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人類思想及行為方式將在自然界產物觀的真理中逐漸回歸本性

2020-12-14 天地人三才學苑

一、疫災之後人類將開啟回歸自然真理認知之路

人類只要承認自己的「自然界產物」這個本質屬性,那人類思想及行為方式向自然系統整體回歸就會成為一種必然。因地球只按其在太陽系和宇宙場中所獲得的「壽命周期」程序演化不息,人與環境萬物亦都在其既定的演化程序所賦予的萬物關係法中演變與進化不止。

因而生生不息與運動演變不止是人與環境萬物的不變法則,人與萬物間的普遍聯繫性、緊密關聯性和整體統一性是由地球整體的存續機制所決定的,地球在其不同「年齡」階段所形成的「內部」平衡機制是其內存物間的萬物關係法則,其內部任何存在物都會受這種平衡機制的規範和調整,凡此消彼長所表現出來的短期背離性都是其運動演化過程中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動態平衡是其實現穩定演化的內在要求。其若人體內部諸多功能組織或功能系統間必須保持有機平衡才能完成一個人的壽命周期一樣同理,很難想像一個人的內部諸多功能組織或功能系統不按系統整體法則來實現動態平衡,那一個整體人還能健康存在並能有效完成壽命周期?

故而人的自然界產物屬性就決定了人類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及其萬物關係法則才能獲得可持續性,否則任何背離自然法的思想及行為方式都會給人類自己帶來「災難」。

二、現代人類發展模式的不可持續性是人類必須回歸自然真理性的根本原因

人類的可持續性存在是人類任何思想與行為方式的立足根本,凡逆於此則是反人道的或反人類的。由於人是自然界產物,因而人類的可持續性解釋權在自然規律及其萬物關係法則而不是由人類自己來任意闡釋的。

當下人類世界正遭遇的自然環境瓶頸和非常危險的核毀滅邏輯是人類有史以來所面臨的最危險的一個生死困局,如果當下人類找不到有效解決方案仍按過往模式繼續前行,那人類離徹底毀滅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了。

因而現代人類應當清楚地知道:過往形成自然環境瓶頸與核毀滅邏輯的人類思想及行為方式必須停止,若再繼續下去,自然平衡法則會反施於人類深重的災難,同時毀滅子孫後代亦是真正反人類的。

對於自然環境汙染及瓶頸的成因,毋庸諱言這是人類實現工業化以後,由資本邏輯強化形成的「財富思想」及「逐利無止境觀」所帶來的額外「收穫」,亦是人類自大並把自己凌駕於自然系統整體之上的必然結果。對於核毀滅邏輯,其根本原因是人類過往的孤立片面與自利思想的延續,是人類不知曉人與人及人與環境萬物基於一個地球的整體存在機制都是有機的統一整體或都是「真正的命運共同體」的這種真理性認知而演繹的。

本次疫災是在自然環境汙染非常嚴峻的背景下發生的,它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性結果亦將是非常沉重和痛苦的,如果人類能在這次疫災中進行反思並獲得自然真理性認知,那人類就能化害為利就能開啟未來之門,因疫災所帶來的環境淨化只是暫時的,若災後人類仍然按逐利無止境模式發展經濟,那環境汙染的不斷疊加將朝向不可逆方向發展,其終極結果是不言而喻的。同時在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的過程中,無論是國內的、地區性的或是全球範圍內的矛盾和衝突亦是尖銳的和具有強烈破壞性的,如果當下人類不能拋棄孤立片面與自利邏輯,那人為性的毀滅結果就會隨時發生。

三、回歸自然真理是人類還能擁有未來的唯一出路

對於當下人類而言只有突破自然環境瓶頸和核毀滅邏輯這個生死困局才能開啟和擁有未來,但要突破這個生死困局又需要全球形成統一的認知或共識,然後才能共同實施化解風險的一致行動。然而就當下世界而言,基於利益不可能形成共識、基於意識形態亦不可能形成共識,而不能形成統一認知或共識又意味著無法走出死局。

故而人類只有基於同一個自然法規律,基於同一個地球的萬物關係法則,基於生命的同一個本源,基於任何人或任何民族都希望子孫後代的繁衍不息,人類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統一認知與共識,因而凡不基於人類可持續性存在的任何思想與行為方式都終將被拋棄。

當下還不是人類的終極階段,人類還有很長的演化之路要走,因而凡阻礙或破壞人類擁有「未來」的任何思想與行為方式都是反人類的。故而對於當下人類而言只有找到人與環境萬物的有機統一真理,只有找到人與人「命運共同體」的本質關係,人類才能找到統一認知和共識的形成基礎,只有徹底拋棄過往的「逐利無止境觀」和「孤立片面與自利觀」才能導向未來。

相關焦點

  • 人類急需在自然界產物觀真理下重新構建自己的文化信仰
    在自然界中只有真理才能揭示和反映自然存在的本質,人類只有在真理指引下才能找到人與人、人與環境萬物之間的本質聯繫,人類只有在真理指引下才能找到適合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可持續性之路。然而自然真理卻是這些隱形機制決定了人類所能認知物的生成發展形式及其生死存亡程序,而不是現象物的自為結果,而這些不為人類所認知的隱形機制其揭示或描述的是宇宙內在的生成構建方式及由此方式所形成的運動演化規律。故而自然界真理不是由現象存在來解釋和定義的,而是由宇宙內在的生成構建方式及其運動演化規律來解釋和定義的。
  • 證道真理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哪些貢獻
    證道通常是人類對某方面思想的行為性驗證,任何方面的哲學思想與科學理論皆是建立在驗證基礎上,主要有心理學證道與物理學證道。很多人通常將證道說的玄幻無比,其實證道就是人類對某方面思想的驗證性行為,在這裡,我將簡單描述心理學證道與物理學證道的性質及原理。
  • 被人類感化的「毒液」會改變本性守護人類?
    而毒液在「殖民地」般的寄生在埃迪·布洛克身上後,也由強制霸佔逐漸轉變為風險共擔的同盟關係,實現了由惡向善的轉變。被人類「感化」的毒液,以及被毒液寄生的人類,從「入侵者」和「受害者」的關係變成了「房東」和「寄居客」的關係,從被迫接受到主動接納,外星共生體有了「人性化」的改造。與其說這是一種「進化」,不如說這是一種「洗腦」。
  • 「老鼠烏託邦」實驗,種群崩潰行為,能否預示人類社會的未來?
    烏託邦即為「空想的國家」,是人類思想意識中最美好的社會,自由、按需分配,人人平等、沒有壓迫、就像世外桃源。1968年7月9日,美國馬裡蘭郊區的一所研究院裡,動物行為學家約翰·卡爾霍恩博士進行了一個令人不可思議的實驗,從這個實驗中我們或許可以一窺人類社會的終極走向。約翰·卡爾霍恩想,如果把老鼠放在一個物慾橫流,但空間有限的理想樂園裡,最終會出現什麼結果?
  • 未來的機器人將取代人類嗎?
    其駁辭是:「然而沒有人能夠證明思想一定和身體有關。就信息處理和數據輸出獲取而言,機器人比人腦有更多的優越性」 。一個反駁針對的觀點是:模擬者怎麼會超越被模擬者?人工智慧怎麼會超越被模擬的人類?其駁辭是:「沒有任何一條定理證明被創造的東西不能超過造物主,現實生活中反而有很多相反的例子,比如孩子比父母聰明,就非常典型」。
  • 基於烏託邦思想構建的UTP應用生態 展望人類共產主義未來
    ;設想未來理想共產主義制度以公有制為原型,拋棄了平均主義和壓縮私有制主義,將若干可欲的價值與實踐呈現於這一理想的國家或社會。 但隨著歷史的推進,人們發現僅僅靠這些口頭或者儀式性的東西無法真正解決信任問題,於是逐漸誕生了一些懲罰性機制,比如各盟國之間互派王子作為質子質押,宗教幫派內建立了嚴格的幫會門規及內部家規執法,對於人類社會來說則是建立並完善了法律,用法律來約束人們的行為,但早期的法律更多的是「懲罰性機制」,用來約束人們不要去做什麼。
  • 就人類的本性來說,往往是嚴於律人,寬於對己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就人類的本性來說,往往是嚴於律人,寬於對己。我們很自然地就對他人的過錯進行指指點點,予以嚴厲批評,而卻常常忽視自己可能犯得更為嚴重的錯誤。但是,正如奧勒利烏斯敘馬庫斯所言:「我們為何不應和平、和諧地相處呢?
  • 劉旭光《藝術與真理》:真理為什麼需要藝術
    《藝術與真理》《藝術與真理》一書不僅清理了藝術與真理之間的種種糾葛,呈現了一部藝術精神史,更是想通過藝術這個小領域,觀看和欣賞人類精神如何在對藝術之真理性的追問中,不斷突破,不斷前進,不斷從傳統與歷史的各種既成的「真理」中走出來,去尋求新的「真理」。12月25日,《藝術與真理》出版座談會在商務印書館上海分館舉行。
  • 《反杜林論》中的自然辯證法思想
    他在《反杜林論》《自然辯證法》等一系列著作中,充分運用當時自然科學的重大發現和豐富資料,描繪了整個自然界發展的辯證圖景,闡明了辯證法的基本規律。鑑於當前學界關於《自然辯證法》這部著作的研究頗豐,系統闡釋《反杜林論》中自然辯證法思想的成果較少,本文專門以此為主題展開論述。
  • 人類未來,將會以何種方式滅絕?科學家從老鼠身上看到了答案
    世界上的所有事物有開始就會有結束,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就算是浩瀚的宇宙我們都能給它推論出開始和結束額時間,那人類自身更不用說了,人類社會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走向衰落甚至滅絕,這已經個新鮮的話題了,因為地球上的生命從30億年前剛剛出現直至發展到現在,一個又一個的物種在地球上出現又毀滅上演過不止一次兩次了
  • 呂克貝松電影《第五元素》影評:關於未來人類生存方式變革的猜想
    電影裡的地球軌道周邊建起了嚴密的防護網,類似於隔離帶狀的紅色信號燈將地球360度無死角組建先進的預警網絡,凡是進入監控範圍的任何飛行物必須先徵得人類的同意才能進入到大氣層的上緣。這一點,要是現在有這種技術,就不怕任何微小天體對地球的破壞了。個人覺得,在未來的百年裡,地球周邊預警網可能會加緊組建,只是這要涉及到各國的協調溝通,而不是僅靠衛星和地球天文觀測臺對宇宙不速之客的早期發現。
  • 《鋼之鍊金術師》中的真理之門與浮雕所代表什麼?
    於是愛德華使用了自己的左手作為了等價交換的條件,將弟弟的靈魂交換了回來並將其附著在鎧甲之上...說道這個地方就有很多人都會感到疑問,到底什麼是真理之門呢?全是大道,是宇宙萬物運行的本源,而每個人的知識,包括鍊金術只是小道,這才是霍因海姆、愛德華、艾爾、上校和瓶中小人這幾個僅有的看到過真理之門的鍊金術師,真理之門上圖案不一樣的原因。每個人的經歷,所學與認知的不同,所以導致他們看到的也就都不一樣。
  • 人可以回歸自身本性,身無痛苦,心無掛礙,得身心大自在
    回到身體的本性是要欲望不要成為貪慾,而毀滅人的身體;技術不要成為技術化,而傷害人的身體。這也就是說,回到身體的本性是要身體在欲望、技術和智慧的遊戲中顯示自身,而讓身體不斷更新。任何一個個體表現為個體的身心存在。天人共生和人我和諧都最終落實到個體的身心自在上。中國古代的智慧也將人的身心問題突顯出來,並形成了性命之學。所謂性是指心性,所謂命是指生命。
  • 人類的未來在哪?
    500年來,這樣的模式已從「野蠻」「戰爭」等形式逐漸向「經濟」「文化」等式變異。且披著人權、自由、人道、文化等符號與標籤,變得更加深藏與更具攻擊性。那麼,在人類社會從低級文明向高級文明邁進的歷史邏輯中,人類的未來究竟在哪?是大同?還是毀滅?
  • 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斯蒂格勒與技術哲學的未來
    第三持存是斯蒂格勒在胡塞爾的第一持存(感知的心理持存)、第二持存(記憶的心理持存)的基礎上提出的,意指可以在主體之外使思想和行為發生時的蹤跡得以保存,從而使記憶及知識通過外置化的技術方式實現。其悖謬在於,知識的外置化既是一切知識構建的前提,又會在一定的技術社會制度安排下,蛻變為剝奪人的知識以及認知能力的手段。
  • 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丨斯蒂格勒與技術哲學的未來
    第三持存是斯蒂格勒在胡塞爾的第一持存(感知的心理持存)、第二持存(記憶的心理持存)的基礎上提出的,意指可以在主體之外使思想和行為發生時的蹤跡得以保存,從而使記憶及知識通過外置化的技術方式實現。其悖謬在於,知識的外置化既是一切知識構建的前提,又會在一定的技術社會制度安排下,蛻變為剝奪人的知識以及認知能力的手段。
  • 自然界的高智商動物,有的動物智商超過人類
    作為地球上的靈長類生物,人類之所以能成為地球的主人,是因為人類擁有其他生物所沒有的獨特智慧,才有了如今的人類文明。但你若認為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在自然界中,還有很多高智商的動物存在,有的動物智商甚至超過了人類。
  • 自然界裡,大多雄性比雌性要好看,為何人類女性則比男性漂亮?
    就比如,人類從幾百萬年前發展至今,其進化也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繁衍變化一直都在,只不過有的需要長時間的驗證才能展現出來。在自然界中,有一種奇特現象,大多雄性比雌性要好看,但反觀人類,女性則比男性漂亮,這是為何?雄性和雌性差異性地球上生物之間因為繁衍的需要,同類生物則衍生出了雄性和雌性兩種有著本質差異性的生物。
  • 為何有人稱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看看人類的種種行為,觸目驚心!
    為何有人稱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看看人類的種種行為,觸目驚心!眾所周知,地球上的環境是最溫和的,一年四季分明。人類在此生存是一大幸事,迄今為止,人類已經有了幾百萬年的歷史,成為地球上的主導者。每個人的習性特徵都各有特色,到累了的時候就會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