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又一起論文造假風波在學術界掀起波瀾——這次中招的是生態學界。
此前,加拿大麥克瑪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證實,行為生態學家喬納森·普魯伊特涉嫌偽造17篇論文,該校已經開始調查。
與此同時,許多同事也紛紛在博客和推特上表示,普魯伊特捏造了一系列有關動物性格和社交蜘蛛的令人興奮的研究結果背後的數據。
喬納森•普魯伊特(Jonathan Pruitt)是前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UCSB)教授,目前在麥克馬斯特大學工作。為此,加拿大政府為他提供每年35萬美元的研究經費,為期7年。
在麥克馬斯特大學,普魯伊特參與了動物性格的研究,管理自己的實驗室,研究不同物種的動物行為。普魯伊特是加拿大150位著名研究教授之一,曾被譽為該領域的傑出人物。
目前,普魯伊特否認了這些指控,稱任何問題都是無心之過。
學術造假風波
風波起於1月下旬。當普魯伊特在澳大利亞進行野外調查時,他的一位合作作者在推特和博客上發表了關於普魯伊特給她的所觀察到的蜘蛛異常行為中的謬誤。
是來自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Ludwig Maximilian University of Munich)的行為生態學教授尼爾斯·丁格曼斯(Niels Dingemanse)最先注意到普魯伊特的數據存在問題。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博物學家》上,名為「個人和群體的表現受到社會生態位破壞的影響」( 「Individual and Group Performance Suffers from Social Niche Disruption」)。
(出於對這些數據的擔憂,他們撤回了兩篇論文,普魯伊特同意了這一做法。)
《美國博物學家》主編、康乃狄克大學生態學和進化生物學教授,同時也是普魯伊特的前合著者、合作者和朋友Daniel Bolnick,將這些調查的進展編製成了一份谷歌在線電子文檔。
「丁格曼斯的評論指出,在論文中使用的數據文件中發現了生物學上不可信的模式(Laskowski等人,2016年)。具體來說,某些數字出現的頻率遠遠超出了人們對任何可能的概率分布的預期。」Bolnick在他的博客中寫道。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進化與生態系教授Kate Laskowski曾與普魯伊特合作撰寫了四篇關於社會蜘蛛的論文,其中兩份已被撤回,第三份正在被撤回中。
Laskowski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寫道,這些有爭議的數據測量了特定社會蜘蛛的「大膽」行為,或者「蜘蛛在受到驚嚇後恢復運動的潛伏期」。
根據Laskowski的預測,「行為的可重複性」將隨著「在群體中的任期的增加」而增加,這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與同一群體的個體反覆互動將使個體以可預測的方式行為。換句話說,隨著時間的推移,蜘蛛會落入特定的社會位置。
「普魯伊特測量時,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即一秒的百分之一。他說他用的是秒表,」 Laskowski在接受Nexus採訪時說。
然而,有許多重複的值,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這看起來很奇怪,對吧?兩隻蜘蛛怎麼可能出現幾乎同樣的時間,而且精確到百分之一秒呢?」
對此,普魯伊特向Laskowski澄清說明稱,這些蜘蛛實際上是按照積木的設計來測量的,用同一個秒表同時觀察和跟蹤多個蜘蛛,因此「如果兩隻蜘蛛同時做某事,它們記錄的時間是相同的。」
Laskowski 表示:「說實話,我有點沮喪,因為他之前沒有告訴我他是如何收集數據的。這是一篇我署名的論文,我不理解數據收集的這一部分,這讓我很沮喪,但對我來說,這些都是無心之過。」
Laskowski說,普魯伊特決定發表對論文的更正。然而,Laskowski發現,隨著她對重複值的進一步研究,數據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異常。
她說:「我想,如果我能弄清楚這些蜘蛛是如何被測量的,我就能從統計學上解釋這一現象,從而恢復我們分析結果的有力程度。」
「所以我開始查看數據,試圖找出蜘蛛在測量時被視作什麼積木,並假設所有這些重複的值都應該發生在同一個觀察中,就像我們對每隻動物進行了多次觀察一樣。」
然而,令她沮喪的是,這些重複的數值並沒有出現在相同的觀察中,而是在相同的動物身上出現,這隻動物本應和別的個體有著至少五周的差距。
她說:「這些重複的值,這種重複的模式,根本不能用積木設計來解釋。」
Laskowski聯繫了另一名合著者Montiglio,他們都同意由於不知道是什麼導致了數據出問題,他們無法改正它,因此這意味著他們的論文結果是無效的。她聯繫了Bolnick,要求撤回論文。
當被問及對此有何評論時,UCSB新聞與媒體關係主任Andrea Estrada在給Nexus的電子郵件中寫道,學校知道這些指控,但「不能討論具體案例」。
此外,「在所有研究工作中保持最高程度的誠信對我們的使命至關重要。」
「我們學校有嚴格的程序來處理研究不當行為,我們會與任何其他機構合作進行調查。」
猶豫不決的學術界
普魯伊特起初對一些人和期刊做出了回應,但後來他說自己不知所措。
當時,普魯伊特在接受Scienceinsider採訪時說,在所有這些電子郵件和社交媒體評論之間,「有這麼多聲音,這麼響亮,這麼多樣化,根本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為暫緩論文被接連撤回的困境,近日,普魯伊特在一次新的採訪中承認,他聘請的一名律師已經給幾位期刊編輯和聯合作者寫信,警告他們不要在社交媒體上公開此事,並告誡他們遵守出版倫理委員會(COPE)制定的撤回準則。
這些指導方針說,期刊應該考慮在任何機構調查結束之前推遲撤回論文,但並沒有要求它們這樣做。
但他表示,「只有當期刊或合著者未能遵守這些準則時,他們才會收到一封信。」
普魯伊特說:「我只是想讓這個過程自己結束,這樣就能讓期刊知道哪些論文是可靠的,哪些是不可靠的。」
而對於是否應簡單粗暴地撤回普魯伊特的所有論文,學術界也顯得有些猶豫不決。
《行為生態學和社會生物學》的主編、波士頓大學的James Traniello說,作為一名科學家,他不習慣處理法律問題,在選擇最佳行動方案時,他感到「進退兩難」。
《美國博物學家》主編Bolnick也對其此前發布的電子表格進行了重新考慮。由於任何人都可以編輯它,他擔心一些被列為有問題的論文可能會被證明是可靠的。
他說:「我不覺得這是一種可以保證所有信息準確性的資源」、「我想要改變這種把嬰兒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傾向。」
Bolnick拒絕透露他是否收到了普魯伊特的來信,也不願透露這封信是否對他決定撤銷電子表格有任何影響。不過,有消息人士表示,來自律師的信件中有所警告,讓他們不要公開討論信件本身。
「出於法律上的考慮(普魯伊特請了律師),我得到的建議是,在圍繞普魯伊特博士的調查結束之前,我不要對此發表任何評論,」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帕克分校的博士後研究員Colin Wright告訴ScienceInsider,他與普魯伊特合著過幾篇論文。
另一位合著者、阿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的行為生態學家David Fisher則表示,解決這個問題的計劃正在擱置。
他寫道:「我們主要是在等待,看哪些論文最終會被撤回,然後看看我認為正在進行的官方調查會有什麼發現。」
期刊編輯也處於類似的態度。
牛津大學生態學家、《生態學快報》編輯Tim Coulson寫道:「我們將等待他現任和前任僱主的調查結果,然後再決定是否撤回論文。」 在這篇期刊上也有發表普魯伊特與人合著的兩篇論文。
還有普魯伊特與人合著的四篇論文發表在《功能生態學》期刊上。該期刊的編輯說,他曾要求這位生物學家提供支持這些論文的數據,但沒有得到任何結果。
(一篇論文使用從其他人那裡收集的數據,但另外有著普魯伊特提供的數據的三篇在得到在線發表所必需的全部數據之前就已經被發布。)
肯塔基大學的進化生態學家Charles Fox說:「我們還沒有這些數據,也不知道我們是否能夠得到它們。」
普魯伊特本星期堅稱,他沒有捏造研究結果。他說,期刊應該為他沒有提供數據負責。
他表示:「我想向這些期刊披露一些信息,但由於它們彼此之間在交流,我不能透露。」
「一旦調查結束,我就可以分享。」
根據麥克馬斯特研究誠信辦公室的指導方針,調查應在2個月內結束,這將使普魯伊特的許多合著者感到高興,他們希望儘快得出結論。
但麥克馬斯特的發言人Wade Hemsworth說,兩個月可能過於樂觀了。
「有些案件需要更長的時間,這取決於案件的規模和複雜程度,以及當事人是否可以接受採訪,」他在電子郵件中寫道。
不過,形勢看起來對普魯伊特不利。
在其他期刊上得知兩篇論文被撤回後不久,《生態學快報》編輯Tim Coulson就寫信給普魯伊特。普魯伊特遲遲沒有給出一個合適的答覆,這讓這位編輯變得更加懷疑。
「我不認為一個簡單、沒有欺詐、令人信服的解釋會浮出水面。」Coulson說。
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3/embattled-spider-biologist-seeks-delay-additional-retractions-problematic-papers
http://dailynexus.com/2020-02-06/former-ucsb-professor-faces-paper-retractions-suspicions-regarding-anomalous-data/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