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偶像出道,技術「造星」推動下的粉絲經濟|人工智慧|miquela|二...

2020-12-22 騰訊網

By 超神經

內容提要:虛擬偶像產業起步並不晚,第一個虛擬偶像早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已誕生。不過,隨著近年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發展與普及,虛擬偶像產業真正迎來爆發期,眾多虛擬偶像打破次元壁,進入三次元世界,成為文娛領域中的新現象。

關鍵詞:虛擬偶像 AI 感知技術 語音合成

近幾年,《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明星選秀節目,將蔡徐坤、楊超越、孟美岐等一眾年輕人推上舞臺。

短短數月,經紀公司配合媒體、平臺,只要運營得當,就能將他們塑造成千萬粉絲追捧的人氣明星,代言、商演、片約源源不斷,身價水漲船高。

這些「造星盛會」在短期甚至就能開發出上億的商業價值,社會影響也與日俱增。

由於主要是面向年輕人市場,節目組也注意到了正在迅速崛起的二次元市場,嘗試將二次元虛擬偶像引入節目。

在央視最新打造的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中,有一位 AI 打造的虛擬選手「翎」參賽。

右下角(圖九)便是神秘的 AI 虛擬選手翎

AI 選手的加入,讓觀眾對這一節目多了一份期待。有 AI 技術加持的虛擬偶像,影響力又能否比肩真人明星?

打破次元壁,AI 小姐姐加入選秀大戰

丹鳳眼,柳葉眉,瓜子臉,丸子頭,復古風的服裝,這個用 AI 技術打造的虛擬偶像翎,無論容貌還是衣著打扮,都被賦予濃濃的中國特色。她的名字來自於京劇花翎中的翎,她的愛好是京劇、毛筆書法與太極。

翎之所以集眾多中國傳統元素於一身,是因為從誕生之初,翎的製作團隊就是希望藉助科技力量,來推廣中國的傳統文化。

自 5 月宣布出道以來,翎就開通了個人微博帳號,隔三差五發布一些小日常。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

翎的微博相冊集

翎目前已經在微博收穫 6 萬多個粉絲

從翎發布的動態來看,她有著豐富的日常生活,喜歡擺拍 po 美照,生活有聲有色,儼然一位真實的網紅小姐姐。

不僅如此,她還加入了真人選秀的隊伍。

在《上線吧!華彩少年》宣傳片中,翎的表情自然生動,面部細節放大之後也非常逼真,每根髮絲,甚至是唇紋,都清晰可見。

華彩少年虛擬人物翎Ling 不懂就問,AI和真人怎麼比啊!$$上線吧華彩少年$$快樂分享員王胖子的視頻原聲

在計算機技術全方位打造下,翎的人物形象十分飽滿

能夠打造出如此逼真的虛擬形象,還要歸功於日益強大的 AI 技術。

AI 感知與合成技術,打造虛擬偶像

根據翎的製作公司魔琺科技介紹,打造虛擬數字人的必備條件,是全方位的 AI 感知與合成技術。

為了能夠讓其表現出與真實人類一樣的表情、神態,團隊運用了全棧式端到端 AI 表演動畫技術:

通過真人演員表演實時捕捉演員的面部表情、眼神、身體動作、手指動作等,並實時驅動到 3D 虛擬角色上來,生成高質量的表演動畫效果。

點擊播放 GIF 1.2M

得益於實時動作捕捉技術的發展,眼神、手指上的細微動作也能捕捉

與最早期的一些虛擬人物不同,翎的聲音並不是簡單的配音,而是基於實時 TTSA(Text to Speech and Animation,文本轉語音和動畫)技術以及深度學習技術,可基於文本實時自動生成虛擬數字人的語音和動畫數據。

此外,語音識別、語義理解、人臉表情/人體動作識別等技術,還為虛擬數字人翎增添了情緒感知、交互的能力。

因此,翎的背後,實際上是超寫實數字人的智能掃描、建模和綁定、動畫、解算和渲染等一系列技術。

正是依託於這些人工智慧技術,二次元中的紙片人開始變得立體,營銷價值也進一步提升。

新一代虛擬偶像突破了傳統虛擬人物表情呆板、動作僵硬的限制,不僅擁有了無限接近真實人類的外形、動作表情,而且也擁有了交互能力,進而擁有了更加廣闊的商業應用場景。

不止是唱跳,虛擬偶像市場潛力巨大

事實上,在翎之前,虛擬偶像早已走進商業界和大眾的生活。在國外社交媒體上,已經有很多受到關注的虛擬偶像、虛擬 KOL。

日本初音未來:御宅族的完美愛豆

要說虛擬偶像的先例,初音未來必須擁有姓名。

2007 年誕生的初音未來,至今已經有十三年歷史。她當年以一個虛擬歌姬的身份出道,到現在已為全世界所熟知。

初音未來已在全球舉辦了近 50 場專場演唱會

據「初音未來之父」伊藤博之介紹,他們最初出於將人的歌聲變為虛擬樂器的目的,採用了山葉開發的 VOCALOID(電子音樂語音合成軟體)技術,然後收錄日本聲優藤田咲的聲音為音源,最後賦予其虛擬形象,初音未來就這樣誕生了。

出道之後,初音未來吸引了一大批電子音樂愛好者,引領了一波電子音樂創作熱潮。初音未來的迅速走紅,超出了製作團隊預期。

很快,她開始在全球各地舉辦演唱會,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全息投影技術舉辦演唱會的虛擬偶像。

點擊播放 GIF 1.6M

從 2009 年起,初音未來就在全球各地舉辦全息演唱會

目前,初音未來在全球擁有的粉絲數量超 1 億。僅在中國各個社交平臺,粉絲總數就近千萬。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初音未來在 2007- 2012 年,帶動了超過 100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6.32 億元)的消費市場,到 2017 年,僅僅一年就創造了 100 億日元的市場。同時,她在國內商業領域也做得風生水起。

今年 6 月,已經積累了大量粉絲基礎的初音未來,走進淘寶直播間,開啟了直播帶貨之路。

不到半天時間,她的人氣就超過 270 萬。在 618 明星排行榜上,初音未來超越王一博、朱一龍等頂級流量榮登榜首。她的初次試水成功,也讓人們意識到,虛擬偶像直播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美國 Lil Miquela:年輕人熱愛的時尚達人

在網紅經濟的發源地美國,虛擬偶像也早已加入時尚網紅博主的隊伍。

以 Lil Miquela 為例,她於 2016 年 4 月 23 日首次在 Instagram 現身,發布了第一條帖子,從此出道。

作為 Instagram 上的第一位虛擬大 V,Lil Miquela 引爆了美國虛擬偶像市場

Lil Miquela 的形象融合了青少年潮流偶像和 Instagram 網紅的招牌元素:小麥色肌膚、小雀斑、標誌性的哪吒頭髮型,以及最時興的街頭風穿搭,這位計算機合成的虛擬網紅,漂亮、時尚且帶有一絲神秘感,深受年輕人喜歡。

2017 年 8 月,Lil Miquela 發布了首支單曲《Not Mine》,當月就衝到了 Spotify 的熱門榜單第 8 位,同期,由她「參演」的 MV 登上時代廣場的廣告牌。

出道沒多久的她,很快就身兼多職,歌手、演員、模特、網紅博主等,影響力迅速崛起。2018 年,她被《時代》雜誌評為年度「網絡最具影響力人士」之一。

她不斷接到時尚品牌的廣告邀約,登上時尚雜誌,還應 Prada 邀請,以照片的形式「現身」2018 年秋冬米蘭時裝周。

Lil Miquela 作為 Prada 代言人,以照片形式參加米蘭時裝周

截至今年 10 月底,Lil Miquela在 instagram 上已坐擁 210 多萬粉絲,累計有超過 280 萬粉絲。

Lil Miquela 能夠吸引眾多粉絲的關鍵,並不僅僅在於她的外形形象、歌曲作品等,而是她被賦予了「人」的情感與意識。她不僅引領審美和消費,還熱衷於在社交媒體上發表對公共事件的觀點,話題涵蓋種族平權、女權主義、控槍問題等。

一位 Lil Miquela 的粉絲表示,「我根本不介意 Miquela 是假的。我看她和看其他博主差不多,都是一樣的現實生活中也見不到。所以只要她能產出足夠真實的內容就行。」

中國虛擬偶像:技術與文化推動下的產物

在國內,隨著二次元文化的擴散,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發展,催生出一波各具特色的虛擬偶像。從較早出道的洛天依,到近年湧現的微軟小冰、B 站泠鳶yousa、小米的小愛同學等,都在逐漸從「二次元」走向「三次元」世界,吸引更多的關注。

相關焦點

  • 虛擬偶像出道,技術「造星」推動下的粉絲經濟
    不過,隨著近年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發展與普及,虛擬偶像產業真正迎來爆發期,眾多虛擬偶像打破次元壁,進入三次元世界,成為文娛領域中的新現象。 關鍵詞:虛擬偶像 AI 感知技術 語音合成 近幾年,《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明星選秀節目,將蔡徐坤、楊超越、孟美岐等一眾年輕人推上舞臺。
  • ...技術「造星」推動下的粉絲經濟|偶像|初音未來|miquela|人工...
    內容提要:虛擬偶像產業起步並不晚,第一個虛擬偶像早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已誕生。不過,隨著近年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發展與普及,虛擬偶像產業真正迎來爆發期,眾多虛擬偶像打破次元壁,進入三次元世界,成為文娛領域中的新現象。
  • 「魔琺科技」推虛擬偶像出道,「造星」虛擬 KOL翎Ling
    據悉,出道後翎Ling將陸續與vogue等雜誌合作,並進行日更短視頻、直播等線上線下活動。「影響力法則」主導下的「造星」「魔琺科技」此次推出的虛擬KOL翎Ling為超寫實虛擬KOL。與萌系、日韓風的虛擬偶像的非寫實風不同,翎Ling的風格屬於超寫實風,外貌身材極具東方特色、辨識度較高。具有「高級臉」的Ling外貌氣質也更符合國際化審美認同。
  • 「魔琺科技」推虛擬偶像出道 「造星」虛擬 KOL翎Ling
    「影響力法則」主導下的「造星」「魔琺科技」此次推出的虛擬KOL翎Ling為超寫實虛擬KOL。與萌系、日韓風的虛擬偶像的非寫實風不同,翎Ling的風格屬於超寫實風,外貌身材極具東方特色、辨識度較高。具有「高級臉」的Ling外貌氣質也更符合國際化審美認同。
  • 虛擬偶像進軍綜藝市場,虛擬造星時代已來?
    作為國內首檔虛擬偶像選秀節目,《跨次元新星》的出現是對國內虛擬偶像的一次熱度曝光,也是虛擬偶像綜藝的一次試水。虛擬造星的背後,是以虛擬偶像為載體的商業的進一步發展,是圍繞現實的界線已然模糊。可以看到,以Z時代為主導的文化權力交接正在開啟,以年輕二次元用戶群體為核心目標群體的虛擬偶像將迎來收穫大量潛在用戶的好時機。在這樣的背景下,加之新技術的支持,虛擬偶像也更加趨向網紅化、大眾化的運行模式,並逐漸朝著類型更豐富、模式更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 虛擬偶像進軍綜藝市場,虛擬造星時代已來
    作為國內首檔虛擬偶像選秀節目,《跨次元新星》的出現是對國內虛擬偶像的一次熱度曝光,也是虛擬偶像綜藝的一次試水。虛擬造星的背後,是以虛擬偶像為載體的商業的進一步發展,是圍繞現實的界線已然模糊。虛擬造星風雲從技術實現視角來看,虛擬偶像通過一系列科技手段將人們想像中的某個形象具現出來,這是數位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 陳根:虛擬偶像進軍綜藝市場,虛擬造星時代已來
    虛擬造星風雲從技術實現視角來看,虛擬偶像通過一系列科技手段將人們想像中的某個形象具現出來,這是數位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從偶像需要被一定數量的人喜愛、追捧和崇拜的基本屬性來看,虛擬偶像是被虛構出來的受到崇拜或摯愛的客體。
  • 首家女鞋品牌跨界虛擬偶像 JOY&PEACE創破圈影響力
    首家女鞋品牌跨界虛擬偶像 JOY&PEACE創破圈影響力 她是一位住在洛杉磯的 20 歲巴西西班牙混血女孩,是INSTERGRAM上的新晉網紅,坐擁 200 萬粉絲。
  • 男性虛擬偶像尷尬出道,粉絲們真的會傻乎乎的掏錢嗎?
    前兩天,日本著名經紀公司傑尼斯事務所宣布公司首個虛擬偶像組合正式出道。擔任總製作人的SHOWROOM社長前田裕二表示:「我們計劃涉足音樂和動漫領域,並且希望能夠不僅僅局限於日本國內,還要向全世界傳遞虛擬角色的設定。」還稱,期待影響能夠擴大到吸引動漫愛好者的注意。當傑尼斯這個跨次元出道虛擬偶像的消息一經公布,就佔據了日推的頭條,連不怎麼出現過日本愛豆微博上都出現了「傑尼斯虛擬偶像出道」的熱搜。
  • 通過選秀綜藝節目出道 虛擬偶像的最新養成路徑
    虛擬偶像衍生出的角色經濟令各大平臺相繼入局,虛擬偶像紛紛出道,挖掘潛在受眾、拓展市場成為其發展的必經之路。現下新興的虛擬偶像,開始嘗試與競演、直播、真人秀相結合,二次元與三次元的碰撞,將得出怎樣的結果?虛擬偶像在中國:新潮卻小眾  虛擬偶像,是以繪畫、動畫、3DCG等形式製作,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偶像活動的虛擬人物形象。
  • 陳根:虛擬造星背後,圍繞現實的界線已然模糊
    作為國內首檔虛擬偶像選秀節目,《跨次元新星》的出現是對國內虛擬偶像的一次熱度曝光,也是虛擬偶像綜藝的一次試水。虛擬造星的背後,是以虛擬偶像為載體的商業的進一步發展,是圍繞現實的界線已然模糊。
  • 虛擬偶像首次成團 演唱人工智慧大會主題曲
    7月9日,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開幕式在上海世博中心金廳拉開帷幕。多位重量級嘉賓齊聚一堂,共同參與這場全景式智慧峰會,亮點多多。同臺的還有4位特殊嘉賓—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泠鳶yousa、微軟小冰、百度小度、小米小愛,她們首次成團,演唱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主題曲。
  • 虛擬偶像經濟正當紅
    同樣是在今年上半年,國內塑造虛擬偶像的萬像文化、鮮衣怒馬、虛擬IP運營商一幾文化,也先後完成數百萬元的天使輪融資。不論國內外,市場都對虛擬偶像抱以極大的樂觀,在如今影視、動漫產業整體低迷的大環境下,虛擬偶像產業會成為泛文娛經濟的新火車頭嗎?
  • 虛擬偶像價值如何釋放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2020年12月31日晚,有多達8臺跨年晚會共同亮相螢屏,其中不乏一些「失真」的身影:數字女孩「萬一」在浙江衛視跨年晚會穿插的四條下節預告VCR中,化身AR世界裡的虛擬助手,演繹暖心小故事;東方衛視跨年晚會現場,擁有百萬粉絲的虛擬偶像「泠鳶」還與歌手馮提莫合作表演歌曲
  • 翎Ling、洛天依等虛擬偶像「出道」常態化,小眾文化破圈進行時?
    這是目前在中國規模屈指可數的大規模二次元線下活動,通常會邀請一線動畫歌手、人氣UP主、網絡年輕文化代表人物等共同參與。在2019年的BML舞臺上,初音未來、洛天依與 B 站 22娘、33娘實現了同臺演出,摩肩接踵的人群揮舞著螢光棒,跟隨著舞臺上的虛擬偶像們搖擺、吶喊,他們的應援舉措與追逐真人偶像的歌迷們無異。
  • 爆紅的虛擬偶像,會取代流量明星嗎?
    虛擬偶像,粉絲製造「虛擬偶像」一詞來源於日本。它是利用數字複製技術和網際網路思維建構的偶像形象,它和真實客觀存在的人物實體不同,可通過全息技術完成網絡空間與現實空間的交合,實現與粉絲群體的線下互動。虛擬偶像包括虛擬歌手、虛擬形象、虛擬主播等。
  • 虛擬偶像PK現實偶像,哪個更能發揮粉絲經濟效應?
    虛擬偶像的高光時刻真的來了嗎?虛擬偶像和現實偶像,哪個更能發揮粉絲經濟效應?哪個能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呢?粉絲經濟是什麼?在現實偶像中如何表現的?粉絲經濟泛指架構在粉絲和被關注者關係之上的經營性創收行為,是一種通過提升用戶黏性並以口碑營銷形式獲取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的商業運作模式。
  • B站開啟Vup造星新模式,明星聯手虛擬主播能成為新賽道嗎?
    二、B站直播區裡的Vup正在崛起時有趣通過搜索菜菜子的公開資料發現,@菜菜子 Nanako是B站與明星合作的Vup造星新模式,屬於B站的VisualReal的VR Star企劃,也是B站與日本いちから公司旗下的虛擬主播企劃「彩虹社」共同打造。
  • 李晶:論人工智慧虛擬偶像的法律性質
    具體是指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為人作出的偶像設計,這種偶像設計產品是與人的外貌形象、聲音有一定聯繫而又不同於人的虛擬形象。 (二)虛擬偶像化的人格屬性漸顯 國內首個人工智慧+虛擬養成偶像「琥珀·虛顏」是2016年羽泉的首個籤約虛擬偶像。
  • 從虛擬偶像默默醬,看二次元「粉絲經濟」
    在CES Asia 2019展會上,國際知名印表機品牌——愛普生就找到了目前國內粉絲TOP1的默默醬&MOUMOU醬聯動,邀請默默醬&MOUMOU醬線下參與愛普生展臺產品展示,並與到展粉絲親密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