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綢之路」世界航海紀錄誕生 航海家為中國抗疫送上祝福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倫敦2月19日電 (記者 張平)英國當地時間19日上午7點37分,法國知名航海家弗朗西斯·茹瓦永(Francis Joyon)駕駛伊德克號三體帆船從香港抵達倫敦,在「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上創下新的高速帆船世界航海紀錄。63歲的茹瓦永登岸後在接受採訪時為抗擊疫情的中國送上自己的祝福。

當日清早,頂著連日來肆虐英國的風暴「丹尼斯」餘威,法國航海家茹瓦永在4名船員協同下,駕駛伊德克號三體帆船順利通過倫敦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大橋。此次整個航程用時31天23小時,將原紀錄縮短了4天3小時。

曾三次環球航行、兩次打破單人不間斷航行世界紀錄的茹瓦永登岸後表示,「這是我第一次到中國,也是第一次去深圳。雖然在中國停留時間不長,但我們結識了很多中國的朋友。當快要離開中國的時候,我們聽到了發生疫情的消息,這確實糟透了。」

茹瓦永表示,他一直關注這個事態,他深深祝福與疫情頑強搏鬥的中國民眾能夠渡過最困難的時期,「我們堅定支持他們早日渡過難關,取得抗擊疫情的最後勝利。」

對於帆船熱在中國的興起,茹瓦永表示印象深刻,「很多中國人都對帆船有著濃厚的興趣和熱情,中國在這方面發展勢頭良好」。

去年10月19日,茹瓦永駕駛伊德克號從法國布列塔尼的路易港出發,正式開啟了「海上絲綢之路」挑戰之旅。用時4個半月,航行了大半個地球。在從香港繞行好望角到倫敦的最長、最艱難的最後一個賽段上,創下「海上絲綢之路」航線新的世界紀錄。(完)

相關焦點

  • 《大航海時代OL》開通你的海上絲綢之路
    西方航海家為了追逐數之不盡的財富,在大航海時代經過廣泛探索,終於發現了前往東方的海路,從此一條新的絲綢之路便被打開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條海上絲綢之路。而目前,就如何到達東亞來說,玩家可以選擇沿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一路過印度洋、東南亞然後到達中國;也可以選擇由歐洲經美洲橫跨太平洋到達。
  • 明初的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高峰
    明初的中外交通(一) 鄭和下西洋——海上絲路的發展高峰明代的中國,是當時亞洲最強大的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對亞洲各國均產生深遠影響。明初的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高峰、東方文明發達的標誌。對於中國同亞非各國之間發展友好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 Alfa的航海大時代海上絲綢之路城市在哪 城市經緯坐標一覽
    導 讀 Alfa的航海大時代海上絲綢之路怎麼走?
  • 精品講座│海洋傳奇——中國古代航海造船技術與海上絲綢之路
    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與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合作主辦的「格致•考工•源流——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名家講座
  • 大航海時代同期,還有一個太平洋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以張驀通西域為開端,是西漢王朝官方開闢的一條「政治之路」,文化交流和商貿活動是它的「副產品」。同時期大規模開通的「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人們通過海洋與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等地進行「大型」與「官民」兼具的外交與商貿活動交通路線。
  • 大航海時代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在廈門舉辦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2月17日廈門消息(記者 陳必揚)大航海時代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15日在廈門舉辦。  新時代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古老的海路賦予了新的內涵,為海滄的發展提供難得的歷史機機遇。海滄區推進中歐中亞班列建設,有效連通臺海,輻射日韓、東協、歐洲地區,實現了「海絲」「路絲」的無縫對接,成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網絡的重要通道。
  • 大航海時代丨達伽馬穿越好望角開啟海上絲綢之路,鄭和本應更早
    為什麼我們餐桌上會有西紅柿、土豆這些食品,這都和大航海時代有密切的關聯。而且如果你想要了解世界歷史的話,大航海時代應該是非常重要的整個歷史觀的一個支柱,它能夠幫你連接古和今,讓你明白在15世紀之前和之後的世界為什麼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為什麼歐洲迅速崛起,成為整個世界的霸主?這都是很大程度上由大航海時代和文藝復興共同決定的。
  • 中國航海日丨打卡身邊的航海地標
    中國有著悠久的航海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已經用火和石斧「刳木為舟,剡木為楫」。● 歡迎通過微信留言與我們交流,或在「連雲港海事官微」微博帳號#藍色國土耕耘者#參與話題討論,優秀話題者有機會獲得航海神秘周邊!小編所在的連雲港市也有著豐富多樣的航海文化標誌物,7月11日中國航海日到來之際,小編和同事一起專門去「一一拜訪」,再次領略曾經的輝煌,也算拋磚引玉!
  • 2020年中國航海日公告
    為進一步弘揚絲路精神,傳承航海文化,增強全民的航海和海洋意識,促進「一帶一路」倡議、海洋強國和交通強國建設,經交通運輸部、外交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等25個中國航海日活動組委會成員單位同意,發布以下公告:2000多年前,張騫篳路藍縷,走過草原沙漠,開闢出聯通亞歐非的陸上絲綢之路;600多年前,鄭和揚帆遠航,穿越驚濤駭浪,
  • 11張圖看懂世界航海史
    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經出現了航海活動。隨著生產生活的需要,促使人們在新的領域上不斷探索。公元前4世紀下半葉,希臘航海家皮忒阿斯駕舟從希臘當時的殖民地馬西利亞(今法國馬賽)出發,沿伊比利亞半島和今法蘭西海岸,再沿大不列顛島的東岸向北探索航行到達粵克尼群島,並由此折向東到達易北河口。這是西方最早的海上遠距離航行。在此之前,地中海內的航行活動,已相當頻繁。
  • 法國航海家茹瓦永以新紀錄完成香港至倫敦航行
    新華社倫敦2月19日電(記者張薇)歷經31天23小時36分46秒的航行,法國航海家茹瓦永攜4名船員駕駛伊德克號超級三體船於19日一早抵達倫敦,創造了中國香港至英國倫敦航線高速帆船航行的用時新紀錄。作為去年10月啟航的伊德克號亞洲挑戰之旅的最後一個航段,茹瓦永帶隊於當地時間1月18日下午揚帆出海,駕駛伊德克號以20.7節/小時的平均速度航行了15873.89海裡,將義大利航海家索爾蒂尼2018年創造的紀錄縮短了4天3小時0分26秒。站在倫敦標誌性建築塔橋旁的浮橋上回首這段旅程,茹瓦永坦言其中確實不乏艱難時刻。
  • 本周講座 | 海洋傳奇——中國古代航海造船技術與海上絲綢之路 等七場
    1「格致·考工·源流——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名家講座」系列:海洋傳奇——中國古代航海造船技術與海上絲綢之路
  • 從廣州眺望海上絲綢之路
    眾所周知,中國諸多城市,如廣州、泉州、寧波、南京、澳門等20餘城聯合起來,正在積極申報「海上絲綢之路」為世界文化遺產。對於這樣一個涉及多個國家、多個文明體的大型國際間的合作,顯而易見,釐清其中的諸多問題,有助於我們從今人的角度去遙望曾經繁忙的海上通道,這條促進了東西方貿易、文化、藝術、商業、宗教交流與傳播的大動脈。
  • 漲海聲中萬國商:海上絲綢之路為何在宋朝達到鼎盛?
    導語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是近年官方民間和世界各國關注的熱點。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發展於魏晉,繁榮於隋唐,鼎盛於宋元,衰落於明清,深刻影響了中國乃至世界經濟文化的歷史走向。隋唐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以廣州、泉州為主要出海港,經南海到東南亞各國,穿越馬六甲海峽到達印度半島,再經印度洋到達紅海、波斯灣各國,以及東北非地區,形成了一條十分穩定的遠洋航線,為當時世界上最長,史料稱之為「廣州通海夷道」。這一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絲綢、瓷器、茶葉和銅鐵器是出口物資的「四大宗」,將中國商品、中國文化、中國符號帶往世界各地。
  • 為海上絲綢之路賦新 多益網絡與廣東省博物館達成戰略合作
    7月24日,粵港澳大灣區首個「遊戲 + 文博」跨界宣布啟航——廣東省博物館攜手「中國遊戲十強」多益網絡,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展開創新合作。廣東省博物館館長肖海明、副館長阮華端、以及多益網絡CEO唐憶魯、副總裁顏海冰出席活動,共同啟動。
  • 中國航海日|走,讓這些文物帶你乘風破浪
    中國航海歷史悠久,從7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舟,到宋代發明航海羅盤,再到明代鄭和下西洋,這些成績在人類航海史上熠熠閃光。讓我們跟隨文物的腳步,踏上一場「乘風破浪」之旅。從福船到沙船,古代的船長什麼樣中國是世界上造船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
  • 握圖臨宇,從大航海時代海圖繪製看15世紀航海家所承擔的風險
    歐洲地理大發現時代到來,將世界緊密的早期的航海充滿了危險,以至於直到後來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時候,這些航海家的頭銜上,通常還會加上另外一個稱呼——託勒密繪製的世界地圖是依託於天文知識中世紀的葡萄牙是最早展開遠洋航行的國家,由於被奧斯曼帝國隔斷了與東方商業貿易的陸地通道,他們急需要打通另外一條海上交通,可以看出的是,包括達伽馬在內的葡萄牙航海家
  • 中國航海日丨你知道中國航海日嗎?
    中國航海日丨你知道中國航海日嗎?原來今天是「中國航海日」,船舶以掛滿旗、鳴汽笛的方式慶祝我國第16個航海日。今年航海日活動以「攜手同行 維護國際物流暢通」為主題,旨在弘揚絲路精神,傳承航海文化,更好服務「一帶一路」、海洋強國和交通強國建設。「中國航海日」的由來2005年7月11日,是中國偉大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的600周年紀念日。
  • 古代中國為什麼錯過了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時代,是指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船隊在世界各國的海面上,尋找新的貿易夥伴和路線,促進經濟的繁榮的時代。在這期間也出現了很多著名的航海家,如哥倫布、麥哲倫等。正是因為這些航海家們的勇於探索,讓世界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將整個世界的各個大陸,都聯繫到了一起。但遺憾的是,在這場探索世界的盛宴當中,中國卻最終缺席了。
  • 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最重要的起點
    海上絲綢之路,是指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西漢時期,一條以中國徐聞港及合浦港等港口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成就了世界性的貿易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