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說閱讀典例題之五:藝術手法

2020-12-22 老熊的中考高考備考

五、小說藝術手法匯總

1.(151卷)2.小說有明暗兩條線索,分別是什麼?這樣處理有什麼好處?請簡要分析。(6分)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小說結構的能力。本題涉及小說的全篇。我們可以從小說結構方面來具體分析,首先,貫串全篇的是馬蘭花一家面對借款的表現,所以馬蘭花一家面對借款不同態度的衝突應是表面的線索,即明線。其次,小說中一直沒正面出場的人物麻嬸母女,也是值得歌頌的人物形象,她們的還款過程則構成了小說的暗線。明暗雙線的作用要分三個方面回答,分別是人物塑造、情節設置、主題表達。

【答案】第一問:明線是馬蘭花一家為借款而引發的衝突,暗線是麻嬸母女的還款過程。第二問:①設置麻嬸母女還款這一暗線,雖然著墨不多,但仍可展現她們的品質,豐富小說的主題;②明暗線索交織,使小說情節更為集中緊湊,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評分標準】第一問2分;第二問4分,每點2分。

2.(18年1卷)6.小說中歷史與現實交織穿插,這種敘述方式有哪些好處?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6)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的體裁特徵和表現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題,首先要明確題目要求:分析「歷史與現實交織穿插」的「敘述方式有哪些好處」,然後從小說中進一步確認哪些是「歷史」,哪些是「現實」,二者之間有怎樣的聯繫,繼而圍繞主題的表現、人物形象的塑造、表達效果三個方面思考作答。

【答案】①既能表現當代人對趙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現趙一曼精神的當下意義,使主題內蘊更深刻;②可以拉開時間距離,更加全面地認識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③靈活使用文獻檔案,與小說敘述相互印證,使藝術描寫更真實。

【評分標準】每點2分。

3.(17年1卷)5.小說以「渴」為中心謀篇布局,這有什麼好處?請簡要說明。(5)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結構、領悟作品藝術魅力的能力。

【解析】以「渴」為中心謀篇布局,屬於文章的構思技巧方面。可以從情節結構、人物塑造、主題表現等角度回答。

【參考答案】①省去許多不必要的敘述交代,使情節更簡潔;(1分)②集中描寫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狀態與感受,為下面寫西瓜的甜美做鋪墊;(2分)③通過前後對比突出人與人之間在危難中相互關愛的重要的主題。(2分)

4.(18年3卷)6.結合本文,談談科幻小說中「科學」與「幻想」的關係。(6)

【解析】本題考查把握作品的文體特徵、領悟作品藝術魅力的能力。「科學」與「幻想」結合是科幻小說的基本特徵,「科學」是「幻想」的基礎,「幻想」包含作者對「科學」發展的思考與想像。回答時要結合有關情節,把「科學」與「幻想」具體化。

【答案】①科幻小說中的「科學」是「幻想」的基礎。本文情節的基本框架,即地球災難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學基礎上演繹的;而文中細節如宇宙飛船的星際航行、虛擬遊戲、視頻眼鏡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學事實。②科幻小說中的「幻想」雖然立足於「科學」,但更要突破具體科技的限制,充分發揮想像力,將人文關懷與科學意識融匯在一起。本文幻想出來的「宏紀元」與「微紀元」,有一定科學因素,主旨則是對人類文明的思考。

5.(19年1卷)9.《理水》是魯迅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一篇,請從「故事」與「新編」的角度簡析本文的基本特徵。(6分

【詳解】此題考查把握文本基本特徵的能力。小說必須具備三個要素:人物、情節、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虛構性」,是小說的本質。「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覺經驗」,是小說竭力要挖掘的藝術內容,其感覺經驗愈是新鮮、細微、獨特、準確、深刻,就愈是小說化。「虛構性」與「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覺經驗」,是上述要素中最能體現小說性質的東西。簡單地說,小說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體。《理水》的基本特徵扣小說的人物,情節,主題三個要點去答題。作品中讓人們習見不驚的熟悉事物以陌生的面目出現,使事物蘊含的滑稽醜陋性質基於陌生化的藝術處理而變得尖銳、醒目,消除習俗偏見塗抹在事物上的假相,給人們提供一個透視事物醜拙鄙陋本質的適當心理距離和最佳角度。在《理水》中,魯迅一方面依據史有所載的神話傳說,塑造了上古時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形象,同時又大膽突破傳統歷史小說的形式規範,將30年代中國社會形形色色的醜陋乖訛現象披上歷史的外衣,諷刺性地嵌入上古時代的神話氛圍裡,刻劃了文化山上的學者教授、視察大員、水利局官吏等眾多喜劇角色,組成了一個古今雜揉的怪誕世界。此外文本的「新」還體現在語言的運用上,在講歷史故事的同時揉進了諸如「水利局」「時裝表演」「摩登」等現代新詞,堯舜的天下不僅有滿嘴外語以做學問謀生的學者,還有幼稚園、飛車等古代根本不存在的事物。魯迅有意將現代話語和事物植入到古代的時空環境中,使時間錯綜交叉,呈現出非古非今、亦古亦今的特徵,使文本的結構呈現出反諷的藝術形態。

這種奇詭的藝術構思最典型地體現了作家在 《故事新編》 中所追求的「故」事 「新」編的獨特藝術風貌。

【答案】①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於史有據,作品查考典籍博採文獻,富有歷史韻味;②「新編」表現為新的歷史講述方式,如細節虛構、現代語詞摻入、雜文筆法使用,作品充滿想像力及創造性;③對「故事」進行「新編」,著眼於對歷史與現實均作出觀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相關焦點

  • 高考小說閱讀典例題之二:標題的作用
    二、文學作品閱讀之小說 標題的作用1.(16年1卷)【問題】小說以「鋤」為標題,有什麼寓意?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解析】本題考查賞析作品形象及探究標題含義的能力。2.(16年2卷)【問題】小說寫的只是戰爭中的一個小故事,卻用了「戰爭」這樣一個大題目,你認為這樣處理合適嗎?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8分)【解析】本題考查探究小說標題及表現手法的能力。
  • 高考小說閱讀典例題之一:人物形象+物象+「我」
    (15年1卷)3.小說在刻畫馬蘭花這個形象時,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徵?請簡要分析。(6分)【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小說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題考查考生是否能夠由表及裡,從人物的外部形象深入到人物的精神世界,看到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和對人性的理解。
  • 2020高考備考之 小說閱讀理解及答題方法
    03 小說的命題特點隨著越來越多的省份使用課標全國卷,小說閱讀將繼續保持強化態勢——因為在選考內容中,只有小說的閱讀與傳記的閱讀在難度與命題角度上能大致保持均衡從近幾年小說選文與命題的情況看,1200字左右的小小說是高考小說命題的最佳對象。另外,對古今中外的名著則可能會截取某一個片段、某一個情節或某一個場景進行考查。從考查內容看,小說的閱讀重點如下:分析體裁特徵,鑑賞人物形象,賞析故事情節,解讀故事環境,評價寫作技巧,概括主題思想,對文本有關問題進行探究。
  • 高考備考 古詩閱讀鑑賞表達技巧之「修辭手法」典例結合分析
    高考對修辭手法的考查一般分為兩個層面:一是辨認修辭,二是說明修辭格的表達效果。此類題型所涉及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反覆、設問、反問等。高考對於修辭的考查,一般要求結合詩句具體分析,不能泛泛而談。
  • 高考語文寫作手法知識點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知識點,供大家參考閱讀!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託、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託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託(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覆、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 你知道高考小說閱讀簡答題必考題有幾道嗎?一線名師這樣說
    從考卷的角度看,高考小說閱讀簡答題共兩道,賦分各6分,共12分,佔全卷總分的8%。但從歷年考查的角度和複習備考的角度看,高考小說閱讀簡答題則有7道,分別是:人物形象類、情節結構類、主題探究類、環境描寫類、手法技巧類、語言特色類、創作意圖類。下邊一一做一分析,以期有助於廣大考生。
  • 高考小說閱讀答題技巧總結(Word版)
    三、探究人物形象確立探究的角度:①情節角度,情節是人物性格的成長史;②人物自身角度,人物的舉止應符合人物自身的性格特點;③主題角度,人物的命運表現了小說的主題;④環境角度,環境造就人物;⑤真實角度,人物塑造符合生活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
  • 2020年高考答題模板之三:文學類文本之小說閱讀
    小說閱讀【考綱要求】閱讀和鑑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閱讀鑑賞文學作品,應注重價值判斷和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史上最早的「邪典小說」是哪一部?
    在表現手法方面,《五號屠場》雖然以二戰為背景,但馮內古特大膽地摻入了科幻小說的成分,主人公可以做時間旅行,還曾遭到外星人的劫持。《萬有引力之虹》也是一部寫二戰的作品,但品欽毫無顧忌地加入了統計學、生物學、物理學、心理學等成分,使整部書成為一部結構散亂、包羅萬象的大雜燴。《赤裸的午餐》在寫法上也背離傳統,整部小說仿佛是由一些零散的碎片拼湊而成。
  • 運用寫作手法,巧解高考英語「七選五」閱讀
    運用寫作手法,巧解高考英語「七選五」閱讀 所以,我們俗稱其為「七選五」閱讀。《考試說明》對該題型的命題目的表述是「主要考查考生對文章的整體內容和結構以及上下文邏輯意義的理解和掌握」。它要求考生根據文章的結構、內容、上下文的邏輯選出相應的五句話填入空白處將文章補充完整。在教與學的實踐中,筆者發現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對這種題型感到困惑,除了刷題,好像沒有別的辦法可以應對。即便學生不斷地刷題,「七選五」閱讀出錯率仍然極高。
  •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常見修辭手法賞析技巧 附答題模板教學案例
    廢話不多說,先上乾貨:以上是初中階段語文學習和考試中需要掌握的修辭手法以及作用。 這類修辭手法賞析類體型我們的答題步驟就是三步走:1. 修辭:運用了XXX 的修辭手法(藝術手法)2.(情感)修辭手法賞析技巧與方法教學實例比喻修辭:例題選文:。。。
  • 秒速五釐米小說版,成為大學入試試題,你的閱讀理解過關了嗎?
    先給不太了解的人簡單介紹一下日本的高考制度和流程吧,每年的1月到3月可以稱得上是日本的高考季,日本的高考一共有兩場考試,第一場是一般入試,第二場則是各所大學進行的自主招生考試。在各所大學所進行的自主招生考試中,試題是自定的,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每年的日本高考季才會如此集中出現與動漫相關的考試題目。
  • 記住這些答題技巧,小說類閱讀必得高分!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點擊右上角轉發本文 小說作為高考常見題型,向來是備受大家關注的話題。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小說方面的答題技巧,能記住這些「套路」,小說類閱讀便能迎刃而解。
  • 高考語文複習專題——詩歌鑑賞之對比閱讀
    我們2020年高一的語文新教材,現在非常重視全文閱讀和對比閱讀,這一點其實在我們的語文高考中早就有充分的體現,比如詩歌的對比閱讀。2020、2014、2012、20075和2005年等的浙江高考卷都是出現對比閱讀,這一章節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詩歌的對比閱讀。
  • 衝刺19年高考數學,典型例題分析261:等比數列的題型講解
    典型例題分析1:在正項等比數列{an}中,a1008a1009=1/100,則lga1+lga2+…+lga2016=(  )A.2015B.2016C.﹣2015D.﹣2016解:由正項等比數列{an}的性質可得
  • 對比今年高考全國十套試卷後,鄭外名師發現河南高考語文試卷具備...
    結構穩字當頭,內容變化細微張志全說,作為「後考試大綱時代」的第一次高考,今年的高考試卷堅持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內」的原則。試卷結構穩定,完全延續了2019年高考的試卷結構。如小說考查的知識,無外乎人物、情節、環境、主旨和藝術手法;又如名篇名句默寫題,相較於新高考I卷考查的出自《論語·先進》《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菩薩蠻(鬱孤臺下清江水)》的詩句,試題考查的詩句出自《離騷》《琵琶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無一超出語文課程標準推薦的背誦篇目範圍。
  • 淺看高考中的古文與廣泛閱讀的關係
    已經喊了好長時間「得語文者得天下」,今年的高考作文就來了一個付諸實踐。全國I卷出的作文題是關於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的一段往事,夾雜著古文,而全國II卷乾脆直接把文言文搬到了作文題中,開篇就是墨子說:「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
  • 高考藝術史論知識普及,藝術史論詳細介紹。什麼是高考藝術史論
    高考藝術史論高考藝術史理論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高考藝術史理論出現,我們就必須考慮它出現的現實。在高考藝術史上,會發生什麼,不會發生什麼。我們都知道,如果它有意義,那麼就必須仔細考慮。我們必須面對一個非常困難的現實,就是從這個角度來說,總結一下,就我而言,高考藝術史論對我的意義,不能不說是非常嚴重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從這個角度來看,鄧拓說了一句哲理性的話,越沒有技巧,越自命不凡。我希望你能很好地理解這個句子。我們都知道,如果它有意義,那麼就必須仔細考慮。俾斯麥無意中說失敗是對毅力的終極考驗。
  • 高考語文:奉獻一份小說答題模板給你
    (3)人物上:暗示了人物……命運、性格、特點(4)主題上:與下文……相照應,揭示了小說的主題。(5)讀者上: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2.小說第六段【中間】的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4.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分析文中畫線句子景物描寫的手法)答:(1)指出手法(2)簡析運用(3)分析作用知識補充:描寫手法:(1)感官: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形,聲,色
  • 高考 語文 小說閱讀 知識考點: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今 日 分 享:《高考語文小說閱讀知識考點: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全部內容共13頁,有答案,可編輯列印。小說中的「我」是個特殊人物,它不同於散文中的「我」,它是小說中的人物,不是作者自己。因為「我」是第一.人稱,也有作為見證人,增強小說真實性的作用。送 人玫 瑰,手 留 餘 香,請 給 資 料 點 贊並 轉 發 給 你的好 友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