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比尾巴》,資深教師講解識字等方法,家長:這麼學很高效

2020-12-19 杜du老師說教育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識字單元的第六課《比尾巴》是語文書82頁的內容。

這篇課文以對話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兒歌一共分為兩個部分,一、二小節是第一部分,三、四小節是第二部分。

兒歌通過三問三答的方式,來介紹猴子、兔子、松鼠尾巴的特點;公雞、鴨子、孔雀尾巴的特點。

特點:句式整齊、富有節奏和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充滿了童真童趣。

下面大家跟隨杜du老師的腳步,一起走進這篇文章的學習吧。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比、尾、巴、誰、長、短、把、雨、傘、兔、最、雞」11個生字和提手旁、八字頭兩個偏旁。

2.會寫「長、比、巴、把」等四個字和豎提1個筆畫。

3.朗讀課文,讀好問句的語氣,背誦課文。

4.仿照課文做問答遊戲,積累語言表達。

二、識字

1.偏旁的學習

本課學習的偏旁是八字頭和提手旁。

其中,八字頭容易和人字頭混淆,可以把雨傘的傘和公雞的公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偏旁的不同,然後在重點講解八字頭。

2.關於識字

本課11個生字,我們可以把這些生字分分類再進行記憶。

a.反義詞識記法

其中長短是一對反義詞,可以把它們放在一起來進行識記,再問問孩子們生活中哪些東西長?哪些東西短?

b.基礎字加偏旁

另外把巴和把,音和形都相近。可以一起對比學習,首先我們先認識基本字「巴」,再結合提手旁的學習,再認識「把」。

c.事物名稱識記法

本課有不少關於事物名稱的生字,我們可以把它放在詞語中讓孩子識記,這樣簡單、容易理解,例如:尾巴、雨傘、兔子。

教師讓孩子們聯繫生活經驗,或者拿出圖片讓孩子識記。

(杜du老師建議大家平時和孩子們多玩識字卡片,字認得多了,語文基礎打得牢固了,孩子也越來越有自信,每天幾分鐘,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寫字

在一年級的語文學習中,不要小瞧寫字部分的學習。

那麼這一部分呢?杜du老師覺得是非常重要的,從小打好寫字基礎,讓孩子們受益終生。

那麼在每課寫字的指導上,老師都覺得應該要特別的細,指導要到位。

1.豎提的學習

a.區分:本課需要學習一個新筆畫「豎提」,豎提和豎鉤是容易混的,所以在這一部分要重點強調。

首先,老師可以在黑板上範寫,直接告訴孩子它們鉤的方向是相反的,並讓孩子們去寫一寫,然後老師帶著孩子們念個小兒歌,做做動作就能區分好。

比如:豎提豎提往右提,豎鉤豎鉤往左鉤。

b.寫法

下筆寫豎,到適當處略頓筆,向右上寫斜提,一筆寫成。

2.知識點:易考筆順

本課雖然有四個生字,可是有兩個字的筆順是容易考的,比如:

「長」這個字筆順是:撇,橫,豎提,捺。

「比」的筆順是橫,豎提,撇,豎彎鉤。

3.寫字指導

本課需要寫的四個字,大家可以參照老師語文書83頁的手寫筆記。

四、課文的學習

1.朗讀指導

本課是一首活潑歡快的小兒歌,就好像兩個人做猜謎語的遊戲一樣,一問一答多有趣!所以我們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讓孩子們對讀。

小組對讀、大組對讀、男女生對讀、老師和學生對讀等等。

另外,大家需要注意四個簡短的問句和四個答句通過對比去讀,讓孩子們感受問句末尾的語氣要上揚,答句的語氣比較平緩,另外注意輕聲「的」的讀法,讀得輕而短。

還需要注意的是:朗讀的時候,重音在哪裡?杜du老師用小圓點兒做了標記,大家可以照著示範,然後去讀一讀。

2.理解運用

在理解課文的時候,可以充分的利用插圖來理解意思。

比如,「彎」和「扁」的意思,再讓孩子們想一想「彎」的反義詞是什麼呀?「扁」還可以用在哪些地方呢?

在第二小節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不需要讓孩子知道這是一個比喻句,但是要讓孩子看圖來感受松鼠的尾巴的樣子。再想一想,生活中傘的樣子。

五、課後習題

課後第一題就是要求孩子們背誦課文。

很多孩子在背誦方面缺少方法,只知道死記硬背,這樣背起來很枯燥,而且效率很低。

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們把背誦變得準確而高效呢?

背誦方法指導:

1.引導學生回憶課文的插圖,想一想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呢?

2.想一想每個小結講述的內容都有什麼特點,比如:第二小節的動物有四條腿,還都比較敏捷。

第四小節說到的動物都只有兩條腿,這兩條腿的動物還都長著翅膀,這樣去想是不是能幫孩子快速的背下來呢。

課後第二題讓孩子們照樣子做問答遊戲。

看似就一問一答的形式很簡單,可是這道題要充分的練習才行。

師生輪換一問一答,男女問答,也可以小朋友來問,其他小朋友回答。

書上的問題,做了回答之後,同學們可以發散思維想一想啊:誰的尾巴怎麼樣?誰的樣子怎麼怎麼?還可以讓學生說,其他學生猜一猜。(增加語文課的趣味性,讓孩子們愛學語文。)

相關焦點

  • 一年語文《金木水火土》,資深教師手寫筆記,帶學生打好寫字基礎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識字二《金木水火土》,看資深教師手寫筆記,幫助孩子們高效識字。「識字2」是一篇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的兒歌,它向我們揭示了古人認識世界的一種觀念。就是自然界有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
  • 一年級語文下冊《猜字謎》,資深教師:家長帶學生預習要多講方法
    資深教師告訴大家,千萬不要小看一年級的語文課,每一課內容都比較豐富,有很多知識點等著學生們去學習掌握。另外,在一年級的課文講解中會涉及到許多學習方法,下面就以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四課《猜字謎》為例,展開去學習吧。一、明確目標每課都有其教學目標,那麼這個教學目標也可以理解成孩子的學習目標,這些目標明確了,就有了學習的側重點。
  • 一年拼音學習,資深教師告訴你拼讀技巧,家長:這方法很好用
    很多家長在輔導學生學習拼音的過程中,覺得拼音特別難教,尤其是拼讀,孩子也難以記憶,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要學完拼音的所有內容。整個學習輔導過程,家長會出現煩躁情緒,學生呢,記了忘,忘了再記,反反覆覆的同時,也失去了學習拼音的興趣,那麼怎樣才能進行拼音的高效學習呢?下面請看資深教師杜du給大家整理的幾點方法,讓我們一起走近高效拼讀吧!首先,家長要明確學生的拼音學習,一定要以興趣為先,以讀為主要訓練內容。
  • 一年級的拼音教學,三拼音節拼讀方法多!家長:資深老師講得細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在拼音教學部分,學生們會學到兩拼音節和三拼音節。那麼第一次出現三拼音節時,在語文書的第28頁,孩子們學習gkh的教學中。那麼這一課應該怎樣去學習呢?老師應該怎樣引導孩子們學好三拼音節的讀法,並鞏固練習,使孩子們能夠學以致用呢?請大家一起跟隨資深教師杜du,一起走進這一課,並學習三拼音節吧!
  • 孩子識字太慢怎麼辦?掌握4個識字方法,孩子愛學還記得牢
    經常能在電視上看到許多優秀的小孩子,5歲識字量超過3000多的王恆屹。曾因此在多個節目上亮相。作為家長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後,尤其是漢字。很多家長從孩子2歲起就教孩子識字。但是普遍孩子在沒上學之前識字量很少能超過1000。
  • 神奇的識字魔法師
    王德雷老師畢業於師範院校,經過17年的教學實踐與不斷創新最終研發出一套高效神奇的識字方法,贏得家長和教育界同行的高度讚許。讓枯燥的識字教學妙趣橫生;生澀的漢字過目不忘。引來媒體紛紛報導,並被邀請到各地分享教學經驗。今天記者帶您走近王德雷老師,一同探究這位魔法師的神奇之處!「孩子的啟蒙教育非常重要!
  • 一年《雪地裡的小畫家》,看資深教師細緻講解全文
    二、關於識字1.學習多音字「著」(zháo),著急,作動詞用!在前一課,它的讀音是zhe,笑著。2.平翹舌發音:同學們,需要注意的是兒歌中的「參」是平舌音。「竹」是翹舌音。3.識字方法本課要求要求會認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的識字方法,比如「力」加兩點就是「為」,「力」加上「口」就是「加」,「同」加三點水就是「洞」。看圖記字的方法來學習「牙」,可以讓孩子們看一看大象的圖片,大象的牙齒就是牙的一撇。(多麼形象啊!)
  • 孩子識字早晚真的會影響智力嗎?日本的識字研究,值得家長一看
    在查閱了歷史上著名人物的識字年齡,文壇巨匠歌德,4歲識字閱讀;梁啓超,4歲的時候已經能精讀《四書》了;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3歲開始識字讀書;德國教育家卡爾威特,4歲開始閱讀。如果你說這些都是名人,跟孩子的差距太大,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學習好,識字早的例子。
  • 教幼兒識字,先學漢字還是拼音?
    提起教孩子識字,估計很多家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要不要教娃學拼音。畢竟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先學拼音,然後再用拼音去學認字。但其實教孩子認字的最簡單方法就是直接教,不用先學拼音。為了能讓大家明白這一點,我們需要先了解漢字和漢語拼音的一些基礎知識。
  • 第6課《比尾巴》一線老師說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這樣學很高效
    第6課《比尾巴》是部編版義務教科書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課文,這篇課文以兒歌的形式介紹了6種動物的尾巴,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動物們的尾巴各有什麼特點吧!組詞:尾巴、下巴、結巴、鹽巴。造句:孔雀的尾巴很漂亮。
  • 拋開課本學漢字,效果到底好不好?老教師這樣說
    有個家長考過五個中學生,竟然沒有一個會寫完整「蕹菜、芫荽、砧板、稗子」四個詞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原來,這些字詞都是課本上出現得比較少的詞語,所以在學校沒有集中學習,而家長呢,也沒有親自教孩子認這些字,他們認為等孩子上學了,自然就學會了。
  • 小學一年級語文比尾巴教案
    預設:我見過馬的尾巴。馬的尾巴長長的,和長頭髮一樣。我見過猴子的尾巴,它的尾巴也很長。我見過燕子的尾巴,它的尾巴像剪刀。(3)小結:同學們的知識可真豐富,知道這麼多有尾巴的動物。預設:可以用數筆畫的方法記;聯想的方法記,兩個人站在一起比個子。組詞:比較相比比賽比美比一比設計意圖:小遊戲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再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介紹有尾巴的動物,相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增強了學生對識字的興趣和信心。自然引出課題。
  •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識字教學原則與策略
    當前,學生語文基礎比較薄弱,生活中缺少漢字學習環境,且家長無法提供足夠的學習支持,是「三區三州」語文教師在工作中普遍面臨的實際困難。教師不僅要解決語文課程將口語轉換為書面語的問題,還要幫助學生實現由少數民族語言到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思維的轉化。
  • 2020年寧夏教師招聘考試高中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策略研究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年寧夏教師招聘考試高中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策略研究,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識字寫字教學策略研究   識字與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重點
  • 福廈等地小學語文率先「變臉」 先識字再學拼音
    小學:課本第一冊識字量減少到300字一年級的小學語文課本最大的變化是,以前是先學拼音再識字,現在是先識字再學拼音,這其實是借鑑了過去北師大版語文。市教科院小學語文教研員肖俊宇說,小朋友先識40個字,學會寫17個字後,才開始學拼音。他認為,這種變化的好處是:原先先學拼音,還分聲母韻母,很多孩子分不清,難免有挫敗感。
  • 學習拼音方法很重要,看資深教師整理,幫助學生打牢拼音基礎
    另外,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也有限,所以拼音學習成為了孩子們的第一道門檻,如何幫助孩子們順利邁過它,就需要一些學習拼音的好方法。下面看資深教師杜du給大家整理了幾種方法,這幾種方法非常好用,都是通過反覆實踐總結出來的。
  • 幼兒園開放日,邀請家長看什麼?
    園長說: 家長開放日是幼兒園的常規活動,只有將「指導家長如何看」和「老師自身如何教」兩者有效組合起來,那才是組織家長開放日最大的價值與意義,才是高效的家長開放日活動。 這話聽過太多遍了吧?
  • 幼兒園小朋友識字遊戲,家長老師收藏嘍!(1)
    小朋友在小的時候可以通過簡單的識字遊戲來教育孩子,主要還是通過玩耍給孩子增加興趣哦~家長老師們可以試試~遊戲1:打電話玩法:教師邊做打電話的動作,邊說兒歌:「叮鈴鈴、叮鈴鈴 …… 」全體幼兒接著說遊戲2:照相機玩法:大家面向教師坐好,集體說兒歌:「我有一架照相機,照出照片真像你。我來給你拍個照,馬上把照片送給你。」教師出示大字卡,幼兒用兩手做拍照狀,嘴裡說:「咔嚓」,然後就在自己的小字卡中找出相應字卡舉起來。遊戲反覆進行。
  • 我家孩子0識字基礎,要怎麼...
    針對不同的問題,需要不同的解決方法。今天小Lingo要討論的是完全識字零基礎的孩子,怎麼建立起他們對中文的親近感和學習興趣是問題的關鍵。  第二步:找對方法,事半功倍  到底什麼樣的方法適合自己的孩子呢,很多家長都在頭疼這個問題。
  • 「求求你別再教孩子識字了!」這位媽媽的回懟,值得家長深思
    但是到了二寶就不同了,這兩年家長特別重視早期教育,光是早教的溝通群我就加了五六個。前幾天, 兩位寶媽就在群裡就是否教孩子識字這個問題,進行了一番唇槍舌劍。很多家長會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但效果似乎也不是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