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網訊 轉眼間,杭州地鐵五號線首通段開通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這段時間五號線首通段的表現究竟如何呢?
今天(7月10日)下午,杭州市綜合交通研究中心發布了《2019年6月份城區交通運行分析》(以下簡稱「報告」),其中就有涉及五號線的一些信息,綜合來說,首通段開通初期客流量少於預期。
不過,該報告預判,年底五號線全線通車時客流量將有大變化。
日均客流量7.4萬多人
主要集中良睦路站、杭師大倉前站和三壩站
5號線首通段的開通,填補了拱墅無地鐵的空白,初期官方給出的預期客流量為11萬人次/日,實際目前約7.4萬人次/日。該報告指出,由於客流尚處於培育發展過程中,首通段在開通初期總體客流相對不高。
從客流量分析,目前,5號線新增客流主要集中在未來科技城一帶的良睦路站、杭師大倉前站,以及與2號線換乘站三壩站。
以三壩站為例,日均進出站客流約1.7萬人次,日均換乘客流2.5-3萬人次,早高峰主要客流流向為從5號線首通段沿線地區經三壩站轉2號線前往中心城區方向,以及從2號線城西地區經三壩站轉5號線前往未來科技城方向。
報告分析指出,原因有兩點,首先每一條線路的開通,都有一個過渡、適應階段。良性的客流數據,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才能穩定下來。
這只是5號線首通段,目前首通段惠及的主要是未來科技城方向,以及拱墅城北方向的一些居民出行,只能說是一個過渡階段。
等今年下半年5號線全線開通,那時候5號線的經絡就會打通,它「換乘之王」的價值就會體現出來了。
春季旅遊旺季西湖景區迎來三年最堵時期
暑期模式到來,市區交通壓力會減小
除了地鐵客流量研析外,報告還分析了春季旅遊旺季杭州主城交通的一些基本情況。
其中,今年春季旅遊旺季(3月16日至5月31日),西湖景區迎來三年內最擁堵時刻,節假日平均擁堵指數為6.4,相比去年春季旅遊旺季上升6.7%。
圖 2018年、2019年上半年西湖景區每日高峰擁堵指數
從今年春季旅遊旺季西湖景區及周邊道路擁堵分布情況看,景區南線、西線的虎跑路(南向北)、靈溪隧道-吉慶山隧道-滿覺隴路(北向南)等進入景區主要通道擁堵同比加劇較為明顯,日均擁堵時長增加1小時以上。
曙光路(黃龍路-浙大路,東向西)、復興路(海月路-水澄橋,東-西)等景區周邊道路擁堵同比也有所上升。
受到降雨影響,6月下旬,杭城進入梅雨季節,全月降雨的工作日天數達11天。受降雨等因素影響,擁堵環比有所加劇。
下階段,報告分析,7-8月,中小學校迎來暑假,隨著送學大軍的撤離,市區交通也將進入「暑期模式」。從往年規律看,7月市區交通運行總體較穩定,而到了8月交通擁堵程度一般會有所下降。
接下來,隨著氣溫的升高,杭城也將進入盛夏時節,較為涼爽的清晨和晚間,出行量一般會有所增加,晚高峰限行結束後擁堵反彈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夜高峰」出現概率一般會有所上升。
暑期中小學放假的同時,外地來杭旅遊的遊客一般會有所增加。近年來杭州暑期旅遊熱度有不斷上升趨勢,因此7月景區道路、主要高架及進出城高速公路等擁堵可能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