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識字單元的第六課《比尾巴》是語文書82頁的內容。
這篇課文以對話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兒歌一共分為兩個部分,一、二小節是第一部分,三、四小節是第二部分。
兒歌通過三問三答的方式,來介紹猴子、兔子、松鼠尾巴的特點;公雞、鴨子、孔雀尾巴的特點。
特點:句式整齊、富有節奏和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充滿了童真童趣。
下面大家跟隨杜du老師的腳步,一起走進這篇文章的學習吧。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比、尾、巴、誰、長、短、把、雨、傘、兔、最、雞」11個生字和提手旁、八字頭兩個偏旁。
2.會寫「長、比、巴、把」等四個字和豎提1個筆畫。
3.朗讀課文,讀好問句的語氣,背誦課文。
4.仿照課文做問答遊戲,積累語言表達。
二、識字
1.偏旁的學習
本課學習的偏旁是八字頭和提手旁。
其中,八字頭容易和人字頭混淆,可以把雨傘的傘和公雞的公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偏旁的不同,然後在重點講解八字頭。
2.關於識字
本課11個生字,我們可以把這些生字分分類再進行記憶。
a.反義詞識記法
其中長短是一對反義詞,可以把它們放在一起來進行識記,再問問孩子們生活中哪些東西長?哪些東西短?
b.基礎字加偏旁
另外把巴和把,音和形都相近。可以一起對比學習,首先我們先認識基本字「巴」,再結合提手旁的學習,再認識「把」。
c.事物名稱識記法
本課有不少關於事物名稱的生字,我們可以把它放在詞語中讓孩子識記,這樣簡單、容易理解,例如:尾巴、雨傘、兔子。
教師讓孩子們聯繫生活經驗,或者拿出圖片讓孩子識記。
(杜du老師建議大家平時和孩子們多玩識字卡片,字認得多了,語文基礎打得牢固了,孩子也越來越有自信,每天幾分鐘,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寫字
在一年級的語文學習中,不要小瞧寫字部分的學習。
那麼這一部分呢?杜du老師覺得是非常重要的,從小打好寫字基礎,讓孩子們受益終生。
那麼在每課寫字的指導上,老師都覺得應該要特別的細,指導要到位。
1.豎提的學習
a.區分:本課需要學習一個新筆畫「豎提」,豎提和豎鉤是容易混的,所以在這一部分要重點強調。
首先,老師可以在黑板上範寫,直接告訴孩子它們鉤的方向是相反的,並讓孩子們去寫一寫,然後老師帶著孩子們念個小兒歌,做做動作就能區分好。
比如:豎提豎提往右提,豎鉤豎鉤往左鉤。
b.寫法
下筆寫豎,到適當處略頓筆,向右上寫斜提,一筆寫成。
2.知識點:易考筆順
本課雖然有四個生字,可是有兩個字的筆順是容易考的,比如:
「長」這個字筆順是:撇,橫,豎提,捺。
「比」的筆順是橫,豎提,撇,豎彎鉤。
3.寫字指導
本課需要寫的四個字,大家可以參照老師語文書83頁的手寫筆記。
四、課文的學習
1.朗讀指導
本課是一首活潑歡快的小兒歌,就好像兩個人做猜謎語的遊戲一樣,一問一答多有趣!所以我們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讓孩子們對讀。
小組對讀、大組對讀、男女生對讀、老師和學生對讀等等。
另外,大家需要注意四個簡短的問句和四個答句通過對比去讀,讓孩子們感受問句末尾的語氣要上揚,答句的語氣比較平緩,另外注意輕聲「的」的讀法,讀得輕而短。
還需要注意的是:朗讀的時候,重音在哪裡?杜du老師用小圓點兒做了標記,大家可以照著示範,然後去讀一讀。
2.理解運用
在理解課文的時候,可以充分的利用插圖來理解意思。
比如,「彎」和「扁」的意思,再讓孩子們想一想「彎」的反義詞是什麼呀?「扁」還可以用在哪些地方呢?
在第二小節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不需要讓孩子知道這是一個比喻句,但是要讓孩子看圖來感受松鼠的尾巴的樣子。再想一想,生活中傘的樣子。
五、課後習題
課後第一題就是要求孩子們背誦課文。
很多孩子在背誦方面缺少方法,只知道死記硬背,這樣背起來很枯燥,而且效率很低。
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們把背誦變得準確而高效呢?
背誦方法指導:
1.引導學生回憶課文的插圖,想一想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呢?
2.想一想每個小結講述的內容都有什麼特點,比如:第二小節的動物有四條腿,還都比較敏捷。
第四小節說到的動物都只有兩條腿,這兩條腿的動物還都長著翅膀,這樣去想是不是能幫孩子快速的背下來呢。
課後第二題讓孩子們照樣子做問答遊戲。
看似就一問一答的形式很簡單,可是這道題要充分的練習才行。
師生輪換一問一答,男女問答,也可以小朋友來問,其他小朋友回答。
書上的問題,做了回答之後,同學們可以發散思維想一想啊:誰的尾巴怎麼樣?誰的樣子怎麼怎麼?還可以讓學生說,其他學生猜一猜。(增加語文課的趣味性,讓孩子們愛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