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難怪六道仙人最初傳道接收的信徒都是「壞人」

2020-09-13 聽魚漫談

《火影忍者》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動漫作品,看過的朋友,無不為其稱讚叫絕!在《火影忍者》中,六道仙人可以說是神一樣的存在,被人們所尊敬和膜拜。是他親手封印了自己的母親,然後開始了自己的救贖之旅,開創了忍宗,也就有了後面《火影忍者》的精彩!然而在六道仙人傳道的時候,最初接收的信徒竟然都是「壞人」,這一點還挺讓人奇怪的~

像所有傳道士一樣,六道仙人傳道也是徒步行走在這個世間。當然,他一邊行走,一邊做善事。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解決昔年十尾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殘軀。六道仙人與自己的第一個徒弟相遇,是因為架橋的緣故。當時的羽衣,經過一個斷橋,這個徒弟便上來詢問是否需要幫忙過河。其實徒弟心裡想的,是好趁別人需要幫忙的時候,搶走別人的包裹,然後就逃跑的。這明顯是賊人的行徑,但也沒辦法,畢竟這個世界形形色色,總會有人從事各種各樣的職業~

羽衣沒有責備這人,畢竟他也沒有資格責備別人。所以在見到他準備欺騙另外一個路人的時候,羽衣好心提醒。但也正因為如此,等於是斷了別人財路。小夥準備發飆,但在羽衣眼神的威懾下,只得作罷。而羽衣,則繼續做自己的事情,他打算把橋修好,方便大多數人。也許正是因為他堅持不懈地伐木修橋,觸動了這個小夥,也慢慢觸動了周圍的人。

當橋修好以後,羽衣決定前往下一個地方!而此時,這個原先是小賊的小夥,便決定跟羽衣同行。羽衣沒有拒絕,也許正因為他也明白,「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絲的善念存在吧,所以羽衣並沒有拒絕他。他允許他同行,兩人一起繼續做善事。而這個小夥,也就正式成為了羽衣的第一個徒弟。

人之初,性本善,善念存在於人心。一個人如果多做善事,就會得到別人的誇獎和稱讚,就會因此感到愉悅,也就會因此而繼續行善下去。在兩人繼續前行的途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信徒加進來,而加進來的諸多信徒,大多數都源於那些曾經守在斷橋邊行騙的「小賊」!如此之多,都是賊,也都是壞人,但六道仙人卻是來者不拒~

也許,普通人早已習慣了別人的善念,所以並沒有更深刻的覺悟;而壞人一直做著壞事,所以更能在行善中體會到快樂和愉悅吧。六道仙人並沒有因為他們曾經是壞人而拒絕他們,他欣然接收那些願意相信他信念的人,攜手走下去,繼續悟道,體驗人生的意義。而也是在自己信徒的建議下,六道仙人創造了「忍宗」,成為後世人稱頌的忍宗始祖!

好了,以上就是二妞關於「六道仙人」傳道的看法了,不知大家覺得二妞說的對不對,如果你也認可二妞的觀點,請點讚、轉發支持一下,原創不易,期待您的留言和評論,我們下期再見。

舉報/反饋

相關焦點

  • 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是否正確
    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出自三字經,就是說一個人剛出生時,內心充滿善良,而沒有惡念。三字經流傳了幾千年,在古代是幼童啟蒙第一篇必學的課程,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任何人懷疑這句話所說的道理是否正確,本人認為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是錯誤,而且錯了幾千年。
  • 「人之初,性本善」的答案在後兩句,讀的懂你就知道該幹什麼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之初,性本善」是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知道的,《三字經》的第一句話其實都已經告訴我們了,每個人最初的本性其實就是一樣的,但是這麼久以來還是有人不斷的懷疑人性是多變的,古往今來討論這個話題的爭論不休。
  • 孔子說,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對還是錯
    孔子說,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對還是錯是對的。人之初性本善。是指的人人具備向善向好心。所以長期的道德堅持感化,會對一個地方的德政產生影響。這並不是說,這其中沒有反覆,沒有低谷。五代十國時期如人間地獄,宋開國是不是興仁,正法又興旺了一段時間。
  • 人之初,性本善是什麼意思,我有不同意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是《三字經》的第一句,關於這句話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風景秀麗的山村,有個叫周處的人,父母在他年少時就去世了,因為平時沒人教導,本來心性善良的周處性情變得十分暴烈,經常欺負村民,時不時就把村民打得頭破血流。
  • 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是對的嗎?荀子有不同看法
    歡迎大家來到大學有術,關注博博,和博博一起淺談哲學在我們的小學課本中學過這樣的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這是我國古代儒家亞聖孟子所說的話。圖為孟子的簡介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我們都知道孟子作為儒家亞聖,他的主要思想也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性善」論是他「仁政」的理論基礎。
  • 我們記得「人之初,性本善」卻忘了後面兩句……記杭州殺妻碎屍案
    我們只記得:人之初,性本善,卻常常忘了後面兩句:性相近,習相遠。我們可以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同樣不應該低估人性裡惡的成分。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天使和一個魔鬼,大多數時候天使佔上風,但有時候魔鬼也會被釋放出來。真正的魔鬼並不可怕,化身為惡魔的人才最可怕。
  • 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三字經,作為一本傳統的啟蒙教材,主要是想給我們表達的中國的「仁,義,誠,敬,孝。」小時候雖然不是很理解是什麼意思,但是依然能背得很流利。接觸到的人性的醜陋越多,就越開始懷疑,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 周國平問:誰說「人之初,性本善」?
    周國平問:誰說「人之初,性本善」?1.外在的眼睛看見現象,內在的眼睛看到本質……其實表明了大部分人看到的是世界的外在運轉與變化,也有一些人看到了真理、美、生命、心。2.如果不覺醒,哲學就只是邏輯,信仰就只是姿態,經典就只是文獻,教育就只是培訓,生活就只是遭遇,一切都仍然是外於自身的……與第一句相似,不同的是突出了大部分人的意志,就是那些短句的最後二字。3.誰說「人之初,性本善」?你見過小孩子殘忍地虐殺小動物嗎?他們能把小鳥活活玩死。
  • 世人皆知「人之初性本善」,很多人卻忘了,後面還有一句才是重點
    說到「人之初,性本善」,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句話告訴我們,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蘊含勸人向善的意味在裡面,語出自《三字經》,雖然時至今日,《三字經》的作者到底是不是王應麟還存在爭論,但絲毫不影響它是一部被世人公認的經典傳統啟蒙讀物。
  •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爭議性話題探討
    說人之初性本善,這個本來是我們幾個師兄弟在探討這個三字經啊,但突然我的導師問了我們一句話,說三字經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說你們幾個思考過沒有啊,說人這個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實際上,後來我們幾個呢?但最後判定的說沒有強姦,兩個是兩廂情願,但是他有家庭,他這個出軌,那你說這是善還是惡,但是現在我們認為啊,雖然說你沒有強姦別人構不上座監獄的標準,但是毫無疑問呢,他受到了全國人道德的譴責麼,這個人道德品質上這個壞人,那麼判斷他是個壞人啊,這個判斷是由什麼判斷的,不是用法律啊,法律上從來沒人說一個人出軌這個人就是壞人,這個人就要坐監獄。
  • 人之初,既不是「性本善」,也不是「性本惡」,那是什麼?
    《三字經》第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幾乎是婦孺皆知,人人都會背誦。但人性到底是善是惡,大家也是爭論不休。亞聖孟子提出了性善論,他認為人性本善;人性的向善,就像水往低下流一樣。人性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下流的。於是《孟子·告子上》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 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荀子曰人之初性本惡,誰對誰錯
    一個認為「人之初性本善」,另一個認為「人之初性本惡」。孟子和荀子誰對誰錯呢?同時儒家門徒,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來的結論也不同。荀子的思想與孟子的思想,一個惡,一個善,形成了針鋒相對。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中提出,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代表著積極進取;而荀子則代表儒家的右翼,代表著悲觀保守。這種說法雖能令人一新耳目,但不免過於簡單化。
  • 日本研究證實人之初性本善:嬰兒也有同情心
    古語說,人之初,性本善。這一說法得到了科學支持。日本一項研究顯示,出生才10個月的嬰兒也許已會同情弱者。  京都大學和豐橋技術科學大學的研究小組,讓出生10個月的20名日本嬰兒各看20秒鐘動畫,讓四處轉動的藍色球體和黃色立方體在動畫中分別充當「攻擊者」和「被攻擊者」,藍球不斷追趕並撞擊、擠壓黃色立方體。
  • 孟子為什麼說:人之初,性本善?歷史上有無人之初,性本惡之說?
    三字經是我國傳統啟蒙學第一書,全書1140個字,開篇便是「人之初,性本善。」將人們引入到人性的探索與研究中,也把教育與道德緊密連接在了一起。關於人性,在中國傳統思想裡,其實存在著三種不同的觀點。孟子圖其實除此以外,中國文化裡還存在著「性惡論」、「性不善不惡論」。荀子提出了「性惡論」。荀子認為人性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性不善不惡論」是告子提出來的。
  • 亞坤夜讀丨人之初 性本善?(有聲)
    《三字經》中的第一句話說「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的意思不難懂,用我給女兒的解釋就是,每個寶寶生下來的時候,都是一個聽話的乖寶寶。這個思想原本是孟子老先生提出來的,說是人天生性善,有惻隱之心,有仁義禮智的道德之心等等。
  • 你還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嗎?看了這個你就明白了
    大家都祈求是不是可以將2020重啟。2020年的開頭並不美好,接二連三的噩耗讓人心情煩悶。2020年1月23日,武漢這座千萬人口的大城市決定「封城」,2020年1月26日科比去世,2020年1月30日,飾演《暖春》中的小花爺爺田成仁去世,再到持續四個月之久的澳洲火災,再到東非蝗災,再到最近的涼山火災。這一系列的不好的事情其實並沒有什麼聯繫,但接二連三的噩耗,讓這個寒假失去了原本的快樂。
  • 柯南:人之初性本善溫暖如春的貝爾,誰知道她背後背負了多少秘密
    貝爾摩德是BOSS高級幹部,擅長易容術與變聲術,她本就是負責搜集情報和完成暗殺任務的,可讓人特別不理解的就是貝爾摩的在明確了柯南的真實身份後,不僅沒有上報組織,人之初性本善溫暖如春的貝爾而且暗地裡還多次保護柯南,這其中是有什麼隱情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嗎?
  • 真正看懂火影的人,是知道火影裡是沒有壞人的
    《火影忍者》作為民工漫中最為成功的漫畫之一,陪伴了無數人的青春,不論是茶餘飯後,還是線下聚會,《火影忍者》都是最好的話題之一。如今《火影忍者》已經完結,可你有沒有發現,其實火影忍者裡面的反派角色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十惡不赦的壞人。
  • 究竟是人之初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心理學家這樣說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孔子認為:「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卻稱:「人之初,性本惡」。在心理學界,洛克提出心靈的「白板說」,指的是人出生時,心靈猶如一塊白板,最後呈現什麼狀態,取決於後天的描繪。另外,現代科學都是從哲學中應運而生的。由此可見,心理學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學科,它來源於現實。心理學的任何現象都必須和現實條件相聯繫。如果單獨理解心理學,就如同天書一般,不免會陷入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比如常見的登門檻效應,指的是人們可以對他人提出小的請求,後逐漸擴大請求,以此來達到自己的最終目的。
  • 封面高考作文輔導207:人之初,性本善
    (60分)「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天性。「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心地善良,與人為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如今有些不大認可這些傳統觀念。有人說:」過分的善良,只會讓自己吃虧。「有人說:」毫無保留的善良,只會讓人得寸進尺。「也有人說:」你小心翼翼的善良,最終變成你最大的懦弱。「這引起你怎樣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