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索安,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女知青,死在了她25歲正值大好年華的那一年。
傅索安作為第一個插隊落戶的知青,在當時的知青群體中名聲頗大,然後也伴隨著不少的爭議。傅索安性子爭強好勝,這也使得原本有不錯前景以及良好機遇的她最後叛逃至前蘇聯,成為了一名特工,最後的結局也是讓人十分唏噓。
出身優越、前景可觀
傅索安1949年6月5日在天津出生,父母都是高知識分子,父親是當地有名的醫生,母親則是一家科研單位的英語文字翻譯,這也使得傅索安在學校裡擔任了不少的職位,並且當時的傅家算得上大戶人家,家境富裕,不愁衣食,在當時普遍鬧饑荒的年代有這樣的生活實在幸福。
傅索安從小就是一個精雕玉琢的小姑娘,長大後的傅索安外貌就如同她的性格一樣明豔張揚,加上優越的出身和不錯的才華,使得傅索安永遠是人群裡最耀眼的那一個,同時也頗有心機,在學校裡名聲頗大,也算得上學校裡的風雲人物。
傅索安的性格是十分爭強好勝,愛出風頭,喜歡惹是生非,在當時也是當之無愧的「大姐大」,這樣的性格有著比較明顯的兩面性,有人羨慕傅索安的果斷勇敢,總是在有事時第一個站出來,也有人討厭她事事爭先,不顧及別人感受,太過自我。
在1966年特殊時期,當時的傅索安還是一名高一年級的學生,她在班級裡擔任班幹部和英語課代表,同時也擔任了共青團支部副書記,是一名非常具有號召力的活躍分子,在同年的8月18日,傅索安未經同意,自己偷偷潛入了紅衛兵的隊伍中,並且還接受了主席的接見,並且從那時成為了一名知青,開始了「上山下鄉運動」。
挑起械鬥,叛逃蘇聯
運動開始的三個月中,傅索安的足跡從原本的天津一帶發展到了新疆、內蒙古以及東北三省,不僅在城市裡宣傳一些主要思想,甚至還下到了偏遠地區的山區農村,並且在內蒙古距中國、蘇聯的界河額爾古納河的一個不到二十公裡的地方落戶,村莊名為奇瑪村,傅索安也因此成為當時「上山下鄉運動」中第一個在農村插隊落戶的知青,並且在當時的村子裡認了一個「乾娘」,這位「乾娘」在傅索安叛逃蘇聯這件事上出了不少的力,先不說越境,光是抵達邊境的路程,對於傅索安來說也是難以完成的事情。
傅索安所落戶的奇瑪村是黑龍江省境內的一個小村莊,村莊裡每戶人家長期受水利困擾,農作物生產偏低,村民難以維持生計,為了解決長期困擾生產的水利問題,奇瑪村便與相距四華裡以外的鮑家莊合議,決定共同修建一個小水庫,兩村之間根據所需面積、所需比例、人口數量來規劃應該吃多少勞動力。
由於兩個村莊之間合議的時間有限,在水庫動工前期並沒有過多的去商討水庫的規範利用以及發生問題之後應該怎麼處理,只是規範了人員以及財力安排,導致兩村之間的水庫雖然修成了,在使用初期也達到了一開始想要的效果,然而在投入使用後不久,便出現了蓄水量不夠的問題,一個水庫的蓄水量不足以滿足兩個村的生產隊進行農作物澆灌,同時也因為水庫的維修費用和勞力費用產生了爭執。
傅索安作為當時首個插隊落戶的知青,周圍也有不少人有著「向傅索安學習」的想法,有些許的飄飄然,內心充滿了大顯身手的想法,同時也覺得自己作為來到奇瑪村的知青,應該想辦法保障奇瑪村的利益,於是在一天夜裡,一心想要幹點事情的傅索安帶領著奇瑪村的一隊農民,帶上一些棍棒從村裡出發,與鮑家莊的村民發生了激烈的爭執,甚至爆發了武力衝突,導致鮑家莊五人受傷,其中三人骨折,還有一個人眼睛受到重創導致失明。
由於這一次的性質較為惡劣,當時的工作組十分重視,在經過幾番調查之後,他們十分震驚,一場性質如此惡劣的武力衝突竟然是幾名知青帶頭引起的,其中還有傅索安。
毫無疑問,幾名主要人員被抓捕,並且在鮑家莊進行了批鬥會,對傅索安等人的行為進行了揭發和批鬥,鮑家莊的村民還對傅索安等人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毆打,以此來發洩心裡的憤怒。
工作組對這次事件的重視讓傅索安十分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現在的處境,然而她卻不甘心就這樣下去,於是開始嘗試想辦法逃離,最後竟然真的逃脫,成功逃脫的傅索安知道自己已經沒有立足之地,便想起了自己之前認的「乾娘」,希望其幫自己逃亡,那位「乾娘」可能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幫助一個人叛逃。
淪為特工,慘澹落幕
在傅索安出發蘇聯的途中,她在奇瑪村的所作所為傳到了遠在天津的父母手裡,傅索安父母一方面痛恨其行為,另一方面卻也希望傅索安能平安回來,然而等了很久,也只有傅索安消失的消息。
傅索安叛逃的消息隱隱約約傳到了其父母耳中,但是並沒有任何的準確消息證明傅索安的確叛逃了,就在傅索安父母每日都在提心弔膽的時候,蘇聯那邊傳出了傅索安的確叛逃至蘇聯的消息,到了這個時候,她的同學朋友紛紛躲避有關於她的話題,當自己不認識傅索安,傅索安的父母也將她的衣物和和生活用品連夜處理乾淨。
傅索安的行為無疑是讓認識她的人內心感到十分失望的,並且對傅索安避之不及,尤其是在當時那個特殊時代,眾人的內心極度厭惡叛國分子,再加上當時蘇聯與我國關係處在比較緊張的狀態。
然而蘇聯的生活並沒有傅索安想的那樣簡單,由於沒有籤證以及護照,傅索安被蘇聯當地警方以非法越境被逮捕,並且遭到了非人的對待,在經歷了各種酷刑懲罰以及種種人身侮辱之後,傅索安被送到特工學校進行學習和訓練,成為了當時蘇聯情報部門的一名特工,與自己的國家成對立面。
傅索安在成為特工之後,不僅參與過當時震驚世界的「東京謀殺」,還因為要執行當時蘇共制定的絕密計劃,受命秘密潛伏於臺灣。
患病離世,悔不當初
在成為特工之前的非人待遇讓傅索安的身體開始出現了一些毛病,之前的酷刑也落下了病根,沒有多久就患了肝病,後面慢慢演變成了肝癌,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執行的任務進程也越來越慢,便退回蘇聯進行修養,然而卻只能無力的看著自己的身體一點點的垮下去。
1974年4月13日,在蘇聯醫院的一間小小的病房裡,傅索安選擇了上吊自殺,為了表達自己的最後的想法,傅索安在上吊之前割斷了自己手腕上的靜脈血管,並且用自己的鮮血在醫院的牆上寫了個「悔」字。
傅索安去世時十分孤獨,她短短的一生裡經歷了許多事情,然後在最後傅索安在後悔什麼呢?是年少時的爭強好勝,還是後來的心高氣傲,沒有人能夠替傅索安解答,而傅索安也沒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了。
除了對傅索安的批判,更多的是對她的惋惜,一個在當時有影響的知識分子,家境長相各方面都不差,本該是有大好的前途、光明的未來,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局?
傅索安的性格弊端是在後期混進紅衛兵隊伍是展現出來的,無視規則,任性妄為,才會導致後面的械鬥事件,同時也為叛逃蘇聯當特工解釋了緣由。
結語
傅索安的一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一個人為了個人的生死存亡而選擇背叛國家、背叛民族大義,即使到了其他地方,你也只是一個工具,沒用就可以被拋棄。
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應該清楚的知道,我們背後最大的依靠,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
本文由史書雲海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