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街、癟三、殺馬特,這些地道的方言俚語,原來都是英語外來詞!

2021-01-09 妙筆談歷史

中文博大精深,中文裡的方言更是種類繁多,各有底蘊。每個方言中,都有一些地道的詞彙或俚語,其中的韻味,是用普通話怎麼也表達不出來的。

然而你知道嗎?有一些看似地道的方言和俚語,最初卻並不是中文裡特有的,而是由外來的英語演變而成!不信?那就跟著歷史君接著看下去吧!

撲街-Poor Guy

「撲街」這句有力的廣東話俚語,想必即使你不會說廣東話也能體會到其濃濃的港式韻味。「撲街」原本意指摔倒,在粵語中更為常用在罵人的粗口當中。然而,這句地道的粵語粗口,實際上卻是舶來外語。

清朝末期,英國人大肆從大洋彼岸進入中國廣東、香港一帶,當時在港口幫忙裝載運卸貨物的工人都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看起來非常窮苦。洋人們便略帶歧視性地稱呼這些人為「Poor guy」,並很快與粵語融合在了一起,音譯成了「撲街」,並沿用至今。

歇斯底裡-hysteria

想不到吧,歇斯底裡這個典型的四字對仗的詞語,竟然也來自英語。現在的我們常常將情緒不穩定、一言不合就暴走的人形容為「歇斯底裡」。

而在英語中,「歇斯底裡」是單詞「hysteria」的音譯。「hysteria」的意思是「癔病」,是一種神經性心理障礙,患者主要表現為極易失去控制情緒的能力,變得暴躁易怒。因此,情緒控制很重要哦,動不動就歇斯底裡的朋友,務必記得去看醫生,這是病,得治。

癟三-Beg Sir

「癟三」是上海方言中極其典型的一句罵人話語,吳語中,「癟三」指代著那些「不務正業、遊手好閒、偷雞摸狗」的小混混。弄堂裡,大爺大媽操著一口軟糯的吳儂軟語,一句「儂則小癟三!」聽到耳朵裡,倒也獨具風味。

而事實上,「癟三」也是舶來語!民國時期,在當時作為租界的上海,洋人們用「Beg Sir」,乞丐來形容那些蹲在馬路牙子上無所事事的各類窮人。久而久之,「癟三」這個詞就由「Beg Sir」音譯演變而來,成為了上海最地道的罵人俚語。

嗲-Dear

「嗲」在中文中,通常被我們用來形容軟糯嬌嫩的人事物,上海話中更有【嗲囡囡】這樣特指可愛萌妹子的詞彙,但讓你想不到的是,「嗲」這個言簡意賅的形容詞,其實也是英語外來詞!

「嗲」來自於英語中的「dear」,「親愛的」;民國時期上海灘的富家太太小姐們以學習洋人的英語母語為潮流,互相之前稱呼對方也一口一個「Dear」,這和我們現在互稱對方「親」,或許也是一個套路吧!

殺馬特-Smart

你以為「殺馬特」是我們大天朝的產物?漏漏漏!事實上,這些染著五顏六色的頭髮,化著粗眼線深色眼影的特立獨行的人群,也是受國外流行趨勢影響的嘞!

事實上,我們今天的殺馬特,之所以能有如此男默女淚的裝扮,全都是受了日本和歐美視覺搖滾的影響。而在英文中,「殺馬特」的原型就是我們用來形容「聰明」、「時尚」的詞「Smart」。

看完了中文裡這些令人大跌眼鏡的方言「外來詞」,你有沒有感受到三觀被刷新呢?那麼你還知道有些方言或俚語實際上是來自外語的呢?快來留言讓歷史君漲漲知識吧!

相關焦點

  • 普通話中這些詞語來源於方言,有你家鄉的嗎?
    其實我們說普通話的時候就經常用到來自方言的詞彙,只是我們既不先知先覺,也不後知後覺,剩下的只有不知不覺了。在第二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就收錄了為數不少的方言詞,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居然高達1820條方言詞。你知道有哪些方言詞進入了普通話了嗎?
  • 這些方言的背後內涵,你真的懂嗎?
    >咱平日裡說慣了的方言詞背後的故事內涵竟然如此豐富/圖源:豆瓣/叔姨爺奶七舅姥爺隨便講兩句都能在古籍中找到出處/來源:豆瓣/>方言背後的文化典故讓你下回說方言的時候自信的嗓音都能提升八個度▼▽▽▽其實也不是當地人生憋硬造而是老老實實保留了咱老祖宗那版語言的內容比如南昌方言基本上保留了宋、元時代中原地區的漢語讀音也保存了大量古語詞
  • 網上跟老外學英語?學到的是地道英語還是地方方言?
    現在,有許多人覺得我們的英語教材脫離現實生活,殊不知教材上的表達才是最為大家所接受交流方式。如果你跟著網上的一些外國人學習,當然,你可能學到了地道的表達,但同時也可能學到的是一些地方性的表達,不見得在美國或英國通行。尤其是一些俚語,說不定是土得掉渣的地方方言。
  • 地道俚語:10個眼熟的詞還有這樣深成的含義!
    Cool   原義:涼風習習凍到腿抖,字面上cool這個詞是在形容溫度低。   作為俚語:你們經常可以聽到美國人說話的時候用到這個詞(包括滬江英語組實習的外國小編),無論你說了啥人家都誇cool……這裡cool作為形容詞和awesome是等義的——你覺得某件事,某個人棒呆了,都可以這麼說。
  • 英語俚語:「完全正確」的地道表達你知道嗎?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艾倫英語部落,英語中有很多地道的表達方式,其中就有俚語。今天我給大家帶來2個關於「Right」的俚語,事不宜遲,我們開始看吧!Right as rain這個俚語直譯是像雨一樣的正確,當然它指的不是這個意思,當它作為俚語使用時,意思是「非常健康,完全正確」。例句:He always thinks he's right as rain.
  • 英語中十個來自中國的外來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英語中十個來自中國的外來詞   英語中有許多外來詞彙,以下這十個英語詞彙,來自中國。
  • 這14句關於情緒的地道英文俚語,老外喜歡用!
    掌握俚語,是學習地道英語的必經之路,在美國日常生活中慣用的英語俚語,可以將相差十萬八千裡的字面意思和真正含義做對比分析,極具趣味。今天,美國英文學院(AAE)為大家分享一些地道的關於情緒描述的英語俚語,希望你能在樂趣中愉快地學習地道的生活英語。
  • 這36句地道的顏色類英文俚語,老外喜歡用(下)!
    掌握英語俚語,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國外文化,讓英語表達更加地道。今天,美國英文學院(AAE)為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顏色的常用俚語,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朋友。(21) Blue ribbon在十四、十五世紀,人們對於在某種競技或決鬥中獲勝者的獎勵便是給其佩戴一條藍色的緞帶,於是便出現了blue ribbon一詞。後來又用來比喻「優秀的,一流的」,表示上層的,高端的(人、團體)。
  • 盤點東北方言中的奇怪英語
    Hello 大家好,我是喜歡鑽研各種奇怪英語和中文的霸霸 今天我想和你聊一聊一個奇怪的詞——manhole,以及東北方言中的外來詞。
  • 燕梳、鹹濕、笨豬跳……說說粵語裡的英語外來詞
    其他的詞差不多都能看明白,唯獨這個「好萊塢」完全不知是啥。跑去搜索一番才發現,這個詞竟然是Hollywood的粵語音譯版,瞬間有點不知所措!香港荷里活道 由於歷史原因,香港的英語普及程度較高,粵語裡面廣泛使用英語外來詞的情況也極為普遍。
  • 淺析德語的外來詞
    外來詞是我們在德語學習中經常遇到的一個德語現象。隨著德語語言的發展,德語中的很多外來詞已經演變成現代德語的基本詞彙。本文將著重就德語中外來詞的來源、借用方式及外來詞的詞性規律做一個概括的淺析。根據《辭海》「外來詞」也叫「借詞」或者「外來語」,即一種語言從別種語言吸收來的詞語。
  • 這10句關於比較的地道英文俚語,老外喜歡用!
    掌握俚語,是學習地道英語的必經之路。今天,美國英文學院(AAE)為大家分享一些地道的英語俚語,希望能幫到有英語學習需求的你。(4) See no further than the end of one’s nose這個俚語直譯是「看不到比鼻子更遠的地方」,延伸義為:目光短淺、胸襟狹窄、缺乏理智和覺悟,用做動詞。
  • 怎麼練習日語發音,來自英語的外來詞都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規則呢?
    學習日語的小夥伴都知道,外來詞的記憶有多痛苦,即便是英語外來詞,也因被島國人民魔改的發音,根本無法推測單詞詞義。但實際上,英語外來詞,也是有一定表記規則的。今天,帶大家一起來看看英語外來詞的讀音規則。>]——アップcup [kp]——カップ最後,我們來看外來詞中發音為「ュ」「ャ」「ィ」的部分。
  • 這18句地道的英文俚語,老外愛用!(時間篇)
    學習英語俚語,可以幫助你掌握地道的英語表達,真正融入到英語的文化環境中,像當地人那樣交流。今天,美國英文學院(AAE)為大家分享一些地道的關於時間的俚語,希望大家聽到老外一說就能懂!在約翰大獲成功之後,他變得非常富有,把自己所有的老朋友都忘了。(7)Time offoff常用於表示離開,脫離;那time off就表示是時候離開了,所以這個俚語表示:是時候停止工作去度個假了。
  • 愛秀地道口語|真不是老外英語說得太快,可能是咱沒學過這個……
    我國各個地方的方言俚語都會絕大部分人懷疑自己的中文水平,更別說正在努力學習中文的國外友人了。同樣,在西方國家的日常生活中,母語的語速一般都不會特別快,之所以大家有時候會覺得聽力很難,聽得特別吃力,其實除了聽力水平的原因,還有類似地方方言的原因,人家管它叫contraction(詞的縮約形式)。
  • 說幾個聽起來搞笑,但是意思表達卻很生動的地道重慶方言詞彙
    圖片來源於網絡今天筆者就帶著對川東小片--重慶方言感興趣的看官來聊幾個「地道」的重慶方言詞1、撐花兒方言發音:cen huar(大四川方言區的人絕大部分都不發翹舌音,自貢,眉山等地除外。這個詞絕對是重慶言子的精髓,這個詞對於同屬四川方言區的川西區域的人來說都很陌生。我們這邊對傘的稱呼就是:撐子,撐花兒。這樣理解嘛,下雨了,傘要撐開才能遮雨;撐開以後,外形像一朵花一樣。哈哈,是不是一下就明朗了,還有點文藝,是吧。
  • 這些熱門的拳擊俚語,你都用對了嗎?
    我們「國際擇校項目組」智囊團老師們拍了拍你,聚焦英語俚語的新系列開始更新了,快來跟著老師學習新知識! 本期俚語:boxing 拳擊 從全球範圍來看,目前新冠疫情仍處於爆發階段,情況不容樂觀。當病毒入侵我們的身體時,免疫力的強弱會決定身體抵抗病毒的能力以及症狀感染的程度。
  • 萬萬沒想到,這些日語單詞竟然是外來語!
    學日語的小夥伴都知道日語裡面有大量的外來語單詞,大多是來自於英語,也有來自於法語、德語和其他的語言,這些單詞都是由片假名書寫的。大部分和原本的單詞發音很相近,我們很容易辨認。可是日語當中還有一些耳熟能詳的單詞,大家都認為它們是地道的日語,但其實卻是外來語單詞!今天就跟小編來看幾個例子吧。イクラ我們在日料店經常吃到的魚子「イクラ」並不是不是日語,但是來自俄語的ikra,也是「魚卵」的意思。
  • 這10句關於努力的地道英文俚語,外國朋友喜歡用!
    學習英語俚語,可以幫助你掌握地道的英語表達,真正融入到英語的文化環境中,像當地人那樣交流。今天,美國英文學院(AAE)為大家分享一些地道英語俚語,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朋友。(1) Give it one's best shot這個俚語中,give是給,best是最好的,shot有嘗試和努力的意思。所以這俚語表示不管成不成功,都要努力去做,盡最大的能力。
  • 原來外國人說英語也分方言,英語口語大揭秘!
    豐富多樣的方言組成了我們博大精深的中文,而各個地方不同的語言習慣也是我們中文的特色。而我作為一名英專生,也不禁好奇到:英語是否也像中文一樣分有多種方言呢?經過我查找多方資料後,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英語方言如何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