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工行打造普惠金融:創新產品、線上線下協同

2020-12-25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上海12月23日電(記者王淑娟)「我們今天能服務近2000家實體經濟企業,正是得益於工行十年來對小企業的普惠性扶持。」上海科房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劍表示。

上海科房是一家專注於園區投資管理的創意空間服務商,主要是通過改造城市更新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倉庫廠房,對創業企業進行孵化,目前已經改造60萬平方米,超過20個園區。

定位於中國專業化傳統菜市場/農貿市場改造、社區商業整合等業務的瀚立商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同樣也是工行普惠金融「孵化」出來的平臺型公司,目前已經開發出萬有集市等項目。

促進普惠金融業務擴面增質提效是2020年銀行業發力聚焦的領域。日前,工商銀行上海虹橋商務區支行與上海科房投資有限公司、瀚立商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籤署銀企戰略合作協議。

據工行虹橋商務區支行行長葉青介紹,此次籤約的主旨是為輕資產的物業運營企業提供結算與授信業務,突破傳統抵押方式,該普惠金融產品針對租賃改造後成熟運營的項目提供單體不超過1000萬元的信用貸款。

這是工行為小微企業量身定製個性化融資方案,促進銀企協作共贏的一個側面寫照。2020年,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普惠金融業務迎來新一輪高速發展,普惠貸款當年預計增速將超過60%,遠超監管部門考核目標,其中數字供應鏈預計增速超過500%。

「工行做普惠金融的理念就是要和平臺公司合作,深度融入行業,構建產業鏈的普惠金融生態圈,實現普惠金融的各方可持續發展。」工行上海市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楊潔表示。

在工行上海市分行目前的產品體系中,一方面,以數位化轉型為中心,通過做強經營快貸、網貸通與數字供應鏈等「三大產品線」,使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更智能、高效、精準。另一方面,結合上海地域經濟發展特色,分支行聯動,圍繞醫療、教育、生態旅遊、綠色農業、智能製造等分行特色場景積極創新,形成線上線下協同的綜合金融服務網絡,持續擴大普惠服務廣度和深度。

相關焦點

  • 工行打造「有溫度的普惠金融」:創新產品、線上線下協同
    新華財經上海12月21日電(記者 王淑娟) 「我們今天能服務近2000家實體經濟企業,正是得益於工行十年來對小企業的普惠性扶持。」上海科房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劍表示。上海科房是一家專注於園區投資管理的創意空間服務商,主要是通過改造城市更新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倉庫廠房,對創業企業進行孵化,目前已經改造60萬平方米,超過20個園區。
  • 渤海銀行:科技驅動線上線下融合 打造精益化普惠金融模式
    「特別是在這一次全球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衝擊的疫情環境下,中國經濟社會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非接觸、不間斷、高效率的數字普惠金融在抗疫情、助小微、穩經濟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成為我國經濟社會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11月18日至19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在第六屆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上表示。普惠金融取得的成績離不開腳踏實地的金融機構。
  • 工行廊坊分行積極推廣線上線下多渠道金融服務
    為全面提升客戶服務體驗,追求服務創新,近日,工行廊坊分行積極推廣手機銀行線上辦理借記卡換卡不換號 今後,工行廊坊分行將不斷豐富具有本地特色的網際網路金融產品作為增值服務主渠道,以「智能網點」+「線上平臺」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機制,實現全方位客戶覆蓋,為客戶提供線上線下無縫切換的服務體驗。
  • 寧波分行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
    近年來,工行寧波市分行通過實施客戶服務全流程的線上化、訂單化改造,構建起了線上便捷辦理、流程無縫銜接、信息實時交互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模式,力求將「最多跑一次」變為「一次都不跑」。目前,工行寧波分行已推出借記卡換卡不換號、歷史明細、上門收款、個人資信證明寄送、對公電子詢證函等一系列個人及對公業務場景,通過業務全流程的訂單化管理,加大無接觸服務供給,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讓客戶「一次都不用跑」。同時,該行還推出個人客戶經理「雲工作室」,運用數位化金融打造的全線上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零距離」在線金融服務。
  • 工行徐州分行:普惠金融三部曲,奏響地方發展新樂章
    今年以來,工商銀行徐州分行結合自身特點,找準市場定位,積極創新服務模式,促進普惠金融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特別是疫情防控常態化後,徐州分行及時譜寫「政策護航、服務創新、春融行動」普惠金融三部曲,多緯度幫助普惠群體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唱響淮海大地發展新樂章。
  • 工行vs建行:金融科技應用,上半年都做了什麼?
    在生態圈建設方面,工行稱,網絡金融業務在政務、產業、消費網際網路三端發力,緊抓政府和企業數位化轉型發展契機,深化政務和產業網際網路布局;深耕消費網際網路領域,全面打造以「第一個人手機銀行」為核心的個人線上金融服務。
  • 工行全新推出手機銀行6.0版 打造專業級線上綜合金融服務平臺
    工商銀行手機銀行6.0版已於近日重磅發布,新版本以客戶為中心、以數據為驅動,匯聚「財富、智能、連接、感知、共生」五大理念煥新升級,進一步塑造了專業級線上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一是打造了「四大金剛」專區。圍繞客戶的常用金融功能,打造「我的帳戶、我的資產、我的明細、我的支付」四大專區,構建因需而變、一體多元的服務入口體系。二是升級了財富管理功能。打造全新的「智理財」頁籤,推出資產檢測、財富主題等功能,提供更為全面、智能、強大的財富管理服務。三是升級了智能服務能力。全新升級語音助手,語義理解功能更為強大,初步實現全智能交互體驗。四是升級了客戶連接能力。
  • 以科技作為金融創新強大推手 招聯金融探索普惠金融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誕生於深圳前海的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聯金融」),由招商銀行和中國聯通兩家世界500強公司共同組建,是我國第一家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框架下成立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來,招聯金融為消費金融行業探索出一個創新發展路徑,同時也為深圳打造出一個消費金融的創新標杆。
  • 梅州銀行業金融機構將傳統與智能創新、線上與線下結合
    (建行梅州市分行供圖)  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銀行網點的功能越來越多地「搬」到智能櫃員機、智慧型手機上,老年人、行動不便等特殊人群的金融需求如何滿足?記者從梅州銀行業公會了解到,近年來,我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創建「中國銀行業文明規範服務百佳單位」「中國銀行業文明規範服務星級網點」為契機,從硬體、軟體方面不斷優化服務環境、增強服務能力。
  • 「線上+線下」 第十八屆中國·海峽創新項目成果交易會首次啟用雲...
    東南網12月3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記者今日獲悉,第十八屆中國·海峽創新項目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海創會)將於12月10日—12日在福州海峽會展中心開幕。本次展會採用線上+線下的模式,線上展會定於2020年12月10日上線,並常年開放展示。
  • 工行重慶市分行:創新「銀政擔」模式 探索脫貧發展新路子
    為支持雲陽縣農業產業鏈發展,工行重慶雲陽支行積極推廣普惠金融「農擔貸」,在信貸支持和金融服務上向貧困鄉村地區傾斜,全面助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發揮金融創新服務效能,持續做好金融扶貧工作。後葉鎮是工行重慶雲陽支行的對口幫扶鄉鎮,地理位置偏僻,外來投資少,產業發展困難。
  • 工行打造一套線上收款服務
    為減輕小微商戶負擔,激發小微商戶發展活力,中國工商銀行為小微商戶打造了純線上「e支付」收款碼服務。自去年推廣以來,「e支付」收款碼已累計交易近5億筆、超900億元,為200萬小微商戶節省費用近3億元。作為工行專為小微商戶打造的聚合支付收銀產品,「e支付」收款碼支持工銀e支付、銀聯雲閃付、微信支付、支付寶等多種主流掃碼支付方式,具有申請簡單、安全便捷、免提現手續費等優勢,較好地解決了小微商戶經營發展中多碼收款、多頭對帳等問題。
  • 線上線下協同 新型消費活力十足
    原標題:線上線下協同 新型消費活力十足   今年以來,商貿服務領域線上線下加速融合,新型消費快速發展,對滿足居民生活需要、釋放國內消費潛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 江蘇銀行趙輝:依託金融科技實現全流程線上化智能化
    江蘇銀行副行長趙輝趙輝表示,大力發展科技金融,應該增強金融科技創新的供給。當前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領域的不同場景應用雖然很多,但是還需要繼續完善和探索。希望社會各界對於金融科技能給予更多關注,增加對金融科技的供給。此外,趙輝還指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相輔相成,做好普惠金融,也是做好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要步驟。
  • 供應鏈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供應鏈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之路》,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江志斌教授與劉兆斌會長認為,作者在專著中梳理了線上線下融合之前供應鏈運作面臨的困境,概括了線上線下融合創新的驅動因素,並對現代供應鏈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全書主線鮮明,層次清晰,理論性強,應用性好,是近年來在供應鏈模式創新研究上的一部佳作。
  • 蘇寧易購:致力於打造全場景模式 線上線下相互協同互動、相互引流...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6月29日訊,有投資者向蘇寧易購提問, 給蘇寧易購的建言(六)做好統籌協調,發揮好線上線下協同優勢蘇寧線上線下都有較好基礎,要發揮好協同優勢,做好相互宣傳、引流工作。包括自營商品上的二維碼也要有這方面考慮,如點擊、掃碼就可以直接進入購物頁面,或者進入 app連結。線下可以為線上引流,線上也可以為線下做宣傳。當然關於線上線下協同有個內部競爭問題,要妥善考慮好之間的利益協調分配補償等,這需要公司高層強力統籌推動。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的建議。
  • 線上線下結合,打破信息壁壘 AMCAP打造智能化金融服務平臺
    在疫情「黑天鵝」的衝擊下,數字金融更是被前所未有的提及與重視。自疫情打開的無接觸、線上化、雲端化和智能交互趨勢,讓人們足不出戶即可辦理銀行業務、全自動化貸款審批、線上申請保險理賠等各種金融活動,大大縮短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降低了運營成本。
  • 重慶小雨點榮獲普惠金融領域「諾貝爾獎」
    重慶小雨點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重慶小雨點」)憑藉卓越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在數字普惠金融領域的貢獻,榮獲「年度產品創新」鉑金獎。此獎項被譽為該領域的「諾貝爾獎」,是普惠金融領域的全球最高獎項。作為金融科技領域的後起之秀,重慶小雨點一直堅持以科技的手段提高金融服務質效,以科技為基礎,建立和完善普惠金融體系。經過4年多的努力,公司成功打造了具有特色的供應鏈金融、農業金融等面向小微企業的貸款產品,與國內近百個頭部核心企業達成了戰略合作,覆蓋了農村出行、塑化、醫藥、休閒食品、種植、養殖等多個行業,為5000餘家涉農小微企業提供了融資服務。
  • 工行北京分行發展「工銀e信」數字供應鏈業務
    」產品為抓手,摸索出一條依託數字供應鏈發展普惠金融、精準支持先進位造業的創新路徑。近期,在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發起的「中國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徵集評選活動中,工商銀行報送的「創新型工具『工銀e信』精準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斬獲「中國普惠金融產品創新典型案例」殊榮,獲得了社會各界對工行北京分行深耕普惠金融、踐行責任擔當的積極認可。
  • 電商創新案例丨線上線下協同發力,安必先打造「田間到餐桌」一站式...
    隨著「網際網路+」深入滲透各行各業,傳統的食品銷售也紛紛玩起融合創新,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線上購物體驗。安必先專注於菜籽油等油類產品研發、加工及銷售,充分利用線上線下資源,努力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一站式綜合供應商的願景,目前服務成都200餘家餐飲門店、學校及單位食堂,年營收上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