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我幫扶的「懶漢」脫貧了!

2020-12-17 澎湃新聞

我是威寧自治縣融媒體中心職工陳武帥,李文飛,是我結對幫扶的貧困戶。

還沒走訪李文飛之前,關於他的「斑斑劣跡」,在村幹部的繪聲繪色描述中知道了個大概。

聽說,李文飛是村裡出名的「懶漢」,年輕時候東遊西逛,及至中年好不容易才娶妻生子。50歲的李文飛,媳婦38歲,他比媳婦整整大12歲。李文飛貧困是因為懶,天晴怕熱天陰怕冷,日出三竿不起床,唯一的愛好是和媳婦在一起聽山歌,也學唱山歌。

村幹部還說,前些年當地幹部走訪李文飛,每次手裡都要提點米呀面呀這類東西,否則他不待見,還會讓幫扶幹部吃「閉門羹」。

李文飛不僅懶,而且「等靠要」思想嚴重。所以第一次走訪李文飛,我心裡還真有點沒底。

陳武帥(右)到李文飛家中走訪

那天天氣很好,恰好碰到李文飛在家。房子是兩間小平房,很破舊。家裡雜七雜八堆著東西,很凌亂。李文飛用一頭的亂發迎接我,甚至沒有對我說一聲「進屋坐坐」。

走訪得知:李文飛一家五口,是小海鎮響水村人,女兒李蝴蝶在小海中學讀高中,兒子李白路和李章吉讀初中和小學,一家人生活全靠吃農村低保,日子過得很拮据。

我和李文飛拉家常,說了很多心裡話。比如要為孩子們樹立榜樣,要擔起一家人的擔子,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孩子們前途考慮。

李文飛說,其實他也想掙錢養家餬口,只是覺得這麼多年過去了生活都不見起色,掙錢不掙錢都沒什麼區別,乾脆不做算了。

但這次走訪還算成功,至少李文飛沒那麼牴觸我,我們還相互加了微信好友。

以後,我每月至少走訪李文飛家一次,逐漸變成了熟人。當地政府幫扶力度也很大,把李文飛一家納入易地扶貧搬遷對象,還給他夫妻倆介紹了工作。

李文飛搬遷入住的開華家園安置小區

今年10月國慶期間,當我再次走訪李文飛時,他家已經搬到威寧縣城開華街道開華家園五號樓三單元5-1-5了。100平方米的大房子很寬敞,政府還贈送了沙發等家用電器。李文飛把家裡大掃得乾乾淨淨,自己穿著整齊,完全變了個模樣。

李文飛高興地告訴我:還是城裡生活好!

李文飛在搬遷的新家中

如今,李文飛在威寧縣供電局農網改造項目務工,專門負責栽電桿,每月兩三千元工資。他媳婦趙慶珍在威寧易地蔬菜產業基地務工,每天100元工資。女兒在小海讀高三,吃住在學校裡。兒子李白路在威寧十一中讀書,李章吉在威寧七小上學,生活學習都很方便。

當我問他還唱不唱山歌時,李文飛說忙得沒工夫唱山歌了,現在國家政策這麼好,要努力工作,不僅要摘掉脫困帽子,還要奔小康,真正過上城裡人的生活。

眼見過上了幸福生活,但李文飛還有更大的期待。「我想把三個孩子培養成材,讓他們回報國家和社會的關愛。咱貧困群眾也要爭口氣呀!」李文飛這樣告訴我。

威寧融媒記者 陳武帥

1.2.浦應明:帶著農民幹 「貸」給農民賺

編輯 ▏丁樹銀 卯龍豔 責編 ▏陳美群 編審 ▏趙峰

總監製:周 璐

監 制:葉啟偉

原標題:《【我的扶貧故事】我幫扶的「懶漢」脫貧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吳美華:幫扶幫出新氣象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吳美華:幫扶幫出新氣象 2020-11-26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祝開權:扶貧路上一「小兵」||張金文...
    身為鄉鎮扶貧站工作人員的我,主要工作就是認真學習中央、省、州、市各級各部門下達的各類文件和會議精神,為鄉鎮領導做好參謀和匯報。同時,調度、指導全鎮482戶貧困戶幫扶責任人開展好幫扶工作,協調各村級指揮所落實好「五個一批,六個精準」政策,紮實解決好「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問題,開展好自己的幫扶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傾情幫扶助力村莊脫貧— —記安順中院駐村幹部魯永輝
    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我在西秀區楊武鄉長石村駐村扶貧。2015年的長石,基礎建設落後。村委還是在並村(長石村由原來的長衝村、石關村和老凹村合併而成)之前,長衝和石關兩個小村修建的兩個50平方米左右的單層小平房裡辦公,兩個辦公點之間相距4公裡,設備老舊,村委辦公和群眾辦事都不方便。
  • #中國的脫貧智慧#【多彩貴州·決勝2020】我的扶貧故事 | 謝進萍...
    #中國的脫貧智慧#【多彩貴州·決勝2020】我的扶貧故事 | 謝進萍:教育扶貧根植理念 讓思想先富… 2020-12-15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苦與樂隨行|匯川區交通運輸局幫扶幹部...
    我叫餘明軍,是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交通運輸局的一名普通幫扶幹部,也是一名共產黨員。2015年以來,我先後到團澤鎮四合村、高坪鎮聯豐村、芝麻鎮高原村結對幫扶4戶,回首6年的扶貧路,在苦與樂之間一路走來,虔誠而又執著。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用力幫扶 扶貧扶智希望紮根|水城縣第六...
    我叫鄧集雙,是水城縣第六小學的一名教師。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三尺講臺上教育工作做好後,我就會開車到水城縣新橋街道新橋社區的貧困戶家中實地走訪。鄧集雙(左一)幫助幫扶對象核對系統內信息扶貧工作雖然艱辛,但使命光榮。幫扶工作不僅僅只是帶領整理房間、美化家居,幫助補齊生活短板,改善人居環境、宣傳惠民政策。
  • 我的扶貧故事|貴州興達興黨支部:「助力村民脫貧、學生學成是我們...
    我的扶貧故事|貴州興達興黨支部:「助力村民脫貧、學生學成是我們的責任」 2020-11-24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的脫貧智慧#【多彩貴州·決勝2020】我的扶貧故事 | 廖舟:王哥...
    #中國的脫貧智慧#【多彩貴州·決勝2020】我的扶貧故事 | 廖舟:王哥我們是親戚 還會來的 2020-12-09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戶老鄧一直記掛我|黃平縣紙房鄉永聯村幫扶...
    我叫雷邦凱,是黃平縣紙房鄉人民政府的一名基層幹部。2018年,隨著脫貧攻堅號角的吹響,鄉黨委政府安排我到永聯村開展幫扶工作,在那裡有我的十戶包保幫扶對象,其中鄧開舉家給我的印象尤其深刻。   幫扶這幾年我感觸很深,扶貧工作平凡而艱辛,包保幫扶就是直接服務群眾,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做群眾的貼心人。當我第一次去鄧開舉家走訪時,被他們家的狀況驚呆。鄧開舉年邁,妻子智障,兒子多年前在工地受傷失去勞動力,其居住的房子低矮漆黑,村幹部說他們僅靠低保勉強維持生活。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的1460多個日日夜夜丨劍河縣岑松鎮脫貧攻堅...
    我叫楊蒸,是劍河縣岑松鎮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脫貧攻堅期間,任岑松鎮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我經歷的扶貧故事,和眾多奮戰在一線的戰友們的故事大同小異,無非就是些拋家棄子、廢寢忘食、日以繼夜之類的東西,寫得人多了,也就不免落入俗套。
  • 「我的扶貧故事」做脫貧攻堅路上的「排頭兵」丨黔西縣甘棠鎮扶貧...
    我叫張奎,今年40歲,畢節市大方縣人,2013年4月參加工作,201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6年2月任黔西縣甘棠鎮扶貧工作站站長。自擔任甘棠鎮扶貧工作站站長以來,我緊盯全鎮8個貧困村和3539個貧困人口的脫貧目標,堅持「實」的工作標準和「嚴」的工作要求,力爭為脫貧攻堅工作做出實績。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不是一個人的事丨錦屏縣偶裡鄉寨歐村幫扶...
    我叫楊延源,是錦屏縣偶裡鄉寨歐村的一名幫扶幹部。我的扶貧故事,得從2017年10月份開始說起,那一年,我剛好參加工作。進屋一看,鍋碗瓢盆都沒個規整的地方擺放......看著這些境況我哽咽了。那時我就在想:「他們怎麼才能走出這偏遠的山村呢?我該如何去幫助他們?」  很慶幸,2018年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名額下來了,我便給他們報了名。
  •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傳好駐村「接力棒」,盡銳出戰「拔...
    幫扶幹部中,除王仲德、王碧在沙營鎮掛職黨委副書記以外,其餘10名幹部全部在村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幹部。他們一任接替一任,讓「接力棒」既傳得穩,更傳得好。在這支教師扶貧工作隊的帶領下,曾經以貧窮落後為「代名詞」的關嶺縣紙廠村、大田村一躍成為全縣產業示範村。
  • 我的扶貧故事|彭小雨: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幫扶對象
    我叫彭小雨,今年33歲,遵義市播州區尚嵇鎮人。曾經是威寧的一名人民教師,因為妻子在黔西工作,所以我通過公務員招考來到甘棠鎮人民政府。到甘棠鎮以後,我被派到三馬村任駐村幹部。從老師到幫扶幹部的轉變,雖然開始時有些不適,但為了儘快進入角色,我加班加點的把村裡關於扶貧政策方面的資料學完,並通過和村幹部們交流,了解本村的基本情況和貧困戶的情況,共同商議扶貧幫扶方案、方法,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堅決在脫貧路上不掉一戶,不落一人。
  • 「我的脫貧故事」我和我家的脫貧故事丨城南街道李關村老屋基一組...
    我叫郭丹丹,現在是興仁市大山鎮大山中學的一名特崗教師,每每同事們在一起討論扶貧工作的時候,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我和我家的脫貧故事。  我是家中的老大,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一家五口人,父母是農民。幫扶幹部入戶走訪兩個人的收入要承擔七個人的家庭支出。迫於生活壓力,在我六歲那年,爸爸便到外省打工,媽媽則在家照顧我們和爺爺奶奶。  那時候,爸爸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回家一次,甚至有時為了多領到一點工資,過年也沒有回來。
  • 「我的扶貧故事」幫扶「親戚」認我當「乾媽」丨冊亨縣八渡鎮八渡...
    我叫黃明潔,是冊亨縣工科局的工作人員,2018年6月,我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下沉到八渡鎮八渡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希望黨和政府能夠救救我的女兒,讓她和其他小孩一樣健康快樂成長。」看到劉學高無助的眼神,我暗暗流下了心酸的淚水,並下決心要幫助這個家庭渡過難關。  為了讓黃文靜得到更好的治療,八渡鎮政府通過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專班,聯繫了對口幫扶城市寧波市第一醫院,讓黃文靜順利到寧波住院治療。
  • 「我的扶貧故事」相識是緣 幫扶是責丨普定縣貓洞鄉中巖村第一書記...
    「好的,我問有什麼政策再告訴你」「我是聽我村一個殘疾人給我說,縣殘聯對創業的殘疾人有項目幫扶,你能不能請他們來我的店看看,可以的話幫我一把。」  「好的,如果有,我請他們來你的店裡看看。」  這是我與結對幫扶的貧困戶的日常交流,雖然我已調離原單位,但我們之間沒有生疏,像親戚一樣熱情,像朋友一樣坦誠。
  • 講扶貧故事 | 秦紅玲:我家脫貧了 該幫別人了
    講扶貧故事 | 秦紅玲:我家脫貧了 該幫別人了 2021-01-07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駐村幫扶故事 ⑥」
    【我的駐村幫扶故事 ⑥ 】 兢兢業業辦扶貧,真心實意暖人心——縣農業農村局駐衛莊鎮任村工作隊事跡展運城黨建今天編者按: 我縣駐村幫扶工作開展以來,經過廣大幹部群眾幾年來艱苦卓絕的奮鬥回望脫貧攻堅歷程,道路曲折而艱辛,足跡深刻而雋永。在脫貧摘帽的關鍵時期,為充分展示駐村幫扶工作一線的感人事跡和先進典型,集中展現駐村幫扶取得的成效,講好絳縣扶貧故事,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營造濃厚氛圍、凝聚強大精神動力,我們在全縣開展了「我的駐村幫扶故事」徵文活動,得到了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駐村幫扶幹部的積極響應。
  • 「我的扶貧故事」我和幫扶戶「打夥計」丨丹寨縣菸草專賣局楊軍
    我叫楊軍,是丹寨縣菸草專賣局的一名員工。我今年已經60歲了,沒想到,在即將退休的年紀,我踏上扶貧路,讓自己的人生發生了一些有趣、有意義的故事,讓我這輩子難以忘懷。2017年5月,丹寨縣菸草專賣局正式接手興仁鎮宰雅村的對口幫扶工作,開始派遣駐村幹部開展扶貧工作,我受命擔任駐村脫貧攻堅工作隊的隊長,自己對口幫扶5戶貧困戶。  剛到村裡,面對偏僻、落後、基礎設施薄弱的宰雅村,我們有點無從下手,但多年的工作經驗讓我知道,要儘快摸清底數,了解全村的情況。一開始,我們召集村民開展了不少次村民大會,聽取大家的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