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一位胸懷天下的詩人,潮州這片土地的開路人

2020-12-04 史海魅影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自幼飽讀史書,精通國史,他出生於書香世家,祖祖輩輩都效忠朝廷,而他也從小立下志向,在顛沛流離父親去世之後依舊不改初心。他早年就中進士,之後便名正言順地走上仕途之路,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韓文公,昌黎先生,他當之無愧。

他身份多重,他寫的詩詞雖然比不得李白的豪邁浪漫,比不得杜甫的深邃悲愴,也比不得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也沒有李賀那樣的鬼才,更沒有賀知章的運氣和一生順風順水。可是韓愈,他的詩,自成一派,很真實。他不會像其他文人一樣,或譏諷,或抱怨。他的詩詞很平淡地記錄真實,記錄自己的感受和民生疾苦。我認為韓愈是一個行動派,他少了其他文人的文藝,才華沒辦法和李白還有杜甫李賀等大咖相比。可是他不僅僅是一位詩人,他還是朝廷的官員,他還是一個政治家,他的內心可不僅僅只有那些文學詩詞歌賦,他的心裡,裝著的,是天下蒼生,是大唐盛世表面下的人間疾苦。而不僅僅是自己的失意或得意,悲歡或喜悅。

唐宋八大家,原以為只是看文人的文學造詣和藝術功底即可。可是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韓愈為什麼會成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呢?論文學詩詞歌賦,那李白杜甫絕對不遜色於韓愈,李白浪漫豪放,杜甫現實憂鬱,跟這兩位比起來,韓愈的詩詞之作還有他詩歌,最多只能算是小清新。畢竟文人大咖在唐朝那個時代真的是太多了,而且百花齊放各種風格都有。那麼韓愈成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不僅僅只是因為文學造詣這塊,還有就是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為唐朝為國家做著貢獻,是絕對的政治家、思想家。如果說其他詩人,例如杜甫只是胸懷天下,憂國憂民,那麼韓愈是真正把心懷天下付諸實踐的那個文人。

翰林創風月三千首,可踏踏實實的吏部韓愈,絕對是散文大家。即便文無第一,可韓愈的胸懷,還有他俯下身子離開宮廷貼近大唐盛世的人間夾縫裡,去窺探民間疾苦,是所有文人裡的第一人。

一個經典的例子,韓愈被貶潮州。"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天威難測,天子一怒,遂韓愈就被下放到了潮州這個蠻荒之地。韓愈不痛快是真的,從他的詩句中就能體現到。可是他沒有像其他被貶的文人那樣,寫出諷刺或者自嘲的詩句。一句欲為聖明除弊事,把韓愈一生都說盡了。最後兩句詩,他淡定從容地交代自己的後事。這首詩沉重,卻絲毫沒有一點點抱怨或者自暴自棄的表現。

韓愈是個文人,祖祖輩輩都身居官職,且不論官位高低,至少家境優越,書香世家。就算後來韓愈早年喪父,他一直跟隨兄嫂,顛沛流離卻也並未見過潮州這種偏僻荒涼的地方。同樣都是大唐盛世,同樣都是天子腳下,跟那些滿是歌舞露臺、鬧市街巷的長安城相比,竟如此荒涼衰敗,落後的仿佛原始的蠻夷之地。韓愈此刻慌了,並且立即下定決心,前文說了,韓愈是實幹家,他說幹就幹。

潮州的百姓愚昧無知,遇到自然災害收成不好不是開墾荒土,而是把家禽野雞野兔扔進河裡去驅邪,這裡的人世世代代從來沒有接受過教育,幾乎人人不識字,於是韓愈就興辦學堂,扶持教育。這個措施,絕對是治療潮州的一個重要措施。

潮州經常有鱷魚出現,鬧得人心惶惶,愚昧的潮州人民只知道往河裡扔家禽去祈禱。於是韓愈驅鱷除害,徹底讓鱷魚消失只裡潮州百姓的噩夢裡。他還把這裡原始的奴隸制度取締,要求下放奴隸,改善這裡幾乎一切的不良習俗。

他還獎勵農桑,實實在在的把中原文明傳播到了這裡,實實在在的把這個曾經是蠻荒的地方,變成了天子腳下又一個文明美麗的地方。他是韓愈,是絕對的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他任何一個文人絕對做不到他這樣,無論身處何地,無論是被貶還是升官,都始終傳播著中原文化、人文精神。後來潮州人民把那座山命名為韓山,還建了韓文公祠,不僅僅是為了紀念韓愈。更是為了感恩。是韓愈讓整個潮州改頭換面,煥然一新,以往在潮州的官員,都是想方設法的離開,或者放任潮州百姓不管,潮州也就變成一個愚昧的地方,直到韓愈的到來,才真正讓潮州這片土地,有了新的生命。

那麼韓愈,他給這片土地賦予新的生命的回報,就是他永永遠遠地融進了潮州這片土地。他收穫了自己的一片小江山。潮州的人換了一代又一代,可韓山永遠在那裡不變。韓文公祠每年都會有無數人來參拜,不因為別的,在潮州人心裡,早已一片潮州盡姓韓,這也是對他最好的歌頌和讚揚。他是韓愈,永遠的昌黎先生。

我是史海魅影,關注我為歷史點讚。

相關焦點

  • 明朝的潮州面積比現在大,韓愈在此寫下名篇
    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潮州等四市的地級行政單位,應是在東晉末年(公元413年),即晉安帝義熙九年(公元413年),朝廷在此設立了義安郡。義安郡治所在海陽縣,位於今潮州主城區西北不遠處,亦可視為潮州主城區。南朝梁時,這裡設省府瀛州,仍在義安郡海陽縣。但南朝陳撤銷瀛州建置,改為義安郡。後589年,隋文帝楊堅出兵平定南朝,天下一統,義安郡也隨之消失,改稱潮州。
  • 韓愈:不虛南謫八千裡,贏得江山都姓韓
    說起他,潮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雖然他治理潮州的時間並不長,可潮州人卻以一切方式表達對他的思念和紀念。 韓愈的潮州之行,是他人生的貶謫之旅、苦難之旅,可對潮州人民而言,卻是一件幸事,一種福分。 他最終也在潮州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韓文公走馬牽山:819年韓愈抗洪日記,記潮州那年的水災
    韓愈才學高深,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貶了,但已經52歲的他,一身子老骨頭,實在是不想再被折騰了。他幾次寫信給憲宗,苦訴自己年老體弱,一不小心就會折在這裡,希望皇帝能調走自己。
  • 韓愈一首令人感慨萬千的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其實韓愈除了散文之外,那麼他的詩,也是同樣寫得非常不錯。韓愈也正是由於在散文方面的成就,使得他成為了「唐宋八大家」裡的第一位大家,他的散文對於後世,可以說是起到非常深遠的影響。那麼小編今天不與大家聊他的散文,來分享一首他的詩,這首詩同樣是一首非常經典的作品,那便是他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這也首詩相信有很多的朋友,也都是非常的熟悉。
  • 被貶潮州後,韓愈鬥魚又抗洪,在此地呆了短短8個月後千古留名
    韓愈才學高深,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貶了,但已經52歲的他,一身子老骨頭,實在是不想再被折騰了。他幾次寫信給憲宗,苦訴自己年老體弱,一不小心就會折在這裡,希望皇帝能調走自己。那他是怎麼被貶到這裡的呢?周臣《北溟圖》這裡的鬥魚其實是殺鱷魚,韓愈在自己寫的《鱷魚文》中記述了這一件事,當時潮州的惡溪裡鱷魚眾多,百姓對此苦不堪言,韓愈到此後,多次到河邊勘察,然後了一頭豬和一隻羊,獻祭給鱷魚吃
  • 早晨朝堂進諫晚上被貶千裡之外,韓愈這首唐詩七律可謂字字泣血
    這首唐詩的題目是《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可謂是韓愈「字字泣血」的唐詩。這首唐詩的創作有深刻的社會背景,那就是當屬的皇帝唐憲宗想要「迎佛骨入大內」,韓愈極力反對,上了一道表,就是《諫迎佛骨表》。韓愈從儒學的角度極力反對,惹得龍顏大怒,差點丟了性命,幸虧同僚的求情,唐憲宗才答應饒了韓愈的性命,發配到潮州任刺史。
  • 韓愈:事關國計民生,退之不退;論及文道忠勇,文公愈高
    幸虧時任宰相裴度、崔群等人一力求情,韓愈才最終被貶嶺南,刺史潮州。這也是他艱難仕途中第二次被貶遠州。我們在佩服韓愈忠直敢諫的同時,卻也無法理解他的不計後果,不顧前途,尤其在我們了解了他求仕的坎坷和出仕的艱難之後。
  • 韓愈晚年結識一高僧後,真的信佛了嗎,韓愈:我一成不變!
    幸好宰相出面講情,韓愈才被從輕發落,貶謫到荒遠的潮州去了。據野史記載,韓愈初到潮州時,在路上遇見一個老和尚,一對門牙翹出了嘴唇。韓愈頓時大起憎惡之心,恨不得敲掉對方的齙牙。不料,韓愈剛安頓好,次日就有人送來一個小包裹,打開一看,竟然是一對門牙。來人告訴他,這是大顛禪師自己敲落的牙齒。
  • 52歲韓愈早晨上了奏摺,下午就被貶8000裡外,一首唐詩寫盡心酸
    唐憲宗好佛,決意將佛骨迎入宮中祭拜,韓愈極力反對,寫出了著名的《諫迎佛骨表》。唐憲宗為之大怒,下令將其貶往距離京城8000裡之遙的潮州。52歲的韓愈年過半百,一片忠心受到如此待遇,苦心無人理解,寫下了這首令人心酸的唐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 《舊影潮州》增訂再版|傳統攝影下黑白的潮州歷史與風物
    潮州八景的舊時光魯迅在《再論雷峰塔的倒掉》裡寫道:「凡看一部縣誌,這一縣往往有十景或八景。」誠然這篇文章中提出的,是對國人貪大求全的「十景病」的批判:「我們中國的許多人……大抵患有一種『十景病』,至少是『八景病』」。
  • 沒有安史之亂,「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可能也就是個二流詩人?
    如果一個重大歷史事件如安史之亂的出現,不能在淘汰與報廢的意義上影響到詩人作家們的創作,那它基本上就是被浪費掉了。而安史之亂居然為中國推出了最偉大的詩人:杜甫。這是安祿山、史思明沒有想到的,這是王維、李白、肅宗皇帝沒有想到的,這也是杜甫自己沒有想到的。
  • 古詩賞析第二十首: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
    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平定「淮西之亂」,其後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諡曰「文」,因此又稱「韓文公」。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 韓愈:一個孤兒憑什麼當唐宋八大家之首?因為他一輩子都是硬漢!
    上次寫劉禹錫,不少網友留言「又是一個冷門詩人」。我當時都震驚了,劉禹錫居然都算冷門詩人了?他的《陋室銘》如果按照現在的說法,怎麼也得算是百萬級別的爆款文了吧!我隨便說前面兩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你肯定接的出後面那句「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潮繡、潮雕、美女、潮塑、潮劇、功夫茶、潮州菜,潮州瑰寶甲天下
    水靈靈地氣哺育的潮州文化,最動人處,便是潮州女的繡花抽紗。昔時潮州女俗,百金之家不晝出,千金之家不步行,日勤女紅;小小女兒,五六歲年紀,就要倚著花規,開蒙教習。千百年民風滋潤,潮州女子,便個個能繡。因著地理和文化,這些潮州女子,又都人人穿了一雙木屐。潮州地處亞熱帶,天氣溫潤多雨,穿木屐可以避溼氣,浴後赤腳著屐,又很舒適方便,木屐夜行有聲,深巷幽幽,歹人又難以作奸。潮州女便在這種環境氛圍裡,在花針下繡規前,培養了一份恬恬淡淡的心性和一份精精巧巧的繡工。潮州古城,其實也是水的天下。潮州有東湖、西湖和一十八池,這些清波澄澈的水面,涵育了潮州的一方民氣。
  • 記錄|潮州茶簡史
    潮州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文化傳統獨特旅遊景觀秀美,民資僑力豐富既特色鮮明,又開放兼容構成了富有魅力的潮州。潮州話、潮劇、潮州工夫茶潮州菜、潮繡等無不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而起初的潮州,耕地面積不足百姓苦不堪言,直到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這座城。
  •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兩度被貶,韓愈真的認命了麼?
    按理說一次被貶,不會就此心灰意冷,那麼韓愈到底經歷了什麼,讓他在剛剛知天命的年紀就發出如此感慨?這就不得不從唐朝中期的局勢和韓愈的際遇開始講起。如果換作其他人,這輩子要麼在無休止的考試中度過,要麼心灰意冷隨便找個差事,時不時做個詩篇抒發一下懷才不遇的心情,這輩子就這樣籍籍無名地度過,待到後世因詩篇而被人們所知。
  • 韓愈的這首經典詠雪詩,僅28字就描繪了雪景的靈動灑脫,令人陶醉
    提到雪,這是大自然中最為美麗的景象之一,以其純淨白潔的特點,贏得了歷朝歷代眾多詩人詞人的讚美。在他們的筆下,雪呈現出了各式各樣的姿態:它既可以孕育生命又可以冰凍所有,它既可以禪意滿滿又可以純淨靈動,它既可以壯闊波瀾又可以淺淡孤獨。
  • 讀幾首詩詞,騎驢的詩人,都是什麼級別
    其中有一個位置,不知道是用「推」字還是用「敲」字,他正在做著推敲的手勢,不料卻撞著了時任京兆尹的韓愈。《浪仙騎驢》官路騎驢突尹騶,尹曾罵佛去潮州。卻從渠問推敲字,千古詩人作話頭。就這件事賈島和韓愈還結成了一對好朋友,成為了千古的美談。上面就是宋朝詩人釋善珍為此寫的《浪仙騎驢》。詩中浪仙就是賈島,尹就是京兆尹韓愈。當時賈島還是一個和尚,是一介布衣,而韓愈是長安市的市長,騎驢的撞到坐轎子的,按理是要當作妨礙公務處理的。結果不但沒有處理,而且賈島還受到感化,還俗參加科舉考試走上了仕途。
  • 潮州因為什麼這麼火?功夫茶是獨有的工藝,牛肉丸是當地特產
    潮汕地區的潮州,說起來還是很熟悉,因為本人媳婦兒就是潮州的。也正是因為這個我也回了潮州很多次了,所以對潮州有一種獨特的情感,同時也深深的愛上了這個地方,隨著潮汕地區的發展,潮州也被越來越多人所熟悉,所以走在潮州的街道上也可以看到很多背包客前來潮州這個地方,看潮州古文化底蘊,吃潮州大街小巷的美食,同時還可以感受潮州這個地方適宜的溫度及生活環境,讓人流連忘返。
  • 親子共賞 | 無氣象 · 不詩詞 —韓愈《晚春》:楊花榆莢無才思,惟...
    該詩創作於公元816年(唐憲宗元和十一年),韓愈年近半百時。 這是一首描繪暮春景色的七絕。乍看來,只是寫百卉千花爭奇鬥豔的常景,但進一步品味便不難發現,詩寫得工巧奇特,別開生面。詩人不寫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卻寫草木留春而呈萬紫千紅的動人情景:花草樹木探得春將歸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渾身解數,吐豔爭芳,色彩繽紛,繁花似錦,就連那本來乏色少香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隨風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