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頭盔類似造型驚現老版《三國演義》中,其使用者與諸葛亮齊名

2021-01-09 老宋故事說

老版《三國演義》在拍攝的時候,儘量還原原來的歷史風貌和說話方式,這一點,堪稱經典之作,最近新拍攝的《三國》是比不上的。

不過,在還原歷史風貌的同時,由於歷史久遠,無從考證,這使得一些物品的使用出現了瑕疵,比如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件物品——周瑜的頭盔,就出現了類似日本武士頭盔的特點。

眾所周知,周瑜在《三國演義》中與諸葛亮齊名,東漢末年名將,帥哥一枚,史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

就如同上圖周瑜的頭盔裝飾,其中有個很明顯的特點是,周瑜的頭盔上面有一對明顯的牛角形狀。

三國離我們比較久遠,這使得我們現在根本無法揣測與估量那個時代人物的頭盔形狀,不過關於周瑜的頭盔,可以從下圖找到相似之處。

在日本武士頭盔出現了很像牛角的形狀。由於日本的頭盔在放裝飾品的時候,由於盔頂要開口塞烏帽子,所以只能在頭盔的各個位置插裝飾品,最多的是在前部,稱為「前立」,比如上圖中的牛角形狀,此外還有左右的「脅立」、後方的「後立」,頂部的「頂立」。

相關焦點

  • 94版《三國演義》,關羽頭盔上有兩根「犄角」是幹什麼用的
    94版《三國演義》電視連續劇,是其中的精品之作。這部電視劇以嚴謹細緻的創作態度,能做到基本忠實於《三國演義》原著,一經推出,就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掀起一波收視熱潮,其影響力甚至波及到國外,被譽為近年來歷史題材電視劇的精品之作。94版《三國演義》之所以大獲成功,一個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其極為嚴謹認真的創作態度。
  • 三國演義:諸葛亮的茅廬,老版是普通木屋,新版是著名景點?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三顧茅廬」這一段是大家印象比較深刻的畫面,從這也看出劉備的求賢若渴,也看出了諸葛亮的經天緯地之才,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一段情節吧!話說這一天劉備兄弟三人來到了諸葛亮的茅廬之中,諸葛亮是隱居的高士,不求聞達於諸侯,自然也就不求榮華富貴,所以他住的地方可謂是「神仙仙境」,更是修心養性的好地方,大家請看諸葛亮的木屋,看起來非常古老!而他的屋內的陳列更是簡樸,除了普通的家具之外,諸葛亮的屋內再也沒有多餘的東西,看到這裡也明白了,怪不得諸葛亮稱自己住的地方為「草廬」,真的是太低調了!
  • 《三國演義》中,誰最符合小說中諸葛亮的形象氣質?
    《三國演義》中,誰最符合小說中諸葛亮的形象氣質?《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章回體小說之一,也是我國小說界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其文筆豪放,場面宏大,一直被後世津津樂道。三國中的核心人物很多,有亂世三雄、五虎上將、臥龍鳳雛、周郎呂布等等。
  • 日本版《三國演義》將映:呂布是混血兒,諸葛亮猥瑣,女演員漂亮
    比如上世紀90年代日本公司就以「三部曲」的形式,接連推出了《英雄的黎明》《長江的燃燒》和《遼闊的大地》三部三國題材動漫電影,質量非常高,而類似題材的動漫劇集更多。 不過,日本人卻極少拍攝真人版三國題材影視作品,或許是擔心他們自己的演員演不出三國人物的氣質和氣場吧。
  • 日本再拍三國演義電影,諸葛亮妻子是大美女,貂蟬是日本賈玲
    文/馬慶雲 11月14日,日本電影《三國志新解》放出預告片內容。這部日本版本的「三國演義」題材的電影,得以讓影迷管中窺豹。《三國演義》無論在中國,還是在日本,都屬於家喻戶曉的小說作品。因此,日本拍攝的《三國演義》電影不僅在其國內備受觀眾,在中國網友這邊,也產生了不錯的關注度。
  • 三國演義:張飛質問諸葛亮,老版用一個玩笑話,新版居然掀了桌子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有這樣的一幕,劉備到東吳娶老婆去了,見到孫尚香之後二人立刻愛的如痴如醉,甚至有點「樂不思蜀」的感覺了!待在家裡的張飛和關羽卻著急了,大哥若是不回來,這支小部隊明顯群龍無首,甚至外面有流言說諸葛亮要自立,這可咋辦啊?
  • 94版《三國演義》:曹操劉備關羽呂布諸葛亮,全是神仙選角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中最難拍的一部,這版《三國》從前期籌備,到拍攝創作,最後播出,創造了很多的紀錄,也留下了很多故事。比如,諸葛亮罵死王朗的鬼畜版,「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現在的00後也紛紛點讚。
  • 日本動漫裡的《三國演義》,曹操諸葛亮和關羽,三國英雄日本化!
    日本動漫裡《三國演義》,曹操諸葛亮和關羽,三國英雄的日本化! 1.《蒼天航路》,這部以曹操為主角的作品。裡面講述關於天下命運的三人」曹孫劉「,都有各自的線來描述,就是曹操主角線多些。2.《鋼鐵三國志》,諸葛居然是陸遜師傅。3.
  • 《三國演義》中是否對諸葛亮的實力誇大了?歷史諸葛亮是怎樣的?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相對於歷史上的諸葛亮,實力確實是誇大了。演義中的諸葛亮已經到了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地步,確實被神化了。但是這並不代表歷史上的諸葛亮就一般了。不是因為《三國演義》,諸葛亮才那麼神的。是因為歷史上的諸葛亮足夠厲害,才有了《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歷史上的諸葛亮的才能,徵服了百姓,百姓懷念他。
  • 這些武士頭盔太奇葩!頭頂螃蟹龍蝦妖怪,有的更奇葩,看得人想吐
    頭盔是用於防護頭部的裝備,應該以防護為主。可日本戰國時期的武士頭盔卻不注重防護,而是注重裝飾。那些裝飾太奇葩,有的甚至讓人噁心嘔吐,下面我們就看幾頂奇葩的武士頭盔。順便說一下,日本戰國時期管頭盔不叫頭盔,叫「兜」。大根頭盔。
  • 老版《三國演義》非常經典,很多主要演員,為何頻繁更換?
    說起我國的四大名著,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四大名著分別是:《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隨著科技和經濟的發展,從80年代開始,我國陸續把四大名著拍成了電視劇,每一部電視劇、甚至每一個鏡頭,都是經典中的經典。例如老版《三國演義》的種種人物特寫,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文學,日本文學中諸葛亮形象如何?
    日本人把和《三國志》、《三國演義》相關的書籍、評論等都叫做「三國物」,他們對「三國物」的熱愛是狂熱的,大大小小的書店裡都會有「三國物」的位置。三國人物中日本人最喜愛的就是諸葛亮。三、探索歷史的真實與現代人的虛構吉川英治《三國志》(1939-1943)創作於二戰中,對日本後來的《三國演義》的翻譯和再創作都有絕對性的影響,二戰後一般日本人的三國知識,毫不誇張地說都來自吉川版的《三國志》。
  • 電視劇老版《三國演義》和《新三國》,哪個更好?
    在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的人氣應該是最高的,即便沒有讀過三國的人,或多或少也能說出幾個三國人物。改編自《三國演義》的電視劇不少,其中94版三國演義和新三國的知名度應該是最高的,這兩部作品也經常被拿來做對比,有人喜歡老版,也有喜歡新版,那麼,老版三國和新版三國哪個更好,都有哪些亮點呢?
  • 這麼多年過去了,94版《三國演義》為什麼一直這麼火?
    B站《三國演義》的彈幕鋪滿屏幕94版《三國演義》,細數下來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作品了,時至今日卻仍然受到這麼多人追捧,在年輕人社群中頗有人氣。B站《三國演義》評論區,關於情節與人物的討論也是如火如荼,年輕人談論起諸葛亮、劉備的事跡,也是如數家珍。
  • 這麼多年過去了,94版「三國演義」為什麼一直這麼火?
    >94版「三國演義」,細數下來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作品了,時至今日卻仍然受到這麼多人追捧,在年輕人社群中頗有人氣。明代有二十多家書坊刊刻不同版本的「三國演義」,其中包括官方刊刻和民間刊刻,連都察院和司禮監都刊刻過「三國演義」。清代刻本更有七十多種。 雍正年間,還有人在奏摺中引「三國演義」杜撰的「孔明不識馬謖」事,使得皇帝「因其不當以小說入奏」而大怒。
  • 94版《三國演義》:唐國強出演諸葛亮,為何會遭不少人強烈反對?
    近期以來《三國演義》被日本翻拍的消息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覺得日本翻拍一定很難拍出我國這部經典的古典名著,並且日本極有可能會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惡搞。有人支持文化走出國門傳播的同時,也有不少的人反對這樣的事情發生。
  • 三分鐘了解日本戰國武士頭盔,除了提供保護外還有其它作用
    摘要:三分鐘了解日本戰國武士頭盔,除了提供保護外還有其它作用在日本戰國時期,能夠在戰場上給予保護的自然是盔甲,尤其是頭部的頭盔更是不可或缺。日本武士的頭盔,按照中文翻譯為兜。而日本武士的兜,造型千奇百怪,充滿了個人主義色彩,在世界防禦盔甲中算得上是別具一格。
  • 94央視版《三國演義》曾欲與日本聯合拍攝,因一名演員取消合作
    早在1987年,央視就召開會議,探討電視劇版《三國演義》的拍攝方案,但因種種原因,始終沒有啟動拍攝。到了1989年,央視任命此前拍攝過央視版《紅樓夢》的導演王扶林為《三國演義》的總導演。但是日本方面卻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既然是由日本投資的電視劇,肯定要有日本演員參與拍攝,他們希望諸葛亮這個角色由一名日本演員來飾演。而日本提出的這個唯一的條件卻讓央視陷入了糾結中,一方面有人過來投資,最起碼不愁錢的問題了,而另一方面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佔據了非常大的篇幅。
  • 什麼造型都有!看看日本戰國的奇葩頭盔
    其實也不奇怪,您要是頂這個奇葩的頭盔在千軍萬馬陣中肯定是最突出的一個,都不用像趙雲那樣七進七出別人肯定就會問:「那員武將究竟是誰?」,更何況日本戰國時期最崇尚的就是「一騎討」(也就是像三國演義裡說的那樣,兩軍陣前對壘,先出兩員武將單挑),日本早期戰爭畢竟人少,所以個人的武勇佔著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怎麼在戰爭上拉風(當然前提條件是你有能力拉風,而不是興衝衝的剛出去就送了人頭,那你的人頭就成了別人炫耀的工具了)決定了戰爭勝利後你在家主心中的印象。
  • 94央視版《三國演義》和中日往事
    次年9月,該劇在日本全國播放。日本國民看完,對這部劇交口稱讚,譽其為「中國最好的大河劇」(大河劇意思是長篇歷史電視劇)。 01 公元1604年,日本慶長九年,熱衷於中國儒學著述的江戶學者林羅山,在他的《羅山先生詩集》中,附有自己的讀書目錄,其中赫然寫著《三國演義》。 這是迄今為止,日本關於《三國演義》的最早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