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之南,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三亞測控站「八角廳」指揮室內,技術人員正密切監視著設備儀器。
「三亞距捕完成,數據送出!」振奮人心的調度口號聲響徹指揮大廳。三亞測控站圓滿完成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下降段和月面上升段實時測控任務。
LED操作顯示屏前,任務項目組組長陳超雙眼牢牢鎖定著屏幕上快速跳動的數字和不斷變化的信號波形。此後的幾天時間裡,像這樣的密切監視已經成為了陳超每天不可缺少的操作。
「陳組長,你這剛休假回來,就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發現捕獲目標的速度都趕上『超人』啦!」同組成員朱景春說道。
結婚五年,與妻子分居五年。好不容易休假,還沒來得及與家人好好相聚,一接到單位通知,他便又投身到了航天發射測控任務中去。
作為嫦娥五號任務項目組長,陳超擔負組織、計劃、協調等多項工作。一時間,各類任務文件、數據信息紛至沓來。這次任務預留的準備時間不足,作為項目組組長兼設備主操作手,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吃透任務文件、掌握組織流程、熟練掌握設備操作成為擺在他面前最緊迫的任務。
這可咋整呀?一個字「幹」!陳超白天與組員們一道參加聯調聯試、排查解決設備故障、討論捕獲方案,晚上則加班加點鑽研吃透任務文件資料。
「嫦娥五號任務很多技術都是第一次,要弄透徹的東西太多了,得不斷深挖學習!」陳超指著辦公桌上一沓沓翻得卷了邊的各類試驗文書說,「懂技術、知原理、能指揮,這是對我們任務總體的基本要求,我們多學一分,任務的成功就能多一份保障。」
發射前兩個星期,陳超帶領組員在機房開展「嫦娥五號」任務的模擬飛行數據接收工作。
「陳工,出問題了,三向測量中頻自檢距離值與實際相差太多,設備狀態出現異常!」急切的報告聲打破了機房寂靜。
作為任務總體,陳超深知「一朝不慎,滿盤皆輸」的道理,此時,任何差錯都可能影響任務的順利進行。
「不要慌,按照預案處理,重新檢查技術狀態!」他們按照預設方案仔細梳理設備鏈路,分析各項問題產生的原因,採用硬體代替、環路測試等多種方法,進行故障定位檢測,經過幾個小時的緊急排查,終於將故障準確定位。
故障確定後,陳超立即帶領人員啟用相關備品備件,更換損壞器件,並進行設備技術指標測試。
「技術狀態正常!」當指揮大廳傳來陳超的聲音時,在場的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談起這些年參加過的任務,這位「超人」總是胸有成竹,可是在提及家人時,他的神情中卻少了幾分自信。
從投身航天測控事業到現在,他與設備日夜相伴,與家人聚少離多。女兒從出生到1歲,他在身邊陪伴的時間寥寥無幾。每每加班到深夜,他的心中總會泛起陣陣愧疚。
「在徵服宇宙的大軍裡,那默默奉獻的就是我……」像陳超這樣甘做航天事業幕後人的科技人員還有很多,他們立足崗位,默默奉獻,用青春和智慧為祖國航天事業保駕護航。
作者:裴偉家、張梅
來源: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裝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