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剛繼位的新皇帝,都要除掉一些前朝權臣?看乾隆帝就知道了

2020-12-07 騰訊網

日常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各種歷史劇,裡面所扮演的歷朝皇帝,都給人一種高大、威嚴的感覺,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位皇帝。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今天,就從張廷玉和鄂爾泰的人生遭遇,開始講述當時的乾隆皇帝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早在公元18世紀上葉,雍正皇帝駕崩以後,年紀輕輕的乾隆就繼承了皇位,當時的他可謂是朝氣蓬勃,精神煥發的時候。雍正臨終前特意將乾隆,也就是弘曆召來,語重心長的囑咐道:「張廷玉和鄂爾泰兩位大學士滿腹經綸,博學多才,忠貞不渝,恪守盡職,將來之際,這二人可以享有太廟之禮,以昭天恩。」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剛剛繼位的乾隆皇帝,每天面對著這兩位前朝舊臣,心裡總感覺不舒服,甚是煩惱。

鄂爾泰是滿洲藍旗人出身,雍正在位時,曾受命擔任過雲貴總督,廣西巡撫,殿前大學士等等重要官職。設立軍機處之後,更是軍機大臣之首,受到雍正的特別重用。當年,雍正還未上任時,曾經拉攏鄂爾泰作為私黨,沒想到,他剛正不阿,遭到了堅定的拒絕。之後,雍正並沒有因此事對他有所看法,心懷怨恨,反而,在其上任後對鄂爾泰恭敬有加,委以重任。

張廷玉是漢人,曾經以老師的身份給皇子授課,兢兢業業,受到雍正皇帝的賞識嘉獎,之後,更是擔任了禮部尚書一職。後進入翰林學院,調到戶部任職,雍正對他非常信任。先後被授予各殿大學士之位。設立軍機處之後,雍正將一些重要事務全權交給他去辦,規章制度都出自張廷玉之手,上下打理的十分嚴密完備,得到雍正的滿意。

相傳,某一天張廷玉生病了向雍正告病在家修養,雍正得知後寢食難安,徹夜難眠。於是,問他旁邊的侍從:「朕這幾日臂疼痛難忍,汝可知為何?」侍從驚訝不知如何回答。他說:「愛卿張廷玉臥床不起,莫非朕臂痛就是因為此事?」

乾隆皇帝平生是個十分強勢的人,有一點特別明顯,那就是喜歡替別人的事情做主,但是,自己的事情從來不允許別人做主。鄂爾泰和張廷玉都是前朝老臣,兩個人的年齡都比乾隆大三十多歲,對乾隆可以稱的上是「父輩」了,然而,乾隆還得順勢的接受這二人。

所以,他心裡總感覺難以平靜,十分煩惱。

前朝時期,祖父康熙上任時,為了穩定自己的地位,運用了一些手段將前朝老臣鰲拜除掉,他的父皇也是在其上任時,迅速以某些罪名除掉了前朝老臣年羹堯,鞏固了自己的皇位。如今,到了乾隆執政,好像對父皇安排的鄂爾泰和張廷玉這兩位朝廷重臣也是無可奈何。

最終,內心掙扎許久的乾隆終於忍不住了,心裡想:「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世代中國人喜歡窩裡爭鬥的特性根深蒂固難以去除,鄂爾泰和張廷玉這兩位大臣,在雍正在任時就明爭暗鬥,互不相讓,如今,到了乾隆時期,兩位依然針鋒相對,各自有自己的範圍勢力,朝廷官員也是被二人劃分為兩大黨派。

鄂爾泰根基牢固,追隨之人大多數都是帶兵將軍,地方巡撫,邊疆大吏,滿族的重要將領。雍正時期,鄂爾泰擔任地方要職多年,國泰民安與他的作為有著很大關係,而且,他的帳下也英雄才人輩出,後來,執掌內閣的他更是受到雍正皇帝的器重,擔任軍機大臣之首的要職,權力地位非常高。

於是,逐漸以他為中心,形成了滿族官員為中流砥柱,以部分漢人官員輔佐的強大的政治集團,當時的人們稱這股勢力為「鄂黨」。

張廷玉在朝廷多年,位高權重,也受到很多人的擁護愛戴,例如:六部各種長官,高府官員,各類門生子弟,文化學問之人數不勝數。如此龐大的勢力,在當時的朝廷中也是政治核心,有著巨大的影響,當時的人將他們稱為另一黨派「張黨」。

鄂爾泰和張廷玉二人水火不容,乾隆在任為了打垮這兩人,先後以各種各樣的罪名將他二人的勢力慢慢的一步一步的擊垮。首先,乾隆帝以一種高壓和威嚴之勢公開點名批評鄂爾泰,甚至是藉機表揚了張廷玉,一抑一揚之間,令鄂爾泰更受刺激。

見此情形,張黨開始躍躍欲試,企圖落井下石,圖謀報復。乾隆十三年正月,張廷玉陳疏以老病乞休。乾隆帝專降諭旨:「卿受兩朝厚恩,且奉皇考遺命,將來配享太廟。豈有從祀元臣歸田終老之理?」宣諭慰留。這不是讓乾隆皇帝寫一份保證書嗎?最終,乾隆也藉此冷落了他。

最終,經歷了艱難的過程,終於,二人在乾隆皇帝的手中慘不忍睹的離開了人世。

可以說,乾隆皇帝在任時,其豐功偉績可以說是離不開這兩位老臣的輔佐,但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結局是萬萬讓人意想不到的。多年之後,談到這二人,乾隆皇帝的語氣中依然帶著我才是主宰的感覺,一切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由此可知,我們只看到了乾隆皇帝的表面,他不為人知的一面也是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相關焦點

  • 乾隆禪位給嘉慶前寫了一個字,眾人看後哄堂大笑,僅和珅笑不出來
    他們有的竭盡一生都在為國家奉獻,而有的卻敗壞了名聲遺臭萬年。在清朝時期也出現了非常多有名的臣子,他們在人們的心中有著十分深刻的印象,但要說其中之最,那就莫過於是和珅了。關於他有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在乾隆帝禪位給嘉慶前曾寫下了一個字,百官看後哄堂大笑,但僅和珅一人沒笑出來,這是為什麼呢?1750年,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統家中,自幼聰慧好學,頗有見識。
  • 雍正登基後除掉了年羹堯和隆科多,為什麼張廷玉沒事?
    《清史稿》雍正皇帝開始敲打隆科多,意思是你和年羹堯都是我的左膀右臂,我把你們都當成了心腹,怎奈你們卻有二心,利用權力受賄,還欺君罔上,這樣朕也不能姑息養奸。所以你們要注意點,不要和明珠等人一樣,落得身敗名裂。
  • 乾隆選繼位人,為什麼不立德才兼備的永瑆,卻傳位平庸的嘉慶?
    毋庸置疑,嘉慶很勤奮,直到去世前一天還在兢兢業業地處理朝政。但他的勤奮是一種做出來的姿態,就像念經時有口無心的小和尚。遇上危機時,他並不去根據實際情況思考真正的解決之道,習慣於遵循舊例。只要祖宗說過或做過的,他都依樣畫葫蘆地執行貫徹,祖宗沒提過的,那他就不去做不去想。
  • 鹹豐皇帝生母,不明不白殞命圓明園,為何正史只有十二個字記載
    請看《鹹豐皇帝生母,不明不白殞命圓明園,為何正史只有十二個字》道光二十年(1840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名鼎鼎的年份。稍有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這座橫亙於古代與近代之間的黑色時間界碑。這一年,爆發了中英鴉片戰爭,西方侵略者的炮艦從中國的南方海防門戶一直打到北方海防門戶。這一年,是封建中國變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轉折點。
  • 乾隆皇帝得知他繼位後,為何大哭不止?
    弘曆也就是乾隆皇帝,在他知道自己繼承皇位後痛哭有什麼好奇怪的呢?我們要知道,他的繼位一定是在他父親雍正死亡的前提下,他的父親去世了,乾隆作為人子,他不難過,卻只為他自己繼承皇位而高興,這也不正常呀!再說中國歷來是以「仁、孝」治天下,乾隆如果對他自己的父親的死活都不在意,他還怎麼做皇上?所以,在弘曆得知自己繼承大統時痛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 此皇子又是長子,又勤勉賢良,為何皇帝公開宣稱他無繼位資格
    歷史上有這樣一位皇子,他是皇帝的長子,平日裡做事勤奮,踏實,賢良,品質性格也很忠厚老實,在早期還時常幫助父親管理政務,說明皇帝也比較看重他,最後皇帝卻宣稱他無繼位資格,不允許他繼承皇位。他就是愛新覺羅·永璜。所以永璜到底做了什麼事讓皇帝當場公開宣布他無繼位資格呢?
  • 乾隆帝御太和殿,舉行內禪大禮,授璽,顒琰即皇帝位
    先於正月遣使齎表請降,俱被福康安、孫士毅嚴行駁後阮惠改名阮光平,遣其親侄阮光顯到鎮南關,懇請進京入,並懇賜封號,請於明年親自到京,為乾隆帝80歲生日祝壽,且為許世亨等築壇建乾隆帝以黎維祁優柔棄國,而阮光平方造邦伊始,冊封阮光平為安南國王。旋命黎維祁率所屬來京,賞其三品銜,歸入漢軍旗,即以黎維祁為佐領。乾隆五十五年安南國王阮光平入避暑山莊,為乾隆帝祝壽。
  • 他和皇帝青梅竹馬,為什麼會被太后記恨?最後結局讓皇帝肝腸寸斷
    在漢武帝劉徹連太子都不是的時候,身邊就有一個伴讀,叫做韓嫣。兩個人從小一起長大,讀書遊玩、學習騎射,關係也是好得很,兩人之間默契的那就是一個眼神的事兒,你也懂我我也懂你。後來劉徹在自己丈母娘劉嫖長公主的神操作之下,劉徹成了太子,跟韓嫣的關係那是更好了,時不時的就賞一些財寶之類的。
  • 胤禛真的是通過篡位當上的皇帝嗎?如果不是,康熙為何要讓他繼位
    我們先來看看當時的具體情況吧:當時由於康熙當了61年皇帝,而康熙又很早的讓胤礽當上了太子,於是胤礽當了幾十年太子後就感到不耐煩了,因為不知道自己何時才能繼位。於是胤礽就有了謀逆之心,想要帶兵逼迫自己的皇阿瑪退位。誰知康熙早就有所察覺並鎮壓了這次叛亂,並最終兩次廢掉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將胤礽永久圈進。 本來,康熙的幾個兒子都想成為太子,這下他們的野心更加暴露了出來。
  • 《大秦賦》熱播,你知道秦始皇自稱皇帝的由來嗎?
    熟悉,是因為他們的名字我們都知道;陌生,是因為很多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我們其實並不知道。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一說名「正」),又稱趙政、祖龍等 。秦莊襄王和趙姬之子。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年少繼位 統一六國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
  • 嘉慶皇帝最痛恨的兩個大臣,一個是和珅,還有一個是誰?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我國古代,新皇帝們登基後往往會對先皇時期舊臣中位高權重以致不利於統治,或是單純只是看著不順眼的大臣進行清理,轉而任用自己信賴的臣子來完成換血,從而鞏固自己的統治。即使不被清理,先皇時的大臣也常常因為年事已高等原因遭到新君的棄用、厭惡,最後要麼告老還鄉,要麼遭貶、被殺。
  • 獨孤皇后宇文邕要開始黑化了嗎 宇文邕為什麼黑化原因揭秘
    【獨孤皇后宇文邕要開始黑化了嗎 宇文邕為什麼黑化原因揭秘】《獨孤皇后》中宇文邕這個人開始就能看的出來絕對不是個善茬,從裝瘋賣傻那一刻就知道他要放大招了。他當初其實不想當這個皇帝,就是為了除掉宇文護,為了能將北周的江山拉回正軌,宇文邕還是踏上了那寶座。在與高將軍、楊堅、伽羅合作除掉這個宇文護之後,阿邕變了。
  • 雍正皇帝真的在繼位後逼死了他母親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嗎?
    烏雅氏在康熙生前最高的封號只是個妃位,這也非常令人奇怪,從她生育子女的數量和時間上看,康熙對她應該算是比較寵愛的,因為她不但在十七歲就早早誕下皇子,而且在她二十九歲還生下了皇十四子,說明這麼長時間康熙並沒有冷落她,但康熙皇帝卻並沒有對她的封號進行晉升,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分析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她母家出生低微,她的爺爺只是內務府的一個包衣奴才。
  • 皇帝繼位都愛玩「勉為其難」的套路,他卻玩砸了,與皇位失之交臂
    張勳先向紫禁城上了一道奏摺,表示要擁戴溥儀復位聽政。末代皇帝溥儀3歲登基,6歲退位,王室成員仍住在紫禁城,受到國民政府優待。寂靜了5年之後,忽然傳來即將復闢的消息,紫禁城內上下歡騰,遺老遺少們個個喜氣洋洋。最興奮的人當然是溥儀。像張勳這樣的大「忠臣」,皇帝當然要親自召見,何況張勳還要當面「請求」溥儀復位。按照清朝的規矩,皇帝召見大臣時,無關人員不得在場。
  • 無論是雍正皇帝,還是乾隆皇帝,為什麼他們都不敢重用嶽鍾琪?
    再之後,嶽鍾琪就一直被關押著,直到乾隆二年才被新即位的乾隆帝赦免,貶為庶民、回成都養老。▲嶽鍾琪畫像乾隆十三年,因為大小金川戰事不利,「退休」在家已經十年有餘的嶽鍾琪才再度被乾隆帝啟用、出任總兵,不久又升任四川提督。
  • 雍正皇帝真的含淚殺子?賜死兒子弘時?乾隆繼位後,真相浮出水面
    在經典的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弘時由於年少放縱,為了爭奪皇位,不惜以雍正皇帝的政敵八王爺允禩暗通款曲,反而在明知道自己的弟弟,愛新覺羅弘曆,被雍正皇帝立為儲君的時候,心生不滿,甚至暗殺弘曆。
  • 婉嬪:乾隆帝的貴妃,無子無寵卻活得通透,後長壽活到最後
    古代每個皇帝繼位,一件必不可少的事就組建自己的後宮團,這個後宮團就像一個機構一樣,地位不同,薪水待遇也不同,所以在這個後宮團中,所有的女人都拼命的往上爬,希望得到皇上的恩寵,從而使自己地位不斷升高,地位不斷升高,讓自己生活變得更加舒適。
  • 中國古代皇帝在位時間排名前十的有哪些皇帝?答案出乎意料
    五年看似很短,但統計每位皇帝在位的時間後,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象出現,494位皇帝中居然有差不多200位皇帝的在位時間不足五年,最短的要數金朝末帝完顏承麟在位時間不足一個時辰,有在位時間短的必然有在位時間長的,那麼歷史上誰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呢?由此想到的歷史上在位時間年限排在前十的是哪十位皇帝呢?這十位皇帝你都耳熟能詳麼?
  • 大清皇帝,除了「秘密建儲」之外,他們與歷朝皇帝還有哪些不同?
    但是,清朝的世襲制與其他朝代有一定的差異,很多朝代的世襲制都遵循「無最立長」的原則,並且,在皇帝即位之前,每個朝代都要制定皇賺預算清朝的繼承制歷代都有所出入,除清穆宗載淳外,還有努爾哈赤皇后的清朝皇帝均非長子這裡,為什麼載淳特例,筆者完全是載淳的弟弟,出生不久就夭折了,所以完全皇子載淳皇位之爭比起清朝的繼承制
  • 劉恆:周勃和陳平眼中最「合理」的新皇帝
    對於周勃、陳平這些功臣派來講,他們面臨一個問題,要選擇自己的新主人,確立一個皇帝。 皇帝肯定來自於劉邦的至親這個是不用質疑的,選擇誰,很關鍵。具備繼承皇位條件的大體分為三個輩分,一是劉邦的弟弟劉交,二是劉邦的兒子劉恆等人,三是劉邦的孫子劉襄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