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魏碑:龍門二十品產生的背景

2020-12-22 漢府古文化

龍門二十品是北魏龍門石窟造像題記二十種的統稱, 它繼承漢隸向唐宗楷書演變, 集中代表了北魏書法獨特的藝術風格, 在我國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魏碑書法從產生到衰亡又到中興, 是政治維新思想在書法領域的反映。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南郊13公裡處伊河兩岸龍門東、西兩山的峭壁間, 是繼雲岡石窟之後開鑿的。營建雲岡石窟的北魏王朝, 在結束十六國混戰, 統一北方之後, 逐步建立了一個以鮮卑拓跋部落貴族集團為主的政權。

隨著北魏王朝佔據整個中原地區, 當時的國都平城 (今山西大同) 地理位置偏北, 很難控制全局, 而歷代名都洛陽優越條件遠遠超過了平城, 定鼎伊洛已勢在必然。審時度勢的孝文帝於太和十八年 (公元494年) 遷都洛陽。孝文帝是我國歷史上少數民族中有遠見、有作為的政治家。其後, 他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 主要是實施漢化政策。

佛教傳入中國後, 中國的統治者便意識到佛教造像對民眾強大的教化功效。所以, 佛教造像一傳入中國國土, 就得到統治者高度重視並為其所用。為了發願顯德, 作為佛教造像的副產品, 佛像的底座周圍或者其他空餘部位往往刻有造像人名和發願詞, 我們今天將這些同佛像一道流傳至今的石刻文字, 稱之為造像記。造像記在中國的出現源於中國上千年的石刻技藝和書法藝術底蘊, 並深深地烙上了中華民族本土文化的印記。

龍門造像題記有三千六百種左右, 是研究我國古代書體演變和書法藝術的實物資料。北魏造像記的產生、興起與北魏時期的社會政治制度、經濟基礎、宗教信仰、審美觀念息息相關, 密不可分。北魏政權雖然入主中原, 總希望能找出能為自己政權服務的理論依據。佛教修身處世、善惡報應的思想, 能夠融化民族矛盾, 銷蝕人民的反抗。

其次, 北魏遷都洛陽, 卻有少數胄室重臣, 目光短淺, 反對南遷鼎洛。為此, 孝文帝再三曉明大理大義。後下詔令:遷洛之人, 死葬河南, 不得還北。這就徹底斷絕了那些告老還鄉、返回故土者的退路。既然生不能還鄉, 死亦不能還北, 唯有刊石紀終, 傳示來世。這不能不說是刺激誘發造像記興起的原因之一。

龍門二十品是魏碑的代表, 它的興起還與民族、政治、地域、個性氣質、審美取向有較大關係。鮮卑族原是遊牧於松遼之間的少數民族, 粗獷、豪放、鋒芒畢露的書風, 恰是少數民族文化和漢文化融合的產物。

相關焦點

  • 古代歷史古文字,漫畫魏碑,楷書之祖
    哥哥「魏碑」卻長時期被人們忘記了。人們直接稱「唐楷」為楷書。直到清朝末年的學者康有為和書法理論家包世臣,因厭惡自明清以來把唐楷演化成卑弱庸俗、毫無生氣的「館閣體」,故而提倡「魏碑」,使這個哥哥有了出頭之日。「魏碑」以雄渾厚重,古樸粗獷的字體,異彩紛呈的多變風格,令人耳目一新。於是書法家們如同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一樣,把魏碑的「片石隻字」都視為寶,掀起一個尋覓、收集、學習的熱潮。
  • 魏碑書體創作參考(筆畫)
    魏碑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碑刻書法作品的統稱。魏碑原稱北碑,在北朝相繼的各王朝當中,以北魏的享國時間最長,後世就用「魏碑」來代稱包括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在內的整個北朝的碑刻書畫作品。魏碑多在懸崖峭壁上刻像造石,故碑刻居多,其碑版、墓誌、塔銘、造像題記、幢柱刻經等數千萬計。
  • 世界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庫:龍門石窟,精華看點總結!
    洛陽龍門石窟的誕生與雲岡石窟一樣,皆因北魏。當年孝文帝決定把都城從大同遷至洛陽,正式遷都前,就開始了龍門石窟的開鑿。雲岡石窟僅歷經北魏一朝皇室大規模營修,而龍門石窟則歷經北魏、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明、清等10多個朝代陸續營造長達1400餘年,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整個龍門石窟景區面積不小,包括東山石窟、西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園四個部分。以伊水為界,石窟密布於東西兩山峭壁上。
  •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01孫伯翔:魏碑第一高手
    ——題記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01孫伯翔:魏碑第一高手 【李金河評】 天津孫伯翔先生乃當代碑書第一高手。 魏碑書自清末至今名家可數:康有為、趙之謙、張裕釗、李瑞清、曾熙、陶浚宣及徐生翁等。成功者如:康、趙、徐,毀譽參半如張、李、曾,近於失敗者如陶。 碑書不外方筆、圓筆、方圓結合、碑帖結合等幾種路子,況大興於清末,歷史留下的開創空間足夠大。碑書大家問世時間間隔之短史上所無。
  • 張大千的16幅精品書法展,取法魏碑自成一體,網友:字跡太誇張
    張大千張大千書法取法魏碑,但是在魏碑的原有基礎上,張大千改掉了魏碑的的方圓之體,以修長之姿表現了字體的遒勁有力,體現了張大千的性格和胸懷坦蕩,一掃漢隸的沉穩文靜呆板大有金戈鐵馬之勢碑即為刀刻彰顯的書法,與真跡相距甚遠,學魏碑,若刻板地按碑帖描摹,必然呆滯死板。在書法中要產生厚重骨力,參雜魏碑風味必有效果。張大千先生的書法,碑味較濃,靈動感強,是學魏碑的正確途徑。張大千不論是書法或是繪畫上,最大的問題是摹古有餘,創新不足。晚年的線條和中年相比沒有進步。徐悲鴻把張大千拔得太高了。
  • 老照片|周總理在龍門石窟看上這東西,因湊不夠500元錢而放棄
    今年,是洛陽龍門石窟成功申遺20年,洛陽人民難忘周總理:當年,因為沒有湊夠500元錢,他最終沒有買走自己喜歡的東西!龍門石窟工作人員至今記得,1973年10月,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周恩來覺得自己的身體還不錯,於是陪同來訪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一行前往河南洛陽,並專程趕往龍門石窟參觀。這是周恩來的最後一次外出視察。
  • 魏碑珍品非它莫屬,問題就在於書法家為自己的父親所寫所刻
    文/一者《鄭文公碑》摩崖刻石,魏碑名品,在北碑書法史上有重要地位,該碑的地位之高表現在幾方面。首先該碑的書寫者是北魏著名書法家鄭昭道(公元455—516年),鄭昭道出身於名門望族,其家族是中原地區四大望族之一,並與與當時皇室有著姻親關係。
  • 龍門石窟展驚現「大唐返回艙」
    廣東省博物館的《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今天開幕,是疫情發生以來的首個新展展品來自洛陽龍門石窟研究院,眾所周知,龍門石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最著名者,是其中的奉先寺盧舍那大佛,據說是按武則天的面容雕鑿而成。這些不可移動的石像當然不可能搬來廣州,所以展覽中大多是些考古發掘出來的殘損佛像,儘管如此,85件文物(其中一級文物11件)也足以窺見龍門石窟的煌煌大觀。
  • 書法家趙恩:強化魏碑特色 邁出書寫新路
    趙恩酷愛魏碑。幾十年如一日。在魏碑之世界裡,趙恩強化魏碑特色,邁出書寫新路。他涉獵良多:碑刻、墓誌、摩崖造像、殘紙等,日久經年,感觸頗深。魏碑之魅力,遠不止其方,遠不止其強,更不止其表象。趙恩自言雖習碑數十載,然始終不得通其道。
  • 啟功:龍門石窟書法是刀刻,不是毛筆寫的,三層涵義,千萬別誤會
    有讀者朋友問:啟功說洛陽《龍門石窟造像題記》是刀刻的,而不是毛筆寫的,到底對不對?該怎樣理解?其實啟功先生的話,特別是對於書法的理解,往往有其獨到的見解,不能簡單從字面上去理解。對於「洛陽《龍門石窟造像題記》是刀刻的,而不是毛筆寫的」的理解,這話其實有三層涵義,千萬別誤會——其一,毛筆寫字和用刀刻字是不一樣的啟功先生曾談到,毛筆寫字是一揮而就,線條是圓潤的,這是「筆法」。魏碑一類刻石的字,線條是方的,一個筆畫(例如橫畫),至少要上下左右四下而刻成,這是「刀法」。
  • 學習書法從楷書「四大家」還是「魏碑」入手更好?
    我認為學習書法不管是從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入手,還是從魏碑入手都能達到「初入規範,建立基礎」的學習目的,是學習四大家的一種或魏碑的一種入手主要看學習者自身審美的具體情況而定,我國歷代書法家留下了豐富的書法經典碑、帖都可選擇學習,這樣才有百花齊放,流派眾多的書法藝術出現,也利於自身的書法藝術選擇與發展!
  • 專訪「雲岡杯」首屆全國魏碑書法雙年展特等獎、一等獎獲得者
    談及與書法結緣,陳守斌回憶道,小時候村子辦的戲班裡有一個叔公喜歡寫毛筆字,每逢過年都會為村裡人書寫對聯,從那時起,他就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看到喜歡的字體就模仿著寫,現在主攻魏碑。「書法功夫,在朝思暮想、洗濯磨淬、日積月累。」回顧近40年學習書法的歷程,陳守斌說:「我沒有抄過近路,下的都是笨功夫。所謂『取法臻乎上,馳毫雅且新』,正是日積月累而來的。」
  • 《明日方舟》危機合約龍門中轉站怎麼過 龍門中轉站通關攻略
    導 讀 明日方舟危機合約龍門中轉站怎麼通關?
  • 《明日方舟》龍門新街怎麼過 龍門新街通關打法思路指南
    導 讀 明日方舟危機合約龍門新街怎麼通關?龍門新街是本次危機合約輪換地圖之一,整體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 【龍門視點】龍門學宮——龍門中學 五百年文教一脈相承
    鮮為人知的,肇建於1929年的龍門中學,最初的校址是在明清龍門學宮,延續龍門文化教育事業與脈絡,昭示著龍門人弘揚中華文化、追求真理與科學的決心。當龍門中學從龍門學宮舊址搬至龍門西門外西林河畔時,又擁有了絕佳的辦學環境——此為龍門萬壽寺舊址、清初龍門八景之一「祝聖曇花」所在地。人賴天地之養,文得江山之助。
  • 「詩之龍門」點亮「古都夜八點」
    8日晚,「詩之龍門·畫舫詩會」在龍門石窟景區畫舫遊船上舉行。  為創新夜遊產品、豐富消費業態、激活文旅消費,龍門石窟近日全新推出「詩之龍門」主題夜遊活動,打造「古都夜八點」夜間文旅消費品牌,擦亮洛陽文化旅遊名片。龍門石窟圍繞「夜遊龍門」主題活動,精心定製了「詩樂伊渡·伊水禪意遊」「尋悟梵境·石窟品鑑遊」「靜心悠賞·伊闕勝跡遊」三大特色線路,受到遊客的追捧。
  • 【古都夜八點 相約洛陽城】龍門夜色 美文欣賞
    我市自4月10日起推出「夜遊龍門」參觀項目,進一步點亮「古都夜八點」,深受廣大遊客的歡迎和追捧。今日推薦「夜遊龍門」優美散文兩篇,和文人一起暢遊龍門夜色。01文藝百花趙克紅|夜遊龍門 夜幕降臨,華燈初放。洛陽成了光的世界,燈的海洋。
  •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去古都洛陽龍門石窟是必去景點!
    共有97000餘尊佛像,其中西山石窟是精華部分,包括盧舍那佛像和「龍門二十品」。龍門石窟位於中國河南省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和香山崖壁上,經過自北魏至北宋400餘年的開鑿,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3600餘品,多在伊水西岸。數量之多位於中國各大石窟之首。周圍環境清幽,景色宜人,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
  • 大師|為有獨立最難求:雄渾奇崛又飄逸的魏碑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於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為有獨立最難求:雄渾奇崛又飄逸的魏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