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天皇逝世時,留下的是一個能與歐美列強平起平坐的強大日本!(當然是政治,國際地位上的,論工業,國土面積,日本還差得遠)繼位的大正天皇由於近親婚姻的惡果,從小體弱多病。所以在大正天皇統治時期,日本沒有發動什麼大的戰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1902年英國跟日本成立了英日同盟,日本加入了協約國陣營,對德奧宣戰,但除了奪取德國在中國的殖民地——青島外,根本沒有什麼大的軍事行動。
但其它的行動可沒少幹!乘歐洲列強忙於戰事,無暇東顧的機會,逼迫中國籤訂「二十一條」,企圖獨霸中國,這個條約幾乎要把中國變成日本的保護國,(保護國就是殖民地),而袁世凱為了稱帝,甚至同意日本的要求!後因袁倒臺,中國人在全世界「大鬧」,及美國不希望日本獨霸中國,最後才不了了之!
但日本趁德國無暇顧及東方,將屬於德國的馬裡亞納群島,加羅林群島,馬紹爾群島佔領,在西太平洋大肆擴張!
而且,因為歐洲戰事,日本不但壟斷了東亞市場,還向澳大利亞,印度,甚至歐洲擴展商務,一舉從債務國(欠錢的)轉變成了債權國(借錢的)!(現在的時代與那時不同,現在美國之所以欠一屁股債,還這麼囂張,是因為它有美元霸權,是印鈔票的!那些欠錢的歐洲國家,早都破產了,沒有德國貸款援助,國家都完了!)
但也因為日本的勢力不斷增強,一戰後,英國在美國要求下,「埋葬了」英日同盟,並與美國聯手轉向幫助中國,雖然巴黎和會上中國沒能奪回青島,但很快由於美國強大壓力,及中國人民的反日運動蓬勃發展,1922年,日本被迫同中國籤訂協定,將青島歸還中國,而膠濟鐵路則由中國贖回!
美國還搞了個華盛頓會議,拉英,日,法,意四國籤訂《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規定英,美,日,法,意五國主力艦(說簡單點,即萬噸以上非航空母艦的戰艦)比例為5:5:3:1.75:1.75。這份條約使美國海軍可以與當時世界頭號海軍英國海軍平起平坐,限制了日本海軍的實力,至於法國和義大利因為一戰欠一屁股債,根本沒有辦法大力發展海軍。
1923年,日本遇上了非常嚴重的災難,關東大地震!這場地震將日本辛苦建設出來的許多大型工廠都破壞成廢墟了,同時日本各方面的損失也難以估量!
1929年,經過多年重建,日本逐漸恢復元氣,但又迎來了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日本受打擊嚴重,工業減產了三分之一,農業總值減少了40%,出口更是下降了一半多!
為了解決危機,日本軍部選擇了對外擴張,(其實對外擴張是日本基本國策,但這次危機加速了日本擴張的步伐)。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憑藉中國東北的豐富資源和市場,日本迅速走出了經濟危機!說白了就是搶中國!
1936年2月26日,日本「少壯派」軍官(日本軍隊有元老派和少壯派之分,少壯派更多是中下級軍官)發動政變,雖然失敗,但卻強化了軍部對政府的掌控,使日本加速走向法西斯道路!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七七事變,妄圖佔領整個中國,但在中國人空前團結,節節抵抗下,日本非但沒能「三個月亡華」,反而陷入了「中國泥潭」!
這時日本有兩條路,一個是「丟臉」的撤兵中國,另一個是一條路走到黑!好面子,狂妄,膨脹的日本人最終選擇了後者!
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了太平洋戰爭,戰爭初期,日軍進展「神速」。到1942年6月,中途島戰役前,日本控制的地盤,包括領土,殖民地,佔領區等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七百多萬平方公裡!盛極一時!
但隨著美國反攻,日本敗得越來越「慘」!最終在中國軍隊的反攻,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後,宣布無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