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築簡史:魏晉時期的石柱類建築有古希臘風格

2021-01-08 騰訊網

幸而同在這時代中,我國也產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覺,搜集實物,考證過往,已是現代的治學精神,在傳統的血流中另求新的發展,也成為今日應有的努力。

——梁思成

中國古代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的成就,相對於西方古建築的磚石結構體系來說,中國古建築是獨立的機構體系,以木結構體系為主。今天建築史君選取了中國歷史中一些重要的節點,讓大家在輕鬆之餘可以通俗的了解中國古代建築史。

舊石器時期

(原始社會)

約五十萬年前

中國原始人就已經知道

利用天然的洞穴作為棲身之所

用來遮風擋雨和躲避野獸追擊

山頂洞人遺址

新石器時期

(約公元前8000—前2000)

此期建築基本可分南北兩大系

南方潮溼地區從巢居

發展為架空的幹欄

已發現的最早遺蹟為7000年前的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中的

兼用榫卯和綁紮的幹欄式建築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榫卯

南方巢居的幹欄式建築

吊角樓也是幹欄式建築的一種

而北方的黃河中下遊黃土地區的房屋

則由半地穴居式發展為

地上的木骨泥牆圓形房子和方形房子

如西安半坡遺址

隨後才發展成

鄭州大河村遺址的那種

兩坡頂多間橫排房子

西安半坡村遺址復原圖

鄭州大河村遺址復原圖

先秦時期

(公元前 2070—公元前 1600)

夏朝的城市遺址有距今4000多年

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是迄今發現的

我國最早的庭院式木架夯土建築

二里頭遺址復原圖

玉門關遺址和一些土樓也屬於夯土建築

商代城址主要有

河南偃師屍溝鄉商城遺址

其中已出現宮城、內城、外城的格局

宮殿區內的主殿是迄今所知

最大的早商單體建築遺址

商城遺址平面圖

商城遺址復原圖

西周建築技術上

最突出的成就是瓦的發明

出現了半瓦當

此外還出現了鋪地方磚

和三合土牆體抹面

陝西岐山鳳雛的西周早期遺址

是我國已知最早

型制型制最嚴整的四合院建築

二進院落,中軸對稱

前堂後室,大門前有影壁

陝西岐山鳳雛村遺址平面圖

復原圖

秦漢時期

(公元前221—公元220)

秦漢時期的大一統局勢促進了

中原與吳楚建築文化的交流

此時期建築規模宏大,組合多樣

屋頂很大,已出現了屋坡的折線"反字"

類型大多以都城、宮殿、祭祀和陵墓為主

大坡式屋頂

秦漢時期住宅

高臺建築

到了漢末,佛教傳入中國

開始出現了佛教建築

祭祀建築是漢代重要建築類型

但其主體仍為春秋戰國以來盛行的高臺建築

取十字軸線對稱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

最特出的特點是開始出現了木構樓閣

漢代祭祀建築遺址

魏晉南北朝時期

(公元222—公元589)

這會社會發展較為緩慢

建築上也比不上兩漢時期的規模

但是由於佛教傳入後佛教建築發展迅速

高層佛塔、石窟、佛像開始出現

使漢代比較質樸的建築風格變得圓潤成熟

大同雲岡石窟

此外,魏晉時期的建築細節

有明顯的「胡化」現象

其中諸多石柱類建築都

流露出古希臘式的風格

江蘇南京南朝簫景墓石柱

河南鄭州始嵩嶽寺塔(始建於北魏)

隋唐時期

(公元581—公元907)

隋代建造了長安和洛陽兩座有

完整規劃、規模宏偉的都城

並且運用木建築解決了大面積

大體量的技術問題

還吸收了南方先進的建築技術

同時結合了北方粗獷元素

促進了建築的發展

東都洛陽遺址(始建於隋)

趙州橋遺址(始建於隋)

山東濟南四門塔遺址(始建於隋)

唐朝吸取了隋朝建築上的經驗

在建設上較為謹慎

為控制建築規模

訂立了法規《營繕令》

規定建築等級

體現出了尊卑貴賤

同時佛教建築也愈加成熟

(唐代)大明宮復原圖

南禪寺大殿(唐)

山西佛光寺東大殿(唐)

西安大雁塔(始建於唐)

南京棲霞寺舍利塔(始建於唐)

宋遼金時期

(公元960—公元1227)

宋代的建築技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方式也日漸趨向系統化與模塊化

採用了減柱法和移柱法

跳出了唐朝梁柱鋪排的工整模式

《清明上河圖》中的木質橋

河北隆興寺(宋)

河北開元寺塔(始建於北宋)

元朝時期

元代建築的主要特點是放蕩不羈

多用原木作梁,外觀粗放

且多用白色琉璃瓦,頗具特色

但這一時期中國經濟、文化發展緩慢

所以建築發展也比較緩慢

大多簡單粗糙

元大都布局復原圖

元代戲臺遺址(山西)

由於元朝統治者推崇藏傳佛教

導致元代宗教建築異常興盛

北京妙應寺白塔(始建於元朝)

明清時期

(公元1368—1911)

明開始中國進入封建社會晚期

此時的建築上承宋朝的營造法傳統

下啟清代官修的工程做法

建築規模宏大,氣象雄偉

明朝中期建築開始風格嚴謹

晚明則趨向繁瑣

山西皇城相府內明代建築

互助縣明代鼓樓

明代繼續大力修築長城

長城許多重要段落的牆體和

城關都用石磚砌成

明長城遺址

清代建築大體沿襲明代傳統建築

但建築方面更崇尚工巧華麗

善用琉璃瓦雕琢

北京故宮

頤和園佛香閣

清朝中期一品武官任贊的府邸(北京)

常家大院 清代傳統建築風格(山西)

總體來看,明清建築已經達到了

中國傳統建築的最高峰

呈現出形體簡練、細節繁瑣的形象

1880年,清代建築

雲南省騰衝和順傳統民居多達1000多座,其中清代民居有100多幢,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的活化石

徽派的清代建築群

綜合自:古典書城|圖片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古希臘建築文明:西歐宏偉建築的源頭,人文主義與建築的完美融合
    歐洲建築歷史的開端-古希臘時期相比於蠻荒時代毫無美觀的石頭房,歐洲建築的歷史長河,奠定了歐洲建築風格的發展走向。而古希臘作為歐洲文化的發祥地,當時的古希臘建築風格就是由古希臘的文明而衍生的,所以要講古希臘建築的風格,還等從古希臘的文化開始講起。
  • 巴洛克式建築:文藝復興時期盛行的建築風格,希臘文明的延伸
    羅馬耶穌會教堂圖示 分析從古希臘時期的建築到巴洛克式建築立面的演變過程 古希臘時期使用簡單的梁柱體系塑造空間,注重數字的比例、人體美學,以及兩種柱式的運用
  • 建築風格分類大全 建築風格有哪些
    不管是裝修或建築,都很容易涉及一個問題,就是風格,如果建築或是家居裝修,風格統一協調可以給人自然舒適的感覺,若是混亂不清,那就看著彆扭不自然,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建築風格的分類情況,看看建築風格有哪些:建築風格分類:
  • 古希臘藝術方面的發展也深遠,尤其是古希臘的建築與雕塑
    古希臘藝術方面的發展也深遠,尤其是古希臘的建築與雕塑。古希臘位於地中海東部,扼歐、亞、非三洲要衝。古希臘的地理範圍大致以希臘半島為中心,包括愛琴海諸島、小亞細亞西部沿海,愛奧尼亞群島以及義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島的殖民地。
  • 淺析古希臘的建築哲學,天然結合,文藝復興的搖籃
    在託密勒一世修建它的時候其實也是參考了雅典圖書館的修建風格以及雕刻工藝,所以到了亞歷山大圖書館修建時,有大量古希臘風格的建築及雕刻在這個港口內復原了下來,從而成為了人類文明的一盞明燈。在古希臘風格流行於整個地中海沿岸時,基督教的興起給予了這種古希臘建築文化二次興起的機會。
  • 從古埃及希臘講到巴洛克,古代西方建築是如何發展的?
    埃及金字塔的發展歷史二、古代希臘羅馬對西方建築藝術的傳承時間到了古希臘時代,西方的建築藝術發展到了又一個高峰。古希臘建築風格的特點是追求華麗、完美、和諧和崇高。希臘人常常用巨大的、雕刻精美的石柱來表現出獨特的美感。舉世聞名的帕特農神廟便採用了這種風格。帕特農神廟的柱廊上,原本就被配飾著華麗的雕塑。建築雕塑分為多類,大多分布在牆面、門楣和柱子上。這些在雅典隨處可見的神鵰刻藝術品,描摹了雅典人古老神話中的特定場景。
  • 日本的衣食住行都"抄襲"中國,為什麼唯獨建築風格不"抄襲"中國?
    日本古建築雖然說是模仿中國古建築的,但也有其獨特之處,日本古建築又是怎樣發展的呢? 日本古建築從明治維新以前的建築統稱為日本古代建築,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國的影響,所以日本在建築方面也是受到了中國的影響,日本有很多仿唐建築,甚至在中國看不到的唐朝建築在日本保存完好的留了下來,有的人甚至斷言,在中國消失的文化,在日本被發揚光大了。
  • 中國古代「四大美男」有其三,魏晉時期為何盛產帥哥?
    魏晉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盛產美男子的時代,中國古代「四大美男子」中,除了戰國時期的宋玉,其他三位潘安、蘭陵王、衛玠皆是魏晉時期人物。魏晉時,稱得上「貌美絕塵、風姿綽約」的美男子,可謂數不勝數。看名單,我們就能發現,魏晉美男其實並非儘是「弱不禁風」「塗脂搽粉」的陰柔之輩,畢竟,弱不禁風的小身板是上不了戰場的,塗脂粉臉也經不起打鐵爐的高溫炙烤。那麼,魏晉時為何有如此多的美男子呢?
  • 古羅馬時期,連續券和券柱式有何建築特點,又有哪些代表建築?
    但穹頂在外部體形上的藝術處理方法在古羅馬時期還沒有找到,所以萬神廟和公共浴場的外觀還都缺乏生氣。但是15世紀以後它卻成了歐洲大型紀念性建築最有獨特性格的極重要構圖因素,一直影響到伊斯蘭國家,包括印度。筒形拱頂的外部藝術表現力長期沒有被發現,一直到17世紀都還被坡屋頂遮蓋著。18世紀有所突破,但效果還不大。
  •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給後人留下了哪些可以效仿的結構知識?
    ▲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在建築中,柱式被重新認識,人們傳抄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著作的《建築十書》,到古代的廢墟裡去細細測繪。後來有人在上層用巨柱式,一棵柱子通高兩層,造成很雄偉的風格。帕拉弟奧創造了一些新的柱式組合,最著名的是一種構圖更加複雜豐富的券柱式,後來就叫帕拉弟奧母題。古羅馬晚期已經出現的把券腳直接落到柱頭上的做法,經文藝復興初期的大師勃魯乃列斯基(F.Brunelleschi,1377-1446)的提煉,輕快明朗,柱式和拱券結構的結合有了新的途徑。
  • 世界文化史:古羅馬的建築藝術,發展了古希臘藝術的輝煌成就
    不過,這種人的意識與人的尺度,在古羅馬建築中又有了新的含義,正是這種新的含義,推動了古羅馬建築藝術在古希臘建築藝術的基礎上的大踏步地前進。如果說,古希臘人崇拜人是通過崇拜「神」來體現的話,那麼,古羅馬人對人的崇拜,則更傾向於對世俗的、現實的人的崇拜的直接表現,所表現的人的意識,也已從群體轉向個體,「偏重於對個人的頌揚和物質生活上的享受」。
  • 一級建築師設計知識考點:古代西亞建築的代表性建築
    【學員問題】古代西亞建築的代表性建築有哪些?【解答】(一)山嶽臺,又譯為觀象臺、廟塔。古代西亞人崇拜山嶽、天體、觀測星象而建的多層塔式建築。如在烏爾的山嶽臺高約21米。(二)亞述帝國的薩艮王宮,由210個房間圍繞30個院落組成,防禦性強。由四座碉樓夾著三個拱門的宮城門為兩河下遊的典型形式。
  • 波塞冬神廟,祭祀古希臘神話海神波塞冬的古典建築
    波塞冬神廟(Temple of Poseidon)是祭祀古希臘神話海神波塞冬的古典建築。歐洲有兩處著名的波塞冬神廟遺址,建於444BC,與雅典著名的帕特農神廟(Parthenon)同齡。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遺蹟則是在公元前440年~前445年間在原波塞冬神廟遺址上重新建造的多立克式石柱的建築。
  • 伯利克裡時期雅典建築:以建築藝術為媒介,推行公民教育的發展
    當時雅典的奴隸主民主政治已經日益完善,作為雅典民主政治的領導人和精明的政治家,伯利克裡認識到實施建築計劃的必要性。於是在梭倫等前人改革的基礎上,在伯利克裡的大力推動下,公民大會通過了一系列法令,主要有四個方面。
  • 把人體美賦予建築:古希臘的柱式結構特點概述
    引言古希臘留給世界的最具體而直接的建築遺產是柱式。柱式,就是石質梁柱結構體系各部件的樣式和它們之間組合搭接方式的完整規範。柱式是除中世紀之外,歐洲主流建築藝術造型的基本元素,它控制著大小建築的形式和風格。
  • 中國古建築八大類及其代表性著名建築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歷史上曾經產生難以數計的建築物,有許多已經在歷史長河中灰飛煙滅,也有不少得到保存,流傳至今,就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著名歷史建築物。因為數量眾多,且建築布局、形制等級、功能構造和建造等不同,這些歷史建築物大致可歸納為八大類,如宮殿建築、民居建築、園林建築、宗廟建築等。
  • 古代祠堂的建築格局有何講究?
    這一時期的家塾祠堂廟宇,達到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其中有的將家廟和家塾、宗祠與書院融為一體,這多數源於財力物力豐富之因素。古代宗祠的建築格局祠堂是一個家族權勢的象徵,神龕和牌位、燭臺和高堂以及雕刻有龍、鳳的高臺,給人一直是莊嚴、肅穆的感觀,讓人心生敬畏之心。
  • 西歐建築史上一個挺立的高峰:新建築形式「哥特建築」的出現
    所以,哥德式是一種很成熟的時代藝術風格,建築則是這種風格的主導者。但是哥特建築是完全原創性的,嶄新的,它與古羅馬建築之間的差別,遠遠大於古羅馬建築與古希臘的差別。這一方面是因為法國等地在古羅馬時期畢竟是「外省」,甚至是邊遠地區,不在羅馬文化的中心。而在作為羅馬文化中心的義大利,則幾乎沒有過典型意義的哥德式建築。相反,古羅馬建築的遺風在義大利仍然歷歷可見。又一方面,則是由於複雜的歷史原因。
  • 淺談中國古代建築文化的時空意識
    另一方面,即在文化觀念上,這又與中國人對「宇宙」、「建築」的體悟息息相關。在二者互為映射的關係中,形成了中國古代建築文化獨特的時空意識。宇宙即建築建築作為一種空間存在,以屋頂和梁架為代表的立面是其主要標誌。屋頂可遮酷暑、避風雨,然僅有頂不能成屋,唯同時兼有梁棟,方能使宮室長久屹立於大地。
  • 古希臘藝術三巨頭:建築雕塑和它,而它的某種用途讓人避之不及
    其中古風時代所繪製的黑繪與紅繪陶器是世界藝術史、彩陶史上最高光的古代陶器之一。今天,咱們接著說高光的古希臘彩繪陶器之第三種——「白底彩繪」陶器。(本文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所有,侵權必究。白底彩繪:古希臘在古典時期(公元前5世紀—前4世紀)流行的一種彩繪風格,即在白色底色的陶器上進行繪畫的技法(在繪畫前需要事先將陶坯表面塗刷白色陶衣,然後再在其上繪製)。白底彩繪是古希臘陶器獨特的風格之一,它與世界各地其它的「白底彩繪」陶器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