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在黑龍江省同江市的八岔島,中國知青用手榴彈擊沉蘇聯巡邏艇。
其實中蘇兩國的邊境爭端由來已久了,蘇聯從1920年開始,便在黑龍江航道中佔領了一些原本屬於中國的島嶼,比如黑瞎子島,並和我國多次發生衝突。
到了1945年,蘇聯紅軍進入東北進行軍事管制後,更是趁機將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邊界線畫到中國一側的岸邊,將原本屬於中國的600多個島嶼及其水域畫入蘇聯地圖並行使軍事管制,對進入這些區域的中國居民進行驅趕,甚至開槍射擊。
後來新中國成立後,中蘇兩國處於友好時期,邊境長期處於不設防的狀態,但隨著中蘇兩國關係惡化,衝突便不斷升級,直至兵戎相見。1968年12月,毛澤東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後來各地的知青來到中蘇邊境後,立即就被編入了民兵進行軍事訓練。
當時按照上級指示,來到中蘇邊境的知青們要登上黑龍江上一些屬於中國管轄但和蘇聯軍隊發生過衝突的島嶼,一方面要在島上種地抓魚,一方面又要站崗放哨、保衛邊疆。
當時為了防止蘇聯的軍隊突然武裝入侵,所以登島的民兵和知青們便都攜帶上了武器裝備。而為了不激怒蘇聯,所有的武器裝備都用麻袋和衣服做了遮蓋。這樣,對岸的蘇聯軍隊從望遠鏡中看到的就都是一群赤手空拳的男女青年,就容易放鬆警惕。
當時很多知青得知要帶著武器上島保衛邊疆時,都想藉此機會表現自己的英勇氣概,人人都變得熱血沸騰起來。
1969年6月的一天,三艘裝載武裝軍人的蘇聯登陸艇向八岔島水域駛來,當時島上的我國民兵們立馬進入了一線戰備狀態,蘇聯的登陸艇在八岔島附近轉了一圈後便打道回府了,此後幾天又有幾艘蘇聯的船隻前來挑釁、搜集情報。
當時鑑於蘇聯的頻繁挑釁,島上的民兵們便開始討論該如何還手。他們根據電影《地道戰》最後商量出了一套方案:讓6名民兵爆破手埋伏在江岸邊的1、2、3號陣地上,等到蘇聯的炮艇靠岸後,便將其炸沉。
1969年7月8日,蘇聯的兩艘船向八岔島駛來,不久後,哨兵報告說,蘇聯人要上岸了。當時,島上的民兵們趕緊拿起武器,按照預先設定的方案,分別進入陣地隱藏起來。
當時有4個蘇聯人登島後向3號陣地走來,他們先是用俄語嘰裡呱啦地叫了幾聲,見沒有人回應,蘇聯人就開始疑惑起來。畢竟在對岸的時候,從望遠鏡裡是可以看見中國人身影的,現在反而卻無影無蹤了,於是他們便開始準備返回。
當這4名登島的蘇聯人順著小路來到職工住房1號陣地時,埋伏在此的中國知青蔣海星當即決定帶上一枚反坦克手雷,沿著草叢匍匐爬到岸邊,準備炸掉蘇聯人的船,斷其後路。正當他向岸邊爬時,突然出現了1名原路返回的蘇聯人,頓時蔣海星大氣不敢出,只能趴在原地一動不動。好在當時島上草木茂盛,蘇聯人也並未發現他。
等到這名蘇聯人走後,蔣海星這才又慢慢地爬向岸邊。當時,他看到蘇聯船隻的駕駛艙中坐著一個人,便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妙招。只見他突然站起身來,大叫一聲,隨後將手雷向船上拋去。蘇聯船隻上的那個人被突然出現的中國人嚇了一跳,吃驚地看著蔣海星和他拋來的手雷在頭頂上空爆炸。
剎那間火光四起,槍炮聲響成一片,上島的蘇聯人頓時亂成一團。島上民兵們則紛紛將手榴彈扔向蘇聯船隻。此時,埋伏在2號陣地上的知青也拿著手榴彈跑到了岸邊,將手榴彈扔向了停靠在岸邊的蘇聯船隻甲板上。隨後,他跳到船上,發現船隻機艙裡還有人,便隨手拿了根拖把,使勁敲著機艙蓋,用剛學會的俄語說道:「繳槍不殺。」那名蘇聯人只能無奈爬出來投降。戰爭結束後,島上的民兵們迅速帶著俘虜撤退到了對岸的八岔村,嚴陣以待,進入戰備狀態。
不久後,蘇聯的軍隊就趕到了八岔島,並對島上進行了數次掃射轟炸。惱羞成怒的蘇聯人甚至燒毀了八岔島上的民房和樹木,蘇聯的直升機也多次飛入八岔村上空盤旋示威。
當天晚上,蘇聯外交部便發表了抗議聲明,說:有一批武裝的中國人入侵蘇聯國境,隱藏在八岔島襲擊蘇聯航標工作人員,使用手榴彈,致蘇聯人員1死3傷,並且重創2艘蘇聯快艇。後來此事件被稱為「八岔島事件」。
八岔島事件後,蘇聯也不得不默認了中國對八岔島的實際控制權,後來許多航標的歷史遺留問題才逐步得到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