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子特別小,上課不敢發言,怎麼辦?三招讓孩子不再害怕

2020-12-17 小花老師viper

文|小花

我是小花,關注我,小花每天都會分享教育孩子的那點事,期望這一期的案例能對您有所啟示。

孩子平常挺活躍,一到課堂上回答問題的時候就害羞的不敢說話;有的孩子怎麼都不敢走獨木橋,爸爸媽媽在一邊不停鼓勵也不敢走;你說教他,鼓勵他,都沒用,父母都愁死了。

最近小花收到了不少學員的諮詢,有很大一類都是同一個問題:孩子膽子小怎麼辦?

我整理出來了三個比較典型的案例分享給大家。

第一個案例,是一個8歲的孩子。孩子在江邊玩,退潮後沙灘上露出一片淤泥,很多的孩子在裡邊跑來跑去,可這個孩子卻害怕淤泥,不敢自己走,必須要大人陪著才敢去。媽媽一生氣,就把他扔在淤泥裡,自己回來了。媽媽想我回來了就要逼著你自己走回來,就在岸邊一直鼓勵孩子,可是無論怎麼鼓勵、呵斥、命令,孩子就是哭,怎麼也不敢在淤泥裡走回來。

第二個案例,是一個7歲的孩子。有一次在公園裡,看到有拓展的娛樂設施,這個設施是那個鐵索橋。孩子走上橋後,看到橋在晃悠,手緊抓著鐵鏈說啥也不肯再走,堵在橋上擋著後面的孩子,爸爸就在下面鼓勵孩子,可是孩子就是不肯走。後來沒有辦法,爸爸只能親自上橋帶著孩子走了一圈,但是沒想到的是,走了一圈孩子就不怕了,後面自己玩的別提多高興了。

第三個可能是最讓媽媽們頭疼的案例了。主人公今年已經12歲,是一名6年級的小學生。孩子平常很正常,但就是不敢回答問題。媽媽說針對這些缺點還特意讓他學過一年的表演,上臺演過戲參加過朗誦比賽,雖然緊張但還是能按照要求去做,但就是在學校裡不敢說。上個月回答問題的時候,老師和同學們給他鼓掌長達 5 分鐘,結果還是一句話沒有說。後來媽媽問他,為什麼不敢回答問題,他說太緊張了,我說那你這不光是害怕,而是不識抬舉了,辜負老師和同學的期望,總是這樣大家會瞧不起你的,下次必須說。

其實以上的三個案例非常普遍。孩子不敢在公眾面前表現自己,我們家長通常做的就是鼓勵、呵斥,實在不行就多訓練孩子,逼著孩子表現自己,但是往往結果都不盡如人意。那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

其實我們要先從理解孩子的心理來看。

一.設身處地的感受孩子的體驗

我們的家長其實更多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我們並沒有設身處地的去想這個問題。媽媽是不是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個小男孩總是小心謹慎。尤其是在課堂上發言,都給報表演班了,為什麼還是這樣的表現,一天到晚有什麼可怕的?

其實回想一下自己,我們自己有沒有一些感到特別恐懼的事?就比如說我自己,我就很恐高,每次走玻璃棧道的時候就腿軟的不行。我知不知道玻璃棧道很安全呢?我當然知道,但是讓我大大方方都走就完全不行,就算是周圍的人都給我鼓掌、加油,我還是不敢走。

你看,連我們家長都有恐懼的東西,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求孩子天不怕地不怕呢?

二.陪孩子一起面對恐懼

我們回過頭來看這三個案例。第一個案例,媽媽在一邊鼓勵和呵斥孩子,最後結果很失敗,孩子依然不願意動;第三個案例,媽媽給孩子報了表演班,結果一樣不太好,反而是第二個案例,爸爸最後陪著孩子走完全程,孩子克服了恐懼,愉快的自己玩了起來。

所以,在恐懼面前,孩子原本就已經緊張的不得了,那一刻,他不需要以「為他好」的名義火上澆油。他們需要的是理解、陪伴,需要的是一個能握住的手。我們還需要告訴孩子,別害怕,我們就在你身邊,不管多難,我們都會陪著你。

三.試著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每個孩子都不會是完美的,總有屬於自己的缺點。你看這孩子就是不敢在人多的時候發言、就是不敢走吊橋,會有什麼影響呢?有的媽媽會說,現在不幫助孩子克服這些,就是怕孩子自卑呀。其實,咱們天天戳孩子膽小的軟肋,天天讓孩子面對逆境,是讓孩子變得強大?還是逼著他走向自卑呢?

其實,要真想幫孩子克服膽小、不敢發言的弱點,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然後順其自然。也就是不再訓斥孩子,然後把更多精力用在孩子感興趣的領域,通過孩子擅長的領域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自己相信自己很優秀。要知道,孩子都是有表現欲的,一個自覺優秀的孩子,一定會抑制不住地要去表達自己。

我是小花,每日都會分享關於教育孩子的那點事。

相關焦點

  • 孩子「膽子小」,父母是主要原因,教育孩子要從改變自己開始
    有些孩子確實非常膽小,遇到什麼事情就退縮不敢面對,然而這樣的性格會導致孩子錯過很多的機遇,甚至不願意反覆挑戰來提高自己的上限,為避免這樣的情況影響孩子的未來和前程,家長不妨了解一下,孩子膽子小有哪些具體的危害。
  • 孩子膽子小怎麼辦?家長別一直強調勇敢,這無異於在「拔苗助長」
    直到小宇四歲了,還是不敢面對生人,和社區裡的小朋友也沒有辦法很好地融入。看到小宇這樣的情況,他的媽媽感到非常的焦急,覺得小宇這樣膽小的性格非常不好。於是她採用了一個比較激進的方式,直接不顧小宇的抗議,將他帶到社區裡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 孩子上幼兒園,膽小、怕生怎麼辦?
    一般孩子三歲左右就要準備上幼兒園了,那麼很多媽媽都會擔心孩子膽小怕生的問題,不敢跟別人一起玩,這個怎麼辦?在這裡我要說一下,膽小怕生是你看到的現象,這反映了孩子的社會化和情感的發展。那麼這個方面的發展需要通過孩子在生活當中跟別人來交往去實現,沒有辦法突擊強化。有些媽媽把孩子往孩子堆裡送,結果不一定是好的。
  • 當孩子說害怕家裡的怪物……
    之前一篇文章《從孩子身上看到了兒時的自己》,我提到了孩子怕黑不敢一個人睡覺,群友們還一起討論了,其中一位心理諮詢師群友的發言還啟發了我們,讓我們放下與孩子恐懼的對抗。可巧,有人推薦了一本關於這個話題的繪本,於是我毫不猶豫地入手了,想著給孩子讀讀,順便以此來和他探討下這個話題。
  • 在外膽小,回家就變成了「小皇帝」,遇到這樣的孩子怎麼辦?
    張老師和一個學生家長交流,說學生在學校太內向了,上課不愛回答問題,即使叫起來了,也是支支吾吾半天,老師鼓勵後才敢說出答案,但是聲音很小,老師讓他再說幾遍都是這樣的。孩子的膽子也很小,老師叫他去辦公室,無論他有沒有犯錯,都很害怕。
  • 孩子上課小動作多怎麼辦?
    作者:寶寶知道 牡蓮還記得當初我帶幼兒園的時候上課做小動作的同學每個班級都會有幾個。有的孩子老師在講課,她在下面和小朋友分東西吃,還有的孩子在桌子底下搗亂,有的兩條腿跪在板凳上去抓前排的小朋友。這些孩子有時候真的是讓人苦笑不得,特別難管,面對家長又不好意思說孩子的不好,更不可能去大聲訓斥她們,就怕適得其反。我帶過最奇葩的一個孩子叫小寶,他就是特別的逗逼,講公開課的時候好多的家長都在看著我講課,他卻在抱著我的兩條腿,當時真的是很無語又尷尬。這個孩子很懂事但也很調皮,他家境挺好的,他媽媽對他家教也挺嚴的。
  • 9歲前的孩子多看英語繪本,上課發言可以難倒老師,輕鬆玩轉英語
    9歲前的孩子多看英語繪本,上課發言可以難倒老師,輕鬆玩轉英語 青青育兒秘笈2020-07-31 13:12 在小學時代,孩子們最怕的就是和英語老師眼神交流了,有的孩子被英語老師叫到站起來回答問題,就開始吞吞吐吐、低著頭、手腳發抖,孩子要是出現這種現象通常是心裡沒底
  • 孩子專注力太差怎麼辦?家長試試這幾招,讓孩子做事不拖拉
    有些孩子做事拖拉,總是喜歡磨蹭。比如讓孩子寫作業,孩子很難靜下心來寫作業,不是玩一會橡皮,就是看看窗外的風景,作業量其實不多,可是孩子卻要寫很久,如果家長不在身邊陪著,孩子可能就跑去看電視了,把寫作業這件事忘在腦後。
  • 「馬」姓爸爸給孩子取名絕了,老師上課不敢點名,網友:取名鬼才
    不過有的父母給孩子取名字時卻有一點粗心,僅僅考慮到字面的意義,卻沒有考慮到名字和姓氏在一起並不是特別的和諧。馬先生就犯了這樣的錯誤,當初妻子生下兒子之後,一家人都特別開心,既然是男孩,名字就應該起的霸氣,所以馬先生就想出了一個很有氣勢的名字。
  • 孩子說「我不敢」時,父母的第一反應很重要,別只會說別怕
    孩子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同的孩子就會有不同的表現,有些孩子非常的積極,但是有些孩子的反應就非常的極端。比如說他們總是在打退堂鼓,總是在跟父母說我不敢我不行,家長看著一再拒絕的孩子真的是非常的著急,非常的生氣。有的時候大人們都已經告訴他們不用害怕了,家人們會保護他們,為什麼他們還是不敢嘗試呢?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能夠讓孩子膽子大一些呢?
  • 孩子害怕「想出來」的恐懼?一招幫你解決
    我中午不敢睡覺!」這是前不久我直播的時候,一位粉絲給我的留言,說有一天從幼兒園接女兒回家,回家路上她開著車,問女兒在幼兒園表現怎麼樣。結果她女兒就說道:「媽媽,幼兒園有妖怪,我中午不敢睡覺!她說女兒平時很膽小,黑的地方不敢去,總說有妖怪、怪物,怕被抓走。我問這位寶媽平時有人嚇唬她女兒沒有,她說並沒有。我記得我兒子4歲左右的時候也是這樣。平時也沒人嚇唬他「不睡覺妖怪就來抓你了」之類的,但就不知道兒子是怎麼知道妖魔鬼怪這些東西的,我懷疑很可能就是看什麼電視節目看到的。
  • 小孩子內向膽子小怎麼辦?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內向不一樣壞,而外向不一定好。不過,我們還是要讓孩子健康成長,讓孩子敢於說出自己的心聲,敢做自己想做的事。第一,你要不要在孩子與其他人面前說孩子擔心,以此來定義孩子膽小。孩子膽小,可能是在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暫時的表現,比如不想接觸陌生人,不願意與陌生人說話。
  •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太多怎麼辦?聽聽專家怎麼說
    貓爸朋友的兒子去年剛上小學一年級,有一次聚會,朋友跟我們聊起了她孩子學習的情況:我家孩子上這半年一年級,老師總說他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走神,每次上課他不是往窗外看,就是在書桌下面做各種小動作,摸摸這裡,戳戳那裡。
  • 醫院讓孩子坐小火車排隊看病 希望他們不害怕醫院
    醫院讓孩子坐小火車排隊看病 希望他們不害怕醫院時間:2020-12-01 23: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醫院讓孩子坐小火車排隊看病 希望他們不害怕醫院 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因為日常接診患者中孩子居多,於是增加了各種緩解孩子情緒的設施:坐小火車代替排隊,讓小丑為病床上的孩子表演
  • 孩子總是不聽話怎麼辦?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跟你做朋友
    他事情沒做好,或是犯了錯說說他,他卻特別不愛聽,甚至還回嘴。有時候說的次數多了孩子就躲在房間裡不出來,也不跟她說話,讓閨蜜覺得很苦惱,到底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呢。孩子不聽話,是基本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事。當孩子和家長發生小矛盾了,或者孩子做錯事了,家長批評孩子應該是理所應當的事情,而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改正。可是有的孩子可能小時候還會乖乖聽話,爸爸媽媽說了他以後,他聽話地點點頭。可長大以後卻變得不願意聽大人的說教了。那麼首先,孩子不聽話會有哪些表現呢?
  • 孩子上課總是愛做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上課愛做小動作」和「磨蹭、注意力不集中」,是小學生家長最困惑的學習問題,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有這種問題的更多。那麼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些問題,改正這些不好的習慣呢?我們將做小動作分成以下幾類,進行逐個分析。首先是因注意力不能集中引起的小動作。
  • 孩子老是尿褲子?想讓孩子自立,學會這三招!
    想讓孩子自立,學會這三招!小時候很多孩子都是被把尿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孩子在上幼兒園後身邊沒有人時刻關注他的一舉一動,而剛入園的小朋友很多都會有壓力,有時候不敢跟老師說,憋不住了只能尿在庫褲子裡。但是還自己對自己的媽媽還是很信任的,生活中最親近的就是媽媽了,此時媽媽要鼓勵孩子在要有什麼需要的時候要大膽的說出來,讓孩子慢慢去適應新的環境。
  • 孩子怕生不愛說話?多半是「陌生人焦慮症」,掌握4招輕鬆化解
    事實上,當談到孩子的社交問題時,大多數父母討論的最多的是,如果他們的孩子怕生怎麼辦?很多孩子都能在家裡說出話來,但一到陌生的環境,他們就開始害怕了。只敢躲在父母身後小聲的說話,或者躲在角落裡,不理睬朋友,也很難交到新的朋友。一、什麼是「陌生人焦慮症」?
  • 家裡有個「膽小鬼」,可以試試這6種方法,助孩子把膽子養肥
    我們家孩子每天都會到小區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滑板車,但他玩滑板車或者平衡車的時候一直都小心翼翼,甚至可以說有點膽小,每當滑到斜坡處,都不敢下去,眼看旁邊比他小的弟弟妹妹都滑下去,他就靜靜地呆在那裡,等弟弟妹妹再次上來,他再繼續跟他們一起玩。每到這個時候,奶奶就會在旁邊說:你這個膽小鬼,你是男孩子,怎麼能這麼膽小。
  • 孩子膽子小,怕生,不能融入新的環境,這些是「社會退縮」造成的
    相反一些孩子比較膽小,作為家長就比較擔心了,畢竟孩子太膽小,就不太容易融入一個新的環境,對他以後讀書,出社會工作都不太好。小雅的女兒就是一個膽小的女孩,每次小雅帶她去遊樂園的時候,她看到其他小夥伴玩得很開心,她也想玩,但是她不敢上去問他們願不願意讓她加入,每次都是躲在媽媽身後,看著他們在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