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詩集《雲雀叫了一整天》:一本很舒服的書

2020-12-24 四夕清荷

很舒服的一本書,有種淡淡的憂傷,抑或是濃烈的孤獨。短小簡明,也耐人尋味。聽說木心有一種力量,只要自己放空讀他一個小時,他便會在黑暗處將你點亮。

陳丹青說:「我所迷戀的是木心以及他這代人的語言方式,通透、溫厚、潑辣,大道理講得具體生動,充滿細節和比喻,一針見血,絲毫沒有空話套話,沒有學術腔。」

是的,讀了先生的《雲雀叫了一整天》後更覺如此。

現實與浪漫結合,膾炙人口,引人深思,俳句如同格言,字字珠璣,拍手稱妙。

一個看似不經意的短句,卻可以牽出一番感慨、一段故事、一陣沉思。我想,詩是一個造型簡單的袋子吧,裝什麼,取決於讀它的人了。所以木心先生說:「讀者千千萬作者只一個怎能面面俱到」。

本詩集分上下兩輯,分甲輯和乙輯。甲輯是詩歌,乙輯是一些斷章,這些斷章中,有的只幾句話,最短的只有四個字。而甲輯中的詩歌,也都不太長。

甲輯的長詩自在深情,乙輯的短句散漫犀利,不露聲色。甲輯是一篇篇的獨立小詩,乙輯是一句句話,也許就是隨時的所感所想,恰好寫下來,恰好記下來,也是生活過的痕跡。

讀木心先生的詩,腦海中總是會浮現出一副副畫卷。美好、溫柔,卻又直擊人心。

《從前慢》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木心的詩不嬌柔做作,有種淡淡的憂鬱和靈動,樸實中不失儒雅,讀來很平淡,思來意悠長。

為什麼人總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因為我們窮,只此一身青春,許許多多的路我們也許來不及經歷,但我們可以通過讀詩來感受。

木心先生的文字有一種魔力,能夠用平素簡單的文字描繪出細膩動人的情感。

木心的詩,輕言短嘆,細碎點滴,卻字字珠璣,明明在用詩歌的語言說著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讓人感覺異常的心安溫柔,像是某個清晨醒來,在草香微風中捧卷而立,不自覺便醉倒在字裡行間。但就像先生自己說的,「讀者千千萬,作者只一個,怎能面面俱到。」 每個讀木心詩歌的人都會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只有當親身去讀,才會領略到獨屬於自己的私密體驗。

喜歡「乙輯」裡的隻言片語,一句「生活最佳狀態是冷冷清清地風風火火」給了我們生活多少的啟示,一句「忽有談話的欲望,環顧闃無一人」卻也讓孤獨感充斥了整個喉嚨,一句「你的口唇極美,可惜你自己不能吻它」的情話讓我感到十輩子也追不上言者的風情萬種。

喜歡讀乙輯的感覺,一句話,再一句話,仿佛看了一天又一天,生活就是如此度過,日子也就這樣流逝了。

木心的詩,並不能完整地感悟和體味,它是藝術,也是思維,極富想像力的思維。

沒有經歷過多舛的命運且保持敏感求索的生活態度,是不可能走到這個高度的。

每個讀木心詩歌的人都會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而我覺得這是一本值得慢慢品,細細賞,是會有無窮回味的詩集。

木心原名孫璞,孫先生是個藝術家,寫出來的文字自然細膩,讓人置身於文字之中,在文字旅程中不斷追尋自己內心的那一片柔軟。初讀時總擔心身邊沒有詞典會讀不下去的一本書,一讀便成文盲。然而正如木心所說:「無論好事壞事,過後談起來都很羅曼蒂克」。

總之,感慨良多,每一行每一句,似乎都在叩響回憶之門,我推開門看去,滿滿的,都是幸福的時光。

相關焦點

  • 【開卷有益】讀木心的詩,《雲雀叫了一整天》
    《雲雀叫了一整天》 作者:木心 《雲雀》是第一本讓我認識他的書,由甲輯(詩歌)與乙輯(短句)組成,收錄了《火車中的情詩》《女優的肖像》《伏爾加》《從前慢》等一百餘首詩篇,逾百行木心式的精彩箴言。 "甲輯的詩歌,不像《素履之往》那般晦澀難懂,而是用最溫柔的語言闡述最深刻的道理,意味深遠。
  • 文案|經典的木心語錄
    --木心 2.不知原諒什麼,誠覺世事皆可原諒。--木心《傑克遜的高地》 3.你再不來,我要下雪了。--木心《雲雀叫了一整天》 4.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木心《雲雀叫了一整天》 5.生活最好的狀態是冷冷清清的風風火火。
  • 木心的詩歌《哪有你這樣你》賞析
    陰涼的晨恍恍惚惚/清晰的訣別每夜,夢中的你/夢中是你與枕俱醒/覺得不是你另一些人/扮演你入我夢中哪有你,你這樣好哪有你這樣你木心是一個行走在舊時光的人讀木心的《從前慢》《哪有你這樣你》,都能感到詩人在悼傷往昔。《哪有你這樣你》是一首思念、懷人之作,詩人敘述十五前那場讓人「恍惚」卻又清晰如刀痕的訣別,十五來,詩人對詩中的「你」思念深極,夜夜夢及,卻從噩夢中驚醒,驀然之間,詩人又覺得惡夢中的「你」不是「你」,是「另一些人扮演你入我夢中」,反映詩人的悲痛,因為曾經的你是「這樣好」。
  • 在文學上,他是音樂家|木心文學周素描
    我特別害怕一坐下就進入到這樣一個模式中,我覺得這恰恰是對木心先生的一種誤解,木心不是這樣的。我必須承認,作為一個「膚淺」的人,作為一個「膚淺」的讀者,吸引我打開他的這本《雲雀叫了一整天》,其實是因為他的照片——一個老紳士穿了一件黑色的呢子大衣,一個手杖,一個帽子。我相信很多讀者看到這張照片都願意看看他說了什麼。
  • 米修與木心
    下:《糾縵卿雲》,木心,1977-79年,32.7×21 cm,紙本彩墨,收藏機構:耶魯大學美術館,作品由羅森奎茲公益基金會捐贈,捐贈發起人:亞歷山大·夢露,羅伯特·羅森奎茲,B.A. 1962。由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和木心美術館聯合舉辦的「米修與木心」展,將於2020年9月9日至10月11日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並於10月14日至12月15日巡展烏鎮木心美術館。展品包括兩位作者近50件畫作,以及各自的詩集。這是亨利·米修畫作首次在中國展示,也是木心畫作在上海首次展示。
  • 草堂讀詩|故事:木心《論命運》
    木心,本名孫璞,字仰中。中國當代作家、畫家,在臺灣和紐約華人圈被視為深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英和傳奇人物。出版有多部詩集、散文集。愛情上,柳暗花明,卻無一村。說來說去,全靠藝術活下來。」木心的一生,無論困頓還是流離,他都始終與藝術、與文學相伴,也始終保持靈魂的獨立與自由,他說:「我不能辜負藝術對我的教養。」木心原名孫璞,字玉山,1927年2月14日生於浙江桐鄉烏鎮一個富貴書香之家,父母請了當地名流到家裡為他授課。他與舅舅茅盾家也交往甚密,從小就飽讀茅盾藏書。
  • 扒一扒雲雀汽車的老底
    說起雲雀汽車,知道的人很多,但真正了解的人卻比較少。而且,有好多人還誤以為雲雀汽車跟青年蓮花尚有理不清的關係,事實上,從2015年開始,雲雀汽車跟青年蓮花就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今天,鬥子侃車為大家全面梳理一下雲雀汽車的前世今生,讓大家對雲雀汽車有個徹底的了解。
  • 一周申活方式|賈樟柯榮宅直播;木心畫作首次亮相上海;去現場get...
    媒體平臺持續推送全球前沿的藝術出版資訊,以專業的觀察與輕鬆的角度拓寬「書」的邊界。音樂節和快樂回來啦!本周,草莓音樂節官宣了六站:長沙、海南、北京、成都回歸,遼寧阜新、哈爾濱再闊草莓星球新版圖!包郵區自然也不甘寂寞,還在看屏幕中的「樂夏」?去音樂節get同款樂隊!
  • 木心:修養是很具體的一件件小事,一句話熬不住就失了教養
    木心和陳丹青有次外出吃飯,鄰桌是兩個外國人。陳丹青問對方是不是義大利人,一問果然是,陳丹青有點得意。木心卻低聲提醒他:「你剛去過義大利,你想證明你的虛榮,人難免會這樣,但要克制,這是隨口就來的虛榮心。」陳丹青聽完,瞬間臉紅。正如木心所說——修養是很具體的,就是一件件小事。一句話熬不住,就失了教養。
  • 50句寶藏短句,一見難忘
    ——木心《傑克遜高地》 9.我走得很慢,但我從不後退。 ——林肯《林肯傳》 10.少年安得長少年,海波尚變為桑田。 ——李賀《啁少年》 11.若愛,請深愛,如棄,請徹底。
  • 木心《豹變》:君子的人生,是一個由弱變強的過程
    這些都是木心對自己的認知。 《豹變》一書,是木心晚年的作品,它的出版亦是先生的夙願。他在世時就跟友人提議,到時使用這個書名。這兩個字,源自《易經》:「大人虎變,小人革面,君子豹變。」所謂豹變,是一個緩慢的由弱變強的過程。
  • 跨越時空的「文化相遇」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和木心美術館聯合舉辦...
    由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和木心美術館聯合舉辦的「米修與木心」展,於9月9日起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展品包括兩位作者近50件畫作,以及各自的詩集。該展策劃人是弗朗索瓦·米肖與董強,旨在呈現其米修與木心的內在關聯和迥異之處,構建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相遇。亨利·米修是20世紀重要的法國詩人及現代主義畫家,而木心則是死後聞名的中國畫家與詩人。米修酷愛東方文化,曾於上世紀30年代泛遊亞洲,極度迷戀中國的書法、水墨和戲劇。
  • 「預設」這樣的淨眼系照片,看完舒服一整天!
    喜歡攝影和喜歡旅行的人來說經常泡在圖海裡一整天比如說攝影們長時間看著形形色色的照片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和視覺疲勞攝影Din最近迷上了淨眼系的照片這種照片不會很累眼甚至看起來很舒服能讓眼睛relax ~這種色調在instagram上非常流行,青色介於藍和綠之間,因此藍色的天空、大海、冰川,綠色的森林、草原、霧氣,調成青色都很舒服。
  • 木心:博學是可恥的,但使人心寬,儘量博學吧
    近來讀木心的《文學回憶錄》,驚為天人,相見恨晚。書是陳丹青根據聽課筆記整理的,1989年到1994年,整整五年,木心給一群畫家講述古今文學史,從古希臘羅馬神話,一路講到近現代的各類文學流派,跨度幾千年,各個時期的偉大作品均有涉獵。
  • 汪曾祺紀念館被指「拷貝」木心美術館
    【一周出版資訊】是做書的新欄目。我們將用短新聞的方式,為大家帶來國內外最新出版資訊,本期特別關注為「汪曾祺紀念館被指『拷貝』木心美術館」,將於最後一則資訊中展開。
  • 選一本哲學入門書
    電子書時代,你到任何一個網絡閱讀平臺上,只要能找到這本書,必會發現每一頁上,相當於視頻彈幕的評論和留言都有好多條,大大超過一些爆款流行讀物。人們在這裡表達贊同、困惑和疑問,當然也有人叫看不懂,卻還堅持看下去……可見其實對於哲學,大多數人雖然額頭上掛著大大的問號,卻也並不像通常以為的那樣無人問津,只不過到底怎麼能比較好地入門,一直是個問題。
  • 「米修與木心」作品展在上海開幕 構建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相遇」
    8日下午,旨在呈現其米修與木心的內在關聯和迥異之處,構建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相遇的「米修與木心」作品展開幕式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行。由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和木心美術館聯合舉辦的該展展出了這兩位作者近50件的畫作、以及他們各自的詩集。
  • 在巴黎與上海之間,在詩與畫之間,「米修與木心」來了場跨越時空的...
    1948年,青年木心盼望留法未如願,此後在詩中寫想像中的巴黎。圖說:亨利·米修《無題》 官方圖今天開始,木心和米修的一次合作展覽《米修與木心》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幕,構建一場跨越時空的文藝偶遇。展覽將呈現兩位藝術家詩畫踐行的人生,不僅展出近50餘件畫作,還將展示各自的詩集,通過文學與繪畫兩個維度,帶領觀眾遨遊他們的心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