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鎮市耀升農耕文化體驗園帶富村民助力鄉村振興

2021-01-20 貴陽網

貴陽網訊近年來,清鎮市耀升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努力推進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通過項目帶富村民,助力鄉村振興。

 

據介紹,耀升農耕文化體驗園位於清鎮市站街鎮破巖村,是清鎮市耀升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於2017年7月開始創建的一個綜合性農業園區,該園區在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帶動了村內的貧困戶和殘疾人家庭共同發展,為50餘人創造了就業機會,並獲得園區內部機耕道道路硬化扶貧項目,讓園區整體形象及安全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園區從一個只有20箱蜜蜂的小蜂場,到如今已成為具備蜜蜂養殖、百香果種植及採摘、聖女果採摘體驗、垂釣、徒步、餐飲等於一體的綜合性田園綜合體項目。

 

下一步,合作社將不斷探索創新,尋找更多更好的農業項目,為破巖村的村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讓群眾能夠就近就業,實現在家門口穩定增收。

(龔曉宏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李春明)

相關焦點

  • 江西安源:弘揚農耕文化 助推鄉村振興
    央廣網安源7月17日消息 (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鄔斌 黃鋒)農耕文化是我們的根,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底色,國家先後實行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這些都為農耕文化傳承和鄉村文化振興提供了重要契機。
  • 貴州旅遊扶貧典型案例①|開陽縣龍廣村:打破城鄉壁壘 助力鄉村振興
    即日起,「天眼新聞」客戶端全域旅遊頻道聯合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鄉村文化旅遊處特別策劃推出「貴州旅遊扶貧典型案例」專題,展示旅遊扶貧經驗,為鄉村振興探索有效路徑。山清水秀的龍廣村開陽縣龍廣村:打破城鄉壁壘 助力鄉村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是打破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壁壘,而城鄉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
  • 樂亭縣中堡鎮「五大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樂亭縣中堡鎮「五大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2020-11-18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藝術振興鄉村 文化賦能村民
    編者按: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2020年,我們向深度貧困堡壘發起總攻,啃下了最難啃的「硬骨頭」。2021年,我們咬定青山不放鬆,腳踏實地加油幹,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中心的歷史性轉移。
  • 徐州市張集鎮「能人返鄉」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徐州市張集鎮「能人返鄉」助力鄉村振興   站在徐州市統一戰線助力「三鄉工程」民革徐州市委會對接示範項目——張集鎮水口村「碧園生態園」正在建設的池塘護坡上
  • 農耕文化的「布道者」——甘肅省鄉村旅遊反哺「三農」路徑探析...
    農耕文化的「布道者」——全省鄉村旅遊反哺「三農」路徑探析系列報導之四中華裕固風情走廊景區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何成軍在秦安縣五營鎮邵店村,坐落著一處距今8000年的史前遺址——大地灣。在那裡,先民們開始了原始粟作農業,農耕由此發端。自那時起,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開枝散葉、繁衍生息。
  • 「櫻桃經濟」帶「紅」鄉村振興
    撅土、挖苗、剪枝……記者見到鴻樹林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世金時,他正在育苗基地和工人一起忙活,提前備好附近園主預定的一千多棵櫻桃樹苗。王世金告訴記者,育苗是他們延伸的第二產業,採摘園裡40多個品種、1萬多棵櫻桃樹,才是他們發家致富的「老本行」。每年豐收期時,順豐駐地現場24小時全國發貨,入園門票50元一位,採摘30元一斤,價格偏高,但依舊供不應求。
  • 「鄉村新聞官」制度助力清遠鄉村振興 土特產變「網紅尖貨」
    「鄉村新聞官」制度助力清遠鄉村振興 土特產變「網紅尖貨」金羊網  作者:李國輝  2019-12-30 一年多過去,清遠全市已發展鄉村新聞官309名,不少鄉村新聞官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鄉村網紅」。
  • 朱麗穎:讓文化底蘊助力鄉村振興
    臨淄是古齊文化發祥地、世界足球起源地,身為臨淄人有義務、有責任學好齊文化,繼承和發揚好齊文化,並抓住這個有利優勢,更好的挖掘和推介文化底蘊,讓這座厚重的古城洋溢活力、綻放光芒,助力鄉村振興,實現農村美、農民富。齊,一個傳奇的諸侯國,鼎盛時期無出其右,湧現出無數風流人物,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創新|鎮平:發展「能人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為破解秦巴山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發展瓶頸制約,培育一支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鎮平縣找準能人事業和縣域經濟發展的結合點,大力發展能人經濟,培育發揮本土人才在創業致富、推動發展方面的示範帶動作用,鼓勵外出人才返鄉創業,引導各類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 寶頂村發掘「活化」紅色資源 助力百合鎮鄉村振興
    夏末秋初的雨後,走進開平市百合鎮茅岡村委會寶頂村,村子的廣場上,紅色資源到處可見,老人帶著小孩在玩耍,地裡有村民正在忙碌……誰曾想,這個在兩年前還很破舊落後的村莊,如今巧借鄉村振興的東風,以建設「紅色黨建示範村」為契機,充分發掘和「活化」紅色資源,大力實施紅色黨建引領工程,將原來道路坑窪、遺址破敗、環境凌亂的舊村打造成美麗鄉村建設的新樣板
  • 中國習觀|總書記關切鄉村「五大振興」 新模型助力「鳳凰騰飛」
    培育新興產業「產業興則鄉村興,鄉村興則百姓富」。產業是發展的根基,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立身之本。鄉村產業體系越健全,農民增收渠道就越通暢。從調研結果看,村民們也深刻意識到了產業振興的重要性,有70.8%的村民認為培育新型產業,促進經濟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其中村幹部和鄉鎮幹部選擇該項的比例最高,說明基層幹部對產業振興非常重視。培育新型產業,促進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的關鍵點的村民比例與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另外25歲以下的年輕人比例最高。
  • 林州:因地制宜調結構 奏響鄉村振興交響曲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推動鄉村振興,實現產業興旺、人民富裕、鄉村文明的重要手段。2020年,茶店鎮繼續以菊花產業為主導產業擴大種植規模,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鎮裡超前謀劃,精心組織,專門成立了菊花產業發展指揮部,統籌推進全鎮農業結構調整、菊花產業發展。
  • 發展高質量鄉村旅遊 鄉村振興的華僑城特色方案
    除海南以外,華僑城還在西藏、雲南、四川、廣東等地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在「文旅融合+美麗鄉村」的創新實踐中,發揮文化和旅遊央企的專業優勢,以高質量的鄉村旅遊助力對口幫扶貧困地區脫貧奔小康。發揮文旅專業優勢,讓村民富了口袋「富腦袋」隨著我國進入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銜接的歷史交匯期,小康之路正從幫扶脫困邁向鄉村振興。在距西藏林芝千裡之外的廣東陸河,華僑城給出了「華僑城·螺溪谷」這一實踐方案。
  • 留住鄉愁振興鄉村
    下一步,村裡還將加大招商力度,通過小片開發,以點帶面循序漸進發展,目的就是推進民宿群建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提高村民收入。事實上,站在村裡的角度,傳統村落的保護與開發已經也必須走上鄉村振興的道路。而在更多人看來,做好這篇大文章意義重大且深遠。在連雲區文化館負責人李清波看來,做好傳統村落保護的文章,更有利於地方文化的挖掘與傳承。
  • 山西盂縣王炭咀村:三產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十八大以來,村黨支部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堅強領導下,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農業為基礎的發展定位、以綠色為導向的發展方式、以創新為動力的發展路徑和以文化為靈魂的發展特色,大力發展休閒農業,闖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 將「精神基因」根植於村民心中
    近年來,濟南市長清區平安街道景莊村在鄉村振興中,不僅注重硬體的提升,還特別注重精神文明建設、注重文化建設,努力將「精神基因」根植於村民心中,留住「根和魂」,走上了鄉村振興的「快車道」,裝上了跨越發展的「加速器」,實現了群眾幸福的「節節高」。
  • 淇濱區法院:送音響促文明 助力鄉村振興
    淇濱區法院:送音響促文明 助力鄉村振興 2020-01-02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任啟年:鄉村振興路上的 「銀髮追夢人」
    【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任啟年:鄉村振興路上的 「銀髮追夢人」 2020-12-15 1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助力鄉村振興——用PPP「巧手」扮靚鄉村
    嶄新的紅鐵門,平整的水泥地,院落中間種著一棵石榴樹……經濟日報記者9月底來到了天津市武清區大孟莊鎮小孟莊村村民閆玉海家。「擱以前,這院子裡味兒大著呢!」閆玉海告訴記者,以前由於沒有集中管網,村民們習慣把一些生活汙水隨手潑隨手倒,「味兒」自然不好。生活汙水處理投資大、技術要求高,怎樣才能又快又好實現?