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微博曾有一個話題是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什麼?
我當時回復的是要健康,不僅僅是運動,經過了疫情的擦肩而過,比起以往過油過鹽過熱量的一日三餐,我現在更崇尚極簡生活,用最簡單的烹飪方式保留食材最原滋原味的味道,一棵青菜、一塊豆腐、一個土豆...不同食材都有它們本身的味道,這天然的身體營養能量源,這美妙的滋味,哪怕不經過複雜的烹飪,不搭配過多的調料也會在碗底被舌尖舔個乾淨,身體的輕盈,元氣的滿滿就這樣讓我開始執著於原味的生活,也固執的守候這樣的極簡飲食;
陽春三月,關於吃餐桌上怎能少了時令菜的身影呢,因為是大自然在春天賜予我們的食物,所以它們有著春天裡獨一無二的清新味道,而這也是任何其他珍饈美味都無可取代的,前段時間和家人已經陸陸續續嘗鮮了各種野菜,而今天去菜市場又驚喜的看到鮮嫩的香椿開始出售了,還記得小時候家裡種了一棵香椿樹,媽媽會經常採摘換著花樣做各種美食,雖然味道已經忘卻了,但關於香椿的記憶卻總是記憶猶新!
關於香椿,咱們中國人食之歷史悠久,傳說在漢朝就開始食用香椿,當時還與荔一起作為南北兩大貢品,深受皇上宮廷貴族的喜愛,蘇軾就曾盛讚:椿木實而葉香可啖。可見對於香椿的喜愛,古今同好,除此之外《日華子本草》指出,香椿能」止洩精尿血、暖腰漆、除心腥痼冷、胸中痺冷、痃癖氣及腹痛等,食之肥白人。中風失音研汁服;心脾胃痛甚,生研服;蛇犬咬並惡瘡,搗敷」。民間更有「食用香椿,不染雜病」之說,藥用價值更可見一斑,當然對於喜歡吃的人來說,卻根本不會理會這些事情,濃鬱的香味,清脆鮮嫩的口感才是他們真正無法拒絕的誘惑罷了。
現在還未到穀雨節氣,香椿的嫩芽最為鮮嫩,顏色為紫紅色,有光澤,香味濃,纖維少,含油脂較多,吃起來口感最佳,為了最大程度保留香椿的香味和營養價值,我選擇了和它的黃金搭檔豆腐一起涼拌,這種吃法我記得汪曾祺先生就曾有過這樣細緻風雅的菜譜描述:嫩香椿頭,芽葉未舒,紫色紫赤,嗅之香氣撲鼻,入開水稍燙,梗葉轉為碧綠,撈出,揉以細鹽,侯冷,切為碎末,與豆腐同拌(南豆腐為佳),下香油數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當然,是否吃完能夠三春不忘,時間未到,我現在還不能回答,但上桌就光碟,我們家是分分鐘就做到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香椿拌豆腐的極簡做法:
第一步,清洗香椿葉,我會先讓香椿在鹽水中浸泡十分鐘,徹底清除香椿葉中的蟲卵,讓自己和家人吃的更健康。
第二步:和汪曾祺先生一樣,我會先悼水,悼水時間也不要過長,1-2分鐘待葉子轉為碧綠即可撈出切碎。
第三步:加入涼開水、鹽、香油調汁(切記不要加入過多的調料以防影響成菜口感),豆腐切丁和香椿放置一起,淋上汁料,咬上一口豆腐的滑嫩、香椿的清爽將會在你口中完美統一瞬間讓你的食慾爆棚。
香椿除了和豆腐涼拌,還可以做香椿拌花生,煎香椿餅、香椿炒雞蛋、香椿竹筍等,無論是涼拌還是炒菜,大家做時都不妨悼一下水,因為香椿中含有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只有悼水才能清除。當然如果你想周年食用,可以速凍冷藏,不過,速凍之前也要悼水,然後在放入封口的塑膠袋,這樣香椿的色澤和香味才會一併封存。
一日三餐,三餐四季,認真算起來,人生7件事,不過柴米油鹽醬醋茶,正如當下更多人開始斷舍離物質的追逐一樣,關於吃也要開始做減法,這道香椿拌豆腐,希望開啟你關於低脂健康美食的新定義。
歡迎點讚、留言、分享你的極簡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