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安徽扶貧幹部王龍:用心用情讓貧困村開滿幸福花

2021-01-09 民航新聞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14日消息:他是個大嗓門,常常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他是個急性子,總是風風火火忙忙碌碌;他是個熱心腸,樂於幫助弱勢群體關愛他人;他以自己曾是一名軍人為榮,工作中始終帶著一股雷厲風行的軍人風格。他是東航安徽分公司扶貧辦公室主任王龍,一位身材健碩的西北漢子。作為扶貧辦主要負責人,王龍同志始終牢記組織囑託,把責任扛在肩上,把群眾放在心中,把扶貧村當自己家,把貧困戶當家裡人,背靠東航安徽分公司這個大本營,扶智扶志先行,立足產業振興,聚焦消費扶貧,經過4年多的努力,順利實現了阜陽洲孜村整村脫貧出列。

  脫貧攻堅  思想先行

  王龍的扶貧故事始於2017年4月,當年,東航安徽分公司開始派駐扶貧工作隊入駐對口幫扶的阜陽市三塔集鎮洲孜村。如何讓洲孜村徹底擺脫貧困,他認為首先要從武裝頭腦、提高認識、轉變觀念開始,要讓村民學習新知識新方法、增長新技能新本領,培育一批脫貧攻堅帶頭人。

  堅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加強基層組織黨建工作,一手抓黨建,一手抓扶貧,充分調動黨員的積極性,樹立黨員的先鋒摸範

  形象。通過村「兩委」的帶領,全村黨員同志的模範效應,有力地推動村級建設、移風易俗、村莊整治等工作。堅持每月組織一次分公司黨委領導班子成員赴洲孜村調研,現場解決問題。駐洲孜村扶貧工作隊按規定堅持日常入戶走訪、宣傳扶貧政策,按期入戶查看貧困戶生產和生活情況,了解其思想狀況,通過交流談心,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反映、及時解決、及時上傳有關信息。他幫助落實國家教育扶貧相關政策,2019年扶貧工作隊為洲孜村申請享受教育扶貧總戶數107戶157人,享受總金額21.2萬元。針對鎮村學校的教學形式較為單一、孩子們沒有多少課外活動的現狀,他主動與學校聯繫,謀劃並組織轄區三塔鎮九年制學校師生參加「研學」活動。2018年5月18日,他組織洲孜村師生共計40餘人前往渡江戰役紀念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新橋機場參觀研學。

  脫貧攻堅  產業要興

  更新發展理念、改進發展思路、拓展發展空間,增強鄉村經濟活力,提升農村「造血」能力。王龍同志帶領扶貧工作隊,利用分公司捐助的32萬元資金並聯合其他幫扶單位、協調愛心企業捐助的149萬元資金,成功投建200kw村級光伏扶貧項目,每年增加村級集體收益近20萬元,期間為降低光伏建設費用,他又積極向建設單位說明洲孜村的整體發展情況以及貧困村對光伏項目的需求,最終節省建設資金10萬元。

  扶貧工作隊駐村幾年來,村集體經濟由2014年的0元增加到2020年72.8萬元。王龍同志始終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關鍵環節來抓,採取承包、租賃、參股、分紅、發展產業等方式盤活各類資源。2020年洲孜村實施230畝尖椒、蘿蔔季節交替性種植,實行「村委+大戶+貧困戶」模式,由村使用集體經濟進行土地流轉,大戶實施管理,帶動49戶貧困戶就業,實現戶均增收4500元。目前,洲孜村正在申請建設石墨加工廠,項目建成後一方面可為村級集體經濟創造年收入30萬元,另一方面充分發揮規模經濟效應,帶動村民大量種植優質小麥,並幫助村民銷售小麥,極大地推動三產融合發展,有利於形成集種植、加工、生產、銷售一體的產業鏈。

  脫貧攻堅  民生為本

  針對洲孜村農業為主導產業的現狀,扶貧工作隊始終聚焦消費扶貧,幫助農戶特別是貧困戶銷售農副產品。2017年7月,駐村扶貧工作隊在走訪貧困戶時發現,洲孜村許多貧困戶家中種植的大量西瓜已經成熟,但由於連續降雨等原因賣不出去,貧困戶非常著急卻沒有好辦法。王龍得知消息後,積極協調東航安徽分公司工會多次直接從洲孜村採購西瓜,作為單位高溫季節慰問一線員工的送清涼用品,解決了扶貧點瓜農的燃眉之急。潁州區委書記張華久得知後,稱讚東航駐村扶貧工作隊做到了「真情扶貧」「用心扶貧」。2018年12月20日上午,兩輛卡車載滿洲孜村農戶生產的粉絲抵達合肥市內的東航大廈。在東航職工熱情參與和大力支持下,此次從洲孜村扶貧點購買粉絲6萬餘元,為偏僻山村農戶在交通不便、產品滯銷的困難情況下解決了問題。2020年9月,他又組織職工認購扶貧點紅薯兩萬餘斤。此外,在王龍的積極協調下,東航集團下屬的航空食品公司每年從阜陽市潁州區採購農副產品超過1000萬元。

  健康扶貧送到家,為村民提供家門口的義診。為解決農村群眾難以得到專家級醫療服務的難題,扶貧工作隊對接引進省城優質醫療資源,他積極聯繫東航安徽分公司、安醫大第一附院、安醫大阜陽醫院聯合開展了「脫貧攻堅志願行」義診活動。2019年1月12日,醫療隊員們集體來到洲孜村衛生院,為周邊群眾免費送醫送藥。此次義診活動,安醫大派出涵蓋8個科室的9位專家攜帶近20種藥物,針對農村中老年患者常見病、多發病,免費發放給患病村民。專家團隊認真檢查病情、開具處方、贈送藥物;對於較為複雜的病患,在為其開具處方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醫療建議;對於一些骨科病、慢性病,則重在傳授保健方法、引導鍛鍊治療。

  豐富扶貧方式,力求高質量脫貧。在幾年的對口扶貧實踐中,王龍同志注重結合洲孜村的實際情況,不斷拓展與豐富扶貧渠道。就業扶貧方面,2019年公益性崗位動態調整為55人,每戶收入9600元。開展金融扶貧,享有小貸信貸的有46戶,年增收4000元左右。在社會兜底扶貧方面,享受低保的115戶166人受益總金額781200元,享受特困供養25戶31人受益總金額153240元。在組織社會幫扶方面,2019年,王龍組織開展社會扶貧達9.22萬元,組織就業技能培訓涉及公益性崗位55人,每人每月補助800元;居家就業21人,每人每月補助625元。

  回首2017年扶貧工作隊入駐洲孜村時,當年這個皖北小鄉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共計272戶1027人,農業人口3835人,貧困發生率為26.8%,成為省級貧困村。如今的洲孜村已是舊貌換新顏,實現整村脫貧出列。

  「貧困群眾是容易滿足的,只要我們拿出真心、付諸真情,真心實意辦實事,他們會記住的。」面對成績,王龍和他的扶貧工作隊沒有鬆懈與自滿,他們當下思考的是如何對接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做細做好扶貧工作。站在當前歷史的重要交匯點上,王龍和他的扶貧工作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真心真情在扶貧路上耕耘著,他們有信心向組織交上合格的答卷。

9薦聞榜

( )

相關焦點

  • 奔走在山間田野,譜寫鄉村振興樂章——東航扶貧幹部群像
    司崗裡大道通南北,佤山機場飛世界;翁丁新村不僅讓當地老百姓過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還成為了熱門景點吸引著天南地北的遊客們;兩縣的產業發展腳步越來越快,老百姓依靠著自己的雙手打開了「致富門」。在孫曉和孫國平的眼裡,這一切的改變離不開國家對貧困地區的政策支持,也離不開東航對滄源、雙江兩縣年復一年的產業、教育、醫療等全方位精準扶貧。當然,也離不開一任接著一任在這片熱土揮灑青春與汗水的東航扶貧幹部們。
  • 用心用情勇擔當 精準幫扶助脫貧
    2018年鞏思碩被潁東區委、區政府授予「最美扶貧人」榮譽稱號,2019年獲評中國電信安徽公司「優秀共產黨員」。 情牽農村投身扶貧 2017年9月,組織找他談話,問他是否願意前往貧困村開展駐村幫扶,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只要組織需要,我非常願意。」
  • 為脫貧攻堅收官、鄉村振興起航插上「東航之翼」
    黨的十八大以來,東航集團在脫貧攻堅的偉大徵程中勇擔央企責任,踐行初心使命,不斷加大扶貧投入,已累計投入4億餘元幫扶資金,其中逾1億元用於定點幫扶雲南省臨滄市滄源、雙江兩縣,助推兩縣共99個貧困村、7萬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 「放不下」的饒隊長 用心用情用力 託起馬王村村民「穩穩的幸福」
    發展村集體經濟花椒產業園成「村民銀行」馬王村是省定貧困村,位於藍田縣西北部,處在海拔1200多米的嶺區,這裡自然條件惡劣、資源匱乏、基礎設施落後,沒有產業是導致貧困的主要因素。通過國家政策和西安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投集團)的有力幫扶,2018年,馬王村摘掉了省定貧困村帽子,13戶貧困戶完成了貧困戶精準退出。村民脫貧、致富了,可沒有集體經濟支撐,饒秦嶺擔心會出現返貧現象。然而怎樣讓村民、村集體有穩定收入?究竟發展什麼產業?成了他心中的一個大難題。
  • 東航抖音「帶貨」助力香格裡拉消費扶貧
    此次直播是東航在抖音開展的首場「扶貧直播」。東航借力頭部新媒體平臺,面向全國網友展示了香格裡拉民族文化風採,提升了香格裡拉地方特產在全國的知名度,累計傳播量突破1000萬人次,銷售1000餘件商品,進一步助推香格裡拉「旅遊+消費」向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延伸。
  • 踩泥土,被蜂蟄,老鄉身邊的這群東航人寫下奔小康答卷
    司崗裡大道通南北,佤山機場飛世界;翁丁新村不僅讓當地老百姓過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還成為熱門景點,吸引著天南地北的遊客們。兩縣的產業發展腳步越來越快,有了黨的好政策、有了東航的扶持,當地群眾依靠著自己的雙手打開了「致富門」。這一切的改變離不開國家對貧困地區的政策支持,也離不開東航對滄源、雙江兩縣年復一年的產業、教育、醫療等全方位精準扶貧,同樣離不開一任接著一任在這片熱土揮灑青春與汗水的東航扶貧幹部。
  • 山西聯通扶貧人物誌——王志英:特殊扶貧戰線上的「非常」幹部
    面對消費扶貧、產業扶貧、異地搬遷、信息化扶貧等一系列紛繁複雜的扶貧任務,面對155個貧困村、2個直接幫扶村、230餘名扶貧工作人員、數百萬工作經費等千頭萬緒的工作事項,王志英反而出奇得冷靜、沉穩。「既然挑起了擔子,我就不能被困難壓倒,我要在學中幹、幹中學,竭盡全力。」本著這樣的信念,王志英未嘗屈服於任何困難,未嘗抱怨過一聲辛苦。
  • 李榮昆:用心用情駐村扶貧
    以前村子生產、生活條件落後,是典型的貧困村。2018年,村裡來了一位叫李榮昆的工作隊長,在他一心一意的幫扶下,鄉親們摘掉了貧困帽子,走上了致富路。 何況還能幹點事情,就讓我去駐村扶貧吧!」作為原羅平縣工商局副局長,李榮昆不擔任領導職務後,並沒有選擇清閒的工作,而是主動請纓,到羅平縣鐘山鄉魯邑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從此走上了扶貧路。
  • 「講述:我們的奮鬥故事」用心用情——我的扶貧故事和感悟
    我了解到這些情況,深知幫扶不僅僅是幫助他們增加經濟收入,更重要的是走進他們心裡,用心用情為他們撐起一片希望的天空。第一步,幫助發展經濟,儘可能增加收入。結合他家山地多,用水方便的優勢,我鼓勵他家發展養殖,走產業脫貧的路子。當年,他家養雞300羽,我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供貨信息,利用周末雙休時間,開著車帶他在城裡挨家挨戶送貨,雞全部賣完後,增加純收入近萬元。
  • 惺惺相惜 湖北扶貧幹部千裡寄信點讚湖南「網紅」扶貧隊長
    朱明星記錄自己扶貧經歷的著作《一個扶貧隊長的日記》。紅網時刻記者 陳雪驊 通訊員 袁靜 桃江縣報導湖南桃江縣商務局駐桃花江鎮大華村幫扶工作隊長、第一書記朱明星因出版《一個扶貧隊長的日記》一書,成為知名度頗高的網紅扶貧隊長。不少讀者千方百計聯繫到他,表達自己的傾佩之情,還有部分來自全國範圍的扶貧戰線幹部寄來信件,共訴衷腸。
  • 「我的扶貧故事」「你是這樣的好幹部」丨劍河縣仰阿莎街道川洞村...
    川洞村共289戶120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31戶565人,貧困發生率佔識別當年人口總數的46.8%,屬仰阿莎街道唯一的貧困村。   幫扶單位給他們家修好一幢兩層樓約120多平方米的磚房,無論村幹部和幫扶幹部多少次上門作工作,萬石榮戶始終不肯搬遷入住。
  • 扶貧合作|紮根康巴高原 書寫無悔青春——深圳援派甘孜幹部工作紀實
    深圳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工作重要論述精神,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援川工作,於2018年選派3名處級幹部分赴石渠、德格和甘孜縣掛任縣委常委、副縣長,具體負責對口支援工作。3名深圳援川幹部從南國海濱走進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他們缺氧不缺精神,吃苦不畏艱苦,積極融入當地幹部群眾,全力幫助當地發展,在康巴高原書寫無悔青春。
  • ...故事」用心用情做好幫扶工作丨天柱縣竹林鎮扶貧工作站站長吳常根
    我叫吳常根,現為天柱縣竹林鎮扶貧工作站站長。從2016年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工作在扶貧攻堅戰線上,從一頭霧水到業務精通,我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推動全鎮的脫貧工作,實現了質的跨越。吳常根驗收庭院硬化從擔任該鎮扶貧工作站站長以來,我緊盯全鎮12個貧困村和6056個貧困人口的脫貧目標,「摸實情」「找藥方」 「挖窮根」,在脫貧攻堅戰中做出了實績。
  • 78粒「星火」點亮26個貧困村 夷陵區駐村幹部「辛苦指數」換來群眾...
    2014年,夷陵區確認建檔立卡貧困村26個,貧困發生率為8.9%。隨即,26支駐村幫扶工作隊、78名駐村幫扶幹部如燎原星火,播撒每一個貧困村,如春雨甘露,滋潤鄉親們的心田。2018年12月,夷陵區2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出列,2019年12月,全區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 「千村千戶脫貧故事」於智寶:用心用情 成為貧困戶的知心人、貼心人
    短短幾年時間,朝陽村由一個三類貧困村一躍成為自治區級文明村鎮,多虧了一個人,他就是國網蒙東電力有限公司駐斯力很現代農業園區朝陽村幹部於智寶。初見於智寶,他正忙著幫貧困戶賣雞蛋和鵝蛋。當天上午,於智寶就聯繫好了買主,以高於市場價0.3元的價格,幫李豔秋家賣了1100個雞蛋和100個鵝蛋,並幫她運送到買主手中。
  • 西安航天基地對口幫扶周至縣貧困村全面脫貧​​​​​...
    這一成績單背後,是航天基地上下肩負責任、用心用情和傾心扶貧的一個個感人故事。  肩負使命  交出幫扶優秀答卷  按照省市駐村聯戶幫扶工作安排,航天基地承擔著周至縣富仁鎮富仁村等3個市級貧困村和駱峪鎮神靈山村等5個省級貧困村(包括4個行政村和一個合併社區)的駐村聯戶幫扶工作。
  • 西安航天基地對口幫扶周至縣貧困村全面脫貧
    這一成績單背後,是航天基地上下肩負責任、用心用情和傾心扶貧的一個個感人故事。肩負使命交出幫扶優秀答卷按照省市駐村聯戶幫扶工作安排,航天基地承擔著周至縣富仁鎮富仁村等3個市級貧困村和駱峪鎮神靈山村等5個省級貧困村(包括4個行政村和一個合併社區)的駐村聯戶幫扶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用力幫扶 扶貧扶智希望紮根|水城縣第六...
    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三尺講臺上教育工作做好後,我就會開車到水城縣新橋街道新橋社區的貧困戶家中實地走訪。  這裡是居住著去年從大山搬出的鄉親,我一直想著用真心扶真貧、辦好事、辦實事,讓他們能在新的家園安居樂業,生活有希望。
  • 《大地頌歌》讓我們重溫扶貧幹部穿越四季的故事
    《大地頌歌》由序曲、6幕劇和尾聲組成,《風起十八洞》是其中的第一幕,它講述了扶貧幹部龍隊長來到十八洞村後,如何凝聚人心、激發鬥志的故事。凝聚人心、激發鬥志,這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卻是許多扶貧幹部剛開始進村入駐時,面對當地村民不理解、甚至嘲弄的情況下,必須要拿出的辦法和魄力。一年有四季,大多喜歡秋的豐收。
  • 安徽工程大學赴定點幫扶村看望駐村扶貧幹部
    12月21日,安徽工程大學黨委副書記蘇國紅帶領辦公室、組織部、社會合作處有關同志,赴學校定點幫扶單位宿州市埇橋區支河鄉鴨湖村、蘆嶺鎮陳堂村調研指導扶貧工作,並親切慰問學校駐村扶貧幹部及結對幫扶戶。  蘇國紅一行認真聽取駐村工作隊2020年扶貧幫扶工作及村經濟發展情況匯報,詳細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向他們表達了學校黨委對扶貧幹部在政治上和生活上的關心,對他們扶貧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獲得的成長給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