度過一段漫長的寒假之後,現在面對疫情穩定之後的開學,就不由自主地產生出害怕、不安和惶恐等典型的厭學心理症狀。2.孩子的潛意識性厭學情緒到底是怎樣產生的那麼,孩子的潛意識性厭學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這就需要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去剖析這方面的成因,只有找出真正成因,才能徹底解決孩子厭學或不想上學的問題。
  • 孩子厭學整天沉迷手機遊戲怎麼辦?2條兵法建議,教父母輕鬆應對
    」同理,我們父母在家養孩子過程中著實沒必要反應得過於誠實及單純了,為了達到教養目的,我們的父母同樣需要一點「手段」和「城府」。那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夠既幫助孩子改變,又不損害父母威嚴和影響力呢?《孫子兵法》裡給出了兩條建議:a能而示之不能,b用而示之不用。我們從青春期孩子管教的維度逐一論述。
  • 老師家長請注意:別讓厭學毀了孩子!孩子厭學的三大真正原因
    越來越多的兒童、青少年從不喜歡學習到討厭學習,從不想去上學到拒絕上學; 父母再兇狠的責罵、老師再充分的道理、同學再熱情的呼喚也無法打開這些孩子的心門,厭學拒學已然成為擺在家庭、學校和社會面前的一道難題。 那麼孩子的厭學是如何開始的呢?
  • 季羨林厭煩考試,胡適眼裡打牌比天大,原來不只是你家孩子厭學
    現如今,孩子厭學的理由更是花樣百出,有的真是讓家長哭笑不得。很多家長都想知道孩子到底是因為什麼厭學吧!孩子厭學情緒大致有這幾個原因1、不喜歡考試就像季羨林老先生也會厭煩考試一樣。有些孩子可能平時都會是高高興興地去上學,可總有那麼兩天不想上學。那麼家長就要注意,這幾天孩子學校很可能會有考試。孩子對考試沒有信心,或者孩子害怕考不好會受到老師和家長的批評,所以就想逃避考試。
  • 厭學的孩子在家,覺得活著沒有意義,媽媽該如何應對?
    哪怕是厭學的孩子也總是想看清前方的路,可想法和結果總是背道而馳,還要天天面對焦慮過度的父母,如果換成是當年幼小的我可能也會黑白顛倒,沉迷網絡!今天我就某位媽媽與厭學的孩子溝通的真實案例,來深度闡述:厭學的孩子在家,覺得活著沒有意義,媽媽該如何應對?
  • 孩子厭學沉迷手機電腦怎麼辦?家長這樣做,讓孩子主動去學習!
    那麼孩子厭學沉迷手機電腦怎麼辦呢?家長只需這樣做,讓孩子能夠主動地去學習!不要使用打罵,要學會引導孩子很多的家長看到孩子整天沉迷手機啊電腦啊,就一肚子火,對孩子失望透了,打罵都是輕的,但是,你打過罵過以後,孩子會改正嗎?不會!
  • 孩子為什麼厭學?殘忍的「小阿爾伯特實驗」證明,這和父母有關係
    大家應該都在網上看到過那些父母輔導上小學的孩子做作業的視頻,視頻中的父母呵斥著做錯題的孩子,孩子在一邊手足無措,我們只覺得好玩,沒有意識到這在為家長們傳遞一個非常錯誤的教育觀念,在孩子做錯題的時候呵斥他們,這樣的做法非但不能促進孩子的學習,反而可能會毀了他們對學習的熱情。
  • 孩子厭學,不是墮落,真是無奈!
    關注【實戰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 一個初二的女孩,已經輟學在家一個多月,和父母的關係僵到了冰點,媽媽提起學習和遊戲的事,她就整宿坐在17樓的陽臺上,而父母只能嚇得趴在門縫聽著屋內的動靜不敢吭聲。
  • 孩子做作業喜歡拖拉,父母頻頻崩潰?不如試試「騎象人」法則
    如果要選一個家庭關係最緊張的瞬間,不少父母應該都會回答是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孩子平時看著挺機靈的,一到做作業就不太聰明的樣子。而且有些孩子做作業喜歡拖拉,父母頻頻崩潰,如此不斷循環。
  • 深圳青少年心理諮詢:如何幫助孩子從厭學中走出來?
    深圳青少年心理諮詢:如何幫助孩子從厭學中走出來?有不少孩子有厭學情緒,現在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小學、初中開始起就在各種學習班、培訓班打卡學習,長期的學習壓力會讓孩子出現厭學現象,那麼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了厭學的狀態,作為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從厭學中走出來?
  • 孩子做事磨蹭的根源是什麼?父母試試這4招讓孩子「勤快」起來
    最近總是會看到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實在是「拖延症晚期」,有時候寫著作業就問晚上吃什麼,收拾書包收拾到一半就會說自己口渴,直接去喝水,喝完水之後,就把收拾書包的事忘到一邊了。相信很多父母都會有同感,孩子愛磨蹭和拖延,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 孩子越來越叛逆,原因在於沒有贏得孩子的心,這樣做父母不再焦慮
    許多家長認為,自己管孩子是對孩子好,這是沒有道理的事,而這恰恰可以證明他們對孩子是負責任的。但到底該怎麼管教孩子,卻成了許多家長的煩惱,因此我們常常聽到有家長感慨,孩子越大越難管教,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為何孩子越大越難管教?我們國家的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往往是利用自己的權威,因為父母的身份,所以他們在孩子面前會很有優越感。
  • 道理聽不進 獎勵不動心 懲罰不在乎 厭學的孩子還有救嗎
    有厭學的孩子,到底還有沒有辦法讓他們重新回到熱愛學習的狀態?有什麼可行的辦法嗎?我們得先從厭學的起因和形成機制說起。從時間上來看,厭學一般都發生在小學三年級以上時期,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孩子,很少聽到說有厭學的情況。
  • 厭學的高中生如何進行心理疏導
    伯爵書院_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開始厭學?現在高中生出現厭學的情況越來越多,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又該怎麼辦?1、首先,從父母找原因由於目前中國的教育體制,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其餘的什麼都不關注,給孩子造成的都是壓力,而不是動力。因此,我們父母要了解到這些情況,在平時孩子在學校的壓力就很大,我們要給孩子多鼓勵,不要用成績去論斷孩子的一切。
  • 潤仁教育鄭志賢談:高中生孩子厭學怎麼辦?
    最近很多家長向我們諮詢:高二孩子厭學情緒嚴重叛逆怎麼辦?其實,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多少都會有些叛逆,那麼,厭學也是其中之一,家長想要解決孩子厭學的問題,就要先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對此,你們的親子關係是比較重要的,因為,良好的親子關係也能夠更好地跟孩子溝通,也有利於問題解決。
  • 裝病逃避上學的孩子被媽媽揭穿,背後的原因,值得家長深思
    引言 網上有個段子特別火:什麼?孩子生病發燒總是不好?別擔心,打一頓就好了! 這個段子聽起來倒是很有意思,但是那些有孩子的家長,多半會感同身受,因為或多或少的,大家都會遇到孩子裝病不肯上學的情況。
  • 孩子厭學愛玩遊戲,無法溝通,家長還能做什麼?
    家長朋友們,歡迎來到家教諮詢室,孩子除了遊戲好像對什麼都沒興趣,甚至厭學,也不知道怎麼溝通,怎麼辦? 環境強制 乾脆利落地斬斷孩子與遊戲的聯繫。 遊戲的魔力在於即時反饋和社交互動,孩子是否在生活中長期沒有成就感,或者在生活中缺少有效的社交活動?
  • 孩子小學成績好,初中就厭學?要規避「14歲現象」,得培養自信心
    要是沒有及時調整,他們會覺得自己很笨,放棄嘗試努力提高成績,就這樣慢慢墮落,變成差生。 種種因素一疊加,孩子自我認同感降低、喪失信心,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因此,"14歲現象"父母要警惕! 要規避"14歲現象",得培養自信心: 從學習的角度來說,父母如果想要讓孩子規避"14歲現象",就要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 中學生的厭學、叛逆,家長要怎麼辦?這樣做才能改變孩子
    經常聽到學生家長反映孩子「學習成績差、上課不聽講,注意力不集中、擾亂課堂紀律、脾氣差易衝動、行為散漫、經常曠課、遲到,甚至逃學,嚴重的甚至想輟學,之前想著,長大就好了,但是情況越來越嚴重」,我能體會到家長的焦急、心疼、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